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止庵

漫话推理小说

止庵 02月23日

作家,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

一部推理小说,第一,要有罪犯,隐匿甚深;第二,必须是谋杀案,或许不止死一个人;第三,案件终归破获,但很不容易,破案的人起初是侦探,后来是警察;第四,侦探要有个助手,譬如华生之于福尔摩斯,黑斯廷斯之于波洛,多少帮点忙,此人常身兼小说的叙述者,当由侦探破案变成警察破案时,要有更多的人介入;第五,还得有些看似相关末了证明与案件并无牵连的人。第六,案件可以发生在城市,也可以发生在农村,也可以不要这种大的背景,譬如“密室推理小说”,就限制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之中。

美国作家爱伦·坡写了世界上第一篇推理小...

.
达沃斯博客

假期静思:你拥有可行的个人目标吗?

达沃斯博客 02月18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很多人拼命努力,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造成这个状况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他们没有花费时间去考虑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生活,同时没有达到任何已设定的目标。

换个角度想想,你会愿意毫无目的地去旅行吗?不会吧!

设定目标实际上是帮助你实现长远理想的过程,同时给你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你想去的地方、你要达到的目标、从而最大化运用你的努力。

1)为什么设立目标?

目标能给你一个长期愿景以及短期的激励。目标将...

.
严杰夫

/严杰夫

即使你读不进菲利普·索莱尔斯的小说,也会喜欢上这个作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身上有种难以言说的诙谐:几乎所有见过索莱尔斯的人,都会对他在伽利马出版社那个拥挤的办公室印象深刻,他却对 “恶劣”的工作环境毫不在意,反而对伽利马充满了热爱;而索莱尔斯对时政、毫无顾忌的点评,也常常给他带来莫名的“厄运”,例如2012年他对法国前“第一女友”瓦莱丽·特里耶韦莱的批评,让他突然丢掉了一份专栏,他根本没想到投稿的这家媒体与瓦莱丽供职的媒体属于一家出版社;当然,还有他对中国文化看似盲目的热爱,也令...

.
吕品

英国新书(110):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吕品 02月16日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书名:《帝国的崩溃》(Imperial Apocalypse)
作者:乔舒亚•桑伯恩(Joshua A. Sanborn)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9月

去年年底,英国有一项公众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参观人群:在伦敦塔外的草地上,栽上了888246朵陶制的虞美人花,每一朵虞美人花代表了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士兵,远远看去犹如血色的海洋一般,耀眼而肃穆。去年是一战开战一百周年,在今后四年时间内,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还会相继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不过这里的“欧洲国家”...




.
吕品

英国新书(109):名画为什么值钱?

吕品 02月16日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名画为什么值钱?

书名:《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平装本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去美术馆看画,大概都会问两个问题:“我喜不喜欢这幅画?”和“这是谁的作品?”,但是如果你去商业画廊,估计还会问第三个问题:“这幅画值多少钱?”当然艺术品的价格实在难以捉摸,这第三个问题不是普通人能回答的了的。

《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一书就是要帮你回答这个问题,或至少是让你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品的价...




.
吕品

英国出版动态(108):2014年读书回顾

吕品 02月16日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2014年读书回顾

我的阅读兴趣比较杂,不过2014年读过的书主要还是集中在历史和科学两个方面,以下简单地回顾一下今年读过的一些优秀作品,在这里再次推荐。

今年阅读的的历史作品中,许多属于对著名历史事件的重新研究。有关荷兰画家梵高的生平,已经出过许多书了,马丁•贝里(Martin Bailey)的《向日葵是我的》(The Sunflowers Are Mine)仍然写出了新意,作者集中在梵高的名画《向日葵》系列上,前半部写梵高的创作生涯,在《向日葵》系列达到顶点,后半部写这七幅油画在世界各地流转的命运。书中还收录...

.
孙越

圣经故事插画集之三

孙越 02月14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第三章   原 罪   亚当和他的妻子夏娃,住在一个上帝亲手为他们建的宏大美丽的园子里。那儿多么神奇而美丽啊!那儿盛开着最美丽的花朵。那儿有覆盖着最佳植被的草地和山坡。清冽的甘泉和闪亮的小河流过草地。那里生长着很多浆果甘甜的灌木和不少结着苹果、梨子、樱桃和核桃的树木。绵羊、山羊和牛群在树下吃草。羽毛斑斓的鸟儿从这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并在枝桠间筑巢。他们快乐的歌声晨昏不绝。这个园子就叫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过得原本不错。他们乐意干多少活就干多少,全然是担心无所事事而寂寞和出于健康的考虑。他....
邱敏

