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换新名,财新再出发
4 月3日 ,清明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傍晚时分,公司正式发布《财新周刊》更名的文告。微信圈中,财新同事们都纷纷在转、点赞,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兴奋之余,过往五年的一幕幕又浮现眼前,顿生将周刊过往五年大事梳理一番的念头,在这个特殊时刻,以此记录下我们走过的不平凡岁月。
五年经历的事情浩如烟云,繁如牛毛,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们整理清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要感谢财新品牌传播部的同事们,在过去五年,将财新的很多大事小情通过财新网“公告板”http://www.caix...
.按:中东巨变以来,多个国家世俗政权倒台,萨拉菲政党通过选举登上政治舞台。另一方面,近来ISIS为首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宣布在中东建国,势头迅猛、活动猖獗。对于宗教极端以及萨拉菲主义的讨论达到了过去十年以来的顶峰,其中有支持的声音,也不乏反对的意见。萨拉菲思潮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中难道没有共同点?暂且不论萨拉菲主义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萨拉菲主义产生的原动力当中,积极有益的价值究竟何在?
德国萨拉菲分子抗议
定义和特点
世界各国研究机构举办了多次研讨会,投入精力研究萨拉菲主义的现象...
.每一次细小的变化却都体现着财新人的大智大勇
2015年4月3日 ,财新传媒正式公告“《财新周刊》新名称发布 继续追求原创好内容” http://www.caixin.com/ 2015-04-03 /100797564.html ,标志着原财新《新世纪》周刊正式更名为《财新周刊》。
从财新《新世纪》周刊到《财新周刊》,历时五年,总编胡舒立、主编王烁、常务副主编张进均有感言(详见胡舒立:未来从现在开始 http://weekly.caixin.com/ 2015-03-13 /100790880.html;王烁:致读者 http://weekly.caixin.com/ 2015-02-27 /100786278.html;张进:时间开始了——《...
.复见斯人 | 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微信号:ObituaryPortey 《复见斯人》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讣闻新媒体,带你回顾过去的故事,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文/ 默片晓 责任编辑/ 陈倩敏
1956年7月28日,毕加索见到了旅居法国并且刚刚在卢浮宫举行了近作展的张大千。在欣赏了张大千的画作之后,这位抽象派大师产生了非常疑惑的念头:“既然中国艺术如此美妙绝伦,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还会不远万里来到欧洲,学习欧洲当代艺术呢?”
在毕加索眼中,张大千的挥毫写意、古典技法,泼墨泼彩,无疑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这样一个让世界惊叹的传统巨匠,其实并非出生于家境良好的书香门第,张大千的绘画才华是在苦行僧般的修行中习得,并随着生活和社会动荡,与他一起颠沛流离。...
.复见斯人 | 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微信号:ObituaryPortey 《复见斯人》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讣闻新媒体,带你回顾过去的故事,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文/ 默片晓 责任编辑/ 陈倩敏
1956年7月28日,毕加索见到了旅居法国并且刚刚在卢浮宫举行了近作展的张大千。在欣赏了张大千的画作之后,这位抽象派大师产生了非常疑惑的念头:“既然中国艺术如此美妙绝伦,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还会不远万里来到欧洲,学习欧洲当代艺术呢?”
在毕加索眼中,张大千的挥毫写意、古典技法,泼墨泼彩,无疑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这样一个让世界惊叹的传统巨匠,其实并非出生于家境良好的书香门第,张大千的绘画才华是在苦行僧般的修行中习得,并随着生活和社会动荡,与他一起颠沛流离。...
.
考古而非好古:公共考古的未来[1]
——2014中国考古、文博蠡见
走向公众的“国际考古日”
2014考古文博界最大的主题或许是一个全新概念的提出:“公共考古”。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团体机构对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等方面也显得愈加重视。继相应国际号召,中国先后设立国际古迹日(4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5月18日)、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星期六)。其中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当前中国文化遗产方面最重要的节日。今年6月18日,《中国文物报》、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
.
1995年东京沙林事件主谋麻原彰晃
“时间是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星期一。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晴朗的初春早晨。昨天是星期日,明天春分假期……你在平日那个时刻睁开眼睛,洗脸,吃早餐,穿上西服走去车站……平平常常的一如平日的清晨,人生中无从区别的普普通通的一天。在五个化妆男子将用研磨机磨尖的伞杆尖头捅进装有奇妙液体的塑料袋之前……”
沙林毒气受害者
这是村上春树在《地下》中对沙林事件的描述。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奥姆真理教多名教徒在东京地下铁三条线路五班列车上散布沙林毒气。...
.复见斯人 | 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微信号:ObituaryPortey 《复见斯人》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讣闻新媒体,带你回顾过去的故事,以讣告为逝者谱诗。
Veni, vedi, veci. (我来,我见,我征服。)
——恺撒
▲恺撒大帝(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
公元前44年3月15日 ,罗马。
不再年轻的罗马独裁官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像以往一样,去参加由他召集的元老院会议。他拒绝携带卫队,在他眼里那是懦弱的表现。他走进了会场,手中捏着一张提醒他小心刺客的纸条。
会议开始了,一些元老提议先宣读陈情书。提留斯•辛布尔走到恺撒身边,好像要问什么,却乘势抓住他的双肩,扯下他的铠甲。此时,恺撒的颈部被一个叫卡斯卡的人刺中。其他人也靠拢过来,纷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