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微思客WeThinker

爱与恨的距离——读《奥瑟罗》所感

微思客WeThinker 03月16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文中图片来自Wikipedia) 

 

爱与恨的距离——读《奥瑟罗》所感

蒲公英的约定

一个(奥瑟罗)是英勇神武,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立下赫赫战功的粗野的黑人将士,一个(苔丝狄蒙娜)是漂亮、单纯、善良、温顺、高贵,受过良好教养的白人贵族千金小姐,似乎有着这样背景差异甚至可以说是对立,而且年龄又不相当的两个人之间很难会产生爱情,但在莎士比亚的这部剧作里,我们看到了这种爱情的可能性。遗憾的是,它最终还是走向了毁灭,落到了一个情毁人亡的下场,实在令人悲叹不已。爱情的发生似乎很奇怪,在旁观者看来,这也许是一...

.
谭娟

安息日:成功企业家模式中一个被忽略的关键因素

谭娟 03月13日

美乐家全球连锁环保超市合伙人;晨星读书会发起人;真理追寻者

对人类生存来说,一套正规的安息日遵奉仪式是很有必要的制约机制,可以防止我们成为劳动的奴隶。它要求企业主事先作出计划。若决策者总是滞后,没有远见,就不可能留出一天休息。遵奉安息日最终可切实改善决策者的组织效率。——《加尔文与商业》

加尔文教训说,安息日是有规律的、持续的重要的创世部分。这里面还涉及这样一个命令:人们要以正确的方式休闲消遣,还要从“所有其他生意场上”抽身出来,好好放松自己。不但创世的任何部分都不可以崇拜或过分崇敬,工作本身也不可以看作一种绝对的事物而将之奉为神圣。在加尔文看来,工...

.
邱敏

嗅觉

邱敏 03月12日

教师

 

帕·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曾经翻拍成电影,电影很好看,肮脏、传奇、美女、惊悚、凶杀等诡异的场景交织在一起,让人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里,从视觉到心理都实实在在被刺激了一把。转过头,再看小说,用的是眼睛,整个下午鼻子却一直追着文字在空气里嗅。这是一本有味道的小说,十八世纪的巴黎被聚斯金德用鼻子的嗅觉构造出来。常言道:事不目见耳闻,不能信其有无。往往还忽略了一个感官,就是嗅觉。聚斯金德的特别处就在于,他对现实的描述和批判,是从嗅觉里引申出,哪怕丧失了视觉,也能洞察入微。反讽的是,主人公格雷诺...

.
蔡朝阳

说了没用,还是要说

蔡朝阳 03月12日

青年作家

说了没用,还是要说

文/蔡朝阳

 

去年底以来,我在“一席”的演讲视频《以自由看待教育》借助新技术,得以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掀起了第二波传播热潮。刚巧“一席”又办了年会,授给我“年度演讲”的荣誉,于是顺水推舟,这个视频又传播了很多。现在,我的麻将伙伴、高中同学、光屁股朋友,以及老家亲戚,都看到了。可见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力还是很深入的。看到了,他们来跟我说起时,自然不免有一番议论。有赞同我的,也有不赞同我的。其中有两种比较常见的观点。一种观点比较有善意,是这样的:朝阳说的都在理,不过都是太理想化的...

.
吕品

英国新书(109):名画为什么值钱?

吕品 03月11日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名画为什么值钱?

书名:《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平装本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去美术馆看画,大概都会问两个问题:“我喜不喜欢这幅画?”和“这是谁的作品?”,但是如果你去商业画廊,估计还会问第三个问题:“这幅画值多少钱?”当然艺术品的价格实在难以捉摸,这第三个问题不是普通人能回答的了的。

《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一书就是要帮你回答这个问题,或至少是让你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品的价...




.
孙越

弃守黑河:中国军队何以不敌俄军?

