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周其仁

告别苏联特色的集体经济

周其仁 05月02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听来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合作”是农民把各自的土地、耕牛和农具等放到一起共同使用。“集体”呢?就是农民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概归集体公有,再由集体成员共同使用。从私产共用到公产共用,反正都区别于私产私用的小农经济,不过公有程度有点不同,合作算初级,集体算高级,至于全民所有那就更高级——这就是当年的流行认识。

事后看,大错特错。关键是,一旦搞成了集体,权利主体的边界就起了模糊。主要是,集体成员不再限于入社社员,即使当年没把土地、耕牛和其他生产工具入社的非社员,也可以是集体成员,...

.
华蝶清鉴

 

本书是一个财经记者的著作,集合记录了1979年至2006年中国金融界的主要事件,虽然多少有点流水账的意思,也称不上史家之作、但的确是一部相对完整的素材。毕竟,史家必持论,而所以当代不著史。不管书中材料的叙事结构了,借题发挥讲些自己的想法:

1、  结构

中国的金融系统,在大清帝国以后逐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和财政、税收系统的民国体制,新中国一度也是在此基础上恢复了财经体系。中共政府也从1930年的苏区、到1940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都发行货币,试图建设自己的金融系统;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开始发行人...

.
旁观组

旁观中的有罪推定

旁观组 04月01日

本质现象,携手旁观。微博:@旁观组

一、喷还是不喷

喷还是不喷, 娱乐还是不娱乐?从2012年4月1日开始的365天,我们在这里不断找寻和搭建自己的立场。

我们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视角?若不能传递新观点,那便是在耍流氓、浪费大家的时间。关于社会,热点转瞬即逝。该吐的槽,该骂的娘,网友们都以无穷的智慧做到了极致。

大多数时间,我们想做的是理性的角度分析而已。分析一深入,便逃不过每个国人面对的终极约束:制度。

二、终极约束

365天,神州大地茶余饭后的谈资,从重庆的一个响亮的耳光,转到了肩负众望的习李体制;又从雾霾漫天的帝都,转到了猪尸漂流的...

.
林采宜

2013是新一轮改革元年

林采宜 03月21日

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在3月17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信任总理李克强29次提及“改革”,改革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红利,也是本届政府带动中国经济再次起飞的核心动力。

如何让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这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于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动力,李总理将其归结为三个因素:“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而这三个关因素中最为根本的是“改革红利”。唯有推进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

首先,“内需”有多大潜力一半取决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半取决于对医疗、卫生养老方面支出的预...

.
旁观组

改革的微积分

旁观组 03月12日

本质现象,携手旁观。微博:@旁观组

 

@旁观组大家对改革的期待,既是微分(增速、增速加快),也是积分(实际改革和预期的差距积累)!

一、《人人都爱高等数学之——论三阶导数在房价中的重要作用》

  近期,微博有一个关于房地产调控与高阶导数的帖子非常火。作者列举了过去10年政府每次调控房价的措辞。 1、 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保持房价基本稳定/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 2、 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不高于GDP/人均收入增长/10% 3、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4、过去五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如...

.
张军

可改革的体制:中国经济成功的秘笈

张军 03月07日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一个可改革的体制需要政府的势力(或财富)大过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从而才有可能保持政府目标的长远和相对的中立。这是改革可以成功的条件。”]

中国每年三月的“两会”历来备受关注。不过,这个月的两会似乎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仅因为中国新一届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名单将在期待和猜测中揭晓,更重要的还在于,在这几年的经济持续减速和社会对改革的高涨需求面前,人们更期待中国政府如何制定出促进和确保未来新一轮增长的政策来。

对改革的诉求和期望日益高涨,起因并不是经济的减速,但201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下滑让中国政府的处境...

.
匡贤明

政府改革,要有“拿自己开刀”的勇气

匡贤明 03月02日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新京报 3月2日 社论

(关注2013年全国“两会”系列社论之三)

     

   改革政府,实质在于切断有可能形成政府利益的一些渠道,因此,改革很容易遇到有形无形的抵触。

  十八届二中全会日前在北京结束,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标志着又一轮政府改革即将启动。

  几乎与此同时,深圳、珠海开始实施商事登记改革:企业登记从审批许可向核准登记转变,新版营业执照种类大幅精简、不再记载经营范围、不再记载“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不再年检。

  政府改革,关键不在机构的增减,更在...

