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医患关系
邓学平

大学教师踹倒医护人员,莽撞之后或面临法律责任追究

邓学平 07月18日

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著名刑事律师,专栏作者,前资深检察官。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研究院研究员。

昨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安某携42岁怀孕妻子到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检,抽血不顺,安某在窗口辱骂采血护士,检验科贾主任对其进行劝阻时被安某打伤。对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做出回应:网传情况基本属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此事。

炎炎夏日,天干地燥,每个人都容易上火、发脾气。但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公共场合出手打人却万万不该。特别是身为大学教授,原本应该为人师表,做出这样的行为更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切都取决于被打护士的伤情。如果给护士造成了人体轻伤,打人教授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即便构不成轻伤,打...

.
村夫日记

对比中美医患关系

村夫日记 09月30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中国的医患关系为什么那么差,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想从在美国观察医患关系的二三事说起。

著名美剧老友记里有一次Monica和Chandler在医院,称这是最干净的地方。确实,在美国人的感觉里,医院是最卫生,清洁度可以得到保障的地方,可以绝对放心。而中国病人没有这个感觉,即使医院是新造的,病人总觉得医院容易传染自己要严加防护,在一些敏感的科室比如妇产科,很少有病人会觉得医院很干净。病人在整个就医过程中从第一步踏进医院,形成对卫生情况的印象开始,病人就是紧张的。

这种紧张很快延续到医患第一印象。中国的病人带着...

.
吴澧

病患有脾气,医道重嘴皮

吴澧 11月10日

专栏作家


 

某次,陪一位回国探亲的学长去协和医院。才进候诊室,他老兄一眼扫去,“友邦惊诧”就来了:这么多人,连个安全门都没有,起火怎么办?老农大笑:这么多人,连氧气都不够,烧什么烧?

西方的医院没这么挤。不过,像英国这样全民医保的,医疗资源也很紧张,医生也有很多牢骚。英国老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国内曾放映大片《赎罪》的文学底本作者——在医院蹲点两年,写了部英国“医闹”小说《星期六》(Saturday,有作家出版社2008年中译本,夏欣茁译)。麦克尤恩说:男主角、脑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并不当真喜欢人际冲突,他...


.
朱恒鹏

今日医患矛盾为何如此严重

朱恒鹏 04月1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当代西方理论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一、我们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由农耕社会向城市化工业化转型,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人口流动性急剧加大,传统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瓦解,新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不管是传统的农耕社会,还是高度行政管控下的计划经济时代,医患之间,不管是过去的患者和传统中医之间,还是计划时代农民和赤脚医生之间、职工和单位卫生室医生之间,都是一种长期关系,因此大家都是在一个熟人社会中生活和活动,在这个熟人社会中,双方都明确的预期到,医生不会太过,患者也不会太过,双方因此建立长期信任。适应这种熟人社会的社会观...

.
迢书

改革考核方式 改善医患关系

迢书 04月13日

熟信创始人。

 

 

噩耗再次传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邢志敏被刺。

医生无辜,但是预防悲剧不能靠严惩凶手,只能靠改善服务。一次冲突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有一百次投诉、一万次不满意。减少不满意,就能减少投诉和冲突。人难免有情绪,患者可能迁怒,被刺杀的医生很可能是代其他医生受过。

医学绝非万能,常常无奈,正所谓:To cure, sometimes. To alleviate, mor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也就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如果只重视治愈、缓解,却忽视安慰,医患矛盾就很可能激化,这既威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又影响医院的效益...

.
王和岩

以前的温暖是否还回得来

王和岩 04月03日

财新传媒记者

“传统的民间中医,乃至40年前的赤脚医生,受到的医学训练很差,医疗事故也比比皆是,但是,没有今天如此恶劣的医患冲突。因为,医患之间的长期关系,本身就有一个信任关系,医生不会太坏,患者不会太过。”

这段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在我们杂志《新世纪》周刊上撰写的“重建医患关系”里的。它勾起了我对医生、医院的诸多回忆。加之近来赴哈尔滨采访哈医大一院血案,颇多感触。忍不住在电脑前写下我在财新网的第一篇博文——“关于医生的记忆”。

对于医生,我有很多记忆,有儿时的,也有成人后的,有小地方的...

.
王新江

医患血案休不了

王新江 03月29日

财新传媒总编室编辑

看财新网“医患血案何时休”报道,照例以批评医疗体制作为落脚点,文章最后一句“希望像哈医大血案这样的惨剧不要再发生”。文章嘛,当然也只能那样写,结尾总得给人点儿亮是不?但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其实医患关系紧张,乃致时不时发生个把血案,在目下中国一点也不奇怪,希望这种事不再发生的人最终会绝望。依我看,这事与体制啥的也一点关系没有,为什么?因为有些个事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均”这个指标。当“人均”数字极为恶劣时,所有参数都会失灵。这个道理,只要想一想“相对论”是如何诞生的、“万有引力”又是如何失灵的,就很明白...

.
郑道

如果在医患关系中,双方能多点信任,多一份沟通和理解,医患关系也会缓和许多

    【财新网】(记者 郑道)近年来,医患关系之紧张,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对于这一观点,都不用太多举例,随便到大街上拦住个进过医院的人,想必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为什么医生和病人有时会势如水火?原因很多,解决问题的药方也很多。但最要紧的一个事实是:几乎在所有的医患纠纷中,院方都是强势的;医生和病人紧张的关系至今没有消除。

    我不想去探讨上述问题如何产生该如何解决——这于我而言,着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这一问题病灶何...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