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吴裕彬

不要错过亚洲分红股的金矿

吴裕彬 07月03日

职业投资人

对不少投资者而言分红股是稳健投资的重要工具最近这几年,亚洲高息股有非常亮眼的表现2013年4月底为止体现亚太(日本除外)高息股表现的MSCI明晟亚太区(日本除外)高息股指数在过去5年的年度净回报率(net Annualised Return为10.33%(以美元为计);与此同时体现整体市场的MSCI明晟亚太区(日本除外)指数的年度净回报只有区区2.61%更引人注目的是,在2008及2011年亚太(日本除外)股市下跌期间,高息股跌势低于大盘;而在2009及2012年大市回升时,高息股的升幅超过大盘很明显,高息股的表现较整体市场为优,正所谓“进可...

.
柯荆民

影子银行和克强经济学

柯荆民 07月03日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

一、后监管时代的重点是消除影子银行

(一)何为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就是不在监管之内的银行业务。在本文中,影子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和金融杠杆,是在同一个语义下使用的。

(二)美国08年金融危机[i]

1.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

在美国,作为“非银行”运营的金融机构与融资安排,通常被称为“影子银行”。吸收储蓄的传统银行,是在在阳光下运行的,会计报表公开,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受存款保险和政府担保的保护,比较安全。但是,作为“非银行”运营的金融机构与融资安排,其经营活动则要隐秘得多。08年金融危机,就是起源于...

.
陈叔军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赵冬苓于2013年7月2日21.35的新浪微博:

诸位关注税收立法权回归人大384号议案朋友:今接全国人大预算委函复,对我国税收立法现状作了说明,对议案精神表示肯定,但对议案最关键两点:终止税收立法权授予国务院和此后税收由人大立法回避。本人已就此请教税收专家,将再次表达税收立法权回归人大的强烈呼吁,履行代表之责。请继续关注384号议案!

本人作为赵冬苓代表的专家协助人,认真阅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84号议案初步处理意见征求意见的函》人预函字【201...

.
赵晓

先定事权,再分财权

赵晓 07月02日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赵晓 陈金保) ------------------------------
    8月1日,“营改增”将在全国铺开,加之经济转型后财政收入低位增长将成为常态,尽快构建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力分配框架就自然成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但是,现在出现一种普遍的倾向,就是把目前财政体制中出现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中央财权太大,而地方财权太小”,从而把“事权上收、财权下放”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种方案的核心就是“争财”。
    笔者不是太赞成这种观点,因为中央财权大并不一定就不好。2011年,中央本级收入占全国公共财...


.
何诚颖

解析“钱荒”(上)

何诚颖 07月01日

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

解析“钱荒”(上) 1.前言:钱荒来袭,重创A股

端午节前至今,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持续紧张,银行间隔夜及七天回购利率均大幅飙升至历史高点。1-3月份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还在2%-3%,到5月下旬已经上升到4%,进入6月后更是骤升,6月19日,7天拆借利率达到12.25%,而隔夜回购利率则由之前的2%-3%上升到13.44%。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更是一度曾触及30%,是多年来罕见的水平。

与资金面的持续紧张形成对比的是,央行并未为市场预期的那样注入流动性。市场原本预计央行会以适当形式出手相救,包括增加逆回购,甚至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但央...

.
吴裕彬

最近熊市的阴影笼罩全球投资市场自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6月19日提出了退出QE3的一个时间表,金融市场便度过了2013年最波动的一个星期国内钱荒也如火如荼的引爆开来投资资产全面洗牌,主要投资项目均呈现下跌,只有美元由于避险需求上升而走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决定今年下半年的投资格局尽管美联储基本上不会在今年减少资产购买规模而且未来半年美国宏观经济的表现依然是个未知数

不管未来美国经济和美联储何去何从,有两个市场值得投资者注意:一个是债市,一个是股市。

美联储的退市考虑给美国国债带...

.
苏鑫

房子该买还是不买?

苏鑫 07月01日

高和资本董事长

 ——从财经剧《做局》看“中国式钱荒”对房地产的影响

     最近应姚长盛先生邀请,再次参演系列财经剧《拆弹专家》第二季,名为《做局》,讲述了收藏品市场中通过对一匹难辨真伪的古董银马流转的故事,用戏剧化的台词,分析银马暴涨暴跌的财经案例。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是首次触电,我们演得是同一个职业——银行行长。行长们的金融创新如“艺术品抵押”、“艺术品信托”,在货币超发的大时代背景下,对真伪难辨的古董银马,经各路美女、二炒家和三行长的轮番接力,价格从100万翻倍至2亿元。这不是荒诞的故事,而是“中国式钱...

