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中国楼市冷暖
何诚颖

房市风起云涌,2017将何去何从?

何诚颖 03月23日

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

前几天,大家都在讨论北京疯狂的房价。据说在北京,一购房者买房,卖家报价728万,买卖双方从7点半砍价到夜里11点半,745万成交。

去年930调控以来,伴随着各个城市限购政策的密集出台,投资者持续观望,购房者与卖房者谨慎博弈,全国主要城市房价较调控之前增长有所放缓。而在上周,北京及周边房价再起,价格涨势迅猛。在这波快速上涨行情波及全国之前,各地政府密集出台限购限贷措施:多个重点三线城市纷纷启动限购限贷措施,同时,多个热点二线也纷纷升级了此前的限购限贷措施,调控力度加大。此次调控及时遏制了北京房价的迅猛涨势...

.
吴晓波

90后还要不要买京沪深的房子

吴晓波 03月23日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超级大都市的房子,与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无关。京沪深的房子就是那根“桥柱”,它不决定你的价值、未来和生死,放下即是实地。   文/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   那天马佳佳来杭州,我们在静逸别墅的大樟树下喝茶,我问她,你买了北京的房子吗?   她微微地笑,不做答。   2014年2月,马同学去万科总部演讲,说,我们90后不买房。   她做演讲的那会儿,北京房屋均价3.54万元/平,与2012年相比,上涨整整一倍。此后经历调控,微有震荡,接着连续18个月环比上涨,到三年后的2017年2月,均价达到6.07万....
牵牛妈

从北京房产新政和学区房疯涨讲起……

牵牛妈 03月21日

资深媒体人,母婴畅销书作者,育儿能手

3月17日,“两会”刚结束,北京新一轮楼市调控如期而至:「限房又限贷 首付最低六成 贷款年限减少」。   新政详细解读为:   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   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   企业购买的住房需满3年以上才能交易,交易对象为个人的必须执行限购政策   新的调控措施包含了四重含义:   二套房的首付大幅提高,力度空前   认房又....
高善文
在土地供应层面,中国城市建成区之中用于居住用地的比例显著低于国际水平。在不同城市中,供地意愿也有很大的差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供地意愿更低,但中小城市的供地意愿相对较高。2012年以来,人口集中流入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由于这些城市供地意愿较低,产生了明显的房价上涨压力。   从供应层面上来看,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与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土地制度:中国大陆的城市土地制度是国有的,全世界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土地是私有的。   其影响在于,在私有制度下,土地供应是竞争性的;在国有制度....
张继伟

一个巴尔扎克式的问题

张继伟 03月20日

财新网总编辑

网上忽然流行一个烧脑问题:为什么学历不值钱而学区房值钱?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致广大而尽精微、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极品悖论。读懂题干,胜读一整套的“人间喜剧”。   “学历不值钱”,说的是教育和就业。大学生从每年几十万到近800万,学位证书雪片一样从印刷厂下线,供需形势本就逆转。即使考上北大清华,脱颖而出也越来越难。学区房还是学区房,高学历已然是老皇历。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很可悲,答案估计和《金瓶梅》里说的差不多:躺着的地站着的房,手插不进的箱笼,鸦飞不过的庄园——西门庆的三观,多少有些质朴。   ....
叶伟强

关于房价,你可以看得更透彻

叶伟强 03月19日

财新传媒原编委、《财新周刊》原副主编、《中国改革》原副总编辑

写在前面

又是房价?

小编问我,咱们难道是要做一个房地产的专业公众号?

当然不是。我们关注重大的、公众关心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分享信息、知识和我们的见解。房地产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近期值得我们好好分析。

我们不求工于文采,网上尽有诸多故事和段子精彩纷呈,才华横溢;我们也不追求煽情和激发读者共鸣;我们的价值在于抑制自己的冲动,提供专业的视角,尽量从中立的角度提供冷静的分析,推进对问题的认识。

与君共享,与君共勉。

——叶伟强

周四(前天)中午,巨会读发了一篇很有信息量的文章《房价啊,您老悠着...

.
叶伟强

房价啊,您老悠着点

叶伟强 03月19日

财新传媒原编委、《财新周刊》原副主编、《中国改革》原副总编辑

房价永远是个有生命力的话题。我们拆解房价之谜,只是个开始,未来还会持续关注这个领域。

——叶伟强


1

不少朋友读了《房价之谜》一文之后说,“转了。但是好担心人们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房价又涨起来了。

一语成谶。

以北京为首,许多城市迎来新一轮的房价上涨。当然,涨价可能跟上述文章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时间上有巧合而已。房价上涨主要还是跟供给相对不足和货币供应充裕有关。北京由于供应更少,所以房价也就涨得更凶。

舆论再次一片哗然。吐槽房价的无数爆文在网上疯转,亲历抢房潮的各种故事刷屏了朋友圈。

南京限...


