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王捷

AI应用浪潮预判及行动策略

王捷 05月02日

科技投资人

                         .
卢铭恩

香港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网的数据科技化处理 发挥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价值

卢铭恩 01月06日

华坊咨询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注册中国房地产估价师、香港测量师学会产业测量师

自2013年起,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的一手住宅物业销售资讯网(SRPE)已统一展示全港所有物业发展项目的私人住宅销售说明书及价单资讯,单位数据条目超过18万。根据《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房地产开发商在物业销售前须预先上载打算销售之单位、定价、销售安排等资讯到SRPE,这些数据反映了开发商对物业市场的最新取态。

然而,由于上载的资讯皆是以PDF文档形式出现,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不禁令人怀疑资讯的公开,究竟只是为做而做,还是真心希望公众和业界能方便地获取有关信息。

笔者了解到,有着重房地产科技(PropTech)应用...

.
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从OpenAI o1大模型,看“后训练”时代强化学习与推理能力新范式

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09月22日

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GBAITA)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授权合作方“数字经济全球观察”

GBAITA 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总监:车品觉

专家作者:高璇颖

在2024年的科技界,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诞生了。OpenAI的o1系列大语言模型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在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的巨大飞跃,也预示着人类对机器智能的理解和应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o1模型以其卓越的性能,在数学、编程和科学领域展现了超越过往模型的能力,这得益于其独特的“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技术和自我对弈强化学习方法(Self-Play RL)。本文将深入探讨o1模型的技术特性、如何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以及o1模型对未来AI发展趋势的影响,探讨其...

.
高承实

数字技术带来的4个层面的影响

高承实 08月04日

密码学博士、CCF区块链执委,出版《元宇宙进化逻辑》《回归常识—高博士区块链观察》《区块链技术本质与应用》。

王坚院士前几天在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对于小企业而言,AI是革命的工具;对于大企业而言,AI一开始是工具的革命。”

AI是整个数字技术力量发挥的驱动性力量。我在王坚院士讲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以AI为驱动的数字技术的作用,扩展为以下4个层面,第一,赋能;第二,拓展;笫三,转型;第四,重构。

所谓赋能,也就是王坚院士所提的“工具的革命”,是在不改变原有业务流程业务逻辑的情况下,通过数字或数字化工具实现对原有业务工具的替代,以降本增效。比如老师原来上课都用粉笔和黑板,现在主要用PPT;医学院老师给学生上课,原来更多...

.
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跨境政策取得“突破”,中国数字经济全球化即将迎来加速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11月07日

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GBAITA)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授权合作方“数字经济全球观察”

GBAITA 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总监:车品觉

专家作者:高璇颖、Chris

 

一、数字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数据跨境流动需求日益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愈发重要。全球化的进程已全面体现在贸易、文化、技术、人口流动等各个方面,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以及全球范围资产配置效率的提升。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化的贡献者和引领者,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世界各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经济新...

.
吕乃基

ChatGPT管窥(上)——产业哲学的视角(合集)

吕乃基 03月09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ChatGPT;产业哲学;创新;纵横;资本;伦理

 

ChatGPT掀起轩然大波,不仅在业界,而且在全社会。

本文是博主关于ChatGPT已发的四个部分(五篇)之合集,做了补充和修改,侧重于从产业的角度理解,是为“上”。“ChatGPT管窥(下)”将试图扩展到社会层面。

一、横空出世——自由探索精神+科技公司+资本

1.“生成式”创新

OpenAI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已经创建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大语言模型之一,GPT-3,但很难准确提供用户想要的结果。一个团队提议使用“强化学习”系统完善该模型。“强化学习”是从试错中学习以取得最大化回报的人工...

.
吕乃基

chatGPT四、“技术爆炸”与“纵横交错”——产业哲学的视野

吕乃基 03月01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技术爆炸;产业哲学;纵横

本系列之前的几篇:

ChatGPT——一个创新案例的分析

一、2.ChatGPT乃市场竞争之果  

chatGPT 二、有“特色”的资本  

ChatGPT三、巨量需求在短期甚至瞬间如海啸般涌入,难道不是最大的伦理? - 

1.技术爆炸

技术爆炸,是《三体》中众多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放到ChatGPT问世后,从供给侧到需求侧,从业界、商界到普罗大众所掀起的应用和再创造,以及同行之间展开竞争热潮,恰如其分。只是“爆炸”的不仅是技术。

“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至少在我从事科技行业的30年中,发生在美国西海岸的先进科技在几个月内...

