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科斯学社

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

科斯学社 02月17日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刚读到一篇短文,不知是哪位海龟写的,说国内经济学界有批评,认为从美国引进的某些前沿经济学研究技术不适合中国国情,并给予辩解。我看这不是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问题,因为美国经济学家的研究也未必都适合美国国情。对前沿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批评,在美国也是异常激烈的。由于学习的缘故,接触过一些美国的经济史学家,也是痛批经济学家不懂历史,胡说八道。当然,这点我不同意,因为我就是研究经济问题的,虽然称不上家。    

举个例子,产业组织理论中,一直对企业间的价格共谋有许多研究,经典理论文章包括Green and Porter (1984),...

.
孙立坚

看谁能笑到最后

孙立坚 02月16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从证券业“巨无霸”的形成中看全球并购浪潮的再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  

在经历了各国政府积极救市的政策浪潮后,金融危机前所形成的资产泡沫今天非但没有破灭反而被复活了,全球再次出现了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农产品价格的飙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膨胀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的影子。这一危机的“后遗症”也开始引起了国际证券交易所大亨们的高度关注。目前,继伦敦证交所与加拿大最大证交所的运营商——多伦多证交所集团达成合并意向后,又传来了两大世界顶级交易所——纽约泛欧交易所和德意志证券交易所的达成业...

.
张一凡

谈未来房价的演变可能(2006年10月旧文回看)

张一凡 02月16日

在国内知名卖方机构工作

从一个入门级专业投资者的角度浅谈未来房价的演变可能

2006年10月14日,农历八月廿三最近一段时间,房价的话题炒得比较热,我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0一代,亲历了北京房价的暴涨,而我在南京上学的四年,也赶上上海南京等地房价的暴涨。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中从散户到机构的专业交易者,我每天面对的就是各种权益证券和商品价格的涨跌。我喜欢对各种商品的价格进行分析和判断,那么今天,对于现在爆炒的这个热门话题,我想从我的角度分析一下房价的走势,和各位分享一下我对后市房价的看法。一、目前社会上对房价预测几种流行观点

我们知道...

.
张一凡
房地产价格将进入关键时期 (2010-10-07 17:23)

房地产又成了热点,其实是,房地产永远都是热点,只不过是这几天,因为新的调控政策,更热了一些。其实我前三年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下面这个链接,当时的结论是,较大可能2009年下半年到2012年区间将是我们房价见顶的一个重要时间窗口,有关具体原因我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连接进去看

当时这篇文章上了当天新浪博客推荐和房产头条,和任大嘴的照片被放在一起。

从目前情况看,什么时候跌还不确定,但是第四季度将是很关键的时期。

第四季度是关键时期,是由几个方面决定的:

第一,房地...

.
张一凡

投资黄金白银小知识——疯狂的黄金(续)

张一凡 02月16日

在国内知名卖方机构工作

本文原发表于我的Sina博客2010-10-07 18:01投资黄金白银小知识——疯狂的黄金(续)

今天黄金涨得还是很厉害的。下午伦敦时段进来以后,市场动的更频繁。不光是黄金,整个非美都在动,先是非美集体大涨,接着又回调,动作很大。今天值得一提的白银。自从我行推出账户白银之后,客户的热情就非常高,白银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单价低,行情活跃。

今天上午的时候,黄金首先发力上涨,但是白银价格明显滞后。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旁边交易员说,我看白银后面会追黄金。下午白银也大涨。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有的时候两者有关系,有...

.
陈立彤

中国将加大《反垄断法》的执法力度

陈立彤 02月16日

中国律师、美国纽约州律师、香港国际仲裁仲中心仲裁员

2010年2月1日,中国实施五个新的《反垄断法》实施条例。随着这五个实施条例的颁布及实施,中国对《反垄断法》将真正进入有法可依的状态。

On 1 February 2011 a number of new regulations implementing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i.e., antitrust or competition law) came into force. They are:

•                 Regulations for Prohibiting Price Monopoly (Price Monopoly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NDRC)

•                 Regulations on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Pr...

