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王捷

AI应用浪潮预判及行动策略

王捷 05月02日

科技投资人

                         .
苏鑫

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高和分享」
原文发布时间:2024-11-23 18:00

1 算法催生仇恨

2017年缅甸发生了针对罗兴亚人的暴力惨案,轰动世界。冲突摧毁了数百个村庄,杀害了近25万人,73万名罗兴亚人被粗暴地赶出缅甸。

联合国的调查结论认为,"是算法主动在脸书上强化、推广那些仇恨内容,煽动了针对罗兴亚人的暴力仇恨。"

而平台的解释是"不是我们,生产这些内容的是极端用户,他们发布了阴谋论。"

这个辩护听起来有道理。但试想,如果纽约时报的头版刊登一篇充满仇恨的文章,你质问总编辑,他说,"我们没有写这篇文章,我只是把它放...


.
苏鑫

按:这篇《永生的诱惑》(AI编)有科幻味道的类小说约1600字,是我的处女作,更准确地说,是我和AI合写的处女作。源自对约4800字的《与高人交流记录(四十五)|加来道雄:人何以永生》(原文)的缩写及小说态改写。

Kimi还对原文做了推荐摘要如下:

在这篇幽默而深思的对话中,探讨了人工智能、隐私、意识和人类对永生的追求。从上海黄浦江畔到心理学的奥秘,文章以轻松的笔触讨论了数据隐私、AI是否能够拥有意识、情商与智商的比较,以及人类对于永生的古老梦想。小高同学,一个AI助理,甚至对隐私问题表现出了“机器式的不耐烦”,让...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AI大模型是“吞电兽”?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04月17日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寻找确定的方向。和我们一起学习管理学知识、分享实践经验、参与前沿论坛,洞察当下,“瞰见”未来

谁将决定人工智能的未来?

在人人都热衷讨论算力的今天,另一个隐藏问题已经悄然浮现。

到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和荷兰、瑞典等国的全国用电量相当。

电力或许将成为影响算力的掣肘。

Open AI创始人Sam Altman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取决于清洁能源的突破。”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则指出:“AI的尽头是光伏和储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峰值”,电力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巨变。

AI技术对中国产业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如何通过产业改革把握先机?

01 AI的尽头是新能源

人工智能带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
张晓枫

AI手机需要新故事

张晓枫 03月25日

专栏作者,不入流诗人,只说想说的。

言必称AI的时代,已经来了,尤其是随着sora等的震撼发布,以及Google、微软和国内大厂等在AI研发、大模型等方面的日新月异。

就手机行业而言,在存量时代出货量连年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如何刺激用户换机,成了一道摆在所有手机厂商面前的共同命题。从三星到国内的一些手机厂商,实际上已先行一步打出了“AI手机”的新概念,甚至推出了所谓的AI手机新产品。

然而,纵观当下的AI手机,到底有多大的“含AI量”?又是否是在蹭热点以求短时间内赢得一些销量的增长?从AI技术的智能程度、交互方式等维度来看,真正的AI手机应该从何做起,又应...

.
刘远举

全面应用是发展中国生成式AI的必经之路

刘远举 08月22日

多家智库研究员,关注时政、财经、互联网,以深度的分析、冷静的理性、客观的态度,发掘现象背后的事实。

​​“Baidu World 2023”大会,定档10月17日,主题为“生成未来”(PROMPT THE WORLD)。大会将发布多款“AI原生应用”,介绍大模型最新进展,分享更多与企业、用户、合作伙伴打造的新案例。作为百度年度最重要的战略、技术、产品发布会,大会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7年。

大会定这个主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Prompt的重要性。未来,Prompt将成为一个新的技能,将有50%的工作靠Prompt完成。所谓Prompt就是提示词,是人提示AI,人与AI交互的方式。未来,每个企业、每个开发者、每个用户,都会通过Prompt,驱动AI为自己打造新业务、...

.
周鑫

中国到了有一部AI法律的时候了

周鑫 08月15日

住在上海。历任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编导,SMG驻香港记者,第一财经北京分部主任,财新传媒助理总编辑,一财英文版Yicai Global总编辑兼CEO

随着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推出规范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指引,作为全球第一大人工智能应用市场、中国应该也到了推出一部规范人工智能行业的法律的时候了。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AI技术野蛮生长了多年的社会中。从“你关心才是头条”到“新闻搬运工”,再到“智能推荐”,再到“智能理财”“智能培训”…… AI已经将我们生活中、生命中大多数事务掌握了、控制了。AI已经在精确的指挥我们的行为。

 

中国的AI发展非常与众不同,互联网大厂从未从难入手,将AI发展的目标聚焦于那些最困难的、人类最必要的事,比战胜疾病、器官替...