海涅在一封情书里写道:“我将爱你至永远及其之后。”(I'll love you for ever and a day)今天是情人节,我们就来讲关于爱情的故事。

初读到德国女作家埃·海登莱希的小说,以为她是一个萨冈式的作家:年轻、美貌,智慧。事实上,她是一位通过创作无数生动的篇章来增添个人魅力的女作家。在她从事写作之前,曾在新闻界工作过多年。她在文学创作中讨论战争里的人性,不是从宏大叙事的角度吟哦悲天悯人的挽歌,不滥用知识份子故作沉重的救赎感要去担当一点什么,她的叙事是日常的,充满着幽默感,并赋予每个女性以坚韧和勇气...

.
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第二本新书《互联网医疗大棋局》出炉

村夫日记 02月12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由村夫日记出品的第二册新书《互联网医疗大棋局》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2月出版。亚马逊中国率先发售,欲购请点击kindle版

本书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集中介绍美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趋势和具体的商业模式。通过仔细梳理美国互联网医疗的政策和市场等背景来分析美国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成因和背后的动力。下篇集中讨论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图景和对未来发展路径的分析。首先,通过分析互联网医疗的投资策略和医疗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本书希望为大众提供一个互联网医疗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图谱。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本书将集中...

.
陈一帅

野火集

陈一帅 02月11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曾就职于朗讯贝尔实验室,现居北京,Kassy的爸爸。个人主页:https://yishuai.github.io

  从《野火》三十周年纪念版中,我读到台湾正在进行的,从压制个人的封建、集权文化中,释放个人,塑造公民的努力。这个努力令人尊敬。三十年间,龙应台老师从《野火》出发,写作,做事,双丰收,目前已60多岁。台湾,也从当年她笔下的乌七八糟,变成现在大陆民众趋之若鹜的理想旅行之地。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不是偶然。书中内容,在写作、做事、个人、道路四个方面,也给我启发。   一、写作   写作方面,《野火》有三个特点:1)平民视角,贴近民众;2)笔触细腻,真挚感人;3)诉诸常识,容易理解。   这是龙老师有意...

.
达沃斯博客

在达沃斯上学到的10件事 (下)

达沃斯博客 02月10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达沃斯结束了。现在,我正坐在从苏黎世飞往洛杉矶的长途航班上。过去的一周是充实的一周,我见到了很多新面孔,学习了新知识,接触了新领域,并从中获得很大启发。在会议的后两天中,我学到了:

1

我发现LED灯技术发展迅速,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每盏灯的流明量(亮度单位)。用不了多久,LED灯的广泛使用将能节省目前80%的电能。

2

我在达沃斯上还发现,目前有1千万人赚得了比特币,但绝大部分人只是把钱攥在手里:有9...

.
达沃斯博客

我在达沃斯的九大观察

达沃斯博客 02月10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爱德曼集团总裁Richard Edelman说,”和以往一样,在达沃斯的三天是我一年中最喜爱的时光。”

以下和大家分享他的参会笔记节选:

本届年会对经济的总体预测跟2014年相差无几。欧洲和日本仍面临增长乏力;传奇般的金砖五国已经成为发展速度不同的两股力量: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遥遥领先于巴西和俄罗斯,而南非还在奋力寻求增长。在所有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保持着3%至4%的增长预期。

以下是我这几天观察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1欧洲的阵痛...

.
微思客WeThinker

西方的错误观点能被赶出校园么?

微思客WeThinker 02月09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西方的错误观点能被赶出校园么?

 

一句“绝不能让西方价值观教材进课堂”把袁部长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读者受众们困惑,若西方价值观不能进入校园课堂,那在大学中作为必修课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等政治课何去何从?而高校教师们则远不止如此这般的“困惑”,他们还有更多的问题丢给了袁部长。譬如在沈岿就提出了如下三问:如何区分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如何区分诽谤抹黑与批评反思?教育部如何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方针?而站在袁部长一边的,是众多官方媒体。譬如光明网刊文《社会主义大学不让传播西方价...

.
邱敏

邱敏 02月08日

教师

学者大呼今日读书者太少,可是图书市场却空前繁荣。经典书籍几乎每隔一段时日就会更换一次版本,装帧设计越来越与国际化接轨。上次和宋逖去逛万圣书店,发现书籍装帧得真是漂亮。以前坐地铁会常有人看报纸,而今是一根耳机线,一块显示屏。不知道手机阅读会不会减少一点车上的性骚扰,似乎没有人调查过。

博士论文最低十万字。听过一次预答辩,评阅者问学生写了多少字。十一万。学生回答声音都会小一点。十万不如二十万,似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书越写越厚,学问却不一定越做越精。专著评审,一两万字的论文再好,必然敌不过二三十万的...

