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吴裕彬

A股赖以自慰的唯一金句

吴裕彬 07月11日

职业投资人

7月8日“黑色星期一”重现A股。上证指数劲挫2.44%,报收于1958点;深成指数猛挫2.79%,报收于7637点;总成交量比上周五低12%。

A股主板从五月底到现在,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路惊涛骇浪。钱荒来势汹汹,对各行各业的杀伤力一般,唯有股市应声下跌尸横遍野;央行定向放水后,钱荒温存了许多,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在持续回落,不过A股走势依然是颓唐的无甚起色,惨跌不止,与创业板的红火形成冰火两重天的明显对比。

A股主板似乎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无法自拔。自5月底以来的这股跌势之猛为多年所未见难怪投资者的信心已经逼近“爱与...

.
易鹏

“上限和下限论”的均衡思路

易鹏 07月11日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面对中国当前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的复杂经济形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在广西召开的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这种下限和上限的合理区间观点,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均衡论”,对“均衡论”有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把握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继续下行,决策层是否会改变政策思路,成为各...

.
孙立坚

中国经济下半年会走向哪里?

孙立坚 07月09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中国经济下半年会走向哪里?——来自国内外金融家的研判 

 

复旦 -ZEW 中国经济调查( CEP 中国经济预期“谨慎乐观” [1]

今天,复旦大学和欧洲经济研究中心(德国)联合发布“中国经济调查”(CEP)的调查结果。这是一项针对各个领域专家的季度经济调查,把脉中国经济现状,预测中国经济未来走势。

CEP指数显示,中国1年期经济预期值为4.0,这反映了略微正面的经济趋势。未来12个月,预期中国经济向好的分析人员比例为41.9%,持悲观预期态度调查人员的比例是33.8%

几乎一半的分析人员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表现“一般...

.
刘海影

中国金融危局源头在实体

刘海影 07月09日

上海国富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对于中国经济决策层而言,有两个问题必须予以回答:第一,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与金融体系是什么关系?第二,是否可以挤压信贷泡沫而不引致“财务金融危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答案正确与否,可能将决定持续30年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是否落幕。

 

新一届政府对于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不可持续性有清晰的认识,不出百天,已经密集出台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近期,央行坐视银行间市场出现钱慌,未循惯例予以救援,显示了市场久未经历的强硬。很显然,政府已决心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以求抑制乃至逆转加杠...

.
吴裕彬

中国股市的困境和希望

吴裕彬 07月09日

职业投资人

(原文发表于【IT经理世界】杂志7月5日刊)

 

 

对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而言,过去这一年可谓辛酸苦辣。曾几何时,多少人都认定中国的长线增长潜力可观,可如今的市场却依然深陷泥沼之中。

中国股票的拥泵也许会说,中国股市估值很低,这么便宜的好事不应该错过,此时不入市更待何时?确实MSCI明晟中国指数的市盈率较低,只有区区9.8,虽则理论上看起来很美,但市盈率并不能充当预测后市表现的罗盘。

我在去年10月的专栏文章【中国经济的斯芬克斯之谜】中指出,只有中国经济实现结构性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国股市才能摆脱困境...


.
创绿研究院

CCAMLR公约的第二条指出:公约的目的在于养护,而养护的概念中包括了“理性的利用”。文件中继续把这个概念解释成了3个原则:1)捕捞量应该小于自然恢复量;2)维持被捕捞的,依赖本地系统的和相关的生物的生态关系(主要是食物网);3)尽量降低发生不可逆转的生态系统改变的风险。

 

在这三个原则下,“预防/预警原则”和“生态系统原则”的理念逐渐浮现,并且指导着CCAMLR的管理工作。

 

“预防/预警”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而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控制风险的核心原则之一。它有着深厚的基础,“一分预防胜似十分治疗(an ou...

.
张军

“克强经济学”不是通缩经济学

张军 07月08日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在我发表“李克强为什么按兵不动?”一文之后,巴克莱资本用“克强经济学”把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取向概括为“不刺激、去杠杆和结构改革”三样。但市场依然担心,这样的政策组合会不会给下滑的经济雪上加霜? 短期里当然值得担心。但我认为政府没有理由这么做。如果任凭经济继续下滑,中国岂不很快滑入通缩陷阱。

 

“克强经济学”不是通缩经济学而是结构经济学。但是信贷扩张过快和错配的局面必须有改变,结构改革必须要提速,更重要的是,增长下滑的局面终要扭转才能提振市场和公众信心,将中国经济扳回到较快的增长轨道。根据国际...

