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十年砍柴

(《看历史》约稿) 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初夏,一条传言在北中国最繁华的港口城市天津流传:来华传教的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幌子,实则绑架杀死孩童作为药材之用。和所有的传言一样,没人能找出其确切的源头,但在口口相传中,经过无数人的加工润色,传言听起来越来越像真相。目睹洋人杀害小孩的证人、被杀死的孩子数目、干伤天害理之事的具体教堂和教士的名字。。。。。。有鼻子有眼的,恐慌与愤怒集体情绪在天津乃至整个华北民间飘荡。只差一根火柴。

6月21日清晨,天津知县刘杰带人犯武兰珍去望海楼天主堂对质,与前来保护该国侨民...

.
郑军

“心理谬误”为何充斥生活?

郑军 07月26日

科幻作家、心理学专栏作家

在六月二十九日的《青年参考》报上赫然出现一篇文章,名为《你被哪些“心理学谬论”骗了?》。作者是几位美国心理学家,他们通过五个谬论来说明一个现象,就是在如今的传媒上充满了不正确的心理知识,以及形形色色的伪心理学专家。这五个实例分别是“发泄怒火有利健康”、“因材施教无差生”、“积极心态能治癌症”、“越老越悲伤”和“死亡前的五阶段理论”

不过,标题中“心理学谬误”似乎译得不妥,应该为“心理谬误”才对,即针对心理规律的错误认识,而并非心理学家提出的错误心理学理论。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文章列举的五个谬误中...

.
李铁

为什么中国人只肯认输,不肯认错 

李铁 07月25日

《时代周报》主笔

作者:李铁

在这个不平凡的时代,比唐骏文凭造假更荒唐的事,不在少数,不过这一新闻却表现出了相当持久的传播力,引发了媒体广泛的讨论。事件持续发酵,讨论和争议早已超出了事件本身。我们看到,相比事件本身,一些国人在讨论中所体现出来的错误价值观和混乱逻辑更加耐人寻味。

首先是罔顾事实和真相,动不动就谴责揭发者的动机和派系。很多人不去讨论唐骏是否造假,反而指责方舟子炒作,或者干脆转换命题,研究方舟子究竟是不是偏执狂,甚至有人说揭这些短对中国的发展不利。

再就是成王败寇、笑贫不笑娼的观念泛滥。认为只要能成功...

.
柴静

关于菩萨的几件事

柴静 07月25日

记者、主持人、作家。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前两天听家人说件事,有个搞房地产的同志,发了财,修了一个大庙,金光灿灿的,搞了一个落成典礼,架了个大台子,请小沈阳演二人转,四村八乡的同志们都去看。

他特别慷慨,把乡亲们往庙里让,一人发一把香,“来来来”。

人稍一多点,他又不痛快了,“别许太多愿了,这是我家的佛”。

有一年我在越南,看见地上一把香,歪插着,袅袅地供了好几个人。

仔细看,一个是菩萨,一个是耶稣,一个是中国皇帝,脑袋上顶着玉冠,还有一个是圣女贞德。

问他们,这是怎么个供法。

说“哎,就一把香嘛,总有一个灵的”

原来认识好...

.
南桥

移民热是好事 

南桥 07月25日

旅美学者,专栏作者

(图为爱尔兰大饥荒纪念碑,大饥荒期间,爱尔兰人人口减半,有的饿死,有的去了北美)

据说最近有外星人的飞碟飞到了杭州,发现人山人海,然后飞碟又飞啊飞,飞到了北美一大平原上,看到一片空旷,我不知道外星人的考察报告如何解释这种分布不均的现象。如果我的读者中有外星人,不妨留言确认一下。

好多事情,要想知道理想状况是什么,而不囿于现实对我们思维的辖制,我们得把自己当成外星人或是小孩子一样去思索。几天前我家女儿问,中国人口这么多,13亿(我跟她介绍过),那么拥挤,美国这里人这么少,大街上都看不到什么人,为什么...

.
张弦

乌尔巴尼亚响起中国歌声(二)

张弦 07月24日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合唱协会副会长

大师班终于在2004年8月1日到28日正式举办。当年夏天,北京、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等地聚齐了二十四名学生,在乌尔巴尼亚开始了一个月的语言和声乐的学习。其中有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副院长王文、男高音歌唱家王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宋一、中国音乐学院学生、男高音王凯、解放军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女高音刁笑萌、山东齐鲁石化的声乐教师、女高音范丽萍、新疆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女高音关庆珍、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女高音杨艳梅、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团男高音周金星、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男高音吴颀,等等。

这是16年来,...

.
潘石屹

和文茜聊韩寒

潘石屹 07月23日

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天,在香港书展上一见到陈文茜,她就给我讲了一遍对韩寒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在媒体上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我不同意她的观点,一起吃饭时,跟文茜讨论。我说,中国社会几百年来形成了许多不良的惯性和陋习,尤其在思想界更为严重。这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这些陋习没有改变,反而在放大,在通过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进步而放大。只要你在中国大地上走一走,就会发现这些陋习是多么可怕和害人害己。

韩寒以破坏者的姿态出现,带给人们尤其是思想敏锐的年轻人一种警醒和反思。尽管他的表达方式尖锐一些,调...

