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秋风

放宽视野看政改

秋风 09月12日

独立学者

放宽视野看政改

秋风[独立学者]

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深圳考察,并在这个经济增长的典范论述了进行政治体制改的得绝对必要性:“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这一讲话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9月6日,胡锦涛在深圳发表讲话,要求深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并表示,“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同日,《南方日报》发表多篇评论文章指...

.
胡舒立

转下周【财新观察】直面“灰色收入”

胡舒立 09月11日

财新传媒创办人,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财新观察】直面“灰色收入” 是否直面“灰色收入”,其实是发展模式的选择   近来,一场关于收入分配的持续争论,使“灰色收入”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7月19日,本刊发表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研究报告《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摘要,标题为“再算‘灰色收入’”。作者通过长达数年的定量研究发现,中国最高10%与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比官方统计的23倍高出近2倍,而2008年中国的“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元。财新传媒为此项研究举办了圆桌讨论。此后,《比较》杂志与《中国....
刘杉

奥巴马减税与中国加薪

刘杉 09月09日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大凡政治家都要把民生问题挂在口头,也会因时因地推出相应抚慰民众的政策。这是因为,民众选票决定他们的政治命运。

虽然中国政治体制与欧美不同,但民众诉求也是政治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日前发表演讲时就提到“权为民所赋”,这意味着中国执政党已经意识到人民对权力约束的要求,也意味着政府会更多关注民意和民生问题。

在东西方政体中,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同样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政治家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两个途径,一个是刺激经济增长,以提高劳动收入;一个是减少税负,以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如果各国的福...

.
郭凯

横看成岭侧成峰

郭凯 09月09日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

几个星期前,我看到王小鲁先生关于中国有5万多亿灰色收入,9万多亿隐性收入的时候,我跟谷主探讨了一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中国的GDP。

这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做加法:我觉得王先生的发现,有争议的地方应该只是没有被统计近来的收入的量具体有多大,而不是中国的入户调查低估居民的收入(统计局也承认这件事情)。当然,这里是从总量上讲,分配问题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所以,在承认分配不平均的同时(这也是王先生着重突出的问题),说中国居民的总收入被低估这件事情,大概争议不会太大。如果居民收入被低估,那政府收入...

.
石磊

投'债券"还是投"股票"

石磊 09月09日

吸引子咨询董事长

8月以来,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全球股市也像“打摆子”一样,暴跌后常有暴涨跟随,标普500指数在1000点至1150点间来回波动,而上证综指也是每每到了2700点附近就没了底气,尽管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但是中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化却显得犹豫不决。经济到底是上升趋势中的短暂下滑,还是反弹后的继续下跌,未来究竟是通胀还是通缩?这困惑着几乎所有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

  实际上,中、美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美国的家户部门收入尽管增长乏力,但仍保持稳定的回升速度,糟糕的是储蓄率在二季度开始回升,...

.
孙立坚

今天市场的活力靠什么?

孙立坚 09月08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专家共论变革下的中国经济   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日期:2010-09-08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入世”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落下帷幕。全球化深度影响下,所有对中国发展方向和内外形势的分析,都离不开宏观层面的认识与把控,只有在一种相对的高度上,才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出各种力量和利益的交织和博弈。

9月1日,创智财富论坛顺利落幕。这场高端对话以“论道经邦、引领变革”作为主题,邀请到了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龙永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等政...

.
傅勇

灰色收入支撑超前繁荣景象

傅勇 09月08日

经济学博士,从事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研究

近日,统计局官员连续发文批驳我国灰色收入5万多亿的说法,而得出这一结论的学者王小鲁博士也旋即回应统计局质疑。这些讨论主要限于调查和推算的技术和方法,但由于问题的敏感性,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

统计局的数据频受质疑似乎成了中国的一个特殊国情。这类质疑其实早就在国内外学界出现了。最初是对GDP的是否高估的争论。出于对统计制度和统计数据的不信任,重新估算一些重要数据就成了学者甚至老百姓的一项重要工作。从CPI、到房价上涨,到住房空置率,草根数据都与官方数据差别甚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面对质疑,统计局多次撰文反驳...

