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 周三
美联社
| 越南与中国的海上石油争端升级
| Vietnam escalates dispute with China over oil rig
越南在周二向中国发出警告,表示如果中国不移除在两国争议海域的一个石油钻井,越方会采取一切措施,保卫其在南中国海的利益。这表明亚洲最敏感的海域的争议正在升级。
中国周末开展了钻井平台设置作业,这被广泛认为是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中最具挑衅性的举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称中国的行动是“挑衅性的,对于保持这一地区和平稳定没有帮助”。越南外交部部长范平明则致电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表示,“越南...
希尔 大卫
04.10.2013
更多内容,请见:https://www.chinadialogue.net
旨在保护亚苏尼国家公园的创造性的努力宣告结束,中资公司的石油钻头已跃跃欲试。
环保人士表示,石油开采将威胁到这个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的苏尼亚。图片来源:Caroline Bennett / 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
厄瓜多尔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宣布放弃禁止亚马孙地区石油开采的方案,此举在全国各地引发了抗议浪潮,各方纷纷猜测方案失败原因。
该方案名为“亚苏尼-ITT计划”,承诺永不开采亚苏尼国家公园内储量超过一亿桶的伊斯平戈...
.斯蒂芬·莱希
22.04.2013
在宣示了多年的绿色雄心之后,BP悄无声息地卖掉了所有可再生能源资产,专注于化石燃料业务。
环保人士指责BP放弃风力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行为。图片来源:Sherwin Williams
石油巨头BP公司曾经花费巨资告诉世界它正在“超越石油”走向可再生能源。但如今它却在静悄悄地“重返石油”,宣布将其巨大的美国风能利益出售。 BP的这一决策是在可再生部门发展达到新高时做出的。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已经占到了美国总发电量的近15%。近年来美国新建的燃煤电...
.
(原文发表于【IT经理世界】)
媒体最近几年一直在热炒一个命题:北美将变成“盛产石油”的新中东,中海油自然不愿意错过这一场能源盛宴,提出以溢价61%的天价--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尔森石油公司,算是为自己先行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很明显,“北美新中东”的命题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炒高了北美的能源资产,但北美能源的未来是否如期望中的美好还值得商榷。
为这个命题推波助澜最给力的投行当属有份这个天价收购案的花旗银行,他们推出了一份叫作【能源2000:北美成为新中东】的重量级报告,不啻为中海油这一挥斥...
.(原文发表于【IT经理世界】)
眼下的中东怎一个“乱”字了得。叙利亚的内战似乎在接近尾声,埃及又开始动荡不安起来。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暴力骚动的下一站很有可能是约旦。也许有人会说,中东乱就乱呗,我们瞎操哪门子心。但如果我说中东的旦夕祸福将会深深牵扯到我们跑加油站的费用,想必很多工薪阶层的同志对此会颇有感触。
中东局势的动荡会极大地影响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稳定性,而与此同时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又令问题雪上加霜。比如土耳其对伊朗石油的依赖性就相当大。根据伊朗半官方的Fars News Agency的报道,今...
.贝丝·沃尔克
26.11.2012
南苏丹最大的石油客户——中国发现自己已经处在解决苏丹南北争议的中心,但这一局面并不容易应对。
联合国部队中的中国工程师抵达达尔富尔南部的尼亚拉。 图片来源:United Nations Photo
今年1月,南苏丹政府让石油生产陷入严重停滞,并指责其邻国苏丹过度征收出口费用、攫取石油运费。几天后,中国主要石油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被以“不合作”的理由驱逐出南苏丹。一位中国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对路透社说,各石油公司在震惊之余,被迫迅速关闭油井,以至于来不及排空的原油凝结有毁掉管道的...
(原文发表于9月20日【IT经理世界】
1973年十月爆发了那场让西方世界刻骨铭心的“石油危机”,在OPEC的石油禁运之下,六个月内油价攀升了300%,通胀肆虐,西方陷入了衰退。痛定思痛的西方开始努力减少对OPEC的依赖,非OPEC的石油产量在十年之内猛增50%,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高价石油时代的到来。石油危机的后40年,油价波动了很多次,但是油价再也没有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以真实价格计价)。
世界经济正变得越来越能源密集型,与此同时在技术上,经济上,政治上和环保上值得开采的石油储备的新发现速度却远远低于消耗...
.
(原文发表于6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油价下跌得比较厉害,坊间很多专家都在不亦乐乎的宣告廉价石油时代的到来。看得出,人们要么是太过于乐观,要么是太过于健忘了。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数据(如下图),油价在短期常常有较大波动。但自1998年以来油价的长期趋势是明显的上涨。1998年扣除通胀因素的平均油价是$1.41/加仑,而今年这个数值是$3.62/加仑,增长了156.7%,而同期CPI仅上升了44%。在全球量化宽松,债务扩张的今天,油价明显跑赢了通胀。结论就是,从长线来看,石油和黄金一样是对冲货币超发和通货膨...
.2011年6月23日,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决定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来降低油价,其出发点应该是企图推动经济复苏。事实上,据Hamilton (2011)的研究,美国在二战后的12次经济危机中的11次都与石油有关。下图是详细的说明。
最右一栏的经济危机数据来自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除了1960年的经济危机与石油并无关系之外,其余11起经济危机都与石油价格上涨有关联。与此同时,在12次石油价格上涨事件后,只有2003年的委内瑞拉动荡以及第二次海湾战争没有引发经济危机。Hamilton的结论也非常谨慎,他指出:石油价格上涨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