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货币政策
张银银

摘要:炒房子不要找我(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张银银

央行总是很忙碌,为经济操碎了心。

2月8日晚间,央行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接着2月9日,发布《2021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6.1个和14.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96万亿元,同比下降3.9%。当月净投放现金5310亿元。

...

.
朱长征

 

翻译:“思想也是市场”公号

 

116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领英LinkedIn贴出一篇文章:The World Has Gone Mad and the System Is Broken。我们译为:这个世界已疯,这个体系已坏

 

“思想也是市场”认为,如果当今要找一个对时局带点悲观色彩的彻底反思者,达利欧是少不了的一个。

 

先把他这篇文章的大意翻译如下:

 

The World Has Gone Mad and the System Is Broken

 

Ray Dalio

Co-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 Co-Chairman of 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

.
智堡研究所

世界经济的裂隙——货币的内战、外战与全战

智堡研究所 07月29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文|智堡 Mikko

《世界经济的裂隙》一文中,我们简要评析了全球失衡的三个维度。今天我们将通过货币问题入手阐述世界经济是如何被货币撕裂的。我仍将沿用前文的三个维度的框架,先从主权间的货币失衡问题谈起。

主权间的货币裂隙(外战)

在前文中,我们回顾了特里芬难题、中美德的贸易关系以及欧元区内的主权间失衡问题。这些问题都指向了汇率问题,而汇率问题的终点一定是货币战。

特里芬难题使得美元汇率天然地受到了美元负债增加的影响。美元汇率当下成为了一个简单而又纯粹的全球市场风险因子,通常,我们会单纯地认为非...

.
Erik Norland

英美两国利率即将趋同吗?

Erik Norland 07月10日

芝商所首席经济学家

英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在几乎所有方面看起来都很相似,除了利率。英国央行短期利率为0.75%,而美联储短期利率为2.375%(图1)。除此之外,两国的失业率都非常低(图2),核心通货膨胀率都在相当低的水平(图3),菲利普斯曲线也都十分平坦(图4、图5和图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曲线平坦说明两国的低失业率并没引起通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美两国均未对其非金融部门进行去杠杆(图7),但与欧元区相比却实现了更高的GDP增速(图8)。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国央行和美联储比欧洲央行更快地把利率...

.
智堡研究所

BIS年报 | 全球经济阴霾未散

智堡研究所 07月10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关键点:

  •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在去年晚些时候软着陆,但服务业的韧性和劳动力市场的活跃,预示着近期前景良好。
  • 风险依然存在。贸易和制造业可能会进一步放缓,尤其当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话。一些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去杠杆化、发达经济体银行的利润疲弱以及企业债务高企,都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 在这种背景下,政策正常化涉及潜在的权衡:对今天有益的未必适用于明天。更根本的是,货币政策无法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令财政、结构性和审慎政策发挥更大作用,将更有效地促进可持续增长。

过去12个月,全球经济放缓。当然,...

.
智堡研究所

FED Listens:改善美联储沟通的建议

智堡研究所 06月24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作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2019年货币政策策略、工具和沟通实践评估的一部分,美联储于2019年6月4日至5日在芝加哥联储举行FED Listens研究会议,有来自美联储外的发言者和专家参加。会议包括学术专家对相关主题进行的概述,包括自金融危机以来FOMC的货币政策、对充分就业可持续水平的评估、实现双重使命的替代政策框架和策略、政策工具、全球考量、金融稳定考量和中央银行沟通。

2019年6月4日下午举行了关于美联储沟通的会议,主持人为著名经济学家、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顾问兼研究部门主...

.
智堡研究所

FED Listens:美联储货币政策策略手册

智堡研究所 06月20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文章要点总结:
  • 在总体策略方面,与遵循泰勒式的规则相比,预测目标制是实现美联储双重使命的一种更好的总体策略
  • 继续细分下去,相比于当前各国央行普遍实行的通胀目标制,文章详细讨论了三种“补偿”策略的优缺点:价格水平目标制、临时价格水平目标制、和平均通胀目标制
  • 总的来说,平均通胀目标制比其他策略有一定优势。在高可信度下,它拥有一些令人满意的自动稳定特性——通胀预期将向有利方向变化,从而缓解ELB和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所带来的问题。
  • 此外,与直接迈向价...