.
李大巍

牛津AI大神 迈克尔·伍尔德里奇

 

迈克尔·伍尔德里奇,欧洲第一人工智能权威,熟识人工智能的产、学、研整个链条,被誉为“牛津AI大神”。他1997年创办了欧洲计算领域的卓越网络AgentLink,当时堪称欧洲学术界的宠儿。2012年,他加入牛津大学,此前在利物浦大学做了12年的计算机科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等。2015年,他当选为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主席。《人工智能研究杂志》副主编、《人工智能杂志》副主编。他曾发表过三百多篇有关智能体和多智能体系统的学术论文,曾担...

.
郝智伟

人人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到底怎样的AI才是我们需要的?

郝智伟 09月30日

前《IT经理世界》杂志资深记者

  30年前,世界上第一款宇宙沙盘游戏《太空游侠》面世,玩家扮演一位船员,做贸易、玩空间跳跃、探索无人星球……在上万亿光年的“遥臂星云”中,征服自己的星辰大海。 就是这个还不及手机照片大小的游戏里,植入大量人工智能(AI)要素,开启了一代人对AI的想象,激励戴文渊、李磊等诸多80后成为AI觉醒的先行者。 当然,想象能激发灵感,实现才能塑造时代。 5年前,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升级为云栖大会,先是马云定义的“数据时代(DT)”一炮而红。而后,经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的“五新”洗礼,大数据“养....
香樟经济学术圈

AI可以不是我们的替代者吗?

香樟经济学术圈 07月05日

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

推文人 | 廖俊超 原文信息:Daron Acemoglu and Pascual Restrepo(2019).The Wrong Kind of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 of Labor Demand, NBER Working Paper No.   研究背景   Daron教授在他之前的文章里提到新的技术会减少传统劳动力的需求,但同时又能提高人的生产力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然而AI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自动化,也就是让训练出来的AI代替人来执行任务而不是提高人的生产力,那么这就意味着AI在创造新岗位上的能力不足,从而无法提高整体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就无法对冲新技术对传统劳动....
Patrick Moorhead

透过高通最新发布的AI平台系列,我们能看到什么?

Patrick Moorhead 05月15日

市场研究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创始人,总裁,首席分析师

 

最近高通宣布推出三款中高端SoC
ANSHEL SAG

 

继发布骁龙855之后,最近高通在旧金山的人工智能开放日期间又宣布推出多款支持AI的新产品。

 

对我来说,本次活动最有趣的发布是三款全新系统级SoC的推出(骁龙730G/730/665),高通称之为“移动平台”。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SoC面向中高端市场,因为它意味着这些SoC将在全球范围内以最大批量出货,并且对AI性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让我们更深入解析一下这三款SoC

 

高通发布的全新SoC是骁龙730、骁龙730G和骁龙665。骁龙665把上一代(第三代)高通人工智能...


.
郝智伟
  “四国争霸”终于变成了“三国杀”。 自打亚马逊“能对话的音箱”Echo面世,智能音箱便成为智能家族“最靓的仔”,抢先“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国内4.3亿家庭先“聪明”起来。 于是,阿里、京东迅速加入战局,纷纷推出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叮咚”,紧接着,各路互联网企业、软硬件厂商也加入进来,争抢市场蛋糕,一时间“百家争鸣”。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与团购、网约车等创业风口一样,4年间,智能音箱也从高热疯狂走向理性发展。真正有实力的选手只剩阿里、小米、百度、京东。 而最近,市场调研公司Stra....
知识分子

如何制造有道德的机器人?

知识分子 01月18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编者按 2018年12月18日,欧盟人工智能高级别专家组(AI HLEG)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一份人工智能道德准则草案(DRAFT 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在许多人担忧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破坏伦理的大背景下,该草案旨在指导人们制造一种“可信赖的人工智能”。那么,如何才能让机器人更令人信赖?可否赋予它们道德修养呢?   就此话题,我们采访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系杰出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科林·艾伦(Colin Allen)。艾伦长期致力于哲学与计算交叉领域,曾获得美国哲学学会颁发的巴韦斯终身...