.
吕乃基

一、2.ChatGPT乃市场竞争之果

吕乃基 02月11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本来在业内人士看来,神经网络初创公司DeepMind是有极高胜算最先开发出通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如果DeepMind成功,谷歌可能会在这项无所不能的技术领域一家独大。OpenAI成立的一个原因是避免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垄断。

OpenAI的GPT-3在2020 年发布后,OpenAI 原计划为发布 GPT-4 而努力,并几乎已准备就绪。

但是,据知情人士说,由于担心对手公司可能会在 GPT-4 之前发布他们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OpenAI 决定成立一家实验室与其竞争,通过改进GPT-3 来收集反馈意见,进而改进新的模型。13 天后,ChatGPT 便诞生了。(详细请见 )

谷歌...

.
吕乃基

“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代结束语

吕乃基 12月16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本系列断断续续已有2万多字,至此已是尾声。

所有的人都面临三大关系: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己关系。科学技术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是人际关系和人己关系的基础,并由物的层面由下而上规定了人际关系,如民主平等信用和契约关系,由下而上建构人己关系,如自由探索、理性和怀疑精神。

随着科学研究对象的变迁,在量子阶梯上上升、回溯和拓展,面对生命、各种量子效应、宇宙起源,以及复杂性,如混沌、涌现,必然推进人际关系和人己关系的相应变化,包括各种边界的淡化和交融,博弈与合作共存。

1.

科学正...

.
吕乃基

四(下)、科学技术有限和不足背后的人性——演化的视角

吕乃基 12月12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笔者已经上传了系列“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中的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二、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三(上)、科学之有限和不足:对自然的待解、曲解和不解三(下)、技术之“有限和不足”以及四(上)、科学技术有限和不足背后的人性 

       四(上)、“科学技术有限和不足背后的人性”是从存在的角度讨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有限和不足和人性也发生了某些演变。这是笔者写作“四(下)、科学技术有限和不足背后的人性——演化的视角”...

.
吕乃基

四(上)、科学技术有限和不足背后的人性

吕乃基 12月02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笔者已经上传了系列“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中的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二、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三(上)、科学之有限和不足:对自然的待解、曲解和不解,以及三(下)、技术之“有限和不足”

科学技术之有限和不足的背后有人性使然。先从存在的角度分析。

1.本能

科学技术有限和不足的背后是人的本能——好奇与控制,以及人的本性——自利和有限。

A.

人在认识上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于动物的习性。动物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而希望了解生存的环境,...

.
吕乃基

三(下)、技术之“有限和不足”

吕乃基 11月28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笔者已经上传了系列“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中的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二、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以及三(上)、科学之有限和不足:对自然的待解、曲解和不解

“科学之有限和不足:对自然的待解、曲解和不解”聚焦科学,此文侧重技术。

1.技术引发危机的同时性分析

一部分人研发生产出满足自己或另一部分人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设计人员自己的直觉和偏好),为此在科学提供的知识库中特定地选择若干“原理”进行特定的组合,这就在科学的有限和不足之上...

.
吕乃基

科技创新,可以“0.5-1”吗?

吕乃基 11月22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日前,在某公众号看到“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选择:从科学出发还是从技术出发

”。

     笔者未必赞同其观点,但是感到文章所论关系重大。转发到若干关注科技的群,反响强烈,引发基于各种立场的评论。持不同意见者大致认为是“取巧”,以及难以持久;大多坚持从源头出发。

     三点思考。

     其一,笔者曾在《科学网》发了 “0-1”与“1-100”辨析(合集 有改动)

     在1-100途中的任何一处,均可择机而入,将产业链上的知识嵌入新的特定场景而实现不同级别和阶段的创新;那么在0-1的途中,是否也可切入而实现创新?

     “...

.
吕乃基

二、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吕乃基 11月11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笔者已经上传了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以及医学,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还是人与自身的博弈?本文是全文的第二部分。

与自然界博弈的这种重复、策略有限,以及演进的博弈方式极其重要,正是这样的博弈方式,于文明之初和日后的岁月中,对于构建起科学家,乃至更多人“心中的道德律”起到了重大影响

 

1.天人分离

与自然的博弈,尤其是与其中最简单部分的博弈,造就并促进了天人分离的观念。作为博弈对手,自然的行为与主体的好恶无关,这一点给科学家留下深刻印象。

161...