.
谢国忠

来源:《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9月号

作者:程明霞

在埃及尼罗河的三角洲地带,有一座小镇叫作Rosetta。两百多年前,拿破仑的部下攻城略地到达这里,在打地基建造防御工程的时候,挖出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密密麻麻无人能懂的碑文。大石头先是被运往开罗研究所,后来几经辗转,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穿越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一直留存到今天。

原来大石头已有千年之久,上面用三种语言记载着一位古老的埃及国王的功绩。曾有埃及、英国、法国的多位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努力读解石碑上的内容而不得。几十年过去,据说最后是一位德国学者...

.
何诚颖

经济数据好于预期,A股市场酝酿新行情

何诚颖 09月06日

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

8月份非农就业数据让美股一吐闷气,上周美股因此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周的跌势。9月第一周,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为区间震荡、缓步盘升,上证指数微涨1.71%,但是中小板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数涨幅较大,分别为5%、3.9%、3.7%。市场日成交量再次放大,热点板块强势上行,房地产、金融板块微跌,中小板指数创新高。

一、经济数据好于预期

(一)海外市场:失业率暂缓市场压力

近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从前一个月的9.5%升至9.6%,就业岗位数量减少5.4万个,但降幅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私营领域就业...

.
黄益平

中国企业的海外陷阱

黄益平 09月06日

巴克莱资本亚洲市场经济研究部首席经济分析师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36期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06日

中国海外投资倘若处置不当,不仅投资回报会成问题,还可能损害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最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直线上升,2009年投资总额达到48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六,而且遍布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预计,到2013年,海外投资总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累计额则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目前,中国海外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大致为1∶2,到2015年前后可能会升至1∶1。中国企业在海外频繁的并购动作引发了“中国正在购买世界”的惊呼。

目的...

.
党国英

改革需要理性与勇气

党国英 09月0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前些日子,有关方面隆重庆祝了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庆祝是应该的。以国家论,从1978年确立改革路线至今,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扣除了物价因素以后增长了数十倍;以个人论,改革引起的变化推及到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其生活水平可提高100倍之上!而在200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一个欧洲人一生的生活水平上升了50%。有人会说,这个成就不能光用改革来解释,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技术革命时代。这个批评有点朦胧难解。同样处在技术革命时代,有的保持旧制度的国家为什么就裹足不前?可见,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若没有改革,技术进步因素不会成为...

.
秋风

户籍改革不必消灭农民

秋风 09月06日

独立学者

户籍改革不必消灭农民

秋风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引发诸多争论,有人怀疑是:政府此举,是否强迫农民用土地换户籍。若果真如此,对农民显然不公。重庆方面高官则高声辩解,重庆绝无此意。如此猜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倒是十二分地希望重庆方面的辩解是事实,为此,也愿意本着理解的态度,讨论一个也许被人们普遍忽视的命题:户籍改革不应以消灭农民为目标。

文明演进的一半自然趋向是人口、资源聚集,形成城镇。五十年代以来,城乡分割的制度阻碍了这一趋势,过去三十年中,伴随着工业化和社会逐渐开放,这一趋势顽强地表现自己,...

.
王冲

国企全球大招聘,不是华裔难入门

王冲 09月06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

(这是援引外媒的报道,撰写的小评论,如无意外,每周五更新一次,请关注。引述时尽最大努力做到客观、全面。)

王冲

8月30日,《中国日报》上刊登的招聘广告足足占了两个版,美联社的报道称,此举是中国为把庞大低效的政府企业转型为全球竞争者所做的最新举措。

国企面向全球的招聘,这不是第一遭。中投成立之初,便高调全球招聘人才,应聘者来自世界各地,博士、MBA头衔一大堆。但招聘的结果却不是特别理想,因为中投的待遇无法突破国企的桎梏,因而难以招聘到一流的人才。

比找不到一流人才更有看点的是,美其名曰全球招聘高管,实...

