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新冠肺炎防疫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老年人|社会老年学的观察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02月02日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 | 孙鹃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市老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晓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主任、北京市老年学会副会长)   近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nCoV)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已有诸多文章,老年人群由于衰老,器官储备能力下降、对抗外界应激源的抵抗能力降低,加上常患多种慢性疾病,急性感染对老年人群会带来更大风险。怎样看待老年人在此次疫情中的特点?怎样积极防控?我们从社会老年学角度进行观察和讨论。   一、老年人感染后将面临更严重后果   截....
寇宗来

五分钟经济学 | 口罩经济学

寇宗来 02月02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提要   面对汹汹疫情,认为口罩可以自由涨价的经济观点,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在实践上是极其错误的。   现在,全国上上下下最为关切的事情,莫过于新冠肺炎疫情了。作为非医疗专业人士,我们对抗击疫情所能做的最大贡献,大概就是管住自己的腿,在家猫着别乱跑路,管住自己的嘴,戴好口罩别乱说话。   去年猪年,“二师兄”一直是“稀缺性”和“物以稀为贵”的代表,但没想到年关将至时却“晚节不保”,让“口罩”逆袭变成了中国人求之不得的年货。实际上,自从发端于武汉海鲜市场的新冠肺炎被“一拖再拖”而“快速”蔓...

.
张明

张明:盘点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张明 02月02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疫情对一季度消费冲击较大   南方+:疫情之下,对交通、餐饮、旅游、娱乐等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明显。2019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9.4%,这势必导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增速骤降。在您看来,“消费”增速骤降带给2020年GDP增长的影响在几个百分点区间内?   张明:在2020年第一季度,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应该会非常显著。粗略评估,消费增速骤降对2020年第一季度GDP的影响可能超过1个百分点。即使投资与出口增速不变,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也可能由2019年第四季度的6.0%降至5.0%附近。如果....
知识分子

半夜药叫: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当事院士试图澄清

知识分子 02月0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编者按:   某两个知名研究所合作半夜用细胞做了一个实验,医生们并未拥抱其前景,全国最大科研机构的宣传部门就立即上报高层,误导各大主流媒体,导致民众哄抢所谓的治疗药物,害得科学院院士半夜忙不迭在微信群里面澄清。这堪称“半夜药叫”的活报剧。此时此刻,恐怕非常不应该上演?   撰文 | 邸利会(知识分子主笔) 责编 | 李晓明   昨夜,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药了!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新华社“新华视点”、人民日报....
张寅

张寅:疫情第一阶段已走过

张寅 02月02日

企业咨询顾问

观察今日公布疫情数据,依据自己在非典经验,除湖北外,全国第一个峰值在1月30日已经出现,意味着疫情的第一阶段走过了,下面逻辑上还有三个阶段,但每段时间并非等长。湖北数据依然没有正常化,但也在去摸第二个峰值。本人在这里一开始就采用第一张图表思路进行分析和预测。而不是大家在其他地方经常看到是第二张图表。从今以后本人不再做公开的疫情数据技术分析,但依然会有自己方式记录这段历史。基础数据依然来自国家卫健委和湖北卫健委。

.
丁金坤

疫情下的法律问题

丁金坤 02月02日

上海律师

本次疫情中,为了防疫,大家都在家里自我隔离,社会停摆,业务停顿。原本正常的合同,都被耽搁,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损失,譬如说,一方已生产备货,另一方取消合同了,则备货有损失。再如劳动合同,企业停产,员工工资该不该发?还有房屋在疫期内空置,租金可否减免?又如,不去旅游退机票,是否可收手续费?总之,疫情造成了合同不能履行或者再履行没有必要或不划算,诸多问题,法律上该如何处置?

 

本次疫情,在法律上属于不可抗力。《民法总则》第180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
开智学堂

 

在疫情肆虐的今天,是不是你的生活、工作都很受影响。今天,我们邀请了开智学堂创始人阳志平老师,给你一些建议。阳志平老师曾在 2003 年深度参与非典;2008 年深度参与汶川地震,并先后参编、主编《用心战“非典”》、《灾后心理自助手册》等书,应对重大灾难事件经验丰富。   文丨阳志平   前天,设计了一个问卷,了解同事们的防疫情况,昨天抽空给大家打了一轮电话,了解大家碰到的难处,针对性地给了一些建议。将其整理为文字,供所有读者参考。   医学健康建议   1、按照风险分级。   你可以将自己或周边...

