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科学松鼠会

天文碎碎念

科学松鼠会 04月25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地球上的极光给人以奇幻般美的享受,不过在太阳系里,最壮观的极光出现在木星上。受此启发,天文学家提出了一种寻找外星行星的新方法——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外星行星上的极光发出的信号。在某些自转较快的木星类行星上,极光会发射强烈的射电信号,远在150光年外都应该能被探测到。射电望远镜其实就是巨大的无线电天线——用无线电天线去看外星行星上的极光,想想都觉得超级浪漫~~ 配图其实跟这条消息没关系,似乎有误导之嫌,不过实在是太漂亮了~~ 这是去年11月10日俄罗斯人Njaal Gulbrandsen在斯瓦尔巴群岛某雷达站拍摄的极光+星空,提供...

.
科学松鼠会

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是骗局?

科学松鼠会 04月24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本文已发表在果壳网-谣言粉碎机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是骗局?)。


流言1:原子弹轰炸日本其实是个骗局,核泄露可导致几十年不能居住,那核爆呢?看看现在的广岛,长崎,再看看当年的切诺贝尔核电站所在地,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小日本别有用心,如今遭到天遣,看你们再如何掩盖事实。
流言2:一位参加过“ 曼哈顿计划 ”的科学家和一位当年美军的上级军官却联合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历史――美国从来没有在日本本土投放过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的事件是一场骗局, 那只是美军进行的一场非同寻常的信息战和心理战,一次非常...

.
科学松鼠会

食品色素,在民意与科学之间

科学松鼠会 04月23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用色素来给食物染色不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创造——在中国,早就有用蔬菜汁来染色鸡蛋羹的做法。不过,合成色素的应用,确实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结果。跟其他现代食品工业的技术和成分一样,合成食品色素自从诞生那天就充满了争议。

许多人认为食品色素仅仅是改变颜色,只有“悦目”的作用,而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吃饭,“好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食物的颜色,会改变人们的味觉体验。现代食品技术中,有一个领域是研究食物的各种性质如何影响人们对食物的感受。成分和加工过程完全相同的食物,仅仅是所采用的颜色不同,就会导致人们对...


.
科学松鼠会

[特别专题]我的写作之路

科学松鼠会 04月23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文/云无心(作者为食品工程博士,著有《吃的真相》系列)

在《吃的真相》自序开头,我说“我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出一本这样的书”。不知不觉间,《吃的真相2》也出版了,此外还有一本四人的合集《宝贝,别怕》也到了出版社。许多媒体编辑,几乎把我当作了一个专业写手。

自序中的那句是大实话。如果不是松鼠会,我大概至今还是在网上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为洪水滔天的网络增加几个水分子而已。

因为松鼠会,我的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时间倒流到2006年,我离开学校去工业界工作。工作的城市离学校很远,而家里的领导还没有毕业。新到...

.
科学松鼠会

抢稿小红猪2011.04.22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拖沓症,又是拖沓症,小红猪痛定思痛,想来研究研究究竟为什么会拖沓,于是便有了这期的待译文章——Waiting for the motivation fairy

另外,为弥补上之前的缺失,小红猪推出特别版——How to be happy?什么是快乐?你知道么?

好吧,本期的两篇待抢新娘,啊不,待抢稿件:

1.Waiting for the motivation fairy

2.How to be happy: What is happiness anyway?

抢稿方法
  • 每周五(北京时间晚十点)在科学松鼠会发布待翻译稿件原稿。
  • 刊出原稿后48小时内为试译期,有意参与者期间从原文中挑选一段愿意翻译的文字,翻好发到小红猪...

.
科学松鼠会

How to be happy: What is happiness anyway?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How to be happy: What is happiness anyway?

Psychologist Daniel Gilbert knows exactly how happy 5000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right now. What has he learned about our ups and downs?

What's so tough about studying happiness?
One problem is that researchers often measure different things and then talk about them as though they were interchangeable measures of the same thing. We can measure how happy someone is in the moment or how satisfied they are with their lives, and while both are in...

.
科学松鼠会

Waiting for the motivation fairy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Waiting for the motivation fairy

“I love deadlines. I love the whooshing sound they make as they go by.”