.
柯荆民

刘胜军:证监会审批权是乱象之源

柯荆民 01月29日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

荆民点评:

这篇文章发表于二年前,把问题已经说得很透了。而当时股票发行制度面临的问题,现在又重新出现,好象时间没有过去一样。这说明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进程之慢。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不是要不要改,怎么改的问题,而是下不下得了决心改的问题。决策层要摆脱利益集团,真正进行实质性改革。股市活了,经济才能活。

------------------------------------------------------------

来源: 香港商报   2011年05月30日

新闻事件

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创业板指以822.94点创下历史新低。该板块自年初至今的跌幅高达27%,...

.
柯荆民

发审的秘密

柯荆民 01月29日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

荆民点评:

股票市场如要进一步发展,取消管制,以注册制(Disclosure - based)代替实质审查制(Merit- based)是关键。

现在实行的实质审查制度的最大问题,是发审委要审查发行人的盈利情况,而实际上,企业的盈利情况是无法审查的。公司的盈利水平取决于政策环境、管理水平、竞争程度和技术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发审委要评判哪些公司上市后会更好,事实上是达不到的。

另外,“有权力就有责任”,如果发审委进行实质审查,就要对自己审查中产生的过失承担责任。不能说,就管审,不承担责任。现在发行审查制度...

.
匡贤明

在改革中提高社会信任度

匡贤明 01月22日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引子

中国社科院1月7日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进一步下降,低于60分的“及格线”。人际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而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表现为警民、医患、民商间等许多主要社会关系间的不信任。社会总体信任指标为何会降至如斯之低?如何提高公民信任度?这是本期“思与辨”所要探讨的。

■ 主持人: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 嘉 宾

谢志岿(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
秋风

以自由讨论凝聚改革共识

秋风 01月18日

独立学者

以自由讨论凝聚改革共识

 

中国必须改革,基本上,这是社会共识。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这同样是社会共识。然而,从何处入手展开改革?如何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调整?改革至于何种目标?

凡此种种问题,对于改革能否启动及改革的成败,均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恰恰是在这些问题,社会存在分歧。朝、野之间存在隔阂、分歧;精英、大众之间因为利益不同而存在严重分歧与情绪对立;民众内部,因为观念不同,也存在严重分歧甚至对立。改革要起步,改革要成功,就必须化解对立,学会在分歧中寻求共识,不同而和。

然则,如何...

.
陆德

陆德:中国改革尚无成规 仍需摸索和实践

陆德 01月14日

曾任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主任

邱震海:我们始终在节目当中呼吁中国需要一个大战略,这个大战略既包括内政有包括外交。在内政方面我们知道2013年现在看样子改革是中国未来的主基调,那么在改革问题当中,中国如何出台一个完整企业的大战略?在上次节目当中我们着重谈了2013年中国能做什么,哪些是做不到的,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跨越2013年,在未来的5年到10年里哪些东西是一定要触及的,哪些东西是如何可以展开的。我们不妨跨越2013年,但是2013年以后要做的事情是必须在今年这一年里面有所考虑、有所铺排、有所部署。

假如说我们为未来的10年设计两个阶段:一个是...

.
王小鲁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王小鲁 01月10日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财经日报,2012-11-20)

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王小鲁看来,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十八大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仍然是要重申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未来主要改革的方向应更多地依赖市场,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到目前为止,政府和市场改革进展到什么程度?哪些...

.
匡贤明

在稳政策中打开改革空间

匡贤明 12月16日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宏观稳定压力的相对缓解,使得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比较大的稳定性,同时也使一些重大改革的空间明显放大。

正在召开的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仅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总体部署,更是未来10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的一个新起点。2013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在短期和中长期看,可能将体现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的阶段。2012年经济增长将低于8%,这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更为重要的是,2012年经济增长中反映出来的一些趋势性的变化,表明中国开始系统性地告别高增长,步入7%-8%的中速增长阶段。这是...

