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美国大选
虎哥工作室

到底谁赢了这场辩论?

虎哥工作室 10月11日

牛津大学区域研究学硕士

希拉里和川普的首次电视辩论,据说创造了和 超级碗有一拼的收视率。   (美国广播公司:数百万人观看了希川会,规模堪比超级碗)     把什么严肃事件都能搞成节日的美国百姓载歌载舞,在周一晚涌向酒吧,欢度一个半小时的专场相声汇报表演。   甚至有餐厅分别开出了川普和希拉里汉堡。也不知道最后销量哪家强。   (佛罗里达这家万豪酒店推出希式和川式套餐,吃完上传照片就有机会赢取一晚总统套房)     第二天一觉醒来,美国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在反刍这场辩论。   比如,sniff 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热门....
王青

赞女儿黑前任谈初夜 特朗普真的很敢讲

王青 10月09日

财新传媒实习记者

 

(本文含大量不雅词汇,请酌情阅读)

 

前脚华盛顿邮报曝光特朗普的不雅言论,大家还在被“只要你是名人,女人就会让你为所欲为”震惊得瞠目结舌时,后脚CNN又踢爆特朗普多年来录制一档广播节目的尘封录音,再次令人侧目。

17年间,特朗普不断地与口无遮拦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霍华德·斯特恩大谈有关女性的粗俗言论,他评论自己女儿伊万卡的身材,宣称自己与处于经期的女性们发生过性关系,还同时与3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并称超过35岁的女性就可以淘汰出局了。这些歧视女性的言论和露骨的谈话比起周五晚上华盛顿邮报曝光的录音有过...

.
微思客WeThinker

何海波:在美国看大选之“拉票记”

微思客WeThinker 09月28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何海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这是我多年前“在美国看大选”的续篇。

上次在美国,正好是希拉里和奥巴马争夺民主党内提名;时隔8年,希拉里再次站到了美国政治舞台的中央。这回她不但赢得党内提名,而且似乎比那口无遮拦的对手更有希望些。这一次来美国,我希望不仅从报纸电视和日常闲谈中了解美国选举,而且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

要约

最好的了解是参与。我登录了希拉里的网站,填了邮箱和邮编,从此不断收到希拉里竞选团队发来的邮件(我也登录了特朗普的网站,但没有任何回音)。邮件以不同人的名义发出,其中也包括奥巴...

.
包特

跟美国总统候选人学辩论

包特 08月24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最近在各种渠道看到对于美国大选的讨论,但总觉得只看只言片语也很难判断一些东西,所以昨天专门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观看了一下希拉里和川普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接受提名的演讲。但看完以后觉得收获更大的是能比较长时间地观察和学习二人的演讲和辩论技巧,并深深被二人的隔空过招折服。看完演讲本身以后再看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感觉很多媒体都把两个演讲有意无意地分割开来了,特别是也许川普本身不是很讨媒体喜欢,很多媒体对他的发言都是片语带过,甚至在视频网站上,川普演讲的视频清晰度也低于希拉里。但我以为很多希拉里发言的精彩...

.
微思客WeThinker

全球化、不平等与美国大选

微思客WeThinker 06月17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文/张铁志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世界不是平的,而是越来越不平等,尤其是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知名经济学者Branko Milanovic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全球不平等》,深刻地讨论这个问题。他的研究证据表示,全球化让开发中国家的劳工阶级所得上升(尤其中国),让全球最富有的顶端阶级更富有,对工业化国家内部来说则是不平等越來越严重,中产阶级严重消失。         这个经济不平等状况有严重的政治后果,这正是我们在全球都看到新的政治力量的崛起。          一方面,右翼民族主义的力量在欧洲快速崛起,民众支持....
徐瑾

川普旋风击中了什么美国痛点

徐瑾 05月30日

青年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FT中文网财经版块主编

《经济人》(econhomo):川普正式成为共和党的总统提名人,他和希拉里的对决看来难以避免。我曾经私下和美国普通人聊过,有人认为川普胜出50:50,大家厌恶政治,而希拉里太像传统政客,而川普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不太像传统政客。 福山以及FT的马丁沃尔夫等意见领袖,对于川普上位的民意操纵以及民粹旋风都做了不少点评。要点在于,即使精英不喜欢川普,川普走到今天已经是他的成功,而他走到这一步,算是给各路精英上了好好的一课。

不平等之怒,或许将成为未来最大的民粹情绪来源,无论东西。

    川普旋风背后的经济不平等诉...

.
南桥

得青年者得天下  

南桥 11月30日

旅美学者,专栏作者

奥巴马和费城青年合影 (图片来自白宫网站,摄影者Pete Souza)

美国总统大选硝烟消散之后,共和党人在“痛定思痛”,反思何以再次败北。接受福克斯电视台访谈的时候,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称“人口构成对我们不利”,“对于年轻女子来说,我们这些人只能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在堕胎这些问题上,我们不能过多纠缠。”这些说法,无不说明了他对共和党失去年轻人的焦虑。

共和党有个“老大政党”(Grand Old Party)的绰号。近两次大选中,这个“老大政党”中的“老”字,成了共和党人的一个心病。2008年,72岁高龄参选总统的麦凯恩败给了...

