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管清友

铁道巨债风险应无妨

管清友 03月18日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管清友、李衡

本文已发表于纽约时报中文网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31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将由财政部出资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初建的政策扶植期,可从四方面着手,逐渐化解债务风险。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3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下称《批复》,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并声明其为“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注册资金10360亿元人民币。原铁道部的相关资产、负债和人员都将被划入其名下。

...

.
卓勇良

增长格局转折之年

卓勇良 03月18日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经济的消费占GDP比重,已连续两年上升。消费对于GDP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已连续两年高于投资。这里的一个重大背景,就是当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加快的时候,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必将盖过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消费GDP的比重均较高。根据日本统计局公布的国际数据,2010年包括中国的39个国家的GDP支出结构,按算术平均计算,消费占这些国家GDP的75.0%,资本形成占21.2%,出口仅占3.8%。其中,消费占GDP比重高于66%的有32个国家。虽然人均GDP低的国家,消费比重稍低一些的可...

.
甘犁

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差距

甘犁 03月18日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据我们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市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反映了中国收入不均、两极分化严重。

在前述文章中,我指出收入不均是目前中国社会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解决收入不均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转型。收入不均还将引起机会不均,导致社会群体收入的跨期流动性以及代际间收入流动性的降低。这意味着阶层的逐渐固化,父辈收入的不均将在子辈中延续,即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如果解决不好这一代的收入不均问题,留给下一代的将是更...

.
吴裕彬

(原文发表于【华夏时报】)

最近日圆的贬值及受关注,从去年11月中开始,日元相对于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要贸易大国的货币已经有了明显的贬值。人们普遍担心的是这不会引发一场全球货币战争。

日元的贬值主要是由安倍晋三竞选前后激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言辞(言辞之所以为言辞亦即说了不一定做)引发的,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2%的通胀诉求。除了最初10.3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安倍晋三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别的拿得上台面的实际动作,所以目前日元贬值更多的是由日本国内外投资者的市场预期造成的。金...

.
冯俏彬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成型于1994年分税制以后,财政目标模式的确定则是1998年国务院领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之后。此后,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替代了计划经济时期以国家分配论为主的财政模式,被学界和政界、乃至社会公众广泛接受。

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有两条,一是体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财政支出结构以满足公众需要为主,表现为用于民生的支出所占比例较大,二是财政民主决策,现为财政资金的配置上要引入公共选择程序、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公开、透明、规范。此外,严格规范的...

.
张化桥

衡量通胀, 看科长指数

张化桥 03月17日

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

大家对官方的通胀率数据普遍有怀疑,因此, 2010 年我发明了一个科长指数来衡量通胀。为什么不用局长指数 , 或者部长指数 ? 因为 局长 部长 综合薪酬和生活费用的增长显然高于全国平均数 , 因此没有代表性

本人1986
-1989 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当主任科员(也就是科长),当时每月工资是52元,加上副食品补贴和免费 单身宿舍及医疗保障,综合价值 (The package) 大约是每月130元。现在 2013 , 同样一个科长 综合价值大约 15 000 元。也就是说,这 25 年来老百姓供养一名科长的费用,每...

.
管清友

新型城镇化是关于改革的一连串的事儿

管清友 03月16日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新型城镇化一经提出,讨论颇多,其中也存有诸多误解。我理解,新型城镇化是新“四化”的载体,其“新”主要表现在理念上以人为本,实践中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政策出发点,实现手段是通过改革打破旧模式的束缚,实现制度创新。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硬核”,新型城镇化是改革的“抓手”。

 

  中国现有的城镇化模式是一整套制度安排的结果,有成绩,但也有诸多弊端。比如人和地的矛盾。“人的城镇化”永远赶不上“土地的城镇化”,“造城”运动,“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严重,城镇化质量堪忧。比如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矛盾。户籍制度...


.
谢国忠

深陷泥潭

谢国忠 03月14日

独立经济学家

  摘要:全球经济整个困在滞胀的深渊里,最终,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会在一场世界范围的通胀危机中展露无遗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五年之后,世界经济还是没有恢复过来。领导无方是其主要原因。

  刺激政策和紧缩政策都不起作用,也不会起作用。不幸的是,世界各大经济体的政府及其中央银行都拒绝改变其政策方案,并且将其失败归因于政策的力度还不够。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各国的这些错误政策将会让全球经济整个困在滞胀的深渊里,危机在国家之间不断蔓延。最终,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会在一场世界范围的通胀危机中展露无遗...

.
管清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三次债务风险

管清友 03月13日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三次的债务风险,1990年代初国企之间的“三角债”, 1990年代末期国企债务转移到银行的不良资产,2008以来的地方债务扩张。三次债务危机发生的主体不同,债务处置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三次债务危机发生的逻辑是相同的:经济过热,债务杠杆率过高;经济收缩,债务问题浮现。而且,三次债务危机的发生沿着企业、银行和政府的链条展开的。从中国的实践来看,政府在三次债务危机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通过注资和改革等手段成为了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债务的最后“兜底”人。

 

一、共同的宏观背景

...

.
邓力

 

当时是伦敦早晨八点二十,我坐在133路公交车上,在针线街(Threadneedle Street)。一个小时前我出门上班,公交换火车换公交,居然我不感到累;还有十分钟就到公司开始工作,我居然不感到焦躁。我全神贯注地在读手里的书,《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More Money Than God: Hedge Funds and the Making of a New Elite)。我正看到第七章。大概二十年前,英格兰银行的二把手正在跟索罗斯的情报头子,在车外盒子一样的大楼里开个短会,讨论对冲基金狙击英镑的情况。两个人至少有一个误判了形势。二十年后,我缺乏足够多的技能...

.
石磊

中国债市:恐慌中等待小牛市降临

石磊 09月01日

吸引子咨询董事长

8月初以来,资金面的缓解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刚刚让债市从7月份的哀鸣中解脱出来,8月的最后一周,中国债市似乎重新陷入绝望的境地,纠结的依然是资金面。

前有央行将保证金账户纳入征缴准备金范畴冻结资金达8000-9000亿,后有中石化、民生银行等多只百亿规模以上转债发行在即,可能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资金面似乎难逃一劫。恐惧的气氛在周初释放,10年期国债利率上跳超过10个基点,再次冲到4.1%这个年内高位,交易员的悲愤再次笼罩着债市。

市场已经至此,离场、观望还是入市?和前期的行情相比,最考验人的时候到了。“看清大方向,注...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