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新冠肺炎防疫
卓勇良

宝宝抗疫——感恩武汉人民

卓勇良 03月08日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宝宝抗疫

外公写于202037日星期六,宝宝纪元1812

 

自从117日放寒假以来,宝宝至今没去幼儿园。这或许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寒假,至今已51天。听说香港中小学和幼儿园420日开学,杭州或许更晚一些。

宝宝早就知道,这些都是新冠肺炎惹的祸。

春节过后的那天上午,外公和宝宝一起在楼上聊天。外公说,现在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外公话音刚落,快5周岁的宝宝连声说,“我知道的,新冠肺炎,妈妈告诉我的”。

外婆在夏天买了一张双层床,大家把上面那层称为“楼上”。顺着小小扶梯来到床的上层,楼顶触手可及,桌椅都...

.
香樟经济学术圈

一位武汉中小企业家的经营账

香樟经济学术圈 03月08日

由中国社科院、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发起

撰文 | 罗知(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系主任、教授)   武汉某企业老总H先生联系上我,是因为看到我发在澎湃新闻上的文章《疫情中的三个武汉企业案例:最担心客户流失,都希望尽快复工》(2020-03-05,澎湃商学院)。发稿当天下午,他就通过我的同事找到我,说要和我聊聊他的故事。和他聊之前,我心里还有点打鼓,因为H先生直接指定了时间让我给他打电话,而不是和我商量,这与之前所有的采访对象都不一样。   拨通电话,我才知道,原来H先生正在武汉市当志愿者。H先生的企业是做文化用品的,拥有一个小型工厂和....
作家方方
3月7日。   天又晴了,而且有点热。大自然有点洋洋自得,太阳一出,就忘记了昨天的阴冷,一派完全与早春无关的样子。昨天头疼,吃了安眠药,比往日提前一小时睡觉,依然睡到中午,起来时,已经好了很多。收到快递通知,不知道哪位朋友给寄了一个测试健康的手表。寄件地址看不出好心人为谁,想了半天没想出。朋友,请给我留个言好不?不公开表扬,但私底下也好表达谢意呀。折腾了一下,已经用上,感觉不错。   早上,医生朋友发给我信息,他的留言充满惊喜。说武汉3月6日新增确诊已经跌至百人以下。“新增确诊病例在一百以上亚低位....
唐涯

诗酒趁年华 | 生命中的四十五天

唐涯 03月07日

博士、金融学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的金融江湖公众号主理人,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主理人,年度财富报告主理人,曾任北京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早上起来,不小心看到日历,发现自己宅在斗室已经45天了。   其实开始“宅”之前有过各种美好的假设——这几年过得有点高强度,不妨趁这个“不可抗力”松下来,看看早就想看的闲书。有好几封想写给自己的长信不妨动笔,做一直疲懒嫌烦的美容仪护肤,开始将总因为“工作忙”而断续的跑步坚持下来,将体重调整到两位数。每天早上陪儿子读首诗,讲个晚安故事…..   想象中是一段悠闲散漫的时光,是平时忙碌琐碎生活中总是感觉遥不可及的“白月光”。   而真相是,从兵荒马乱的“新冠春节”开始,所有注意力都被恐慌,悲愤,痛苦,....
李松蔚

“离家之前,我还会暴躁一次。”

李松蔚 03月07日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我想爸爸了   问:   我的父母是遥远的存在,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的生活。甚至,我觉得我患上乳腺癌也跟与父母的关系紧密相关。父母在我一两岁时离异,母亲从未谋面,父亲也极少关爱。自小得奶奶呵护颇多,但她早已离世。   现在在自己身上发现跟父亲一样的强势、控制,想对儿子放手可就是放不下,对他的学业过度焦虑,如果他不按照我的计划完成每天的学习,我就要崩溃。这一点像极了我爸。为什么我最讨厌他的地方却又复制到我身上,这种代际传递太可怕了。   我也试图理解爸爸,从他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去想他...

.
陆跃玲
这两天一条网络视频火了,中央指导组在武汉一小区考察时有居民大喊“假的,假的”,反映社区物业假装让志愿者送菜送肉给业主,实际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孙春兰副总理当即要求省市领导深入了解情况并指出,群众有情绪很正常,这提醒我们,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还存在短板。不要掩饰矛盾,要实事求是,明确问题出在哪里,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小组梳理中央指导组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其实都折射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疫情防控,一定要实事求是。 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坚持实事求是,最....
世界说

德黑兰疫区十日记

世界说 03月07日

“世界说”是是基于海外华人志愿者的媒体项目。关注世界资讯,讲述全球故事,和你一起积极生活在别处

编者按   本文是作者自2月21日至3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写下的生活日记。   对比其他国家,伊朗异常紧张的国际处境、多年制裁下脆弱的经济和深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宗教传统,都影响着它面对疫情的态度。从2月20日晚间伊朗首次宣布在境内发现新冠疫情开始,至3月1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978例且出现多位高官感染,短短十天内伊朗经历了对病毒从无视到重视,从嘲笑到紧张的剧烈心态变化,而疫情发展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截至3月5日,伊朗确诊病例人数已达3513例,而本文作者仍在德黑兰家中,等待疫情转折点的来临。生活也在继续....
胡泳

胡泳:危机时刻的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上)

胡泳 03月07日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新冠肺炎中,公共卫生监控对隐私权的侵犯可谓触目惊心。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的平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有三个原则应当遵循   监控的黄金时代   2015年12月2日,已婚夫妇赛义德·法鲁克(Syed Farook)和塔什芬·马利克(Tashfeen Malik)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一家社会服务中心发动恐怖袭击,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两名袭击者随后在与警察的枪战中丧生,死前销毁了他们的个人电话。但法鲁克留下了他为之工作的县公共卫生局发给他的工作电话,一部运行iOS 9操作系统的iPhone 5C,不过已用四位密码锁定....
硕俊家书

TF电影节会是“万家宴”吗?