.
郭凯

健康的变缓和不健康的增长

郭凯 09月06日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

写于1个月前,发于将近1个月前的《瞭望东方》。不知什么原因,发表的版本进行了大量删减,附在后面,供比较。

刚刚过去的二季度,欧洲爆发了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的增速也开始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势头也有减弱的趋势,这让全球以及中国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成为了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

欧洲和美国,都各自有硬伤,二次探底与否,纯属一个定义问题。这两个地方的中期增长的前景并不看好,是一个不少人都会同意的看法,再次爆发危机,也是一件完全不能排除的事情。

中国的经济放缓,虽然不是独立事件,因为出口还是很受欧美市场的影响,...

.
陈志武

亚洲国家成功的秘诀

陈志武 09月06日

华人著名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研究员欧尔霍特说,历史上亚洲国家成功的秘诀是,重视和平而不是军事。二战以后,日本、韩国、新加坡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迅速成为崛起的工业大国。而俄罗斯、印度与邻国无休止的边界纠纷、领土争端使它们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传统基金会的亚洲研究项目主管成斌说,俄罗斯外强内弱,作为世界上领土最辽阔的国家,经济实力却只能与比利时相提并论。而印度也因为克什米尔的归属,爆发了3次印巴战争,与巴基斯坦对峙至今,经济始终无法赶超中国。欧尔霍特认为,只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

欧尔霍特...

.
左小蕾

房产信贷此时放松调控将前功尽弃

左小蕾 09月06日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银行资产质量的警示,说明现在房地产调控已到了关键时刻。   多个媒体上周五报道了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这个动向理应引起各方特别关注。因为多数银行坏账大幅增加,引发的就是金融系统的系统风险,非得保持高度警觉不可。银行资产质量亮出警示信号是好事。房地产信贷风险“潜伏期”较长,提前警示,证明了今年4月以来房地产市场严厉调控的必要性。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近20年来的全球的银行危机无不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有关。而日本经济至今未能走出谷底,美国也尚未恢复元气。

现在有一些观...

.
鲍有斌

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在狱中发出了公开信——《我的道歉和感谢》,在与国美董事会争夺控制权的关键时期,这份感谢信不知道能为黄光裕阵营加多少砝码。

所有关心我的朋友:

您好!

8月30日上午,我接到了法院的终审判决,我尊重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我真诚地向关心我、爱护我和帮助过我的人郑重道歉!

非常感谢国家和政府,在我接受刑事调查后,尽最大的可能,保护了国美,帮助企业恢复了正常运转,这是对我本人和国美最大的关怀!

同时,感谢国美的管理团队和广大员工,没有你们持久的贡献,国美就不能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企业。在此,我想对每...

.
Barrons

8月份CPI及PPI预测

Barrons 09月05日

职业投资者,合伙人。

根据我的统计模型估计,8月份CPI为3.44%左右,PPI为4.22%左右。

.
刘尚希

政府帮扶中小企业,应重在提升能力

刘尚希 09月04日

财政部科研所 所长 研究员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不需要过多的理由阐述,单从激活经济增长和扩大社会就业来看,扶持中小企业就应是政府的一项公共责任。

  但关键是政府应如何来支持中小企业,并通过政府的支持真正实现中企业的发展壮大。放眼世界各国,政府支持的主要手段离不开财税。运用财税手段的实质,是替中小企业分担风险,包括创业风险、融资风险、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开拓新市场的风险等等。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具有高成长性的一面,但同时具有脆弱性的一面,就好比是社会人群中的少年儿童,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之于大企业和巨型企...

.
刘杉

中产阶级不是“消费阶级”

刘杉 09月03日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尽管学者们对中产阶级一词有不同的定义,不过但凡说道中产阶级,往往让人想到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他们有稳定的生活状况,其二是他们对民主制度有较高要求。

几天前,亚洲开发银行公布了亚洲中产阶级标准,以消费水平划分,亚行将中产阶级定义为每天消费2至20美元的群体,其中又分为“底层”、“中层”和“高层”三类。按照这个标准,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增加了8.4亿中产阶级人口。不过亚行也认为,这8亿人中有4.42亿人口每天消费在2-4美元,属于“底层中产阶级”,一旦遭遇重大危机,他们很容易陷入贫困。

读到此条新闻的中国人不禁...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