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天然牧场的牧民们遭受着乳品企业现代化生产流程的冲击,奶牛村持续破产。舒泥在草原牧区深入调研,告诉你大企业销量攀升的背后是牧民们的无奈。
“经过多年在内蒙古各地调查访问,始终没有找到大企业在天然牧场收购牛奶的证据。”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牧民格日勒图雅的家,距离最近的公路边有1公里左右。从公路到锡林浩特市有200多公里,那里有牛奶加工厂。离她家最近的两户邻居,都至少与她相距1公里。正蓝旗牧民蓝图,以养殖奶牛为主要收入来源,他的家距离公路有8-10公里,从公路到....
将自然资源赋予价值曾经被认为是最进步的思维之一,但在接受智库组织“跨国研究所”采访时,梅丽莎•里奇指出这反而变成了一个土地争夺的浪潮。
“在所有案例中,你都能看到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完全无视当地环境、土地、管理和农业的具体历史渊源和相互关系。”
跨国研究所(TNI ):“绿色瓜分”指的是什么?
昨天迈克•穆勒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大坝投入对非洲来说是个好消息。而今天劳瑞•伯丁格则指出大型水坝成本高昂、作用消极,但中国在可持续能源方面的经验仍然可以为非洲提供很好的参考。
“非洲很适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小型发电厂构成的分布式发电,这会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地建设当地经济。”
非洲的大坝是对这个大洲的大型河流系统广泛的环境破坏之一,而这些河流本是千百万人生计的来源。大坝建设还导致了强制移民、侵犯人权、腐败行为和成本超支。
中国投资者不仅打破了横在非洲大坝项目面前的阻碍,还使环保人士的口风有所松动。迈克• 穆勒在接受奥利维亚•博伊德的采访时表示,对于非洲而言,这是一个利好趋势。
“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调整讨论重心,不仅要确保大家能够听见环保主义者的呼声,还要确保实力相当的经济增长派的声音也能被听见。这一点很重要。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而言,非常重要。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有所欠缺。”
迈克 • 穆勒,南非水利专家、工程师、发展问题撰稿人,同时还担任南非国家计划委员会....
2011年底以来的PM2.5舆论风潮,使北京市曾被认为不切实际的天然气替代燃煤发电计划,得到临门一脚的推动。然而在中国,推行“煤改气”的难度,可能远大于动力。安耕、徐楠综合报道。
“北京的'煤改气'政策似乎是一条通向清洁蓝天的坦途。但是其它省市的'煤改气'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在北京全面“煤改气”,曾被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正日渐接近瓜熟蒂落。
蒋高明认为,人类要可持续生存下去,必须搞好与大自然的关系。要接受最近几十年来“重发展、轻保护”造成各种生态失衡的教训,重新回到生态平衡的正确轨道上来。
“由于过分强调人在生态干预中的作用,农田里大量使用化工原料,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严重打乱了农田生态平衡。”
上世纪70年代末,经济大潮开始席卷中国大地,各地掀起了向自然进军的浪潮,向草原要粮、向江河要效益、向沙漠进军、围湖造田、围海造田、退林还耕。针对当时那些可能对自然生态带来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