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左小蕾

2011,继续通胀

左小蕾 01月17日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就2011年中国的外部压力来看,首先是美国经济复苏的疲软,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目前,美国仍在制定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么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让奥巴马能在2012年连任。因此他们必须让新兴经济体继续通胀,维持美国的出口。要实现这个目标,美国就会发很多的钱,结果就是加速热钱向新兴资本市场流入,让大宗商品价格疯狂上涨。2010年12月,国际原油价格超过了90美元/桶,在 2008年,石油价格曾飙升至150美元/桶,只要不超过这个记录,美联储就会持续原有政策,那么国际间供给压力又会传递到国内的CPI上。

除此而外,欧洲主权债务也...

.
郭凯

数量宽松,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旧文)

郭凯 01月17日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

本文写于2010年11月8日。应该是发在《中国新闻周刊》上了。《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已经成了当当上最畅销的经济学新书,多谢捧场。对了,这个博客5岁了。5年里,写了1159篇博文,99%以上的文章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这就叫积少成多吧。

正在同时发生的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和卷土重来的通货膨胀,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为什么人民币一方面变得相对于美元更值钱,又在购买东西时变得更不值钱。有人干脆把这称作“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人民币究竟是更值钱了,还是更不值钱了?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是通货膨胀,就是购...

.
周其仁

周其仁:货币无侥幸

周其仁 01月17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货币无侥幸

——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之二十九

周其仁

经济观察报 2010年1月17日星期一

周其仁个人网站:http://www.zhouqiren.org/

新年经济的一件大事,是物价指数又爬到一个较高的位置。这距离上一波物价高企,只不过两年时间。从图上看,物价变动呈现出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2007年消费者物价指数 4.8%,2008年 5.9%,2009年-0.7%,2010年当在3%-4%。2011年会怎么样?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目标是把CPI控制在4%,不少行家认为真做到了是不小的成绩。

这还只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家应该同意,物价总水平不是只用CPI就可以度量的。...

.
傅勇

谁在选择遗忘?

傅勇 01月13日

经济学博士,从事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研究

谁在选择遗忘? ——读《他们比你更焦虑》   傅勇/文       “你曾经知道真相,但你选择忘记。”

在2010年风靡全球的影片《盗梦空间》中,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剧中,男主角科布的妻子摩尔沉浸在两厢厮守的梦境之中,不愿自拔。结果,她把能够分辨现实与梦境的“图腾”永久地锁进保险柜。

就我而言,尽管很关注有关中国经济数据真实性的大量讨论,但对于财富创造和积累的微观细节还是知之甚少。我想,也许很多关心中国经济的人会和我一样。就如何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经济学家给出了很多说法。我们会说,改革开放以...

.
何诚颖

摘要:中国高物价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诸如经济结构缺陷等“中国病”有关,而非偶然产物。“中国病”对国内高物价影响最大的当属产业结构缺陷推升的通货膨胀,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巨额货币投放直接催生通货膨胀、巨额外贸顺差诱发通货膨胀压力、房地产价格泡沫催生高物价。此外,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劳动力成本提升、政府高税收和行政成本增加了产品的流通成本、商业模式缺陷导致产品价格螺旋上升、游资囤积居奇推升物价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国内物价快速上涨。除了“中国病”因素,中国高物价还与国外的“美国病”有着重要关联。美国...

.
石磊

中国加息到什么位置才算合适?这要看中国基准利率调整的目标是什么,有人说是CPI,存款基准利率至少加到实际利率为正的时候才算合适,这个答案央行早就拐弯抹角的告诉你错了,因为央行在加强信贷增长的数量型调控,这个信号告诉我们信贷市场被扭曲了,也就是经济学概念里的信贷市场未出清,一个市场如果未出清,价格就一定不是均衡价格,也就是说,央行数量型调控的加强起到了部分的加息作用,那么利率就不必上升到只靠利率调控而达到的”合理水平”。

这就是说利率的上限应是”合理水平”,那么什么是合理水平,“实际利率为正”可以当做一个标准,对...

