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陈志刚

中国电子商会受罚:谁的尴尬?

陈志刚 03月22日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研究院研究员

媒体报道,中国电子商会下属““315消费电子投诉网””因利用掌握企业的负面信息,强迫企业签署“不平等”协议,强制收取费用,违反了“有关社会团体不得强制服务和强制收费的规定”,被民政部“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一个本该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行业协会,没有去积极为所代表的企业们如何发展殚精竭虑,奔走呼告,反而弄个网站收集所代表的企业们的黑幕,促使企业们心甘情愿的使用它下属单位的服务,缴纳会费之外的费用,且心甘情愿,而无人投诉,实在是令人惊叹。 惊叹之余,不免思索如此和谐之生态环境倒底是谁的尴尬? 俗话说...

.
程苓峰

柏拉图版Facebook

程苓峰 03月22日

云科技博客和《产品家》沙龙发起人

2011年3月15日发表于FT中文网《网络江湖》专栏

公元前300多年,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以众多故事阐述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其中之一便是著名的“洞穴”隐喻: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只能看到墙壁上自己的影子,并以此作为对世界的全部认知。这个哲学隐喻已有无数解释,比如现象与本质、什么是真实,但我想起的是互联网和Facebook。

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10年前,你不会记得在此之前的6分17秒自己确切在想些什么。无数这一类被遗忘的时间和事件只会一闪而过,消失到谁也不知道的什么地方。但现在,一个极微小的思维和时间片段...

.
科学松鼠会

航天器首次“围绕”水星工作

科学松鼠会 03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航天器首次“围绕”水星工作

资讯小分队 发表于 2011-03-21 15:52

有史以来地球首次拥有了一只真正的轨道“天眼”,窥视太阳系里的这颗最小、最奇特的行星—水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这艘叫“信使号”的航天器于东部夏季时间3月17日夜晚9点成功地进入水星轨道。这是NASA除地球和月球之外实现环绕飞行的太阳系第五颗行星。

信使号是第一次“围绕”水星工作,但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近水星了,历史上曾经三次掠过。水手10号也曾经多次飞越(掠过水星和金星),但没有进入轨道,信使号这次是第一次进入轨道进行...

.
科学松鼠会

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科学松鼠会 03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游识猷 发表于 2011-03-21 14:52

传说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tryptophan)。L-色氨酸是大脑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而五羟色胺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因此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真的吗?

色氨酸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必须氨基酸之一。作为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饮品,牛奶中确实含有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实可用于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serotonin)与褪黑激素(melatonin)。这可能也是这条流言...

.
科学松鼠会

[Dr.YOU第81期]睁开眼睛看鼻子

科学松鼠会 03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第81期]睁开眼睛看鼻子

Dr.Who 发表于 2011-03-21 14:25

实验党再次出击,本期Dr.Who的眼睛从指头转向了鼻子。嗯,下面说的这个现象大概很多人都体会过:如果只睁开一只眼睛,视线往下看,可以看到自己鼻子的侧面的大部分,包括鼻尖。但是两只眼睛都睁开,尽管视线往下走,可尽管很努力,却只能模糊看到个鼻子尖,相比之前看到的鼻子范围小了很多。Dr.Who想问的就是:为什么在看自己鼻子的这件事上,两只眼睛不如一只眼睛好使?

本期问题的来信截止期为2011年4月3日晚12点。让我们期待新的~~

新来的同学,请...

.
科学松鼠会

数的创生(二)赋值完备化

科学松鼠会 03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数的创生(二)赋值完备化

季候风 发表于 2011-03-21 07:22

上篇请见《数的创生(一)方程的解》

这一节说说从有理数产生新数的另一个途径:从有限到无限。这个概念我们在小学就已经比较熟悉了,就是从有限小数或者循环小数到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扩张。然而,要说清楚这个概念,我们最好还是从更基本的概念开始,即,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小数。

0. 人类发明数字之前,整数是通过物件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在表示前面一些整数的时候还算方便,但如果数太大了,就很不方便。这就是“进位制”起作用的地方。人类用自己的十...