.
罗洁琪

我用笔,记下我的法治记者时光。

2010年7月15日,星期四,夜里,雨天。我再思考了五分钟,写完最后一句的结尾。然后,把《房山“盲井”命案》的稿件发给编辑。那个时候,已经接近凌晨一点钟。

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7-18/100161860.html(文章链接)

编辑在MSN上开玩笑说,我忽悠了他,让他多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只回答了五个字,“我也没办法”。那时候,累了,不想解释,我花了一些时间删减血腥的文字,精简故事。我不想文章污染读者的心情。

站起身,欲离开,才发现办公室一片寂静,空无一人。走出温特莱中心,清凉的空气...

.
徐永恒

救剩女要从娃娃抓起,从救男娃抓起

徐永恒 07月22日

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大学杂志社总编

事关重大的男孩女孩的入学年龄

徐永恒

最近参加了一些与家教有关的报告会、座谈会,也有很多家长与我讨论家教问题,在谈到早期教育与小孩入学的问题时,我都建议家长根据自己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学年龄。 

具体来说,我主张:男孩6~7岁上小学,女孩5~6岁上小学;在一个班里,最好是男孩的平均年龄比女孩的平均年龄大1岁以上。

我的理由是:

由于男孩、女孩生理发育的不同,在幼童时期,女孩的身体协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学习模仿能力要比男孩提前2年左右,因此女孩可以比男孩提前1~2年上小学。

女孩...



.
陈飞

看到清华、北大状元录取人数之争的新闻,又想起几天前堂弟发来的博文,讲他表妹高考高中山东某市探花,才知道现在状元、榜眼、探花人数之众,不仅每省有、每个地区有、甚至到一校一班,真是神州遍地皆状元、榜眼、探花也。比起过去三年一科会试,全国举子来京,等到殿试才御笔钦点出一甲三名可要容易多了。这固然能皆大欢喜,但也会变生难题:过去民间总是流传中状元配公主的故事,要是如今这个形势,得让圣上超生出多少公主才能满足需求啊?这是笑谈,但如今所谓状元之类名头的价值被无限摊薄倒是真的。尤其是高考,要是与科举考试相比,...

.
葛剑雄

地名就是地名

葛剑雄 07月22日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地名就是地名——一个特定的、有明确范围的空间的名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地域范围的代表或识别标志,因而应该尽可能保持稳定。这本来是一种常识,也是地名使用的惯例,近年来却刮起了一股改名风,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地名并非不能改。比如由于中国领土辽阔,地名众多,在命名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同名,如果全国出现同名县,一省出现同名城镇,一市出现同名道路,一县出现同名乡,必定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对已出现的同名要更改。又如,少数以往延续下来的地名含有对少数民族或邻国的侮谩蔑视,有的地名是帝国主义侵略殖...

.
饶毅

社会应给平和者空间

饶毅 07月22日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一个社会,一个单位,环境是否良好,在于它们能否给性格平和而有专业特长者发展的条件和发挥的机会。

这里追忆长辈逝去的年华,反映了一定时代的问题,个人的遭遇乃社会之缩影:挤压一个平和者的空间,是社会不公。

记录过去发生的

一个对科学很有兴趣的人,但被剥夺了大好时光;

一个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却被政治光顾和定格。

喜爱物理

我母亲兄妹八人,除早逝的一位以外,长大的七位在个性、特长诸方面都不同。与母亲年龄接近的三位舅舅,五十年代在北京念书。二舅本该去清华学物理。他的特长是理科,爱好是物理,也考取了清华,...

.
十年砍柴

昨晚接到母亲从湖南老家打来的电话。问完我和内子的工作、生活近况后,家母语调转为愤懑,讲述一件她认为是“奇耻大辱”的事情,已近古稀的母亲已非年轻时的泼辣刚烈,一般的事情更不会给他儿子添乱找事。这次一定非同寻常。

原来,母亲伤心的是她“赤脚”行医四十年,未能得到官方的认可。

本届各级政府在重视民生方面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在解决了民办教师转正和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后,而今民生工程的一大重点是农村医保试点和乡村医疗条件的改善,其中的一项内容是对乡村医生(以前叫“赤脚医生”)的重新认证和提高待遇。

母亲说,早...

.
张翃

没事到议会逛逛吧

张翃 07月22日

财新特派华盛顿记者

昨天到英国议会里去听一个关于移民政策的听证。这个committee会不在西敏寺大厅,是在泰晤士河畔、伦敦眼对面的Portcullis House,一幢现代化的大楼。会议室在夹层,一圈走廊里挂满了画框,有历届首相的肖像,也有描绘议会开会场面的,写实派的也有,讽刺派的也有。透过玻璃看一楼大厅人来人往,阳光从顶上的玻璃钢架照下来,两个咖啡店都顾客盈门,简直像百货商场的休闲区。

咦,突然觉得有个人那么眼熟。一张咖啡桌旁,一个头发花白的人正在埋头写东西。虽然背对着我,但他那头花白的头发简直太标志性了……是英国金融管理局(FSA)的主...