.
何诚颖

市场憧憬资金压力将会缓解,沪深股市新年迎来良好开局,两市大盘双双高开高走,其中有色、煤炭、地产等周期性板块全力上扬,实现开门红。上证综指周涨幅1.1%,收于2839点,深证成指上涨0.9%,报收12574点,沪深300指数上涨1.2%,收于3167点。上周市场指数延续小幅反弹的走势,在连续缩量整理后形成反弹要求,同时政策面因素使得市场情绪仍旧保持谨慎。

2010年银行股的天量再融资才告收官,2011年伊始,上市银行再次迫不及待地抛出天量融资方案。民生银行拟再次增发融资不超过214.79亿元,农行和兴业银行拟分别发行不超过500亿和150亿元的...

.
谢国忠

年年岁岁花相似

谢国忠 01月10日

独立经济学家

下一轮危机的催化剂,要么是西方世界的财政危机,要么是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危机

谢国忠 2011年可能和2010年差不多:年初满怀希望,年中滑入恐慌,年末再次对来年充满希望。和2010年一样,2011又是过渡的一年。西方国家实行财政和货币双重刺激政策,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泡沫,使得全球经济暂时稳定。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的最根本问题,无论是遗留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都未得到解决。下一轮危机的催化剂,要么是西方世界的财政危机,要么是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危机。危机可能于2012年年底爆发。 暗影重重

我们已被三个黑影笼罩。

首先,自美联...

.
曹仁超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决定A股处于牛市二期

曹仁超 01月10日

香港信报有限公司董事

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在展望2011年投资之前,先了解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前工业期、制造业起飞期、内需带动型经济,然后进入大量消费社会。

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英国制造业起飞期维持了100年,内需带动型经济繁荣期约30年便进入大量消费社会。

美国制造业起飞期只维持了50年左右,内需带动型经济繁荣期亦只有20年便进入大量消费社会。

战后日本百废待兴制造业起飞期由1945年开始,1973年出现石油危机便结束,1975年进入内需带动型经济繁荣期一直维持到1989年便进入大量消费社会。由于日本人十分节俭,令过去20年日本经济好不起来...

.
朱达志

房产税拴不住狂奔的房价“野马”

朱达志 01月09日

原成都商报评论员

房产税拴不住狂奔的房价“野马”

朱达志

新华社6日播发长篇报道称,我国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中央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补助资金为1336亿元。如今,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1500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

成绩很大。但是,房价仍然很高。7日的人民日报发文说,面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从紧的宏观调控,盼望房价下跌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房价会继续上涨,而导致上涨的最重要因素则是通胀。在高通胀预期下,房地产无疑成为...

.
Barrons

泡沫的证明

Barrons 01月08日

职业投资者,合伙人。

传统智慧认为,资产泡沫无法事先发现,只能事后确认。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发生过明显房地产泡沫的日本与美国,就会发现一些很强的预警信号。

房地产价格上涨大幅度超越通胀

从1970年开始,一直到80年度初,日本的全国综合地价指数上涨与CPI增长相近。而在日本房地产泡沫期间,全国综合地价指数大幅度超越CPI增长。在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的全国综合地价指数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重新回归CPI的涨幅,甚至还更低。  

而美国自70年代以来,一直到90年代末,住宅价格增长与CPI增长几乎完全一致。而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期间,住宅价格也大...

.
陈晋

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M. Friedman)为本科生主讲“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这门课。他很注重宗教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亚当·斯密以后两个多世纪中的不断变迁。宗教的与时俱进对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经济学教科书的历史变迁

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的雏形要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英国。现在所谓的“经济学”这个概念最初来自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写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这本书在1890年首次印刷,前后共出8版,内容...

.
刘海民

统计数据否认不了“国进民退”

刘海民 01月07日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副主任

8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张宇教授的访谈录:“国进民退”,不符合事实。张教授使用谁都知道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统计数据显示国有企业比例下降,非国有企业比例上升,证明不仅不存在“国进民退”,相反还存在“民进国退”趋势。教授的观点并不新鲜,今年“两会”期间政协会议发言人赵启正先生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先生均有过类似表述。

当你去看医生,医生说“你气色很好,所以没有病”时,你一定为医生的轻率感到惊愕。专家使用统计数据也是这样,反映整体的数字往往不能反映结构和细节。如果蓄意以整体否认细...