— Douglas Adams

 

If you were trying to set up ideal conditions for procrastination, conducting a research project would provide them. Such projects tend to be large and time-consuming: completing a doctoral research project, for example, often takes three years or more. Deadlines and endpoints are often fuzzy and ill-defined. Then there’s the reward structure: you can put in a ...

.
科学松鼠会

【科学好有爱】之 平行宇宙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作者:children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
科学松鼠会

雄孔雀尾羽上的眼点是求偶的首个门槛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孔雀的尾羽曾困扰了达尔文许久。这个看来没用、笨重又俗丽的特征,对孔雀生存没有帮助,但却代代相传,这不符合达尔文的天择理论。虽然达尔文最后找到的令他满意的想法,并让孔雀笨重的尾羽成为性择理论的经典招牌;看似无用的尾羽是雌性偏好下的产物。

最近几年,在行为生态学内,掀起了激烈的辩论-是否这个特征仍被雄孔雀用于求偶。藉由实验性拔除尾羽,研究人员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仅限于某些情况下。

加拿大昆士兰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Roslyn Dakin,和他的同事Robert Montgomerie,在春天繁殖季,追踪三个野生孔雀族群。发现,尾羽...

.
科学松鼠会

在紫外线下能自我修复的聚合物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自我修复(self-healing)材料是未来的东西,但必定不是在遥远的未来。举例来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就计划在未来二十年内在飞机机身包覆具自我修复性的外壳。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以及他们在美国和瑞士的伙伴,公开了一种会自我修复的聚合物,在紫外线下只要一分钟,就会恢??复原貌。

这个研究的关键在于,找到了透过分子交互作用、可以假装成一个巨大整体的小聚合物。在超分子聚集体的机制下,这些由小分子组成的聚合物,聚集成类聚合物的长链,以金属离子作为某种“分子黏胶”(molec...

.
科学松鼠会

谁发现了矮行星Haumea?

科学松鼠会 04月22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作者:小龙哈勃

2008年9月17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在IAUC 8976中发布了(136108) 2003 EL61的命名公告,宣布将这颗矮行星命名为Haumea——夏威夷当地神话中主管生育和生殖的神。它也是继谷神星、冥王星、阋神星和鸟神星后,太阳系第五颗被命名的矮行星。至此,目前已知的矮行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世界各大媒体都报导了这一消息。简单的报导只简单提及了命名的事实,稍微丰富点的报导则提及了这一矮行星的古怪性质,比如轨道倾角很大,自转速度非常快,橄榄球似的外形,以及拥有两个卫星,等等。但其中的至少大多数都没有触及一个微妙的...

.
科学松鼠会

[凝]到凝固的牛奶深处去看看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牛奶变酸奶的神奇之处在于,变身过程中水分没有流失,液体却变成了固形物。究竟发生了什么,得钻到酸奶里看看。

牧人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行进,手上拎着一个装奶的羊皮口袋。真是无巧不成历史,羊皮缝里事先困进了几颗特殊的细菌。羊奶汪洋是一片凶多吉少的陌生环境,先锋细菌生死未卜。算它们走运,四周悬浮的营养偏巧可以受用。细菌绝处逢生,繁衍生息。它们的新陈代谢反过来对生存坏境进行了改装。几天之后,牧人打开口袋喝奶,惊奇地发现奶凝固了,还有股酸不溜秋的气味。壮了胆子抠出一坨,味道竟然不赖——就叫它酸奶吧!

当然这些...

.
科学松鼠会

渡渡鸟到底有几斤重啊?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争辩一种已经绝种的鸟到底有几斤重,听起来似乎是个很无聊的问题,不过演化生物学家们可不这么想。他们认为,了解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 有多重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渡渡鸟的演化。

很多文献上总是把渡渡鸟画得圆滚滚的。但是看当初真的看过渡渡鸟的荷兰人留下来的图(上图右),这种和鸽子是近亲的鸟,看起来并不很胖。

后来的绘画(上图左)把渡渡鸟越画越胖了。怎么会越画越胖呢?可能是因为当时流行把家禽跟家畜都画得胖一点,于是渡渡鸟就被画成了一只肥滋滋的鸟。

后来有人试图从留下来的渡渡鸟的骨架,想...