.
张兴军

当传统遭遇时尚

张兴军 07月21日

自由撰稿人

影视、戏剧,借用张爱玲的名声,往往会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现代时尚版,借用得尤其泛滥。但是抛开张爱玲不谈,时尚版的玫瑰,也堪称是玫瑰。    

一百个人看,没有剧情的引介,会有至少九十九种的解读与反馈。这个结论,在走进剧场的前一刻钟就想到了。

1、时新的元素背景

金融危机导致的裁员,波及到了副总的老公。副总的毫不知情,让老公A觉得自己被老婆忽视。于是,为一个可能的婚外情埋下了伏笔。

魔兽世界牵系的两个网友,有了一次并不美丽的邂逅。结婚数年的A与缺少父爱的90后网友M,产生了一次意外的出...

.
秦晖

秦晖:真正的民族平等必须走民主道路

秦晖 07月20日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左右多元化”是最能够淡化民族认同的多元化的,因此也有利于促进民族和睦与国家统一。承认左右多元化的印度国家认同越来越巩固,而不允许左右多元化却突出民族认同多元化的南斯拉夫却解体了,这不令人深思吗?

在多民族联邦和政治体制的关系上,有两个非常有趣的比较对象印度和南斯拉夫。这两个国家民族、宗教、语言、文化构成都极为复杂,而且都有个特点,就是没有具有明显优势的“主体民族”,中国的汉族占90%以上,但是它们都没有这样的主体民族,而且历史上一直缺乏对于统一国家的认同。近代受外部世界,尤其是外部...

.
南桥

书非下载不能读也

南桥 07月20日

旅美学者,专栏作者

此图拍摄自奥兰多的Seaworld, 和本文无关,但是我觉得放这里作个插图也挺好的,不用谢。

×××  今日从奥兰多回来。在飞机上,我每次都想留意一下乘客读什么书,用什么读。

从前往后走,我发觉商务舱和头等舱的乘客,常有拿着一个Amazon Kindle在读的。相对于Iphone和Ipod这些多功能电子产品,Kindle是一纯粹阅读的工具,是一奢侈品而非日常消费品,所以在商务舱使用频率更多很正常。

到了经济舱,就发现智能手机的使用十分频繁。而很多小孩子,则拿着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小小电子产品,在玩着游戏或是看着录像。

我们一家四口,座...

.
王锦思

王锦思

近日,韩国政府就中国传闻诸多韩国的负面谣言做出纠正,向国内媒体发出题为“纠正中国媒体对韩国的扭曲报道”的书面声明,这份共计4页的传真声明称,近期一些媒体先后刊载的“韩国教授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以及‘朝鲜族发明了汉字’”的消息,系不实报道。声明还指出,其他类似“中国文化被韩国”的诸多报道内容,或是无事实依据,或是把某个人的观点当成韩国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行炒作。上升到如此高度,可见韩国的重视。

的确凡是提及韩国负面问题,中国人难免不讥笑韩国人越俎代庖,恬不知耻,动辄拿中国名人高...

.
南桥

我们究竟该怎样学英语 

南桥 07月18日

旅美学者,专栏作者

今日看到网易上有老师质疑李阳是一文盲一文,我很赞同,我想到了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来,还是李老师让中学生感恩下跪那阵子写的,没在这里发过,再贴一下:

疯狂是疯狂英语的通行证

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墓志铭

看啦,那镀金的天空下

跪满了学习者弯曲的背影

从一个朋友的网站上看到了一幅“疯狂英语”学生的下跪照,触目惊心。李阳辩解说,下跪谢恩,韩国人常有的事,很正常。不过这只有两个小问题:第一,学生是中国人不是韩国人。难道是要“跟李阳学英语,做下跪的韩国人”?第二,李阳贩卖疯狂英语,没有学生不可,他应该向学生下跪谢...

.
张兴军

中产阶级之惑

张兴军 07月17日

自由撰稿人

上周三的财新丛书发布会上,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谈到中产阶级的时候,分析了中美中产阶级的异同。他说,美国的中产阶级,当看到欧元贬值的时候,会携家带口去消费一番,而中国的中产阶级,往往是跟团出国去旅游,住便宜的店,到中国人开的烂餐馆吃便宜的菜,最后跟着导游到LV包店去买一堆包包。谢国忠谈笑间,就把中国的中产阶级和美国的中产阶级的异同,诠释得很深刻。

这似乎是一种业已形成很多年的一种范式,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这种富裕又只是口袋里的富裕,而没有富到脑袋。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新闻,很...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