.
卓勇良

从经济自由到社会自由

卓勇良 12月12日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刚进机关时,曾听过一位年长同事讲的故事。1977年他们在绍兴农村搞“社教”,当时农民收入和存粮均很少,一些干部提出能否允许农民在田头地角种一些自己食用的蚕豆、黄豆等小杂粮。同事他们觉得这很好,于是向上级报告,没想到没被批准,理由是此事重大,必须谨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最重要的是把广大人民群众从人身依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农民不再受土地束缚,可以创业打工;工人干部不再是“单位”人,可以“下海”深耕;流通全面放开,专业市场快速生长。这样再加上对外开放,中国经济终于创造了快速跻身全球第二的奇...

.
易鹏

将改革的困难估计足

易鹏 12月11日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外出视察,就选择了深圳,他以此向各界强烈宣示——中国将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宣示,无疑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必定有利于在中国全社会培育更好的推进改革的氛围。在全民热议改革的氛围中,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充分估计进一步推进中国改革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千万不能有改革的浪漫主义和一蹴而就的思想。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区”和“深水区”,利益格局固化越来越严重,利益关系的调整难度越来越大。改革实质上是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减少固化的利益结...

.
徐贲

政改需要“好生活”的理念

徐贲 12月10日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在网上读到一篇《理直气壮讲政治改革 没啥可怕》的报道,介绍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做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对政改的看法,着重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政治体制改革、党内民主、党建质量等问题。前不久,《人民日报》也发表了《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文章。政改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开始受到重视的问题。

政治改革的意义当然不全在于遏制和防止权力的腐败、提高执政党的信誉和政府权力的正当性,也不是单纯为了加强或巩固一个政权,政改的意义更在于要为整个国家开创一种“好生活”和“好社会”提供更好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说,...

.
吴澧

要好好学习,必天天向强

吴澧 12月10日

专栏作家

四海涌向昆明湖,五岳围住万寿山!湖海山岳同声呼啊同声喊:要好好学习,必天天向强!呀啦嗦,这是一个神奇的新班子哎,给我们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带来安康和吉祥!

双九大后喜精品,视察深圳,重走老邓改革开放路。重拳反腐之下,胡搞十年里刮起的种种歪风邪气,有所收敛。面对当前大好形势,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可受到某些角落里无所作为之悲观情绪的影响。我们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要振奋斗志,高举红朝特色舌惠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在以喜精品同志为首的党重阳周围,满怀信心地、坚持不懈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但是,仍然...

.
刘尚希

分配制度改革应从收入、财产和消费三个层面入手

刘尚希 12月07日

财政部科研所 所长 研究员

分配制度改革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各种讨论不由自主地集中在“收入”的分配制度上。收入分配制度固然重要,但在贫富差距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观察分配问题要用中医思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国的分配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加剧,在收入层面只是一个表象,根子还在整个体制,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等等方面,把所谓的“收入分配制度”单独拎出来进行改革,可能会事与愿违。

 

收入差距只是贫富差距的冰山一角

 

“财富分配”与“收入分配”时常混用,但二者有重大区别,前者是指分配存量、而后者是指分配...

.
刘杉

白酒不是酒是政治

刘杉 12月06日

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酒鬼酒是今年A股市场的大牛股,从1月初最低点20.45元,一路上涨到10月19日的61.45元,涨幅高达两倍。此后开始小幅下调,但在爆出塑化剂事件后暴跌,股价腰斩。

与此同时,整个白酒板块跟风下跌,白酒股泡沫破裂,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等高档酒也破位放量杀跌,机构投资者集体出逃。

塑化剂是“黑天鹅”事件,但白酒股下跌绝非偶然现象,没有塑化剂风波,白酒股也会跌,酒鬼酒只是打开了暴跌的瓶盖,瓶子里倒出的不是泡沫,而是政治。

中国人好酒,但做到天天喝,顿顿喝,一晚喝几顿的,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这么能喝的,不是陪酒小姐,...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