.
吴裕彬

钱荒预示投资理念大洗牌

吴裕彬 06月28日

职业投资人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句用来形容这轮钱荒颇为恰当。有砖家指出,这一轮钱荒过后,中国市场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到7月中旬就会明显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摩根大通的研报,6月底将有大量理财产品到期,那个时候银行存款规模会有很大增长,7月5日时银行需要大量追加存款准备金。摩根大通估计,此举会导致银行系统流动性减少3,000亿元人民币,因此,钱荒可能会持续到七月初。这种情况下,日子最难过的是中小银行,因为他们的存款基础薄弱,主要资金来源是同行业拆借。

那么央行会不会大规模放水呢?让我们在央行6月26日发表的声...

.
叶翔

再谈中国的货币发行量之迷

叶翔 06月28日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

  按照货币交换公式,在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M2增长速度大体上等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但今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发行量M2以高于15%的速度扩张,然而中国的通胀压力并不严重,约在2.4%左右,GDP的增长也不快,在7.7-7.8%左右,M2的增长速度高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约5%。与09、10年的现象很有几分相似,2009年M2增长25%以上,但名义GDP只是增长了9.2%。2011年初作者在“中国货币发行量之谜”一文中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货币空转造成的。

  今天的情形是否也主要是由于货币空转造成的?答案是否定的。货币空转的时期,通常就是经济中...

.
吴裕彬

面对钱荒,醒醒吧中国!

吴裕彬 06月26日

职业投资人

  (原文发表于【IT经理世界】杂志)
       

 

端午节前中国的资金市场出现了一波钱荒的险情:6月7日,国内隔夜及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分别15%12%双双创下16个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也急急飙升,隔夜shibor利率从6月6日的5.98%升到8.29%,7天shibro利率则从5.14%升到6.66%。资金是如此紧张,以致业内人士透露光大银行从兴业银行拆借的高达千亿元资金到期,结果因为光大银行头寸紧张而违约,两家银行都面临周转危机。值此紧要关头,中国人民银行出手了,动用短期流动性...



.
吴裕彬

股市钱荒之下焉有完卵

吴裕彬 06月25日

职业投资人

最近的钱荒拖累A股受重创。这个星期一,领跌的是金融和地产股,与此同时上证综合指数创下了过去3年10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下挫超过5.3%并洞穿2000点关口,收报1963点,日中低点为1958点,继而周二一开盘又洞穿了1949点的“建国底”。沪、深股市有多达2300多只股票下跌,而跌停的更有200只,上涨股票只有区区100只。从6月到现在上证综指累计跌幅接近15%,投资者已经到了泪崩的边缘,有关砖家认为,A股下跌的真正元凶并不是钱荒,真正的元凶是中国经济可能要硬着陆了,央行铁了心要袖手旁观,探底之旅才刚刚开始。 

国内经济坏消息频...

.
吴裕彬

美联储在6月份议息会议中,为退出量化宽松(QE)定下了路线图,只要经济复苏符合预期,今年4季度就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到明年中旬就可以为QE3画上句号。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全线下跌,汇市、大宗商品市场以至跨境资金流动等领域都将出现全面洗牌。

在这次议息会议声明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复苏表达的态度蛮乐观,把明年GDP增长预测上调到了3%到3.5%之间,预计失业率降6.5%到6.8之间,因此退市条件相当充分

不过笔者对美国经济远没有美联储乐观,我在近一月前的【美联储退市和美股困境】一文中分析道:“美国...

.
尹铭

大盘还要暴跌 科技股维持攻势

尹铭 06月22日

濯清资本副总裁

 中国最好主动“制造”个经济危机,一可以提前舒困,另外,可以加快全球资本市场的洗牌,看看到底谁是裸泳者

受外围市场影响,大盘连续暴跌一周,周五开盘创出新底,有种一步到位的感觉。可尾盘的缓慢拉期,护盘者的出手,反倒让人纠结,感觉画蛇添足。没有收阳加上交易量并不理想,新的暴跌式调整,概率远大于筑底成功 ,更充分杀跌是必须的。

 国内政策面,从总理的财政风格到央行的具体策略,都不可能短期内大量补充流动性。中国经济政策可能进入了一个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时期。

 做空中国经济传言三十年一直不断, 眼前的时段,...