.
张铁志

美国政治将由民主党主导?

张铁志 11月21日

台湾知名政治评论家

 

2012年十月,前民主党籍参议员乔治麦高文(George McGovern)过世了。他曾经在1972年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那时美国刚经歷六零年代的剧烈政治变动,浓厚自由派倾向的麦高文打造出一个「麦高文联盟」──亦即他的主要支持群体──包括少数族群、高学歷白人和年轻人,白人工人则流失到共和党。结果他输给共和党的现任总统尼克森,並且是美国选举史上最惨烈的败仗之一。   没想到,就在他过世后的一个月,欧巴马实现了「麦高文联盟」当年未竟的梦想。这一次,他们成为美国多数。   在这次选举中,女性支持欧巴马比罗姆尼多出十一个百...

.
安替

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谈中美关系

安替 11月19日

专栏作家,哈佛尼曼学者

11月5日,美国大选日前一天,我电话采访了家住在纽约上州的美国前驻华大使洛德(Winston Lord)。虽然是里根任命的驻华大使,但他豪不隐晦对奥巴马必然当选的信心。洛德大使在四十分钟的专访中,在对中美关系给出独到看法(他认为中国不是“崛起”而是“回归”),同时也痛陈共和党本身的问题。整个采访以英文进行,以下是中文翻译。

问:您当年陪基辛格秘密访华,协助筹建美国在华使团,后被里根派驻中国任大使,也曾是克林顿时期的分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1993-1997),毫无疑问是制订中国政策的关键人物。这些经历让你对中美关系...

.
陈季冰

一.

 

尽管直到选举日前最后一天公布的民调结果依然显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支持率难分伯仲,但凭借着在俄亥俄、威斯康星、爱荷华、宾夕法尼亚、新罕布什尔和弗吉尼亚等大部分摇摆州的微弱优势的胜利,美国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势如破竹地在美国时间11月6日午夜已经统计出来的选票中夺得超过300张选举人票,从而击败挑战者、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

如同改写历史的2008年一样,奥巴马今年的胜选书写了美国现代选举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自1940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以来,还没有哪位现任总...

.
王冲

揭一揭美国大选的“金钱政治”

王冲 11月12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

昨天参加美国使馆组织的模拟投票,章文兄建议写点东西说说美国大选和金钱的关系。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花30亿美元,实现政权的稳定更替,给国民一个选择的机会,多便宜啊!!!

想起拙著《选票的背后》有些关于金钱政治的片段,贴出来,和大家共享。

 

 

罗斯福开启的反对大公司捐款助选为后来的美国人所效仿、遵从,近一个世纪以来,针对大选和金钱的斗争从未间断过。

1925年,美国国会修订1910年通过的《联邦腐败行为法》(Federal Corrupt Practices Act),对竞选联邦公职的候选人的竞选开销做出限制,同时建立了申报制...

.
吴裕彬

 

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成功,对中国经济是件极大的好事。罗姆尼在竞选期间习以为常的叫嚣“入主白宫第一天便把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即便发动贸易战争亦在所不惜”,他的落选值得我们庆幸,许多人都有一种“倒吸了一口凉气般的释然”

 

 

在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内,中美关系降到了低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为他的再次当选而欢欣鼓舞呢?这是因为中美关系冰冻期的动因主要是美国遭遇罕见的经济危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对GDP的占比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水平。布什执政期间形成的中美经贸热恋(西方媒体称之为Chiamerica或者G2...

.
南桥

近距离看大选  

南桥 11月09日

旅美学者,专栏作者

美国总统大选之前,朋友看着我的花白胡子,说我一定充满智慧,问我预测谁当选。我说今天水晶球我没随身携带,还真不知道,怎么不问我中国下任国家领导是谁?我敢打赌,这个我还真知道。

  今年大选选情紧张。大家都知道此次选举非常重要,将决定美国未来走向。罗姆尼和奥巴马两人在多项民调中旗鼓相当。此前美国又遭风灾,奥巴马指挥从容,获加分不少,共和党为此更有危机感。双方竞选各砸了十个亿。事后来看,也是大炮打蚊子。要争取的独立人士并没有那么多。四年下来,针对奥巴马的民意颇为两极,大家要么很喜欢,要么不喜欢,中间摇...

