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新冠肺炎防疫
经纬
2月3日,是春节假期后,市场开盘第一天。我们来看看,盘初的情况如下:   政策层面,央行公开市场开展3000亿元14天期、90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   政策利率,央行下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至2.55%,此前为2.65%;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至2.4%,此前为2.5%。   汇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373个基点,报6.9249。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盘初跌超600个基点,一度触及6.9950。   利率市场,国债期货开盘大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1.30%,5年期主力合约涨0.69%。   股票市场,上证指数低开8.73%。   开盘后,资本市场表现出....
白澄宇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小额信贷行业预判

白澄宇 02月03日

任职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曾参与创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并兼任秘书长

2月3日股市开盘如料下跌,各机构估计疫情对一季度GDP影响可能在1%到2%之间。据分析,旅游、餐饮、娱乐、康体等节假日高营收行业损失惨重,估计超过1.5万亿(数据来自网络文章)。中小微各类企业受疫情影响会普遍经营困难,很多频临倒闭。新冠状病毒的爆发是中国经济的一只黑天鹅,在其羽翼的阴影下,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小额信贷行业自然也面临极大挑战,业务萎缩、逾期增加是必然的现象,业内人士都很清楚,我不必赘言。想就此次疫灾之后小额信贷行业的发展进行一些预判。   从小微企业的需求看。   首先,此次疫灾加速了互联网经....
赵建

赵建:要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生存困境

赵建 02月03日

西泽资本(香港)首席经济学家,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

低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低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一样,甚至跟当初某些专家宣称病毒“不会人传人”一样,可能会造成政策决策失误。   有许多学者将现在的新冠病毒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得出仅仅影响GDP增速1-2个百分点的结论,认为只是短期冲击,对长期影响不大。这样的结论显然过于机械乐观刻舟求剑,很可能对中央政策层决策造成误判。   做经济研究不能只沉迷于冰冷的宏观数据和简单的机械类比,而是要看到统计数字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商铺厂房、柴米油盐、吃穿住行等人间烟火,尤其是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   ....
蔡未名

“信息不对称”惹的祸——对新冠疫情的一种思考(上)

蔡未名 02月03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未名周记(2004)·

本文要义:如前所说,有些“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无法消灭的,然而,诸如新冠病毒是否会“人传人”这样的信息,在医学人员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之后,相关管理者却“浑然不知”或者是“谎报军情”,从而让他们的上级领导和广大民众处在“信息不对称”的危险境地中,并酿成病毒迅速转播的恶果,这就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爆发叠加春节,令笔者坚持了三年未少过一篇的“周记”博客出现了空缺。过去的十天,笔者专事于微博的写作,盖因在此特殊时期它更...

.
陆铭

陆铭:疫情下的股市和经济及应对

陆铭 02月03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经济上要有应急举措,但危机时期的举措不能成为经济上的常态。 2月3日股市开盘,出现了极其少见的千股跌停局面。尽管关于中国经济会受到疫情多大的影响,各方有不同的判断,但是股市指数是最为综合的信息,反映出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鉴于此情况,建议国家采取以下综合应对措施,并且将相应方案向社会公开。   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调要应发生变化,而应该转向货币财政双宽松的方向,不用再迟疑。   2. 在经济下行的趋势叠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国债发行应有更大力度,财政赤字率应有突破。在经济发展的优势....
聂辉华

聂辉华:为什么不能随意封路?

聂辉华 02月03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为有效阻隔疫情,减少人际传播,各地采取了多种交通和人流管控方式。有些举措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简单粗暴,例如随意封路、封村等,不仅不利于防控疫情,而且违反了法律法规。这种一刀切的“硬核防疫”,实不足取,应该引起重视并纠正。   首先,随意阻断交通的做法不利于防控疫情。如果随意阻断交通,全国各地的医疗和救援物资将难以送达疫情高发区,会严重影响救治工作的开展。此外,阻断交通不仅破坏防疫用品的生产,而且影响广大市民获得必要的生活用品。如果随意阻断交通,如何将米油肉菜果奶等商品运进来?又如何及时生产补....
作家方方

今天(2月2日)初九。我们已经坚持多少天了?真是懒得数了。有人出一道急智题,说不准看手机,今天星期几?要求一口报出来。真是下手太狠。谁还记得星期几呀?能记住初九,就不错了。

天气又开始阴沉,下午还下起了雨。奔波的病人们,会进入更加可怜的状态。在武汉,出门看看,除了人少灯亮,其实一切还是都还是井然有序的。生活物质基本不缺。只要没人生病,家家都很安稳。不是有人想象的一座炼狱。而是个安静的美丽的磅礴大气的城市。只是一旦家里出现病人,就会一片糟乱。到底是传染病!而且医院资源只有那么多。市民其实也知道,就...

