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经济转型
达沃斯博客

把脉未来经济五大趋势

达沃斯博客 12月14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而欧洲的经济增长率近乎为零,以美元做为结算单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与此同时,全球的收入不平等与政治不稳定也有加剧的现象。那么,经济增长的回归能否成为这些症结的“解药”呢?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又该如何重获经济增长?

富通银行首席银行家Peter De Keyzer在他的著作《增长令你愉悦》中对这些问题做了探讨。该书从一个简单的理论切入,来探讨长远的问题:财富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人口增长和生产率增长。后者取决于你的创新能力...

.
滕飞

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关键期

滕飞 08月05日

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首席分析师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达到年度增长目标。事实上,GDP增速在7.0%或6.9%已不重要,今天对中国经济而言,更需细细解剖产业结构、需求拉动和驱动因素。产业转型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求升级尚需时日,解决资本的结构性问题也需多方努力。但是,只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大方向没变,改革动力不减,经过“痛苦”的转型,相信经济终能“破茧成蝶”,迎来高质量的稳健增长期。

 

  GDP产业结构,一般分为三大产业。我国第一产业对GDP增速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近十年基本在5%以内,并且呈现季节性变化,一般第一...

.
达沃斯博客

中国的创新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达沃斯博客 07月20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从上海的街头、深圳的科技孵化器,到北京的初创企业,中国的创新之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兴起。

中国政府立志使本国转变为全球科技领先者,并大幅提升了全国各地的研发资金。中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在开展尖端科技研究,从大数据到生化,从纳米技术到机器人科学;与此同时,它们积极与各大科技园区开展合作,将创新成果商业化。不管是产品还是业务流程,中国企业家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先锋,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中国消费市场日益增长、千变万化的需求...

.
达沃斯博客

非洲经济转型的下一步

达沃斯博客 06月09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在非洲开发银行服务非洲50周年之际,值得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话:“登上一座高峰后,才会发现有更多的山峰要攀越。”

非洲开发银行于1964年成立时,非洲可谓抱负远大。虽然在接下来的多年里,受到经济衰退、政局不稳和地缘政治的挑战,这种抱负却从未消退。人们怀抱美好愿望,将迎难而上。

我在2005年就任时,非洲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开始扭转多年的衰退,实现近二十年内首次人均GDP正增长。

然而,利用经济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并创造就业,这一任务才刚刚开始。可持续发展...

.
达沃斯博客

中国的双轨制经济挑战

达沃斯博客 03月09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双轨制经济体制是指由政府控制关键产业,同时在其他产业允许私有企业进入的体制。

中国经济减速的迹象从未如此明显。整体经济是否能成功避免硬着陆,取决于决策者是否能够应对日益分化的双轨经济。

1月份的最新同比数据看起来有些危险。消费物价指数下跌0.8%;生产物价指数下跌4.3%;出口减少3.3%;进口减少19.9%;广义货币(M2)增速放缓1.4%。

此外,人民币正在经受贬值的压力,部分原因是美国经济复苏加速了资本外流。考虑到工业利润增长下降(从2013年的12.2...

.
达沃斯博客

中国艰难的“再平衡”之路

达沃斯博客 01月05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经济在增速放缓的同时,也正在经历艰难的再平衡。2014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年均增长9.3%的水平,但放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幅度明显小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以印度为例,2010年印度增长速度为10.1%,2011降至7.0%,2012年为5.3%,2013年降至4.9%,下滑幅度远超中国。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美国一半,而2014年,中国GDP总量可能达到10万亿美元。

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正从增长奇迹向常规发展回归,结构也出现了艰难的“...

.
吴裕彬

   【前言】

   

   中国正在努力地转向消费者社会,这是向内需转型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点,中国需要从世界工厂转变成服务业强国。而这些目标的实现的必要条件是中国要成为金融强国。

   

   服务也好,金融产品也好,要繁荣起来,离不开一个强大的信用体系。信用缺失可谓是中国目前经济转型的最大一个短板。中国是一个视信用为方便和权宜的社会,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应被视同生命。在中国缺乏信用的成本很低,信用欺诈的回报往往过高,这是一种畸形的商业社会,是当代中国经济资源错...

.
叶翔

房地产拐点与中国经济转型

叶翔 05月13日

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

  中国的房地产拐点到了吗?由于房地产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一点的认识、判断以及可能的对应策略,事关中国经济能否稳定发展,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确实是不可不察。

  悲观者认为拐点已现,理由很多,旧的有,房价与收入比高达12-13个月,空置率高;新的有,近来库存高位,按照现在的新房销售量,去库存平均要超过12个月,有些地区甚至超过两年,再加上随着反腐的深入,二手市场售房数量会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房地产进入拐点了。何况,房市没有只涨不跌的。

  乐观者反驳说,空置率高、房价收入比高,...

.
王韬

需求不足,还是投资不足?

王韬 01月17日

康奈尔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在学界和政策界是广泛共识: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相比之下,国内消费则增长乏力。作为应对,近年来中国政府已采取种种刺激内需的措施,新一届领导层也将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多项改革举措也都指向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

但是,围绕这一议题仍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有待厘清:中国国内消费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增长乏力?经济结构转型只是意味着抑制投资、增加消费么?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重心应该在何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教授的论文《城镇化:中国经...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