.
潘石屹

5年纳税证明将对北京的外地人产生巨大影响

潘石屹 02月16日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 2 16 日《人云屹云微访谈》实录    北京 15 条调控细则影响外地人在北京的工作和居住   @ 杨熙 :今天下午的北京调控细则,据说会对纳税未满5年的外地人限购,潘总觉得影响会有多大?比如,你们过去的客户里,大概有多少客户不能满足纳税未满5年的条件。

潘石屹 我刚看见北京出台的细则,我觉得这对外地人购买北京的房子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他们不是今天居住在北京之外的人,而是在北京已经工作几年、没有北京户口的外地人,这些外地人工作不满5年将没有可能购买到北京的房子,这不仅对北京的住房价格有很大...

.
陈立彤

中国将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

陈立彤 02月16日

中国律师、美国纽约州律师、香港国际仲裁仲中心仲裁员

中国正式出台针对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这一制度对外资并购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On 12 February 2011, the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a circular to launch a state-level investment review body to check that merger and acquisition deals struck by non-Chinese firms in China do not endanger “national security.” The circular covered the following key areas:

Review Scope

A review will be conducted on 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of a Chinese enterprise by a non-...

.
汪丁丁

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汪丁丁 02月16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财新传媒学术顾问

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我不打算和大众赌预测,不过,接着货币问题的遐想,有一个推论,就是大众的理性选择问题。首先,货币超发的事实已经不需要讨论,只有官僚分子,而且是最希望逢迎上司的那种,才愚蠢到公开否认货币超发。其次,超发的货币数量是多少?没有人知道,也不必精确到万亿以下,就估计一下百分比即可,例如三年累计,一倍?保守了吧?就以保守的估计,物价在三年里涨幅有一倍?这里要运用米赛斯的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

其一,货币的非中性原理。与其它学派的假设不同,米赛斯从不相信货币是中性的。只要发行货币,就必定...

.
华生

关于解决创业板的三高问题

华生 02月16日

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积极推动者

关于解决创业板的三高问题 华生 央视《财经论剑》创业板篇录制,把问题集中在创业板的三高,即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问题。我把相关问题完整的思考记录于此,遂成此文。

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节节攀高,风险积聚是否已到极致?这其实还很难说。前一段市场不好,新股纷纷破发。但过一段市场好了,新股高价发行可能还会受到追捧。这样的情况已不是一次出现。中国股市炒小炒新历来就有传统。所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前,我就写文章说过,如果真搞市场化发行,估计新推出的创业板上的微型股,股价可到百倍市盈率的极致( 2009年5月27日...

.
刘振华
文/刘振华 博士 (注: 德意志证券交易所和纽约泛欧交易所 2 15 日宣布,双方将合并成立一家新的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运营商,据估计其总交易额将超过 20 万亿美元。下文写于 2010 10 月份,有的读者可能会有兴趣

前段时间写了篇博文《如果没有政府,股市又会怎样?》,有网友提出了有趣的问题,比如说“假设没有刘振华,是啥样?博主,不要胡乱假设”,“没有政府你说会有股市吗?” 大多数读者朋友在国内长时间的生活,可能已经见证了政府的无比强大和无所不在。实际上,国外的情况并不是如此,全球范围内的证券交易...

.
郭凯

弱智的谣言(2)

郭凯 02月15日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

几个月前,写了弱智的谣言一文,讲的就是中国持有的两房债的问题。关于中国持有的4500亿美元两房债要打水漂的说法,实在是缺乏任何的现实根据。那篇文章的证据很简单,如果两房债真的会变得一文不值,你应该会在债券的价格上看到,问题是美国两房债的价格并没有下降。

这几天,一样的说法又出来了,又说一模一样的事情。还有著名银行的分析师,专门写文章分析中国投资的两房债打水漂的事情。我不想再去展示两房债券的价格,这仍然是最直接的驳斥这种观点的证据-如果市场真的觉得两房债有打水漂的可能性,两房债的价格一定会暴跌,问题是...

.
郭凯

增长的烦恼

郭凯 02月15日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

这可以是北京或者上海

但这其实是巴西圣保罗。

.
满燕云

现行土地税费金问题何在?【释疑房产税之一】

满燕云 02月15日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释疑房产税系列评论之一】 作者:满燕云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 2011-1-24

   

      在中国目前的税收体系中,房地产所涉及税种,主要在开发流通环节,比如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附加,以及相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保有环节,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而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税收主要有五种,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流通环节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

整体来讲,近年来房地产相关的各项税收都呈增长趋势。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自2007年增...