.
返朴

一次性医用口罩怎么做出来的?如何消毒?

返朴 02月03日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撰文 | CastAI 校对 | Cast 江小丧 截图 | 阳哥   疫情期间,出门必戴口罩。一起来了解下我们市面上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制作流程,以及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消毒环节——工厂里是怎么消毒的。   起码三层   如果你把口罩裁剪开来,能看到起码有 3 层无纺布,这个层数要求是有生产规定的,至少三层。 我们看市面上被曝光的那种一戳就破的劣质口罩,只用 1 层无纺布,就是无良厂家严重的偷工减料…… 啥叫「无纺布」   「无纺布」(也叫「不织布」)是因制作过程得名的,这种布料并不是纺织出来的。我们常穿...

.
知识分子

协和医生:粪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意味着什么?

知识分子 02月03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报道了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其中,除了一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Remdesivir 引起广泛关注外,还有一条重要信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这位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   无独有偶,2月1日晚深圳三院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粪便中检测到了病毒核酸,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的存在。   那么,粪便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意味着什么?我们日常的预防和防控措施又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     粪便存在病毒...

.
香樟经济学术圈

龚冰琳:口罩该不该涨价?政府应该做什么?

香樟经济学术圈 02月03日

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

文 | 龚冰琳   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牵动着全国每个人的心,也让全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武汉。口罩等防疫用品成了老百姓们特别关心的生活必需品,也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最紧缺的物资。新闻里不时看到政府部门严厉查处涨价的商家,一些地方政府组织供应了大批平价口罩给普通百姓,而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供不应求,百姓为了买平价口罩排队几小时无功而返甚至在药店门口大打出手,同时最需要防护的一线医护人员都面临着断供的危机。这时,有不少经济学家出来呼吁应该允许市场运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有效分....
李宇嘉

宅在家里,给经济做贡献,看看这个大全吧!

李宇嘉 02月03日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1st

 

这几天,作为普通人,听到得最多的就是,“宅在家里,就是最大的贡献”。第一次感觉到,宅在家,吃了睡,睡到自然醒,醒来再吃,居然还能给国家做贡献。说实话,相比疫情前线心身俱疲、累到崩溃,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医护人员来说,宅在家里,尽管无聊至极,但还是很幸福的。

 

本来,传统的春节,都是大家花钱、商家挣钱的好机会。今年,都闷在家里,各项商业活动、交流融通几乎停滞,这对于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来说,真不是好兆头。2020年是“收官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春季,估计经济数据不太好看。但是...

.
西西弗评论

新冠疫情:水深火热的武汉与反应过激的外省

西西弗评论 02月03日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

1   在舆论场上,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关于武汉的报道,病人求治而不得,医院人满为患,媒体报道一幕幕人间惨剧。而另一方面,企业家忧心忡忡,担心企业撑不下去,担心对经济的致命打击。真实情况被隐藏在迷雾中,被全民恐慌所掩盖。   实际上,这次新冠疫情,湖北省内省外其实是完全不同两个情况。湖北,特别是武汉,确实是水深火热,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人民群众求治不得,医务人员疲于奔命,防治管理十分混乱。而湖北省外,却是截然相反,地方政府过度反应,为政治正确争相采取过份的防治措施,严重伤害经济。民众则陷入完全没必要的....
李宇嘉

疫情如何影响地产?

李宇嘉 02月02日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1st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烧”

 

总之,此次对经济的影响,确实比较大。对地产而言,无论是开发,还是销售,都随着人流、物流暂停而停滞。要知道,一季度可是传统的“小阳春”。目前,市场比较悲观,资本市场已有反应。不过,理性看待,事件是一次性的外生冲击,对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临时性扰动。

 

也就是说,它没有对经济肌体(国家机器、社会组织、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等),形成重创;没有对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意愿,形成重创。就好比,一个企业或个人少了一个月的收入或工资,当月或下个月会过得比较痛苦,但...