.
作家方方

今天(2月1日)天气仍然晴好。初八了,居然有点怀念院子里每年此时的热闹。

早上起来,仍然先看手机信息。看到一份元月31日的数据统计。数据显示的结果是:武汉确诊和疑似病人仍在增长,但速度已明显下降。并且连续三天都在下降。重症病人数字也在减少,死亡率与之前比,稳定在2%左右。而治愈人数和疑似解除人数在增长。相当好的一个信息!说明近期的防控有明显效果。这是我大哥今早发在自家群里的。我无法确定它是不是真的,但我希望它完全是真的。仍然是那句话,武汉挺过来了,全国就挺过来了。

回想起来,最早告诉我们有此病毒传染...

.
侯安扬

侯安扬:疫情数据在变好,同时面临新挑战

侯安扬 02月01日

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更新了今天的疫情数据,其实从数据上来分析,疫情是被控制住的。但结合到新闻的报导,因为返城的人流量在大幅度增加,对湖北以外的地区会形成明显挑战。   1、湖北以外的地区,情况明显好转,但是不能只看数据本身   从新增确诊人数来看,湖北的数据还在继续提高。综合我们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湖北的确诊数据是不足以反应真实情况的。   但是,湖北以外的地区,数据可靠性高很多。湖北有6000万人口,全国是14亿人口,放在这里,湖北以外的地区控制的住,那自然是非常好的情况。 昨天,湖北以外的新增确诊数据是754例....
高尔基

高尔基

 

今年以来从武汉开始蔓延全国的疫情, 截至 31 24 时,全国确诊病例城市(地级区域,不含直辖市辖区,包括省直管县) 322个,虽然每日新增城市数量不断下降,但考虑到全国城市数量大约660个,一半左右的城市已经面对疫情。   图片来源:财新网《 数据解析】新冠疫情分析简报(1月31日)
http://database.caixin.com/2020-02-01/101510133.html)   322个城市里的绝大多数,直观上也不难得到结论,在危机处理能力上是不会比武汉强的。很多从有第一个确诊比例开始,地方政府卫健委、地方红十字会和地...

.
张继伟

张继伟:H1N1时期的隔离日志

张继伟 02月01日

财新网总编辑

新冠病毒肆虐,波及范围之广,管制力度之大,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它和2009年流行于墨西哥和美国的H1N1病毒比较。时隔十年,忽然忆起自己还有一段阴差阳错的隔离经验,重新读当时的日志,发觉当下讨论的话题均曾有所涉及,诸如安全与效率选择、中西医疗观念差异,虽然视角微观、浅尝辄止,但读来也还有些许裨益。特此翻出来供居家隔离的诸位一哂。

隔离日志(一):隔离生涯正式开始 2009年6月19日   早上10点接到朝阳区疾控中心的电话,“请问您是昨天下午乘坐XXX航班从美国回来的张先生吗?”接下来是...

.
作家方方

作家方方:如要谄媚,也请守个度(7)

作家方方 02月01日

作家。湖北作协原主席。

今天(2020年1月31日)初七,天气简直可以说阳光灿烂。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呢?抗疫最关键的时间就在本周。按专家所说,到了正月十五,受感染该发病的人,差不多都发作了。那时候便是拐点。所以,我们再坚持一周吧。这周过后,感染者差不多都隔离了,未感染者便可走出家门,那就是自由的时候了,想来是这样吧?从封城到现在,我们已经关了九天,大头已过。

尚未起床,即看手机。一条特别好的信息:说我们单位的小伙子没有感染。今天已经完全正常,昨天因为腹泻吃多了药。这个瓜娃子!疫情过后要请客,把大家吓得不轻。几乎刚笑完,就...

.
集智俱乐部

防控力度多大才能遏制疫情发展?网络动力学推演给你答案

集智俱乐部 02月01日

一个从事学术研究、享受科学乐趣的探索者的团体

 

文 | 张江    导语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已经有一些针对病毒起源、机理、传播的研究。春运返岗大潮将至,多地区纷纷限制公共交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文特别关注由于人群迁徙引起的病毒传播和疫情扩散,根据经典论文提出的方法,采用截至 1 月 28 日的最新人流数据,预测人群迁徙背景下,疫情在多个城市二次暴发的风险,并尝试为多个地区的交通管制提供理论支持。   声明:本文在无人为干预的假设下,依据《The Hidden Geometry of Complex, Network-Driven Contagion Phenomena》一文...