孙越 03月11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1900年7月,沙俄制造了海兰泡惨案。《黑河史话》(祁学俊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里记载,面对沙俄军队的残暴行径,清军官兵义愤填膺。7月16日,数千清军在精奇里江地区,即瑷珲城和卡伦山之间,渡过黑龙江,登陆俄方一侧,逼近俄方1号哨卡,潜伏下来。       7月17日拂晓,清军从瑷珲和俄方1号哨位之间渡江,突袭2号哨位。那时,俄方恰有一支百余人的民兵志愿部队,沿黑龙江下行前往2号哨位。他们随即遭到清军的伏击,民兵被突然袭击打晕,边打边撤。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俄方寡不敌众,向精奇里江方向退却,清军在后....
严杰夫
文/严杰夫   消失,似乎是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最偏好的主题。不需提及他的那部以“消失”作为题目的代表作,在他的那篇短小精悍的《冬日之旅》中,同样虚构了一位“消失”在文献资料中的作家。当然,还有那本“非典型”性自传《W或童年回忆》,也是在讲述某种消失。   就如同《冬日之旅》的那位虚构作家雨果·巍尼耶所写的故事,《W或童年回忆》是一部半虚构作品。并且,佩雷克在书中也前后穿插了两个故事:一部分是作者的回忆片段,另一部分则是刻画作者虚构的一座被称为“W”的小岛上的世界。表面上,两个故事彼此间互无干系,....
达沃斯博客

在数字时代,我们如何讲故事?

达沃斯博客 03月10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1887年,一个名叫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古怪侦探首次出现在了纸质小说中。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所创造的文学形象福尔摩斯和他的伙伴华生医生(Dr Watson)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想象力,并且很快大受欢迎。

柯南·道尔撰写的这56个短篇故事和4部长篇小说经历了无数的改编,从电影到电视剧,再到舞台剧,夏洛克·福尔摩斯题材经久不衰。除了小说本身,柯南·道尔的故事对于破获犯罪案件的手法也有很大的影响。福尔摩斯执着于保护犯罪现场,并善于使用...

.
复见斯人

林语堂:信仰,是约书亚还是孟姜女?

复见斯人 03月10日

复见斯人 | 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微信号:ObituaryPortey 《复见斯人》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讣闻新媒体,带你回顾过去的故事,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北京,绵延五千年历史的故国之都。

它有着黄色的宫殿,有着褐赤色的庙墙,还有湮灭在历史沙尘中的蒙古骆驼。长城巍峨,明冢孤寂。

这一切,都映照在1916年的中国,那个林语堂刚刚来到的北京。

1916年,刚刚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林语堂,千里奔徙来到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职。作为在基督教家庭中耳濡目染了整个童年的基督教徒,面对眼前的一切,他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不禁说出:

“这就是中国,真正的中国。它是无神论的,有无神论者的快乐和满足。”

这或许是林语堂追寻信仰的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为什么我...

.
微思客WeThinker

书评|《小世界》:大卫·洛奇与骑士们的狂欢

微思客WeThinker 03月10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小世界》:大卫·洛奇与骑士们的狂欢

顾纯

写《小世界》的书评让我感到战战兢兢,因为这部小说讽刺的就是文学批评。

比如,大卫·洛奇在序言中就以犀利得近乎刻薄的语言将学者们奔赴世界各地参加文学批评的学术会议类比为乔叟时代的朝圣——明明是沉溺于旅行带来的愉悦与消遣,却要假装正经地宣称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

然而,如果仅把《小世界》的主旨定义为对学术圈华而不实面目的揭露似乎又有点肤浅,因为这部小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小世界》是一部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写作手法上,大卫·洛奇大量使用了拼贴和戏仿。...