.
财小新

相信人民

财小新 02月02日

文 | 王烁    病毒是对一个社会的终极考验。 考验专业技能 考验反应速度 考验系统思维 考验社会纽带 考验信任关系 现在很清楚,对这些的最好回答是相信人民。 相信人民,人民就是磐石,反过来,则是散沙。 相信人民什么呢? 相信人民的能力 相信人民的理性 相信人民的坚韧 相信人民的无私 相信人民的判断力 相信人民的行动力 相信人民的守望相助 相信人民在危难时刻会识别领导力并自动聚集在周围,迸发出所有美好的能力。但如果他们嗅不到领导力,人民就四面散开,犹如一团散沙。 领导力是什么? ....
高尔基

 

高尔基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2月2日上午,浙江湖州某汽配制造企业代表从市贸促会负责人手中接过了全国首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

这个事情立刻得到媒体、企业界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次疫情蔓延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已经被业界和学界高度关注,比如我前几天写过的一篇文章,《
浅谈疫情对中小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冲击》。

另外还有几篇,我阅读之后,更是受益良多,仅举两例:
格隆 《该操心经济了》(
陈春花《疫情防控同时,还要打另一场保护中小企业的防控战》()

而中小企业中...








.
陆铭

陆铭:疫情之下,打击涨价也不能一刀切

陆铭 02月02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在文章开头,想先作一点声明,本文呼吁对于公共话题的理性讨论,对于涨价现象的讨论采取的是合理和不合理的涨价这样的划分,而没有采取公众通常所采取的恶意涨价这样的表述。   这篇文章题目可能应该这么取,“疫情当前的口罩涨价,打还是不打?你想不到的原因”。这样的标题吸引眼球,但却是害人的。社会问题之复杂,就在于几乎没有放之四海的标准答案,适用于一切的情况。   疫情当前,口罩在涨价,白菜也在涨价。因为传统的思维和行政管理模式,再加上民意的绑架,已经出现一些对于涨价行为一刀切式的管理和打击。但是,任...

.
知识分子

辟谣:新冠病毒人为制造?引发阴谋论的印度神论文将撤稿

知识分子 02月0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王承志 责编 | 陈晓雪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伴随着谣言的流传。我们已经看到近期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众多谣言,特别是 “生物武器” 等阴谋论谣言有众多受众。近日,一篇论文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很快成为一些 “阴谋论” 谣言的佐证。 这篇论文于1月31日在生物预印本网站 bioRxiv 上线。需要说明的是,bioRxiv 网站刊登的文章,并未经过同行审阅。   这篇论文说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呢?看标题就是要搞大新闻:“2019新冠状病毒棘突蛋白中含有独特的插入序列,并与(艾滋病毒的)HIV-1 gp120和Gag蛋白有奇特的相似性”....
知识分子

一线希望?美国在研药明起在中国接受临床检验

知识分子 02月0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 导 语 -   昨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刷爆了朋友圈,它的出现被认为可能改变当下新冠病毒感染无药可医的局面。2月3日,该药将在中国进行临床三期试验,招募的患者数量为270名,试验预计4月27日结束。   中国国家药品审评中心首席科学家钱家华表示,虽然临床试验预计4月底结束,但如果效果好的话,可以提前结束。“希望临床试验设计时考虑到这一点,比如提前设计期中分析或适应性设计。依据前期试验所得数据调整后续试验方案,以便及时发现与更正试验设计一些不合理的假设或者缩短研究周期。” ....
唐涯

从当前疫情看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

唐涯 02月02日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封城开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国紧急状态进入第10天,全国确诊和疑似病例人数分别上升到11862人、17988人(截至下午4点35分),这10天的确诊和疑似的增长率分别在1月26日和27日达到峰值后略有回落,但是由于基数变大,每日净增确诊和疑似认识仍然在上升通道中。   从2月3日、4日开始,返城人数将逐渐攀升,对于疫情控制来说,这是更严峻的挑战。换句话说,疫情仍然处于“非稳态”。在这个状态下,要准确估算本次疫情造成的各种影响是不现实的,目前市面上很多研究,主要结论基于一些假设。   1. 假设新冠病....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2.2| 疫情持续更新:治愈人数首次超过死亡人数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02月02日

以人口学的视角看世界,传播有趣的人口学。

文 | 李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继续更新,继续总结。所用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卫健委和各地卫健委每天公布的即时数据(本篇数据截止于2月2日早上9点),全国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先说好消息:   新增疑似案例近6天内首次下降,希望明天会有新增确诊数回落的好消息,预测确诊人数大概是2227。   全国湖北以外的地区新增确诊人数连续第二天下降。   治愈出院人数首次超过了病死人数。   浙江、温州和重庆增长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全国各地滚动病死率和重症率还在稳步下降。   然而,湖北的确诊人数还在上升,增长率甚至有反弹,希望是黎明前的黑暗吧。湖北加油!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