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王婧

【记者手记】毕节流浪儿童又不见了

王婧 06月15日

财新传媒 南方站记者

 “你要真想找流浪儿童,过阵子再来。最近风声紧,你找不到的。”6月14日夜间,我来到毕节市人民公园附近,听到这样的逆耳忠言。

       大约三年前,在同样的地方,我听过同样的忠告。但总在追逐新闻的我,没能等到这些流浪儿出现,就离开了毕节。

       2012年11月,毕节五名流浪儿童闷死在垃圾箱中。采访中,我得知在人民公园附近生活着十余名流浪儿童,遂前往寻找,但一无所获。附近的人们安慰我说:“过几天,他们总是会再来的。”(详见《五个少儿的生与死》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1-23/100464475.html

     ...

.
丁金坤

69日,贵州毕节4儿童因农药中毒而亡。其中,哥哥13岁,三个妹妹分别为9岁、8岁、5岁。此四个小孩,父母外出,无人照料,相依为命。目前,对定性为服药自杀,我是怀疑的,譬如5岁小孩,怎么可能自愿喝农药呢?或是被喂吃,或者学兄姐模样喝吧,而兄姐也都还是未成年人啊。是故,这个事件,大哥有责任,而大哥的责任来自父母的失职,父母的失职又与当地政府的管理缺位,以及法律的监护制度漏洞有关。

 

按,这样的一个四个小孩的家庭,父母作为监护人是绝对不能离开的,否则就是置小孩于危险境地。如果父母为了谋生,为了生存,不得...

.
张进

死于生之无趣——关于毕节之殇的分析

张进 06月12日

财新《中国改革》执行总编辑,《渡过》作者,“渡过”公号创办人

在我看来,毕节四个孩子服农药自杀,是比三年前五名儿童殒命垃圾桶更为沉痛的悲剧。原因是,五名儿童躲在垃圾桶里烤火,是为了在严寒的冬天寻找温暖,他们是向生而死;而四个儿童服农药自杀,则体现了对生命的绝望。

求生是人的本能,更何况孩子。本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华,却对生命如此决绝,不给自己留一点余地。我不知道他们做出这个选择,是否经过讨论?是一时冲动,还是长期积郁的苦痛的爆发?我无法想像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心境,相伴步入最后的旅程;在这个炎炎夏日,获悉这样的消息,我感到彻骨的寒冷。

最初,和多数人一...

.
熊丙奇

9日23时许,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悉,4名儿童为留守儿童,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对儿童死亡原因展开调查。

  三年前,贵州毕节曾发生震惊全国的5个孩子死在垃圾箱的事件。针对其中有4名学生处于辍学状态,毕节市曾宣布对全市范围内留守儿童进行逐一排查,设立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市、县(区)财政每年拿出经费约6000万元用于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这无疑是想得很周全的措施,尤其是逐一排查、一对一帮扶,已经超...

.
武志红
    死亡,即是无回应之地。                      ——西班牙故事       毕节一个家庭的四名儿童喝农药自杀,这太虐心。     几年前,毕节也曾发生类似事情,五名流浪儿冬天,在垃圾桶取暖,都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这两起惨剧发生之前,我就留意过毕节,因那里频频爆出虐待儿童的事情,如:     贵州金沙县10岁的女童杨科贤饱受虐待已达5年之久,施暴者就是她的亲生父亲;     贵州 毕节市 的一对夫妇长期 虐待 自己年仅6岁的女儿,他们不仅用铁丝抽打、罚跪钉子、毛线穿耳,还多次用烧红的火钳烙孩子屁股、嘴....
羽戈

留守儿童的悲剧是谁的悲剧?

羽戈 06月11日

青年学者、作家

按:翻出一篇旧文,为毕节一哀。

“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在家集体服农药自杀身亡。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仅5岁。他们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则被人拐跑。

毕节似乎是儿童被诅咒之地。

2012年11月,也是在毕节,5个男孩在冷雨夜躲进垃圾箱生火取暖,结果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最大的13岁,最小的9岁。他们全都是留守儿童。

2013年12月,毕节5名儿童在放学路上被农用车撞死。城里的孩子放学有家长接送,他们放学只能自己走路回家。

2014年4月,毕节曝出小学生被教师强暴案,至少涉及12名女生,最小者仅8岁。...

.
郑戈

如何保障流浪儿童生存权

郑戈 04月23日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

核心提示:除了家庭和政府的责任,还应鼓励和促进非官方慈善机构和义工组织的发展,将爱心和温暖传递到黑暗的街角

 

郑戈

 

 

贵州毕节五少年殒命垃圾箱一事,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有人借此抱怨社会的不平等,认为这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当代例证。也有人以此作为人情冷漠、社会对流浪儿童缺乏关爱的事例,呼吁救助类似“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少年儿童。还有人谴责这些少年的家长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抚育之责。更多的人批评当地政府疏于履行职责。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各自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如...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