.
智堡研究所

美联储如何用“嘴巴影响市场”

智堡研究所 06月11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现代央行沟通模式表明,央行官员宁可说得太多,也不愿说得太少。原因在于,多数央行官员认为,货币政策的清晰简洁沟通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目标。对美联储来说,这意味着要实现物价稳定、就业最大化和长期利率稳定的目标。圣路易斯联储近期考察了美联储与公众和金融市场沟通的各个方面,以及美联储与公众的沟通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文中使用每日和盘中数据来记录美联储的沟通如何影响关键的金融市场变量。结果表明,美联储的沟通与美国国债和股票等金融市场工具价格的变化有关。然而,这...

.
杨望

杨望: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机制研究——以日本、美国为例

杨望 03月05日

杨望 瀚德金融科技集团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观察经济气象,思考经济趋势 | 读懂金融商业本质

文: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 杨望 |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研究员 王姝妤  | 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杰群

导读

中央银行在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时一般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等工具较为直接地参与市场流动性供给,但经济逐渐复苏后,也会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资源配置扭曲等问题。因而许多国家在经济情况持续回暖后,开始适时地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本文以日本央行和美联储为例,对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内涵、原因及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

.
智堡研究所

直升机撒钱?日本央行一百年前就干过

智堡研究所 02月20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以来,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便一向以激进和大胆著称。比如,在2008年后才广为人知的量化宽松政策,其实日本央行早在2001年就使用过。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日本央行的激进程度更是进一步攀升, 在先前关于央行买股票的大讨论中,就有人搬出日本央行买股票(ETF)的例子作为论据(虽然央行买股票在我国情景下近乎于大谬,详见我们先前的分析:哪个大坏蛋让央行买股票?)。然而,实际上日本央行激进的作风并不最早始于上世纪90年代,早在100年前的昭...

.
智堡研究所

哪个大坏蛋让央行买股票?

智堡研究所 01月10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昨日,友人发来一条消息,说有人建议央行直接购买A股。我恰好在高铁上,正准备好好看看他是怎么说的,作为一个央行研究者,心中马上萌生出一系列问题。呼吁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政策目标?是否在合法性上有阻碍?具体怎么实施?如何与利率政策进行协调?通过什么实体进行实施?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什么?传导机制和外溢性影响是什么?如何退出?怎样进行市场沟通?持仓披露又该怎么做?

最后友人把这个政策建议的原文发给我看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全文大概也就500来字,枚举的原因和案例是日本央行的经验,政策...

.
智堡研究所

当下观察美联储的5个要点

智堡研究所 12月22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本文梳理了笔者观察联储明年政策动向的五条主线。

1.数据本位(Data-based)与金融稳定形成三支柱

联储的政策走向永远以Dual Mandate中的政策目标为基准,即通胀水平和失业率,而非其他什么因素(比如人们热议的中性利率、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状况)。Dual Mandate是50年来美联储的最高准则,也是通胀目标制得以长久不衰的核心。

在今年,联储开始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全面评估所谓“金融脆弱性”,这成为了联储政策目标当中的第三支柱。

鲍威尔近期重新开始强调“Data-Based”,并称2...

.
智堡研究所

解读美联储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2018年12月)

智堡研究所 12月20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速记
  1. 再度提及“监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并明确表态关注全球增长

  2. 明年加息预期收敛在2-3次

  3. 极限空间还剩5次

  4. 鲍威尔表态Trump随便发推不会影响联储

  5. 强调2018年是危机后最强

  6. 强调通胀目标是对称的,不是不能高于2%,目标绝非低于2%

  7. 强调目前利率触及中性水平的下区间

  8. 没说要换政策目标(名义增长)

  9. 没说要改缩表策略,认为缩表影响不大

  10. 对市场波动关注不大

  11. 强调自己注重市场沟通

措辞变化

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1月会议...

.
智堡研究所

深度解读中性利率

智堡研究所 11月21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近日,美联储副主席Clarida表示:美联储政策正在越来越接近中性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利率水平是合理的。他还提到有部分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放缓,这将影响到美国经济增长前景。那么,到底什么是中性利率水平,以及它在联储的政策框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让我们阅读本文来了解吧!

