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上传了思维方式的“生态”,此文属同一系列。
当下,创新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起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人类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1908-2009)。
列维·斯特劳斯的大作之一是《野性的思维》。书中,斯特劳斯认为,未开化人的具体性思维与开化人的抽象性思维不是分属“原始”与“现代”或“初级”与“高级”这两种等级不同在时间上,处于先后的思维方式,而是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的两种互相平行发展、各司不同文化职能、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思维方式。...
.写了上一篇短文(详见《 汪丁丁:历史,历史感,场景记忆》),朋友询问:“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关心生活的意义,就在何种程度上关心历史;那请问丁丁老师,假设一个人所关心的一部分历史并不完全真实或者虚假,这个人的生活意义会有什么变化?”我记得老友陈嘉映十年前应邀在东北财经大学我主持的教育实验班讨论了这一主题。不过,我这篇短文的标题意味着,我尤其想要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角度讨论这一主题。在进入主题之前,我要抄录2018年7月26日我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的文字: 昨天读了这本书,两天前写到柏格森与爱因斯坦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