.
复见斯人

图灵情史:壮阔与美好,艰难与遗憾

复见斯人 03月08日

复见斯人 | 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微信号:ObituaryPortey 《复见斯人》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讣闻新媒体,带你回顾过去的故事,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文/ 默片晓

责任编辑/ 王一

 

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头发散乱,身披一件棕色格子睡袍,浮肿的眼睛不能很好地聚焦,消瘦的手指缓缓整理着地上散乱的文件。他企图抓起一只咖啡杯,虽然手抖得不能自已,却又一遍遍告诉前来探望他的同事——琼,自己很好,自己没事。

2015年奥斯卡人们电影《模仿游戏》中,这一幕发生在图灵服用了一年的女性荷尔蒙“药物”之后——1952年,身为同性恋的图灵因为家中失窃而报警,却在审判中暴露自己一直试图隐藏的同性性倾向,被英国警方判定为具有“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他不希望因牢狱生...

.
华蝶清鉴

蒋著中国佛教史(3)

华蝶清鉴 03月07日

二手的科学家

(续前)

l  唐代佛教

唐初佛教承北朝之兴盛,其时之道教原为多迷信之宗教,唐太宗、高宗颇信奉道教、道教有所提升,但僧尼数量日增仍无可比拟。武周时期,宰相狄仁杰、纳言李峤上书谏控制僧尼数量。玄宗即位之初,紫微令姚崇上书,淘汰僧尼、使一万二千人还俗。唐代行度牒制度,发僧尼出家,必经有司考验合格,乃给凭证,有碟者可免地税徭役。当时贵戚富豪往往假借僧尼以避徭役。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敕天下诸郡,各建开元寺、龙兴寺。宪宗时,韩愈上表排佛,被贬潮州。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深信道士赵归真、刘元清,宰相李德...

.
李颂

爱丽斯·门罗的小说Axis ( 轴线)

李颂 03月06日

旁观者,记录并言说着。

这篇七页纸的小说由2013年诺奖得主、加拿大小说家爱丽丝·门罗发表于2011年1月31日的“纽约客”,后被收入汤姆佩罗塔主编的2012年美加最优秀短篇小说集。

故事关于五十年前两个大学历史系女生葛丽丝和艾薇的人生片段。这两个闺蜜都出身于农民家庭,两个人都想在大学里好好念书,再找个好男朋友嫁了,她俩常在一起分享些女孩子的心思。女孩之一葛丽丝,她爱的男友罗伊斯念哲学系,之前是二战退伍军人。一直保持处女身的葛丽斯邀请罗伊斯暑假去自己家的农场小住几日并见见家人。五十年前的农场民风保守、家教严厉。两人煞费苦心找机会...

.
孙越

海兰泡大屠杀另有隐情?

孙越 03月05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据记载,就在俄军船“米哈伊尔号”和“色楞号”遭遇清军堵截的第二天,即1900年7月14日午后,数百名俄军驾小船多艘,从俄方一侧入江,装作戏水,朝中方一侧慢慢靠拢。中方江岸守军发现后,报告统领崇昆山。崇昆山遂命清军开火,伴随着密集的步枪射击声,驾着小船的俄军士兵纷纷坠江,他们死伤过半,侥幸活着的,则掉头逃回。 很快,俄国军船便重新驶入黑龙江,用舰炮向中方一侧猛攻,俄方江岸阵地的连环炮,也向瑷珲的清军阵地齐发。中方随即开炮回击,一时间,中俄双方江岸,炮声震天动地,烈火四起,硝烟弥漫。中俄炮战延宕多个时....
复见斯人

讣告 | 曾彦修:“屋顶上那个假装忙着打麻雀的人”

复见斯人 03月04日

复见斯人 | 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微信号:ObituaryPortey 《复见斯人》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讣闻新媒体,带你回顾过去的故事,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文/ 黄景源

责任编辑/ 冯率

  2015年3月3日下午4时43分,《南方日报》社首任社长、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曾彦修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96岁。
 
  曾彦修生于四川宜宾。1937年,受到上海左翼文化的影响投身陕北,先后在陕北公学与马列学院学习。既知此地荒凉又偏远,仍揣着“青春、性命一概不要,只为救亡”的抱负到了延安的他,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被调至中央宣传部。

  1949年,曾彦修南下广东出任《南方日报》总编辑一职(1950年3月起兼任社长)。1951年4月,曾彦修收到一张处决一百多个人的罪状书,觉察到事关重大,深夜致...