.
张大伟

3月17日,北京出台楼市调控升级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是“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新政从3月17日起执行。

1.认房又认贷,改善需求大部分最多只能贷款186万!

  看似只增加到了60%,之前被认定为首套的首付是35%,其实北京是执行普通住宅标准非常严格的城市,五环内最高限价是468万,五环外更低,以现在北京2017年平均商品房住宅成交套均600万计算,除了自住房,大部分新建住宅都是非普通住宅。二手房其中大部分指导价比较低,但除了公房外,如果要多贷款也大部分会变成非普通住宅。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卖一买一的需...



.
杨红旭

北京调控升级,本轮楼市暴热自此完结

杨红旭 03月17日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但凡有点常识、有点理性、有点头脑的人,都不能忍受这种史无前例市场异常!

  北京新政,核心在于认房又认贷。当前,只有上海在去年11月底出台认房又认贷政策。比较可知,对于二套房贷,北京比上海更严厉。

  上海要求: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北京要求: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

  除此,北京比上海更严的还包括: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公积金贷款)。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







.
王争春

某小编写了从经济规律看房价的东东,意思是任何经济规律在中国房价面前失灵了,教科书无颜的自焚了,真不知道经济大师们看了咋想?是不是摇头笑了?经济学学告诉我们,“看不见的手”就是最大的规律,任何违背市场的东西,不是欺世盗名,就是花架子摆设,要不就是理解不到位而侃侃奇谈而已。其实经济学只是思维的逻辑,真是的变量赋值还是来自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从几条简单规律来看的房价真相。

 第一条,房价租金比。房价租金比算不算经济规律还真的很难说,不过通过房价租金比确实可以看出房价的走势。有人说,...

.
徐远

搭上城市的列车

徐远 03月16日

北大教书匠

  希哥从纽约访学回来,自然要请她大吃一顿。当然,真正的原因是希哥特别招人喜欢。怎么说呢?希哥活泼可爱,能说会道,勤奋好学,而且是罕见的伟人体质,精力无穷,特别能做事。怎么看,都是个人见人爱,前途无量的好姑娘。   聊着聊着,自然会聊到买房问题。据说,现在的饭局几乎没有不聊房子的。希哥这样的大好青年,也是要买房子的。不然,诺大的城市,何处遮风避雨?没有安身立命之所,怎么谈诗和远方?可是,看着飙升的房价,有时真是觉得好凄凉。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也就20万-30万的薪水,能拿到手20万,应该算....
杨红旭

第一仗获胜:全国住宅去化周期由20个月降至13个月

杨红旭 03月15日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2月份的经济与房地产数据,易居研究院快速撰写了一份房地产数据分析月报。老杨摘出两个图,略加分析。


这两个图,皆与当前最热门的库存有关。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用了很大篇幅部署去库存。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要求三四线去库存。那么,我们看看当前的库存状况。


截至2017年2月末,全国商品房(现房)待售面积70555万平方米,比去年末增加10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468万平方米,这是近一年以来的再次上升,办公楼待售面积增加155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



.
党国英

一定条件下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房是件好事

党国英 03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先生今年向大会提出的议案涉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媒体用吸引眼球的标题发了相关消息:“人大代表蔡继明:建议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买房买地”。其实,蔡继明代表是主张有条件地放开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并非要让城里人像农贸市场买南瓜一样奔向村庄买房买地。   有条件地允许个人或企业到一些村庄购买房产,的确是利国利民之策。   中国城市百姓绝大部分住在楼房里,且楼高越减越高,其实并不利于身心健康。这方面已经有心理学研究文献做过报道,笔者在这里不便抖书袋陈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
杨红旭

当前全国楼市泡沫最大的地区在哪里?

杨红旭 03月13日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过去十几年,认为中国房价出现泡沫、将大跌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可谓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如今回顾,他们全都死在了沙滩上,久久的被群众们嘲笑、耻笑、骂笑。

 

那么,从这一现象,是否可以推断出一个结论:中国楼市铁定不会出现泡沫,房价绝对不会大跌?

 

显而易见,这是站不住脚的。市场历史波动中,存在规律,但泡沫与大跌这样的极端市场现象,往往无法通过历史数据提前推导出来,泡沫的生成及破灭,往往是事后才发现的。我们不能苛求学者专家精准预言泡沫与破灭,但当市场越来越反常时,多听些不同观点,有助于保持理性思维,...

.
陈剑

让历史照进未来——两房功过谁评说?