.
何诚颖

解析“钱荒”(下)

何诚颖 07月08日

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

3.“钱荒”事件与A股未来走势

“钱荒”事件本来只是银行系统的一次偶然、可控的流动性危机。但是,分析“钱荒”事件的影响,还必须放到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察。这是因为:若大背景有利,钱荒问题在大也不是问题;若大背景不利,即使是小问题也被成倍放大甚至酿成不可控的系统风险。

健康的金融系统是一个国家福祉的依靠。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如果出问题,一定是银行系统出问题,银行系统出问题一定是四大行出问题(否则就不叫问题),四大行出问题一定反映为呆坏账率飙升。而除非看到3%以上的坏账率,就没有证据说四...

.
管清友

中国经济的第三次闯关

管清友 07月07日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翻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史,不禁对改革者们的智慧和勇气肃然起敬。

改革是什么?其根本是利益的调整。根据帕累托改进原则,最理想的改革应该是在不损害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其他人的状况。但现实并没有这么完美,改革让部分人获益的同时,往往也会损害另外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更让决策者为难的是,如果改革不小心踩到雷区,随之而来的风险可能会同时让大部分人遭受损失,完全违背改革的初衷。因此,面对改革关口上的阻力与风险,逻辑上的论证通常会显得苍白无力,最终促成改革很大程度上要靠领导者闯关的魄力。

自改革...

.
朱恒鹏

破除以药养医需要医疗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朱恒鹏 07月0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西方理论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药价虚高只不过是以药养医体制的外在症状或者说必然结果。以药养医是因,药价虚高是果,只有消除“因”才能消除“果”,希望通过消除“果”来解决“因”,最终什么也解决不了。

换言之,消除了以药养医体制,才能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导致“以药养医”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政府人为压低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导致医疗服务收费不足以维持医院运营和医生收入,使其不得不通过药品利润来维持运营。而回扣和(隐形)返利的泛滥,则根源于政府对医院药品购销的加价率管制。

不过,这里有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医...

.
朱恒鹏

破除以药养医需要医疗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朱恒鹏 07月0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西方理论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药价虚高只不过是以药养医体制的外在症状或者说必然结果。以药养医是因,药价虚高是果,只有消除“因”才能消除“果”,希望通过消除“果”来解决“因”,最终什么也解决不了。

换言之,消除了以药养医体制,才能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导致“以药养医”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政府人为压低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导致医疗服务收费不足以维持医院运营和医生收入,使其不得不通过药品利润来维持运营。而回扣和(隐形)返利的泛滥,则根源于政府对医院药品购销的加价率管制。

不过,这里有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医...

.
朱恒鹏

破除以药养医需要医疗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朱恒鹏 07月0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西方理论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药价虚高只不过是以药养医体制的外在症状或者说必然结果。以药养医是因,药价虚高是果,只有消除“因”才能消除“果”,希望通过消除“果”来解决“因”,最终什么也解决不了。

换言之,消除了以药养医体制,才能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导致“以药养医”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政府人为压低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导致医疗服务收费不足以维持医院运营和医生收入,使其不得不通过药品利润来维持运营。而回扣和(隐形)返利的泛滥,则根源于政府对医院药品购销的加价率管制。

不过,这里有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医...

.
管清友

金融危机第三波已拉开序幕

管清友 07月06日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金融危机扩散至东南亚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资本流出冲击汇率债券股票市场,人心不稳,预期不明,恐慌出逃,出现踩踏效应。人们纷纷猜测,下一波危机的导火索是哪个国家。印度?印尼?泰国?越南?土耳其?国内来看,外管局严管跨境资本,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央行对资金紧张不加救援,六月流动性骤紧,市场担忧通缩,资产泡沫破灭。我们不禁要问,世界何以至此,又将去向何方?

 

一、Where we are? 危机第三波的酝酿阶段

从历史来看,每一波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上一波危机埋下的种子密不可分。因此,寻...