.
严杰夫

/严杰夫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在《啊!拓荒者》中写道,“我们是这里的过客,而土地是长在的。真正爱它、了解它的人才是它的主人——那也不过是短暂的。”对于拥有200年历史的美国人来说,这句话深刻凸显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移民特性。

移民构成了美国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这一点从1620年带着102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到达马萨诸塞普利茅斯那一刻起,就已被奠定下来。然而,也正是在此后的200年里,来自欧洲旧大陆,乃至于全世界的不同民族,纷纷成为新大陆移民的一部分,美国人就拥有了远超过其它任何民族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甚...

.
微思客WeThinker

书香世界里的潮・趋势

微思客WeThinker 03月02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书香世界里的潮・趋势—简介2015台北国际书展 (一)

健嘴狗

每年初春强力冷气团来袭的当头,也正是台北文化界年度盛事「台北国际书展」闪亮登场的时刻。各家出版社祭出各式心动折扣价,强力促销新书上市的策略,诱引著书蠹们孜孜不倦地走踏书展,而勤勉搬书只为一解知识之饥渴。不过,如果真的是用这样的想法去逛书展,那就不免犯了才多识寡的毛病,因为「台北国际书展」不仅是台湾文化界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同时也表征华文文化界思潮的发展动向与最新趋势。书展每年举行6天,今(2015)年书展已于2月16日闭幕。这篇文章虽是回顾文...

.
孙越

红军敢死队,怎堵敌枪眼?

孙越 03月02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今年,普天同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想到1953年,中国时代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本书,是苏联翻译小说,叫《普通一兵——从流浪儿到英雄》,作者名叫茹尔巴(Павел Журба),这本书的印数高达250万册,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英雄马特洛索夫(Александр Матросов),在伟大卫国战争前线的英雄故事。马特洛索夫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消灭德军火力点,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军枪眼,献出了年轻生命。故事的主人公马特洛索夫,当时不仅在苏联是位家喻户晓的大英雄,连日本军人都敬佩他,把他誉为苏联的“....
书摘君

张艺谋的落魄爷爷和军官父亲

书摘君 02月28日

新鲜书讯速递,偶尔也炒炒冷饭

张艺谋的出身——不是农民是大户   关于张艺谋的“吝啬”,著名例证是拍《英雄》那场张曼玉和章子怡的打戏,需要大量树叶。张艺谋嘱咐制片主任,必须细化树叶的品质,吹到脸上和身上的树叶是不同的——吹到脸上的含沙要少,以免对演员造成干扰和伤害;吹到身上的含沙可以多些,因等级相对低下,价格应该便宜。   之所以如此,因为张艺谋对投资人负责任。他不是那种强调个人艺术风格而枉顾他人利益的创作者,不想让自己的艺术探索给投资方带来经济上的困扰,那样他会心有不安。他觉得让那些信任自己的投资商有所回报,天经地义,至....
吕品

“黄祸”的起源

吕品 02月27日

独立撰稿人、《经济观察网》特约记者

《经济观察报书评·“黄祸”阴谋的形成

Magic in the Moonlight

在美国新片《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的开场戏中,一个身着清裝、留着长须、倒挂眉毛、名叫 Wei Ling Soo 的中国魔术师在舞台上演出,舞台布景也颇多“东方”元素,引起台下观众一片惊叹。等他回到后台,卸下头套和化妆之后,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西方人、是由英国演员柯林•菲尔斯(Colin Firth)饰演的男主角。

这个假冒的中国魔术师在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他就是美国魔术师威廉•罗宾逊(William Robinson),二十世纪初他以“中国魔术师Chung Ling Soo...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