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朋友圈
微思客WeThinker

真假“朋友圈”:你想活成什么样,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微思客WeThinker 03月02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编者按:人生就如同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会被什么内容所亮瞎。“朋友圈”究竟是什么?是自我美化的展示,是在暴露与隐藏之中的营销,是乞求最卑微的满足感,还是刷出存在感?作者希望我们意识到,因为“你想活成什么样,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刘肖瑶 | 香港中文大学本科生


几个月以前,有个朋友在微信上跟我说:“嘿,好久不见,看起来这两年你过得不错啊。”

当然,他指的“不错”,是我看上去积极对待现在的生活并尽力去享受它。他所得知我的“生活”,也基本是透过朋友圈而看到的。

在朋友圈上,我似乎和一年前判若两人。...





.
郝智伟

大年三十即将结束,亿万人五加二、白加黑地“集福”有了结果。支付宝数据显示,最终,近1.68亿用户集齐五福,分享2亿元奖金。小郝子的朋友,最少的拿到1.08元,最高的为666元,支付宝终于将欠了一年的“敬业福”还给大家。其后,网友们纷纷晒出红包“战绩”,很快刷爆微信朋友圈。

年关档口,亲友团聚,讨个利是,求个吉利,红包就像是加了巧克力的烈酒,让人血脉贲张、蜜意心上,支付宝就是要利用这个特定的文化表达,让用户玩High,占据他们的心智思维,明确他们的关系链,将更多人卷入其应用场景当中。

可即便支付宝一再强调早...

.
微思客WeThinker

生活在“朋友圈”的人 为什么活得那么累

微思客WeThinker 11月02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求在于他”者往往惴惴不安,因为他们要小心翼翼维护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要不断地往上爬,渴望获得更高的评价,他们一直在追逐“评价”,可外界评价本就众口难调、尺度不一,对个人的批评或误解本就在所难免。于是,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惶恐之中,并且少有喘息之机。

宗城 | 微思客编辑 ,706青年空间专栏作者,凤凰文化、文汇APP外约作者

 

一.

翻阅自己从前的杂文、碎碎念,发现有几篇杂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对“朋友”与忙碌生活的探讨。具体而言,它包括几个点:何者为“友”;为什么...

.
徐瑾

云悼念杨绛:朋友圈不能承受之重

徐瑾 05月26日

青年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FT中文网财经版块主编

 

换而言之,对于杨绛的纪念单一与神化,是一种集体鸡汤之轻,也多少暴露了朋友圈不能承受之重,一切沉痛以及反思,都在温情话语以及死者为大的集体话语中消解其意义。

杨绛先生去世,如同朋友圈的高山落石,炸出一片膜拜之声,以及各类自称的杨绛迷,而杨绛名著《洗澡》也成为不少人口中最爱的一本小说,可谓刷屏的云悼念。

毋庸置疑,这一方面首先是源于杨绛的个人魅力,其名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等等,在社交媒体的流行程度恐怕排在崔永元以及撒切尔夫人的真假名言之上——毕竟类似文化名人已经依次凋零...

.
兰荣杰

微信营销与法官操守

兰荣杰 07月01日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按】数月前妇女节的随手之作,发在《方圆》的专栏上。近几日见错案追究、法官操守等问题炒得火热,干脆也凑凑热闹。

周末恰逢妇女节,全家老小就以此为借口,到一家新开的火锅店解解馋。点菜时,女儿提出要吃冰激凌,服务员告知,如果我们拍一张火锅的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即可获赠一杯冰激凌。我和爱人相视一笑,都说:我可不愿在朋友圈发这些东西。于是最终我们花18元为女儿买了一份冰激凌。

看得出来,服务员觉得有些奇怪。我们一家人怎么看也不像土豪,但是一条微信就可免费获得的东西,却非要花钱买,难免有些令人费...

.
杨思亮
《新周刊》杂志曾在2007年9月推出一期封面文章《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详尽阐述了信息泛滥对人类生活的诸多不利影响,并引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1978年的预言: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文章面世7年后的今天,媒介和信息流的发达程度较以往更甚,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生活新时代,智能手机成为最重要的生活伴侣之一,而由此引发的无处不在、日新月异的社....
肃豫

2014年终策划| 微信朋友圈的奇葩们

肃豫

(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笔者一个很好的朋友,米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的那样: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何必拆穿。但是,笔者作为美国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候选人,去过西方许多国家,本来可以什么话都不讲,可是笔者看到约稿的大妹子这么热情,一句话不讲也不好。笔者决心和大家一起不吐不快,宁愿掉光节操,也要敢于揭露朋友圈赤裸裸的现实。

 

正如一句电影台词所说的,“人生就如同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会被什么内容所亮瞎。”人生如戏,全靠朋友圈演技。曾经暗恋的女神变成...

.
吴澧

可混成一片,且突出个人

吴澧 10月30日

专栏作家

收到读者来信:“我是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从《南方周末》专栏开始,一直关注您。最近有个很困扰我的问题,想向先生讨教。可能是性格原因吧,我更喜欢一个人做些事情。读的是工科学校,自己喜欢文学类书籍,爱好和周围朋友有差距,感觉怎么都融入不进朋友圈里去(但也没有格格不入,能够正常说笑)。毕业之后要去国企工作,很担心自己人际交往的技能,想听听先生您的建议。”

这位同学,似乎以为融不进朋友圈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其实,当今之世,很少有人一辈子待在少小养育之地;而那地方又偏偏无甚变化,住家周围始终是自幼熟悉的邻居...

.
迢书

 

微信朋友圈是智识低下者的避风港。很多帖子在微博上早被骂裂了,但是照样在微信朋友圈扩散,因为批评熟人不好意思。我经常在熟人的帖子下评论“谣言”“假的”“转发这个有失身份”,到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转以下几种帖子者,都会被我贴上“智识低下者”标签:

 

一、愤青贴,尤其是号召抵制日货的——经济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最恶心的是抵制电影3D《贞子》,还说5月12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不记得日期,总看过《金陵十三钗》吧,有5月份穿棉袄的么?还有什么日本和腾讯打赌,说以中国人的血性,某反日帖子转发不会超...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