.
吕乃基

医学,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还是人与自身的博弈?

吕乃基 11月04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笔者已经上传了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

武夷山老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软科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就此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医学(尤其是中医)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还是人与自身的博弈?

笔者的初步思考如下:

1.“自身”,可以认为含“自然(身体)”和精神两部分。医学,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主要都是与作为自然的自身博弈。

“作为自然的自身”,必然与外在自然相通而受其影响。相对而言,中医关注全局和功能,西医探究细节和实体(含关系和过程)。今...

.
吕乃基

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一、2.人与自然博弈的策略

吕乃基 10月31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在“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一、1. ”中分析了博弈中的一方——自然界。本文博弈中的另一方。

可以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博弈。

(1)认识层面,指与自然界的博弈中人类手中的牌,包括科学、伦理、艺术和哲学等。科学“测度”作为博弈对手的自然界在“想”些什么,要是人类这么或那么做,自然会做出什么反应,等等。

伦理的影响在两个方面,其一,排除科研中的不端行为,鼓励正当竞争和创新,设立优先权和各种奖项,旨在为在与自然博弈中的人确立游戏规则,激励参与者,以及保障在博弈的这一侧与另一侧的自然界一样...

.
吕乃基

从头顶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

吕乃基 10月24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这是康德的名言。本文不讨论康德宏大艰深的哲学体系,而是提出,由“头顶的星空”可以通往“心中的道德律”,以及探讨这一“通往”的途径和机制。文中,“头顶的星空”指自然界和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心中的道德律”指人的内心世界。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可以概括为三大博弈(与合作,此处主要讨论“博弈”),人与自然(拓展为“物”)博弈,人与他人博弈,以及人与自身博弈。三大博弈实际上彼此间不可分割。与自然博弈必然涉及人与人的合作和竞争,以及...

.
吕乃基

概观效应——那颗美丽、温暖的星球宛如脆弱精致的生物,仿佛手指轻轻一碰,就会分崩离析

吕乃基 10月17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场景 星际迷航 概观效应 元宇宙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夏特纳因为出演科幻剧《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船长而出名,今年已经91岁。他在自己的新书《勇往直前:对敬畏和美妙人生的深思》中说,去年10月的太空之旅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悲伤。

“我热爱宇宙的神秘,”他在书中说,“多年来,所有这一切都令我激动不已……但当我朝相反的方向看向太空时,我看不到任何神秘,看不到任何庄严的敬畏……我所看到的只有死亡。”

他说,自己看到了“冷漠、黑暗、黑色的空虚”,与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不同。“我的太空之旅本应是一次庆典。然而,...

.
吕乃基

0-1与1-100之三(下):知识论视角

吕乃基 08月29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这是本系列的最后一篇。之前的数篇按顺序是: “0-1”与“1-100”辨析之一:何谓“0-1” 二、1-100之一:1-100对0-1的反哺 1-100之二:酝酿新的0-1(上) 1-100之二:酝酿新的0-1(下) ;以及 0-1与1-100辨析之三(上):不对称的“与”

 

近年来,在“实践转向”的潮流中,学术界已基本认同,知识不仅是“知”,也包含“行”。

0-1是知识由知到行的第一步,主要是个人直觉式创新和少数人(包括天使轮投资者)在讨论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这一创新初步明晰的解释,是一种超常型隐性知识,并开始向超常型编码知识转化。(方竹兰、...

.
吕乃基

0-1与1-100辨析之三(上):不对称的“与”

吕乃基 08月22日

关注全球化、社会转型、科技与文化、知识论、科技及其前沿、产业化、认知科学等

之前的数文列举了0-1与-100的几种情况,“辨析”之三是对0-1与1-100关系反思。反思之一是0-1与1-100关系的不对称。

区分两种情况。在由0-1引领的新产业链尚未构建之时,0-1对1-100的影响是有和无;1-100对0-1的影响是萌芽能否长成大树,或者大树上是否能长出茁壮的分支。“巴统”和“瓦森纳安排”即为典型。在这种情况下,0-1和潜在的1-100各自都保留选择权,双方之间的断舍离尚无切肤之痛。

在0-1之后的新产业链已经构建起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科技战就是如此。0-1对1-100的影响几乎生死攸关,关系到在新产业链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社会及...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