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对话地球
陈伟欣 2012年6月27日    

汇丰银行气候变化战略专家陈伟欣认为,政治上的转折点为韩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

 

“低碳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抄,所以韩国必须走出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上个月举行的韩国议会选举中,执政的新国家党以微弱优势占据多数;而将于今年1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将是下一个关键的节点。在新国家党议会席位缩减、新总统即将接班的情况下,外界开始担心韩国的绿色增长战略在2012年之后是否能得到延续。

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功使韩国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成为了经济合作...

.
对话地球
乔伊迪普•格普塔 2012年6月21日    

大部分观察家显然已对里约+20峰会大失所望,但峰会并非毫无建树,至少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得到了重视。乔伊迪普•格普塔报道。

 

"在这些权利主张中,宣言提出的解决之道不过就是必须让民间团体和产业界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来,但却没有给出任何具体方法。"

 

    在国家集团的层面(主要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每个集团内部都存在严重分歧)上,解决之路在基础问题上苦苦挣扎。穷国希望有钱助其走上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富国则指出世界正面临全球性的衰退,欧元区岌岌可...

.
对话地球
乔伊迪普•格普塔 2012年6月20日    

在各国首脑齐聚里约共商地球大计的时候,相对较新的绿色经济概念不仅成为讨论最热烈的议题之一,甚至在各国的宣言草稿里这个词已经被滥用,几乎变得毫无意义。乔伊迪普·格普塔报道。

 

"这种恐惧凸显了那些试图维持'一切照旧'形势的人们的巨大忧虑:如果被迫考虑煤炭和石油消耗等给环境带来的真正成本的话,他们国家的经济业绩将变得一塌糊涂。"

 

    近几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发展圈里,“绿色经济”俨然已经成了流行语。但与之相对的却是其概念的纷乱复杂,几乎每个经...

.
对话地球
乔伊迪普•格普塔 2012年6月20日    

全球领导人正在为全球发展制定路线图,而学界也以更大的决心试图对决策层施加影响。乔伊迪普•格普塔从巴西报道。

 

“很多专家私下里表示,参加里约+20会议商讨解决方案的决策者不约而同地对这些证据表现出了漠视的态度,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无奈。”

 

    人类给地球系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种情况下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学界与社会各界之间搭建起一种新的关系。这是为期五天的 可持续发展科学 技术和创新论坛上与...

.
对话地球
丽娜•斐 2012年6月15日    

社会正义是环保运动的核心,这就是乐施会“多纳圈”概念要传达的信息。凯特·拉沃斯在接受丽娜·斐的访谈时,阐释了她将要带到里约峰会上的理念。

 

“只要用3%的粮食,就能让占全世界13%的营养不良人口免于饥饿,每年食品链中浪费的都比这多。”

 

随着里约联合国地球峰会的日益临近,可持续问题专家们开始为更绿色的未来提出各种新的理念和模式。

其中“地球界限”概念在学界和NGO中间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个概念是由瑞典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罗姆及其同事于2009年提出的。详情请参见:...

.
对话地球
杨方义
那拉荣泰 2012年6月13日    

回顾环境议题进入全球治理机制的基本历史过程,展望即将召开的里约会议,共识的坦途显得更加艰难。杨方义、那拉荣泰分析了里约会议主要议题的国际谈判前景。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来自企业,民间社会,政府的兼顾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行动才会是确保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关键,里约大会能给我们描绘未来,但未来的实现,却还是需要各国各个群体的共同努力"

 

1972年,环境保护对绝大多数国家和个人还似乎是天方夜谈的时候,世界人类环境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随着《人类环境宣言》...


.
对话地球
史蒂夫•托马斯 2012年6月6日    

对核电产业而言,弗朗西斯科•奥朗德的成功当选是打向他们重振旗鼓努力的又一记重拳。可是,早在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前,危机的种子就已经埋下。史蒂夫• 托马斯撰文。

 

“然而,不管赢得大选的是奥朗德还是萨科奇,法国面临的真正挑战是现有的核电厂到达使用寿命之后该如何处理它们。”

福岛核泄漏之后,欧洲核能发展的前景不再乐观。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不是决定逐步淘汰现有核电设备,就是决定停止订购新的设备。此外,英国的一项核电项目也被政府叫停。剩下的两家潜在投资者之...

.
对话地球
乔纳森•沃茨 2012年5月2日   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投入了大笔资金。甘肃,这个曾经的煤炭和石油大省,如今焕发了新的生机。乔纳森•沃茨报道。 甘肃省西北部那片狂风肆虐的偏远沙漠大概是中国最不招人待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了。这里不仅是中国第一块油田的诞生地,还坐落着数家煤矿和钢铁厂。受其所累,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的经济转型,以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的加大,过去几年里,这片土地悄然发生着变化。

酒泉
这座丝绸之路上古老的边塞...