什么是中性利率?

中性利率(也称为长期均衡利率、自然利率以及内部人士所说的r星或r*)是在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情况下的短期利率:即使货币政策既不收缩也不扩张的利率。它是由经济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而不是由...

.
智堡研究所

联储要员再度热议自然利率,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

智堡研究所 11月19日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编者按

上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联储主席Powell、副主席Clarida都对“中性利率”(即自然利率)水平以及美国的经济前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市场将之解读为偏鸽派的表态。

此前,智堡已经翻译了美联储理事Brainard有关中性利率的演讲,美联储理事Brainard:谈论中性利率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而回望历史,笔者仍然记得,在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之前,时任联储主席Yellen以及副主席Fischer同样对中性利率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请参考我们过往的译文)。Yellen更是直言“中性(利率)不是政策目标,只...

.
Erik Norland

基本预判:

·         外汇期权。大多数其他期权也是如此,包括以黄金、白银、国债及股指为标的的期权交易也接近历史低位。

·         延长宽松货币政策期使实际及隐含波动率双双下降。

·         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各资产类别波动率飙升。

·         其他中央银行大多仍在追求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这就使得美联储的行为比其他央行更有影响力。

·         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未来也可能导致外汇期权波动率飙升,特别是澳元兑美元和加拿大元兑美元的波动率。

欧...

.
周 琼

美国曾经历的货币紧缩和政策转向

周 琼 07月20日

金融从业者,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微信公众号“玉鉴琼田”

什么沃尔称为“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里比其他伟大?大概是压力不宽松银行家非常稀缺。

保罗·沃尔克是以成功控制美国的通货膨胀而青史留名的美联储主席。他采取收缩货币供应提高利率的方式控制通货膨胀,和今天中国的去杠杆非常相似。1979年10月到1982年7月强力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住了通胀,为美国奠定此后二十年平稳发展的基础,但当时也一度将美国经济之车带到了悬崖边缘,差点引起系统性风险,幸亏及时调转了方向。

 

    一、从经济数据看政策效果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

.
宋光辉

5月社融规模腰斩,需要央行出大招

宋光辉 06月13日

结构化金融与货币金融学专家。

作者:宋光辉(微信号:jobofsong)

 

近日,央行发布5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根据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加额只有7608亿,较去年同期减少51%。其中,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平稳,基本上与前面几个月的增长额度数量相当。委托贷款、企业债券、信托贷款、票据贴现等融资规模出现负增长。市场普遍认为,这是由于资管新规等严监管政策,导致影子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所致。

对比前面几月的可比数据,可以发现,今年以来融资规模的增加量逐月降低,到了5月份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联想到近两个月来很多民营企业债券出现违约,多地政府融...

.
蔡喜洋

“德拉吉交易”能走多远?

蔡喜洋 07月10日

某银行市场分析员

上半年,全球股票、商品(除原油)、债券、汇率等大类资产涨幅可观。宏观层面主要得益于三个核心因素:全球流动性整体宽松(美联储渐进加息并未带来市场恐慌情绪)和低通胀环境(支持债券价格),全球经济复苏超预期(支持股票、商品和非美货币价格),地缘政治和大选政治的实质冲击远低于预期(支持非美货币、压制美元指数、黄金表现平淡)。下半年,影响全球市场变化的核心变量仍是上述三个因素的边际变化。

 

股票:MSCI全球股票录得10%的涨幅,其中成熟市场9%、新兴市场16%、亚太20%升幅、中概股23%,中国沪深300涨超10%债券:...

.
宋厚泽

宽松货币无助于改革

宋厚泽 03月29日

智库研究员

中国经济过去几年一直受困于近忧高债务和远虑改革太慢。由于政府一直担心改革和处理债务带来的短期经济波动,过去几年的经济政策一直是用宽松货币财政托住增长,同时试图解决债务和改革。因为宽松货币本身就能减轻还债的压力,很多人认为宽松货币财政加改革无疑是理论上最优的方案,而中国刺激经济的空间和能力更是中国的优势所在。   但比较中国2017年和2013年的经济状况,很明显债务问题反而严重恶化了,仅国企负债就增长了三十多万亿。对改革进展的判断见仁见智,但另一方面,这几年又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问题。比如过去金融的问....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