.
何诚颖

经济数据公布在即 A股能否延续反弹攻势

何诚颖 02月14日

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

 

春节假期后A股延续了反弹走势,沪指已从2661点的阶段性低点上行百余点,突破了2800点关口,并引发中小盘股的超跌反弹。上周三个交易日内A股上涨1.56%,而中小板成分股和创业板成分股均上涨3%以上。行业风格有所变化,消费类个股再度受到市场青睐,家用电器、农业、信息设备、医药等非周期板块涨幅居前,机械设备、交运设备等强势表现具有持续性。整体而言,春节期间欧美市场表现较强,同时国内政策面表现并未有超预期举动,是A股反弹延续的主要保障。

随着央行近期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动作频出,加之“新国八条”、房产税开始试点,...

.
常红晓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11年第03期出版日期2011年01月31日  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对高档住宅在销售环节开征“消费税”    中国是否应该尽快推行房产税,房产税究竟效果如何?虽然重庆等地有关房产税试点的消息不断,但政界、学界对此问题并无定论。就此,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许善达撰文分析认为,在目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具备对住宅征收房产税的条件。

——编者

对住宅开征房产税(物业税)已经是多年的话题了。

前两届政府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调控时,在税收工具的选择上主要使用的...

.
孙立坚

“连续加息”的逻辑何在?

孙立坚 02月13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连续加息,虽“顺理”但“不成章”!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  

近来,内外市场都在关注和揣摩中国央行是否进入了加息的通道。

因为从学理上讲,连续加息会增强市场对资金成本上升的预期,从而会减少长期贷款的需求,进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投资规模。显然,从“投资渠道”上因为未来需求减少,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会降低,所以,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水平就会大大缓解,由此就会对现在通胀预期产生积极的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消费信用的膨胀也会随着未来利率不断的攀升而收缩,提前还贷的动机强化就会使得市场资金...

.
黄震

红旗下的蛋

黄震 02月13日

投资业者

红旗下的蛋

春节期间一个师弟请我们吃饭,告诉我们已经办好了移民手续,举家迁往加拿大了。师弟多才多艺,在大学的时候就是一个风云人物。他曾经自组乐队,以一曲崔健的《红旗下的蛋》迷倒了校园里众多小女生。多年以后,他依旧是那么健谈,风趣,依旧是说到兴奋处喜欢摇头晃脑,只是当年一头狂野飘逸的长发,现如今已是青丝难觅了。

师弟开玩笑说,我的成长史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摹本。七十年代初出生;读小学的时候打倒了“四人帮”,父母松了一口气,看来只要能读书就不用上山下乡了;好不容易读到硕士毕业,一夜之间国家不包分配,得...

.
科斯学社

为地票正名

科斯学社 02月12日

路乾,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地票不仅不会加剧农民“被上楼”,反而可能破解这一现象的制度成因;地票不仅不会推高房价,更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2010年底,成都“地票”成交均价达到每亩70余万。

如果一户农民有一亩宅基地,他们把这块土地复垦成耕地,就可以整理出一亩建设用地指标,这个指标可以成为“地票”,农民可以拿它去交易。如果是自主复垦和交易,70余万的价格,意味着这户农民可以净得50余万(在成都,每亩地的复垦拆迁成本当下约为2-3万,如果加上以后可能发生的集体提留和交易税费,约为十几万)。

对于中国农民,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不会有人认...

.
张化桥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

张化桥 02月12日

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

最近,有个企业家问我有没有办法把他控制的两个不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串起来,也就是,由其中一家来控制另一家。在香港这样自由的资本市场上,这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几个月即可完成。只要他把在其中一家公司的股份卖给另外一家即可。支付代价可以是现金,股票或者可转换债券。关联交易方面的有关事情只要小股东们和香港证监会批准就行。

我详细询问了他的意图。原来,他想"一鱼二吃"。怎么讲?他在较大的那家有实质业务的公司的股份已经被年复一年地发行新股而摊薄到了32%。如果他想继续控股的话,那么再摊薄的空间就不大了。于是,有人出...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