.
科学松鼠会

辐射剂量图表

科学松鼠会 03月21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作:xkcd

汉化:fall_ark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辐射剂量图表

.
科学松鼠会

BBC: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有望恢复

科学松鼠会 03月20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BBC: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有望恢复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11-03-20 20:38

原文见这里

作者:BBC环境记者Richard Black

翻译:Xuke   校对:庄

退到政府迅速划定的安全区以外或有助于减少健康风险。

不出所料,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日本的核安全机构(原文如此)将福岛核电站事件的评级从四级提高到了五级。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上的分级范围是从零级到七级,零表示基本上没发生任何事情,七表示一次“重大事故”。目前为止,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仍是核能历史上唯一一次被评为七级的事件。五级被...

.
郑军

“电影史”的开始

郑军 03月20日

科幻作家、心理学专栏作家

成功执导科幻片《黑暗骑士》之后,英国导演兼编剧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被称为电影奇才兼票房高手。1970年出生的诺兰曾经对记者说过这么一句话:“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星球大战》才是电影史的开始!”当年十六岁的彼得·杰克逊也回忆说,《星球大战》放映后,从此他便可以在放学后光明正大地玩太空船模型了。直到那个时候,科幻在发达国家才算通过这部电影成为大众认可的亚文化类型。

1977年,22岁的校餐车司机詹姆斯·卡梅隆看完《星球大战》,愤而辞职,自学电影制作。因为他是个科幻迷,业余时间爱写太空剧故事。没想到卢卡斯已经...

.
科学松鼠会

后辐射时期海鲜,吃不吃?

科学松鼠会 03月20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后辐射时期海鲜,吃不吃?

作者:紫鹬

目前,福岛核电站的周围检测到了放射性的碘、铯、氢、氙、氪等元素。其中,半衰期相对较长、能够传播到100 km距离以外的主要是放射性的碘(131I)和放射性的铯(137Cs)。虽然不明真相的群众疯抢了碘盐和碘片,但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长久影响放射性物质却并不是131I,而是137Cs——前者的半衰期只有8.02天,它能在事故地点的周边地区造成急性危害,但30天后便衰变殆尽;而后者的半衰期长达30.17年,并且能随着食物链富集,造成深远的影响。

水生生物的“辐射污染”是什么?

让...

.
科学松鼠会

自然选择、性选择与第三者

科学松鼠会 03月20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自然选择、性选择与第三者

 Ent 发表于 2011-03-20 05:20   引子:

“适者生存”意味着强者胜利弱者失败,是吗?很多人都会这么描绘,但现实却要更复杂一些。让我们看一下蟋蟀的情况如何吧。

课后作业:

原作:Josh Frankel -Survival of the Sneakiest

汉化:Ent

  1. 对于蟋蟀而言,怎样才算“更适应”?如何衡量适应的程度?
  2. 鸣叫对于蟋蟀的适应程度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
  3. 在蟋蟀的故事里,你能举出自然选择或性选择发挥作用的例子吗?
  4. 选择是如何偏好鸣叫的?又是如何偏好不鸣叫的?
  ...

.
科学松鼠会

毒钚一片,人类全灭?

科学松鼠会 03月19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毒钚一片,人类全灭?

发表于 2011-03-19 13:34

流言: 据BBC报道,前英国政府辐射事务顾问巴斯比博士表示,日本核电站的问题极为严重,尤其令人担心的是福岛核电站三号反应堆。他称,该反应堆现在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使用的是一种不同的燃料:它不是铀,而是一种铀钚混合燃料,而钚是极为危险的,因此一旦这种物质泄漏出来,将使海啸灾难雪上加霜。钚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质。一片药片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钚的毒性比砒霜大4.86亿倍,一旦泄露进入太平洋全人类都玩完!

真...

.
科学松鼠会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福岛核电站】“最坏情况”有多坏?算算数字就明白

Ent 发表于 2011-03-19 10:50

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故障一个接着一个,越来越多的人也在考虑“最坏情况”的可能了,这次的碘盐恐慌似乎就是被所谓的“最坏情况”吓出来的。那么最坏到底能有多坏呢?

完整的评估太过复杂,咱就从比较简单的,也是目前我们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说起:放射性物质的泄露对海水最大到底能有多大的影响。这里我们主要拿这个风头正紧的碘 131 来开刀。

泄露的碘 131 最多有多少?

福岛一号核电站...

.
科学松鼠会

切尔诺贝利探秘

科学松鼠会 03月19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切尔诺贝利探秘

作者:蔡宙(Charles Choi)

蔡宙是《科学美国人》杂志的常驻撰稿人。他的文章还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科学》、《自然》,和《连线》杂志上。他利用空闲时间在七大洲旅行。《切尔诺贝利探秘》是蔡宙为《科学美国人》所写的有关切尔诺贝利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

译者:Ashie

戴着的面罩和三个辐射检测仪沉重地提醒我,我正处在历史上最严峻的核事故现场。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1:23:44,爆炸摧毁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它释放出的放射性沉降物大约是...