.
林采宜

为什么会出现钱荒?

林采宜 06月21日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从五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以三个月国债利率为例,5月7日,其到期收率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狂涨,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达7.66%,比5月7日的2.36%暴涨了3.24倍。同期固定利率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也从2.35%陡升到6.97%,翻了近三倍。加上本月上旬市场盛传的光大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整个市场像抽筋一样紧缩流动性。几乎所有人都在喊:“钱荒来了!”

6月19日,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

.
吴裕彬

(原文发表于【联合早报】)

(前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讲美元的垄断地位已经到了倒计时,更有甚者言说欧元或者人民币将取而代之。

 

他们的根据无非是美联储一直在采取弱化美元的政策,还有就是美国的赤字问题,财政悬崖等等。笔者思考这个问题良久,发现美元不是日元,也不是欧元和英镑,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标准去分析美元的未来。美国发生财政悬崖的时候,标普降低了美国的信用评级,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要抛掉美国国债,我说不能抛。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日本或者某个欧洲国家,答案就相反了。因为美元与众不同,所以那个时候抛掉美国国...

.
尹铭

跨国公司也应反思执行力问题

尹铭 06月20日

濯清资本副总裁

 

  执行时只关心什么时候开始,没有最后的期限,任务可能永远完不成。
  一架飞往上海的客机从北京机场腾空而起。盖保罗先生——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此时的他没有考虑公司的战略和日常事物,而是在为明天的一个采访殚精竭虑,苦苦思索:执行力执行力的本质是什么?你是执行型总裁吗?如何打造执行团队?
  执行从我开始
  对一个经理人来说,尤其对一个中国的经理人来说,他真正为国际化企业、一个全球企业工作的时间不长,一切应该从执行ABC开始。
  中国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大城市在变化,边远的村...



.
旁观组

中美收钱:G2殊途同归

旁观组 06月20日

本质现象,携手旁观。微博:@旁观组

@旁观组:2013年6月20日,美国宣布实施5年的QE退出路线图,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大宗商品和金银下跌,新兴市场股市大跌。同日,中国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30%,创出历史最高。中美同时收紧货币,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将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奠定今后10年的全球经济新格局的开端!

  一、QE退出,全球市场的远虑   从年初开始,全球市场就开始预期QE将可能在今年逐步退出,市场因此根据经济数据来不停推测美联储的动向。每次经济数据好,就预计退出提前,反而市场下跌,而经济数据差却市场上涨的怪相。   5月22日,伯南克在国...

.
刘杉

央行如何应对市场钱紧

刘杉 06月20日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市场缺钱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进入6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一路飙升,其中隔夜利率6月8日高达9.5810%,与5月8日的2.1100%相比,一个月利率翻了4.5倍。此后虽回落至17日的4.813%,但19日仍反弹到7.6600%。

  与Shibor不断攀升相对应的是,国债发行出现流拍现象。

  上周五,也就是6月14日,财政部发行了2013年记账式贴现(四期)国债。本期国债计划发行150亿元,但实际发行面值金额95.3亿元。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不断攀升,以及国债发行出现流拍,表明市场流动性偏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季节性因素...

.
左小蕾

中国经济“不差钱”

左小蕾 06月19日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增长与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出现巨大的差异。而近期银行间资金短缺拆借利率大涨,充分说明有效投资需求不足、资金在银行间“空转”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的问题严重,金融风险的防范不能掉以轻心。

  创造有效投资需求至关重要

  过去几年积累的过剩流动性无处可流,相当于形成了高水位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巨大的能量将引发势不可挡的灾害。居民存款从2007年的14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底的41万亿元,5年增加了27万亿元,无序发展的理财产品和地方债务的大幅攀升,都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都可能是...

.
影子中央银行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量化宽松

影子中央银行 06月18日

每周六于北京大学举行的讨论会,关注中国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

我们在2011年底首次推出了上面这张图,这张图说明的是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解释一下这张图的构成。我们把人民币市场的价格分为“日内变化”(intraday)和“日间变化”(interday) 两种。其中,

日内变化=当日人民币即期市场收盘价格- 当日人民币中间价

日间变化=当日人民币中间价-前一日人民币即期市场收盘价格

红线则是每个交易日的“日内变化”之总和,蓝线则是每个交易日的“日间变化”之总和,绿线是中间价的变化。当红线呈现出向上的趋势时,说明收盘价格高于中间价,也就是说市场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当蓝线呈...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