.
吴裕彬

剪不断理还乱的信贷泡沫

吴裕彬 07月05日

职业投资人

投资界传奇,曾和索罗斯一起在1990年代血洗英镑的Stanley Druckenmiller上月接受高盛的专访指出,中国正在为2009年和2011年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付出代价──信贷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情形类似于2005年的美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今年首季信贷增长近18万亿元人民币,但GDP的增长只有区区5万亿。

Stanley Druckenmiller畅言,中国的投资/GDP占比达到了惊人的47%,日本和南韩最高峰时的记录也不过是36--38%,这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Stanley Druckenmiller认为,中国经济已经严重杠杆化,金融危机风险与日俱增,而新政府则着眼...

.
柯荆民

银行的表外运作模式及“钱荒”对信托的影响

柯荆民 07月04日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

就商业银行的表外运作模式及钱荒对信托的影响,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大量的表外贷和资金错配是如何导致钱荒的?

南方都市报:这次钱荒的本质是商业银行大量的表外贷和资金错配导致流动性紧张,并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能分析下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借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投入一些具体项目,如地产、城投债、及其他高收益项目,及所谓的表外贷款和影子银行的运作过程,并揭示其中的风险,特别是如何导致流动性短缺和兑付风险的(也就是钱慌)。

银行通常是以信托受...

.
吴裕彬

今年最悲催的人物是谁?中国球迷?不,是中国股民。蛇年一抬头,上证指数就连跌三月,终于在5月止跌并创出今年内最大单月升幅(升幅达5.6%),股民还没缓过神来,股市踏入6月便急不可耐的狂跌起来。上天为什么这么折磨中国股民?!天理何在?!首先美联储退市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亚太股市一同腹泻;另外,中国经济也不争气,6月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工业产出不振、内需萎靡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使得本有意于中国股票的投资者退避三舍。最后端午节前后的钱荒更是把中国股市推下了悬崖。6月份,“建国底”失守...

.
旁观组

盘活货币存量:财政资金破题

旁观组 07月04日

本质现象,携手旁观。微博:@旁观组

@旁观组:5月政府就开始思考货币存量,6月李总理两提盘活存量,在政府各个部门(包括央行)和市场机构对此众说纷纭时,7月3日国务院首先破题存量:激活财政存量资金。

一、盘活货币存量:财政破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公告提到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把闲置、沉淀的财政资金用好,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此前在5月13日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李总理就曾指出,“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

.
陈立彤

奶粉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

陈立彤 07月04日

中国律师、美国纽约州律师、香港国际仲裁仲中心仲裁员

     (特约作者 谭伟 专栏作家 陈立彤)在2013年2月发改委对茅台和五粮液的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做出总额高达4.9亿元处罚决定后, 转售价格限制再次成为国内反垄断的焦点。

  7月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称,对六大洋奶粉品牌正在进行反垄断调查。发改委方面表示,“从已经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看,被调查的奶粉企业存在对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控制行为,排除和限制了市场竞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下一步,反垄断执法机构将进一步深入调查,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转售价格限制包括各类...

.
李华芳

中式“美”梦|中国梦06

李华芳 07月04日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这篇要回过头去谈一个问题,就是不同制度的吸引力问题,因为归根结底,一个地方能不能持续不断得吸引移民,根本上还是靠制度竞争。如同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得出的结论,实施“包容性制度”的地方会吸引不同的要素资源逐渐朝这个地方聚集,从而也更有利长期的经济发展。反之,如果一个地方实行的“榨取性制度”,那么经济增长就不可持续。

我自己在美国的感受是中国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有两个大致的观察可以佐证。一是媒体报道越来越密集的出现中国议题,从民生到政治,话题非常广。二是DC的智库界讨论中国...

.
创绿研究院

 

今天执行附属机构仍然没有复会。下午六点半,执行附属机构波兰主席宣布开会磋商,讨论执行附属机构的议程问题。在俄罗斯代表的要求下,除了政府代表团成员以外,其他的参会人员退出会场外。星期一,由于俄罗斯等三个国家对《暂定议程》提出补充条款,引发分歧,大会暂时休会。星期二的磋商仍然没有成效。星期三波兰大会主席跟非洲集团、印度、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中国和77+中国集团进行了磋商,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基本的分歧依然存在。波兰会议主席继续跟欧盟、俄罗斯等三国和77+中国集团进行了进一步的协商,他认...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