.
满燕云

中国环境税负究竟有多大?【北大林肯研究简报分享】

满燕云 01月06日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北大—林肯研究简报第一期部分文章分享,图表等详细内容请至北大-林肯研究中心官方网站免费下载全文:http://www.plc.pku.edu.cn/publications_ch.aspx 此处为简报论文《国际视角下的中国环境税》内容部分精摘。 

           

【编者按】 

按照OECD成员国环境税收的基本税基,本文将中国环境税分为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电力、机动车辆、废弃物管理、污染物排放、森林土地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八大类。利用《2008年中国税务年鉴》数据与OECD环境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中国环境相关税收收入达到5956亿...

.
刘尚希

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预有四大变化

刘尚希 01月06日

财政部科研所 所长 研究员

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依据国际国内的财经形势综合分析得出的判断。但这并不等于是简单地延续2009年以来实行的以公共投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财政政策,而是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运用好财政政策,使其作用更宽广、更有效、更长远。从政策的连续性来看,主要表现在财政手段的运用上依然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淡出,更不是退却。而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重点、措施来看,不会“涛声依旧”,预期将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非一重不变。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分明确地提出,2011年实...

.
袁志刚

“十二五”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路径分析

袁志刚 01月06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在“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数量型刺激政策的逐渐退出和结构性调整的加快实施,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和提高城市化程度是促进就业和增长的基本措施,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只有通过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和经济转型,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加快农民市民化速度,拉动内需

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适时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改革,逐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要想拉动内需最根本的措施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民的市民化速度,中国未来的内需增长空间一定是在农...

.
郭凯

顺差被夸大了?

郭凯 01月06日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

看到下面这条新闻好些天。

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 贸易顺差被严重夸大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黄歆 王攀 顾烨) 中国即将迈进“十二五”,开始新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这让人们对笼罩在数据迷雾下的“中国制造”有了新的期待。

从“芭比”娃娃到“苹果”手机,有关中国贸易顺差“真相”的讨论重回公众视野。北京的学者指出,现行以国界为基础的贸易流向计算的顺差或逆差标准已经过时,中国的贸易顺差被严重夸大。

一个芭比娃娃从中国的进口价为2美元,其中,中国仅获35美分的劳务费。但按原产地统计,2美元全部计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

.
Barrons

商誉及其摊销:规则与现实

Barrons 01月06日

职业投资者,合伙人。

BERKSHIREHATHAWAY INC. 伯克希尔 · 哈撒韦有限公司 Goodwill and its  Amortization: The Rules and The Realities 商誉及其摊销:规则与现实
  This appendix deals only with economic and accounting Goodwill – not the goodwill of everyday usage. For example, a business may be well liked, even loved, by most of its customers but possess no economic goodwill. (AT&T, before the breakup, was generally well thought of, but possessed not a dime of economic Goodwill.) And, regrettably, a busine...
.
孙立坚

今年我们经济所面临的“三大压力”

孙立坚 01月05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2011 年中国经济的内外压力何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  

2011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起步的第一年,这一年发展战略的布局方式、政策绩效都会影响到今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率。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我们的这一转型正处在全球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刻,很多“不确定性”、内外利益协调的“复杂性”会严重影响到我们自己制定的“包容性增长”的战略实施——比如,无论是提高“自身国力”和“发展主导权”所需要的企业自主创新、新型战略性产业的扶持等方针,还是重视“民生、民富...

.
何诚颖

转机与给力

——2011年中国股市投资密码解析

2010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一年。地震、世博、亚运,犹如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记录着2010年中国所走过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2010年,对于每一个证券人来说,更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一年。如果我们放宽观察的眼界,会发现中国股市这轮调整就是一个人在战斗。与欧美股市齐头并进的可喜成绩相比,A股市场迎来惨不忍睹的成绩单:2010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4.62、9.5%,不仅落后于美国三大股指,还被新兴市场甩到了后面,表现仅比深受债务危机困扰的希腊和西班牙股市好一...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