陈剑 03月13日

信风金融科技创始人兼CEO

最近两则关于美国政府支持企业“两房”的新闻又在国内的财经媒体和自媒体圈内被炒作得沸沸扬扬。一条是某“知名自媒体人”的微信号称两房的股票在一天之内大跌了超过三分之一,而中国政府曾购买过数千亿美元的“两房”证券,因此想当然以为中国遭受了严重的金融损失,要求对于当年决定购买两房证券的责任人追责。这条自媒体新闻其实不值一驳,因为中国央行的外管局购买的是两房发行的债券和按揭抵押证券(MBS),而非两房股票,对于两房的债权投资具有美国政府的信用担保,因此外管局的两房债券投资的安全性其实是和购买美国国债几乎一....
刘兴亮

房产大数据:享用型消费崛起

刘兴亮 03月09日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闪聚创始人,新媒体天使会创始人兼合伙人

每次参加同学聚会、朋友聚会,房子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大家流露出来的那种情绪,我觉得还是挺复杂的。

 

 

中国的GDP是72万亿,衣食住行就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衣,是淘宝所在的零售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是30万亿,整个中国GDP的42%是在零售行业。食,是美团点评所在的行业,就是餐饮或者是生活服务,这个行业市场规模大概在6万亿。住,市场规模有16万亿,占中国GDP的20%。行,出行服务,也就是滴滴所在的行业,这个行业在8300亿,不到一万亿的市场规模。

大概是这样的格局。占据了GDP的20%的房地产市场,自然就成了大家茶...

.
杨红旭

环京闭环限购 房价跌二成方可考虑入市

杨红旭 03月08日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春节过后,几个城市升级调控。3月初,河北涿州、保定涞水、张家口崇礼限购,杭州限购升级。

 

涿州限购是一个风向标,春节之后部分城市、地区房价依然比较热,都会受到中央关注,都会进行调控、抑制房价。

这一轮房价的调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3月25号,深圳、上海出台调控政策;3月份到9月底之间,有个别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包括苏州、廊坊、合肥、南京、杭州等。

第二个阶段:9月底,中央统一部署,16个城市统一行动调控房价,纷纷出台调控措施。四季度楼市有所降温,但个别地区楼市依旧火爆。

第三个阶...

.
叶伟强

房价之谜 | 悬而未决的崩盘隐忧(完整版)

叶伟强 03月06日

财新传媒原编委、《财新周刊》原副主编、《中国改革》原副总编辑

应不少朋友要求,将本系列整合起来发,方便整体阅读和转发。感谢大家抬爱了!
  房价,一道难解的谜题,万众关注的焦点。它牵动人们的神经,左右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动。人们质疑、抗争、无奈,难以理解,莫衷一是。到底应该怎么认识它?有没有可能把握它?

  作者基于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以突破自我的勇气和独特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有关房价的的方方面面:高房价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房价屡调屡涨、屡涨屡调?扶摇直上的房价还将怎么走?为什么国际流行的分析方法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水土不服?为什么众多名家在房价预测中屡遭滑...


.
杨红旭

身处市场火爆环境中 没有远虑 必有近忧

杨红旭 03月06日

中央电台特约财经评论员,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近段时间,部分城市的楼市继续火爆,网络上高喊“打脸老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对于我的“红色预警”,越来越厌恶,越来越生气。说实在,老杨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了。

 

但是,我对自己的逻辑体系,并没有感到气馁!继续坚持我的红色预警,冒着网友猛烈的炮火。忍耐、坚守,等待黎明的到来……

 

今天上午,一个名为于浩臣的网友,把我2014年10月的一条微博,给翻出来了,并爱特我说:老杨预测真准(见下图)。

 

 

我打开此文,仔细的又读了一遍,不禁暗暗为自己打气:老杨,你行的!

 

人们总太关注眼前,而没有回...

.
叶伟强

房价之谜(六)| 未富先“贵”,代价沉重

叶伟强 03月04日

财新传媒原编委、《财新周刊》原副主编、《中国改革》原副总编辑

   上期回顾:

房价之谜(一)| 关于房价和调控的那些错

房价之谜(二)| 高房价是被什么撑起来的?

房价之谜(三)| 中国房价到底“合理”吗?

房价之谜(四)| 房价会怎么走?

房价之谜(五)| 房地产调控真相

此为本系列终篇

   “香港病”   在此可以阶段性小结一下:从供地制度到调控政策到房地产市场,政府可以不断修补、自洽、自high;房价稳定增长,没有崩盘,在可见的将来也能自我维持。看起来,so far so good。   最可怕之处也就在于此,高房价稳定可持续,代价无法逃避,也无药可解。   政府...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