.
本泽喵

阿娜尔罕,石榴之花

向着黎明奔跑的花

我心中燃烧的一朵花

夏日里你要尽情地绽放

多多火焰把万古戈壁点亮

木卡姆的歌声,懂得我衷肠

——《阿娜尔罕》

当我和她分别后

好像那都塔尔闲挂在墙上

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

琴师回来都塔尔还会再响

——《怀念战友》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广阔江山其六有一,物产丰富,风光绝美。然而地处偏远内陆,别具风情,故其他省区国人知之甚少。有关新疆的大历史,有关新疆的宗教氛围,有关新疆的祥和与纷争、现状与未来,困惑和问题一个接一个。直至...

.
陈一帅

这一年看过的新世纪文章

陈一帅 02月03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曾就职于朗讯贝尔实验室,现居北京,Kassy的爸爸。个人主页:https://yishuai.github.io

  写下这个似乎文艺的名字,目的只有两个:感谢,加油。   作为一个也是以『知识』为业的人,我深知,在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下、高涨的生活成本下、市场中花花绿绿机会的吸引下,坚守记者、编辑职位,认真、专业地,写作、编辑出这一篇篇文章,需要怎样坚强的内心,和对自己使命的执着。   爱因斯坦说,有了坚强的内心,和对使命的执着,『寂寞』都会令人『回味无穷』。在这样一个团队中,你们应不会感到寂寞吧。万一『寂寞』呢?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读者。:)   回味这一年看过的文章,有收获。年底,把一年的杂志拆开....
吴鹏

读财新 学语文

吴鹏 02月03日

财新传媒副总编辑

   每期《财新周刊》,文字编辑过程中总有些心得,信手掂来,可谓处处学问     每期《财新周刊》,一般88页,大大小小数十篇文章,洋洋十数万言。在文字编辑过程中,总有些心得。以下信手掂来几条,可谓处处学问。      飘风不终朝     比如2月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编辑絮语”的标题是“飘风不终朝”,这就是一个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3章,后边其实还有一句:骤雨不终日。两句连起来的意思是,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急雨也不会下一整天。比喻很多事情虽来势凶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在“....
陈一帅

教育的关键

陈一帅 02月02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曾就职于朗讯贝尔实验室,现居北京,Kassy的爸爸。个人主页:https://yishuai.github.io

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孩子对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赞许的天真愿望,并把他引向对社会重要的领域。如此,孩子就会把规定的作业作为一种礼物。这要求教师成为一种艺术家。

- 爱因斯坦

教育,是爱因斯坦最热心发言的领域之一,仅次于『学术自由』。他的许多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令我佩服。比如,教育是要造就『和谐』的人、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做榜样;最好的教学方式是激励学生们求知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和好奇心;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做』;对学生的进展,教师要有耐心;而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教学自由...

.
陈一帅

寂寞令人回味无穷

陈一帅 02月02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曾就职于朗讯贝尔实验室,现居北京,Kassy的爸爸。个人主页:https://yishuai.github.io

『寂寞令人回味无穷』,是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中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看到它,再抬头看上面爱因斯坦的照片,确实发现一丝寂寞。

在《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中,爱因斯坦很忙:他拒绝战后德国科学协会再入会的邀请,不原谅德国;他回信日本媒体,讨论自己当初研发原子弹的提议;他支持知识分子联合会的筹建,说知识分子在政治面前不能明哲保身;他与掌握科研基金的资本家辩论,要求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他四处演讲,发表文章,回信,表明自己对联合国、战争、艺术、教育等各种事务的主张。

可是,在...

.
陈一帅

学术自由

陈一帅 02月02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曾就职于朗讯贝尔实验室,现居北京,Kassy的爸爸。个人主页:https://yishuai.github.io

『学术自由、教学自由』,爱因斯坦终其一生,为之疾呼。半个世纪过去,看他当年的分析、建议,依然觉得真实、深刻、有力。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汇集了爱因斯坦发表于《纽约时报》等报刊杂志文章,与普通工人、科学家、好友的通信,公开演讲、书面发言、书籍序言等。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学术自由』的文章。经历二战、朝战,爱因斯坦对德国纳粹、美国财团、俄国高度意识形态官僚,对学术自由的限制、摧残、消灭,深恶痛绝。因此,他积极联络同人、投身公众宣传,主张『学术自由、教学自由』。下面是他...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