.
大数据文摘

人工智能读心术

大数据文摘 01月15日

普及数据思维,传播数据文化

 

编译:张秋玥、笪洁琼 对于许多无法发出声音的人来说,他们想说的话会通过某种信号隐藏在大脑中。   人类无法直接破译这些信号。但是,最近有三个研究小组在“破译”这种大脑语言密码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Science杂志最新报道了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德国不莱梅大学(Bremen)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三个研究小组的相关研究:通过手术,他们在大脑上放置电极,搜集电极产生的数据,再将其通过计算机变成语音信息;接着通过神经网络模型,他们重建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人类听众所理解的单词和语句。 ...

.
大数据文摘

深度学习已经触到天花板了吗

大数据文摘 01月15日

普及数据思维,传播数据文化

 

编译:小蒋、lvy、王嘉仪 经过了多波浪潮的人工智能这次能够有新的突破吗?还是,历史依然会重演呢?岁末年初,本文作者Thomas Nield从历史上的英国讲起,进而探讨了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以及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又有哪些不同。   许多人认为算法将会超越人类的认知意识:机器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辨别和学习任务,并将大规模地替换掉工人;他们完全可以“思考”;许多人甚至提出了我们是否可以将机器人作为配偶的问题。   但这不是什么新颖的想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人工智能先驱Jerome Wiesner、Oliver S...

.
大数据文摘

编译:魏子敏、蒋宝尚、王嘉仪

新年伊始,海外媒体VentureBeat电话访谈了包括吴恩达、Yann Lecun在内的四位人工智能领域领军者,询问了他们对于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认为新一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能产生的突破。

不约而同,几位大咖都同意,过去一年公众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有了很大进步,包括恐慌的减少和对其局限的认知。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突破,吴恩达和Yann Lecun都强调了“少样本学习”,让算法可以通过更少量的数据得出结果,其他担忧还涉及AI背景下的资产分配等问题。

 

一起来看。

 

吴恩达...

.
李凯龙

劫波研究系列之四:人工智能

李凯龙 12月26日

数字机构劫波科技创始人兼CEO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出现之后发明的,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和其他智能的技术。

是否会出现超越人类的机器生命是颇具争议的话题,混沌的数字世界需要我们携手同行。

相比数据,机器智能的发展历史远没有那么悠久。虽然人类历史上有过关于智能生命的诸多神话和幻想,比如古希腊火神赫菲斯托斯用黄金锻造的机器人少女,文艺复兴时期的炼金术士通过注入意识制作的人工生命何蒙库鲁兹,以及19世纪幻想小说中会思考的机器人等等。但真正进入科学家严肃研究视野的机器智能始于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

.
大数据文摘

编译:张秋玥、笪洁琼、魏子敏、蒋宝尚

人工智能毫无疑问重塑了工程师和研究者们,但是,掌管公司发展前景的CEO们更关心什么呢?

 

今年8月份,吴恩达在自己的推特上发布了一个问题,称自己因为的项目到访很多国家,和非常多的CEO交流过他们的AI策略,想基于此发布一个报告,因此也向大家征集最想了解的问题。

 

 

话题一经发出就迅速获得了很多回应,最热的问题包括:如何评估投入产出比?如何从零开始开启人工智能项目等。

 

而吴恩达也高效率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就在刚刚,他在自己的Medium专栏上po出了一份公...

.
Doug Young

INTERNET: Facebook, Google in New China Steps

Doug Young 07月25日

财新传媒英文部编辑

Bottom line: Facebook and Google's latest micro-moves into China reflect their longer term efforts to get permission to launch major services in the market, though it's unclear if they will get such a green-light anytime soon.

You have to give China-challenged Internet giants Facebook (Nasdaq: FB) and Google (Nasdaq: GOOG) an "e" for effort. Both companies have popped into the China headlines over the last two weeks for micro-moves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Internet market, including the lates...

.
知识分子

没有神迹,用不着吓唬,人工智能的真正突破还未到来

知识分子 07月1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邸利会(《知识分子》主笔)

责编 | 陈晓雪

Rolf Pfeifer稳稳地站在台上,做着演讲。他一边用遥控器控制着PPT翻页,一边踱步,从一头走到另一头,照顾处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当他走动时,眼中看到的听众图像是稳定的,不会起伏和晃动。当然,Rolf Pfeifer不是机器人,他做到这一切易如反掌。

这是在今年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作为机器人专家,苏黎世大学信息学系计算机科学教授以及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Pfeifer的心情显得有点复杂,一方面行业的火热吸引了大量资金,自然是好事;可另一方面,催生出的机器...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