.
南桥

选总统  

南桥 11月09日

旅美学者,专栏作者

不到十八岁的小朋友不能参加选举,所以我家小朋友只是在学校参加“模拟选举”。这是F4带回来的“选举”作业的草稿。 封面

 

这上面说,美国人选总统时候,最看重的十项品质为:勇敢、关爱、合作、公平、诚实、聪明、善良、耐心、尊重他人、勇于负责

 

什么人可以成为总统呢?必须35岁以上,在美国出生的美国公民,作为美国居民达14年以上,不能连任两任以上。假如可以加一个条件,你会怎么加呢?F4说,必须上过“强化班”。   总统职责是什么呢?担任一国首席执行官,确保公民遵纪守法;担任一国元首,代表全体...

.
沈乎

奥巴马连任,肯尼亚沸腾

沈乎 11月08日

财新传媒记者

昨天,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多少人知道美国总统是黑人?地球人都知道。

多少人知道奥巴马是肯尼亚后裔?肯尼亚人都知道。

“Cyrus,真不敢相信你们做了六个版的奥巴马!”昨天晚上,当我翻阅肯尼亚报纸The Standard的时候,我被铺天盖地的报道震惊了。

“今天上午他连任了。所以,明天还要多呢!”The Standard的记者Cyrus答道。

我今天早上匆匆出门买了两份当地报纸,果然Daily Nations为奥巴马贡献了头版在内的五个版。而The Standard——15个版。

自打我来到肯尼亚,就持续被问到我对美国大选的态度。最先问我的是...

.
唐家婕

奥巴马的胜选之夜

唐家婕 11月08日

财新《新世纪》特派华盛顿记者。

 

 

芝加哥时间11月7日凌晨12点半,确定达到270张选举人票的当选门坎,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带着妻子与两个女儿走上V字型的蓝色舞台,接受众人的祝贺。

  “再四年!再四年!(FourMoreYear!)“台下万名支持民众的欢呼,响彻了整个芝加哥会展中心(McCormick Place)。有些人摇摆着美国国旗,更多人举起手机记录这个历史时刻。

  舞台后方,红色布幕拉开,电视屏幕播放着竞选过程中的记录影片,有奥巴马的竞选之旅、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学校与小孩的亲密互动、志愿者在竞选总部打电话催票、支持者在演说中感动哭泣、或是选民紧握...

.
李昕

美国大选怎样作弊

李昕 11月07日

财新国际董事总经理

 

美国在投票。

民主的体现是选举,选举的做法是投票,投票就有人投的动作和票本身,还有谁投,在哪里投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出花样。

最传统的做法是在位者按照自己党派的利益修改选区,英文有个词叫gerrymandering。美国选举不是看绝对票数的多少,而是选一个区内的投票人,赢得该区就有对应的全部投票人数,赢家通吃。1812年麻省州长Elbridge Gerry修改州内选区划分,以便于在各区都有支持自己党派的选民,平均使用火力,保证赢得多个选区。修改之后的选区边界极其扭曲,讽刺漫画家将一个古怪蜿蜒的选区描绘成张牙舞爪的火龙,英文...

.
安替

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谈美国亚太战略转移

安替 11月06日

专栏作家,哈佛尼曼学者

专访芮效俭大使,谈美国亚太战略转移、TPP和华为

在美国大选前的11月2日,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芮效俭大使(J. Stapleton Roy)在华盛顿特区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专访,详述中美关系中遇到的问题。芮效俭大使1935年出生在南京,父亲任教金陵大学。1991-1995年曾任驻华大使,1999年升任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他通晓中文,办公室桌上放着有些翻旧的《习仲勋传》,墙上挂着温家宝总理为基辛格撑伞的照片。整个专访用英文进行,以下是译文

【南京出生的美国外交官看中国】

问:您出生在南京,又是1990年代驻华大使,对中国观察已...

.
倪伟峰

 

      大选前夕,美国上市公司三季度盈利报告,让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十分失望。与此同时,一个近期不时在分析师电话会议中提到的词,也让华尔街的交易员和金融家们十分头痛:“财政悬崖”。

  所谓的“财政悬崖”,是指一系列的政策变化,这些变化将于今年年底正式生效。这其中包括小布什任总统期间所通过的减税措施即将到期,美国人社保工资税率下降2个百分点的政策也将到期,总价值超过6000亿美元。另外,政府将在未来面临近巨额开支削减。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也表示,总体来看,美国未来经济前景十分暗淡。尽管民主党...

.
徐贲

美国的竞选与金钱

徐贲 11月06日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在美国,竞选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根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的统计,2012年参议员竞选费用最高的三个州分别是得克萨斯(37,909,656美元),马萨诸塞(33,498,318)和密苏里(19,838,073)。众议员竞选的前三个州则为俄亥俄(15,891,197),明尼苏达(15,758,107),佛罗里达(9,262,799)。“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简称 PAC)在竞选募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AC是一种专门为政治竞选筹集和支配经费而建立的组织,往往有特殊利益的背景(如银行业、汽车工业、教师或劳工工会等)。它可以向参选人提供竞选款项(...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