.
孙昊

未来的改革困难重重

孙昊 12月15日

保德信 PGIM 中国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没错,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创造了奇迹!我们用短短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才走完的路,我们市场化的改革使中国彻底摆脱了饥恶和落后,我们经济体的规模已经上升至世界第二,我们成功地应对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我们国民的财富以全球最快的速度持续的增长,我们公民的权利从没有象今天这样得到重视和尊重,更重要的,我们的人民学会了自己把握命运。

         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挑战!一场世纪性的全球经济危机,使主要发达国家陷...

.
成帅华

日内瓦对多哈回合的回顾和展望

成帅华 05月12日

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执行董事、2015耶鲁世界学者

原文刊载于日内瓦ICTSD刚刚出版的《桥 - 多哈回合特刊》,全文http://ictsd.org/downloads/2011/05/05-qiao-special-issue.pdf   如需免费订阅《桥-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月刊》,请发邮件到 china@ictsd.ch

 

4月27日,WTO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公布了一系列文件,着重披露了久拖不决的多哈回合谈判的最新进展情况。尽管这些文件长达数百页,涵盖了从工农业产品到贸易便利化乃至渔业补贴的各项谈判议题,但总体来看却乏善可陈。

这些文件包括了各个谈判小组主席提供的一系列文本和最新更新,以及由总干事拉米所撰写的封面述评。就...

.
吴鹏

“米寿”之年更重民生

吴鹏 07月01日

财新传媒副总编辑

今年的“七一”,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八周年纪念日。八十八岁,在中国民间被称为“米寿”,因为“米”字拆开像“八十八”。在报上看到两首为庆祝党的生日而作的赞诗,其中均嵌入了“米寿”二字,择录于下:  

建党躬逢米寿辰,中华崛起太空行。

锤镰开辟新天地,屹立东方享盛名。

(作者王仕新,原载于重庆《永川日报》)

  

南湖集会党旗扬,从此黎民始见光。

推倒三山离苦海,筹谋四化步康庄。

荆荷绽放金瓯固,火箭升腾赤县昌。

奥运成功环宇赞,欣迎米寿共飞觞。

(作者袁泽达,原载于《黔西南日报》)

唱赞歌的同时,...

.
邱锴俊

政府工作报告词频分析(图表)

邱锴俊 03月13日

《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evobserver)创始人、总编辑

对比资料

篇幅所限,本文删除全部文字后发表,欲看博主对词频结果的浅陋分析,请回复邮件地址。

.
柳萌

老干部局是干什么的?

柳萌 03月04日

把年岁颠倒过来,以80后的目光观世界

读者看了这个题目,以为我是明知故问。其实我真的不太明白。

现在几乎所有单位,无论是大是小,是事业是企业,只要有离退休干部,都设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老干部工作,有的叫局,有的叫处,有的叫办公室,许多人因这个机构当了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老干部们操劳一生,退休后有人照顾,真正地安度晚年。新机构设立安置年轻人,借此有个提升的机会,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可是实际情况,好像并不真的那么美妙。这个机构到底是干什么的?又干了些什么?相信没有人会真正说得清楚。

顾名思义,既然叫老干部管理什么机构,理所当...

.
柳萌

听真话比说真话更难

柳萌 03月04日

把年岁颠倒过来,以80后的目光观世界

陆续读了多篇文章,都是提倡讲真话的,篇篇都说得很在理。其实,这只是说了问题的一面,说话是为了给别人听,倘若没有人听或者不真听,那么,真话讲的再多又如何呢?还不是镜中月水中花,只是给人觉得好看而已,实际起不到任何作用。现在的关键,我以为,并非是讲不讲真话,而是要不要听真话。谁都知道历史上的魏征,是唐代最敢讲真话的大臣,假如没有肯听真话的唐太宗,恐怕也不会成就魏征的美名,所以说,讲真话得有听真话的氛围,单纯地提倡讲真话无济于事。更要提倡听真话。

我留意了一下,如今提倡讲真话的人,最多的莫过于两种人,...

.
蔡定剑

民主政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蔡定剑 03月04日

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民主才能真正创造奇迹

经济崛起不算什么奇迹。

30年的改革开放,2007年中国GDP总量34200多美元,居世界第4位。有人说,只有中国人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的基本观点是,一个社会只要不搞动乱,让民众休养生息,30年就能产生一个经济奇迹。下面给大家举一些例子。

日本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18年间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其中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执行期间(1961-1971年),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率达10%以上,最高达到16%。1955年日本GDP不足美国10%,1995年是4万亿美元,达美国71.3%。

韩国...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