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夏洛特·金
竹子能够发挥惊人的碳汇功能,中国正将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独特方案加以推广。
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的竹建筑。图片来源:Riccardo Bianchini / Alamy
说到竹子,人们总会首先想到大熊猫。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竹子在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中无处不在。中国拥有680万公顷竹林。这些竹子在中国遏制气候变化的计划中还会发挥巨大作用。
竹子生长迅速,用途广泛,能够在退化的坡地土壤上茁壮成长。长期以来,有着“穷人的木材”之称的竹子不仅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且还是固定...
.2020-10-26
唐瑞
尽管背负着空气污染的历史,但北京也是为数众多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栖息地。一些细小的举措,就可以让北京换上生物多样性的“新名片”。
北京西北部的野鸭湖湿地上空一只翱翔的白腹鹞。图片来源:唐瑞
前些日子,我问我的几位朋友,当他们听到“北京”这个词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我的外国人朋友给出的最多的答案是“污染”。
中国的首都有一个棘手的形象问题。十年来,北京是我的家,我爱上了这里的人和各类野生动植物。因此我相信,北京有能力通过现代化城市设计和管理,让这座城市变...
.2020-10-13
拉梅什·布尚
研究人员为最高风险的湖泊绘制了地图,并呼吁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努力,减少洪灾的威胁。
尼泊尔阿玛达布朗峰(Ama Dablam)的冰川湖。图片来源:Zoonar GmbH / Alamy
最新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地区有47个极具危险性的湖泊,它们可能会决堤,造成下游地区洪水泛滥。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苏丹·比卡什·马哈然(Sudan Bikash Maharjan)表示:“在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国的波曲河、甘达基河和卡纳利河流域,共发现了3624个冰川湖,”该报告由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与联合国开发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