.
科学松鼠会

征文009【游戏组】对决【动漫组】结果揭晓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首先要感谢参与这次征文的每一个人。

众所周知,游戏宅和动漫腐这两个人群向来是世纪绝症——拖延症的高发群体。为此,我们尤为珍惜每一篇在截止期限之前,飞入我们的征文邮箱里的投稿。

尽管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宣布,这次收到的稿件中,只评出了五位三等奖。从科学和修辞两方面考虑,有些稿子离游戏或动漫的主题有点遥远,有些稿件在科学上略有不足(这毕竟是科普征文呀喂),有一篇论述非常严谨,但是……完全是一篇论文(请容小编再说一遍,这毕竟是科普征文呀喂……)

本次评委们给了较高评价的两篇均来自【游戏组】,因此本次的征...

.
科学松鼠会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之“求变”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之“求变”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2011-04-21 12:34 

文/姬十三(作者为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传媒CEO)

 

我踏上科学写作之路,其经验与别人并无多大不同:从小受科普书的熏陶,自己学的理科,却又爱写点东西,因缘际会,开始尝试给媒体写科普文。如果说我后来取得了一点成绩,大概是因为我总在思考“求变”。

我从2004年底开始尝试写作,最初投稿无门,群发了一堆邮件。运气好,《牛顿科学世界》的主编唐云江先生回信,指导我说,“这稿子不符合我们杂志的风格,但我觉得你有潜力,这...

.
科学松鼠会

酸奶为什么这么粘——随便说说“老酸奶”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酸奶为什么这么粘——随便说说“老酸奶”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 2011-04-21 05:22 

 

“养生大师”张悟本的雷人理论里面有一条是“酸奶里的增稠剂会阻塞血管”。随着张大师的倒下,这条“理论”也就被人们当作了无稽之谈。不过,大师的“理论”还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扰:酸奶的粘稠是如何产生的?最近热炒的“老酸奶”,据说里面加了食品胶,对人体会有害吗?会影响营养吗?

 牛奶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

.
科学松鼠会

[特别专题]科学写作之“求变”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文/姬十三(作者为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传媒CEO)

我踏上科学写作之路,其经验与别人并无多大不同:从小受科普书的熏陶,自己学的理科,却又爱写点东西,因缘际会,开始尝试给媒体写科普文。如果说我后来取得了一点成绩,大概是因为我总在思考“求变”。

我从2004年底开始尝试写作,最初投稿无门,群发了一堆邮件。运气好,《牛顿科学世界》的主编唐云江先生回信,指导我说,“这稿子不符合我们杂志的风格,但我觉得你有潜力,这样吧,你拟个题目和提纲,我们边改边写”。蒙他的耐心,我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关于时间感知的5000多字大...

.
科学松鼠会

【特别专题】……变作者!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这些名字你大概不会陌生: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吃的真相、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专题合集《冷浪漫》……还有抢搞译稿到手软的“小红猪翻译组”、以海外华人科学家访谈为主打的“科学圈圈坐”、以“耳机线为何缠在一起”为代表的互动节目“Dr.U”,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图文并茂的小姬看片会和达文西行走中队的精彩回顾。

但在松鼠会成立3周年之际,我们还想和你分享这样一组数据:3000多篇文章,9万多条评论,1500万访问量,3500万页面流量……

现在的科学松鼠会群博已成长为这样一个公益性科普网站。

今...

.
科学松鼠会

酸奶为什么这么粘——随便说说“老酸奶”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养生大师”张悟本的雷人理论里面有一条是“酸奶里的增稠剂会阻塞血管”。随着张大师的倒下,这条“理论”也就被人们当作了无稽之谈。不过,大师的“理论”还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扰:酸奶的粘稠是如何产生的?最近热炒的“老酸奶”,据说里面加了食品胶,对人体会有害吗?会影响营养吗?

 

牛奶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裹着蛋白质。除了包裹脂肪的那部分,还有大量的蛋白质自己呆在水中。因为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都会带有一些疏水基...


.
科学松鼠会

工科:预期与实际

科学松鼠会 04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作出处:
汉化:游识猷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