.
箫音

被带偏的双黄连

箫音 02月01日

中医学者

双黄连似乎成了上海药物所的工具,拿来蹭一波热点后就下课。   文 | 箫音(中医学者)   “已经囤了一大批双黄连口服液,就等着生病了。”“没买到双黄连,我晚上马上用双黄连牙膏刷了二遍牙,沫都舍不得吐掉!”   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已经新华视点的发布,人民日报的纷纷转发,立刻引发广大深陷疫情恐慌的群众关注。   一夜之间,双黄连打败了板蓝根成为神药,在几个小时内就卖脱销。买不到的群众们急红了眼,凡是名字里沾点儿亲都不放过。连带着双黄莲蓉月饼....
陆铭

陆铭:经济学者建言新冠肺炎疫情

陆铭 02月01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肆虐全国。   截至2020年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92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例。   今天,澎湃研究所编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四位经济学者有关本次疫情如何影响当下经济及相关应对措施的分析和建言。欢迎各界学者进一步建言献策。   抗击疫情应注重宏观政策协调和疫后经济复苏 许志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毫无疑问,此次新型冠...

.
知识分子

万人调查:面对疫情,你还好吗?

知识分子 02月01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和个体防疫行为”调研组   调研组主要成员:张春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助理教授),和经纬(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 副教授)、骆为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副教授)、李汪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周洁(中国科学院心理所 副研究员)、谢宇(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 教授、主任)。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当中,扫描文末二维码参与问卷调查。   一个月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扩散,情势日渐恶化,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随着确诊和死亡病例数字....
大数据文摘

哪个直辖市发布的疫情数据最全、最细、最标准?

大数据文摘 02月01日

普及数据思维,传播数据文化

文 | 郑磊 陈瑶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复旦DMG   自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已通过多种官方渠道发布了大量疫情信息。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公众的信息需求已发生了变化,面对疫情,他们想知道的不仅仅是防控工作动态、自我防护知识、相关政策文件等信息,他们还想知道有关疫情的一些具体的、量化的数据。   首先,公众希望获知一个地方总体概况的统计数据:比如各个省市或区县今天累计有多少疑似、确诊、危重、出院或死亡病例?今天又新增或减少了多少?疑似病例中有多少人被排除了?密切接触者中....
集智俱乐部

扩散信息、交通管制、自我隔离,哪个更能遏制病毒传播?

集智俱乐部 02月01日

一个从事学术研究、享受科学乐趣的探索者的团体

 

  文 | 郭瑞东    导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持续扩散,新闻各类报道的扑面而来显然已经造成了读者的信息过载。本文尝试对信息与行为这一跨学科领域进行分析,并就此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随着近期冠状病毒的蔓延,各类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而过多资讯则会让读者感到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过载的信息中大多带有情绪指向,会让我们感到同情疲劳。相信你经过连续多天的疫情信息轰炸,已经进入了信息过载阶段。   但关于疾病传播,信息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研究值得深入探索。疾病与...

.
返朴

全世界只有少数实验室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 它们长这样

返朴 02月01日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参考资料 | CSIRO 等 编译 | 七君   由于气候变暖和栖息地的减少,野生动物和人类产生了更多的交集。你或许不知道,75%的新传染病来源于动物。     在过去的20年里,出现了数十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艾滋病(源自黑猩猩)、SARS(源自蝙蝠)、埃博拉(源自蝙蝠)、亨德拉病(一种可以感染人和马的罕见人畜共患疾病),它们的起源大都是(野生)动物。     只有好好研究这些致死传染病的病原体,人类才能有对抗它们的方法。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研究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这....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离武汉越近新冠肺炎发病率越高?现实可能更复杂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02月01日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 | 刘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靳永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实时更新的数字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截止31日下午,全国已有9703个确诊案例,其中60%在湖北。湖北之外,浙江最多,共537个确诊案例,其中227人在温州;广东、河南、湖南的确诊案例数也超过了300人;江西、安徽、重庆超过200人确诊;另有山东、四川、江苏、上海、北京、福建等5省市的确诊数也超过100人(图1)。总体来看,以湖北为中心的圈层递减趋势比较明显,而浙粤京沪则是远距离的主要暴发点。 图1 各....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