.
李淼

可畏的对称性

李淼 03月18日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发表于 2011年3月17日李淼

Tony Zee(徐一鸿)写过一本《Fearful Symmetry》,其中fearful不是可怕的意思,是可敬畏的意思。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也用可畏的对称性,谈的却不是可敬畏的意思。真正的意思后面就会清楚。

这个世界,看上去杂乱无章,其实最深处的秩序是由对称性决定的。不夸张地说,对称决定了物理定律。最常见的电磁和光的现象,就是由对称性决定的,这种对称性我们的肉眼看不见,普通人也不容易理解。必须了解麦克斯韦理论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方程,才能明白这种对称性。物理学家会说,我们之所以需要电磁场,是因为带电荷...

.
李淼

诗歌PK科学

李淼 03月18日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发表于 2011年3月14日李淼

作为一个在大学本科就立志研究理论物理学的人,我很早就受到科学是美的看法的影响。更极端的观点是,在审美上不美的想法在科学上是没有机会成功的,这该是量子力学主要人物P. A. M. 狄拉克的看法,而他最著名的成就都和审美有关,例如他将量子力学中重要的对易子与经典力学中的泊松括号联系起来,例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狄拉克方程。与狄拉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彭加莱,他说过:“科学家不是因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若是自然不美,知...

.
李淼

关于语言与文字

李淼 03月18日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发表于 2011年3月11日李淼 最近写诗写得较多,不免有点感想。

下面几句是昨天深夜写的,先记录在下面,等我有了更多的想法接着写。

1、我们写诗,因为文字有更多可能性。与书面文字相比,语言是更生动的精确。我们在痛苦中学习到这个事实。语言有明显的语调和节奏,使得歧义成为不可能。

2、写古典诗词,首先是韵律。韵律设定语言和内容。所以古人先有句子,后有诗歌。缺乏整体性。

写现代诗歌,首先是内容和语言,然后修改它们让韵律进入。现代诗人先有诗歌,后有句子。诗歌更加完整,但有时某些独立的句子不精彩。

3、上一条当...

.
科学松鼠会

辐射如何威胁健康?

科学松鼠会 03月18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辐射如何威胁健康?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11-03-18 16:47

原文:How Radiation Threatens Health: Scientific American

By Nina Bai | March 15, 2011 | 9

翻译:fujia  校对:白鸟

民众对福岛辐射的忧虑日益增加。我们是否可以衡量辐射照射后短期与长期的健康影响?科学美国人讲述日本所面临的核辐射疾病与其他威胁背后的科学。

3月11日地震海啸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的发展已经引发人们对核辐射健康影响的忧虑。核辐射的“危险”水平是多少?它如何危害人体健康?急性的或长期低剂量的辐射会造成什么后...

.
科学松鼠会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餐桌

科学松鼠会 03月18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原文发表于科学松鼠会: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餐桌

云无心 发表于 2011-03-18 12:19

如果问“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大多数人会把食品安全排在前几位。在这个资讯发达的年代,任何跟食品安全有关的说法——不管是事实还是谣言,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广为传播。“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呼声持续不断,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项又一项“措施”。然而,食品安全事件还是持续不断地出现。

消费者、主管部门和食品生产者,本应该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信任、互相促进的三角。然而,公众的信任和信心或许已经创下了历史新低,而且不知道是将进一步...

.
科学松鼠会

“盐”尽于此

科学松鼠会 03月18日

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

科学松鼠会:“盐”尽于此

作者:vivimice

作者个人简介:本人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就自己的知识水平作了一些浅显的解释,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编者注:本文是来自网友的科普投稿,如有人有类似科普稿件欢迎投稿至 ,我们会第一时间审稿后择优发表。

日本福岛核电站到现在还不消停,搞得千里之外的我们也人心惶惶。一听说日本政府在向核电站周边的民众散发碘(碘127)片,又听说碘片可以减少放射性碘的吸收与伤害,国内买不到碘片的人就把脑筋动到了碘盐甚至碘酒上。城市也好,乡镇也罢,“盐”无不尽,网上甚至有人戏称我们...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