硕俊家书 03月07日

高校任职,访问学者。

身为过客,说实话,我很少关注小城的新闻,微信群是我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周五一觉醒来,发现本城华人群里几百条发言,看内容,第一反应是:完了。

  原来这座位于美国中部的只有12万人的小城,周四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电影节True/False Festival,近两万人参加。

有群友表示:这个电影节我几乎每年都去看,大多的放映都是在很小的空间,人非常挤。这次外来的人很多,包括不少刚从国外飞来的人,放映空间入场时没有测量体温,大家没有戴口罩,只要有一个传染者(也许还是无症状的传染者),这儿 就会变成韩国和意大利的情况,这...

.
陈建国

疫情期间坐飞机哪些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携带和托运

陈建国 03月07日

资深机长,爱飞行俱乐部董事长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 在2020年2月10日发布了《旅客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运输指南》,其中对于旅客在疫情期间乘机,携带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了解释。   提前了解这些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在乘机时仅仅携带受限物品,避免给自己的出行带来不便。   以下为指南全文:   旅客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运输指南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消毒剂、体温计等。   一、口罩   商品化的医用口罩、N95口罩均可以携带,乘机时没有限制。   电动口罩可能含有锂电池,乘机时应满足携带锂电池乘机的相...

.
返朴

天花是怎么消灭的?一场众多孤儿活体接力的救世壮举

返朴 03月07日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19世纪初,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保质期只有12天。为了将牛痘传到遥远的新大陆,他们决心采用“人链”为疫苗“保鲜”:几个成年人带着一群孩子,毅然离开熟悉的家园远航。他们付出了惊人的努力,也有生命的代价,最终使接种疫苗预防天花的观念广为人知,奠定了人类消灭天花的重要基石。   撰文 | 马之恒   从古老的天花和鼠疫,到绵延不绝的流感,再到21世纪初的SARS和时下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破坏力巨大的传染病,不断提醒着人类文明的脆弱。到目前为止,唯一被人类完全消灭的传染病,是1980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宣告野...

.
古睿

疫情之下的意大利:不拥抱不接吻行得通吗?

古睿 03月06日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读,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社会学与社会研究学院交换生

作者:古睿 仅仅短短一个月,形势反转迅速而剧烈。意大利每日新增人数从个位数,十位数,再跳到如今的百位数;而好像不久之前,我们还不厌其烦地嘱咐国内家人要坚持防疫,并把来到意大利视为“逃亡”,而现在却颠倒过来,已然变成了国内亲友对我们的担心和牵挂。 据安莎社报道,意大利一号患者仅凭“一己之力”,通过马拉松、小镇足球赛、聚会派对等,累计影响50000人,迅速点亮整个意大利。而从意大利开始,欧盟各国也迅速被点亮。国内网友纷纷预测,如果疫情没有控制住,意大利势必成为下一个“武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称,意大利....
作家方方

作家方方:这种僵持还有多久?(42)

作家方方 03月06日

作家。湖北作协原主席。

3月6日。 今天阴天。阴沉沉的,心情随之而阴。空气中充斥着沉闷,无处不伤感。疫情与昨天比,没有明显变化,新增确诊人数依然上百,呈僵持局面。这种僵持还有多久,下周能结束吗? 这几天,我也像很多武汉人一样,压抑,郁闷,加上头疼。而且特别讨厌接电话,完全没有跟人讲话的欲望。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活着。什么都不想说。清点了一下封城前的记录。当时是在转他人微信时,顺手写了一些感想,权当作记录。现在,我将这些集中一起,与自己的日记,连接起来。   1月19日:转《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请务必佩戴口罩》 上个月去成都....
西西弗评论

美国抗疫众生相……

西西弗评论 03月06日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

用美国主流媒体看中国的方式,我们看看美国的抗疫。   我不发表什么观点,也不会造什么美国人屯枪的谣言。   我们就看看实际的情况。   先看看这张照片,我一直以为举着牌子上访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在灯塔国的。   我丈夫是一名病人。没有人接电话,我找不到护士。他现在在咳嗽,他有帕金森和老年痴呆。他需要照顾。他的体温是多少吗?能让他接受冠状病毒的检测吗?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看看这位老年人眼中的无助和悲凉吧。     1   美国CNBC的著名主持人 Rick Santell....
知识分子

新冠病毒的临床试验,会有“神药”诞生吗?

知识分子 03月06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邸利会 责编 | 李晓明   新冠疫情已成全球流行之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截止到3月6日11时,中国现存确诊23872人,国外现存确诊16035人,尤以韩国、意大利、伊朗三国最为严重。   然而,为了寻找药物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国一下子上了200多项,可谓“随心所欲而逾矩”。   正如本刊之前披露的,这些临床试验很多都是小样本,不少也不是随机对照、双盲,很难得出有意义的结果;更可悲的是,这些质量“低劣”的临床试验给一线救治增添负担的同时,也挤占了资源,导致一些本来有希望的药物临床试验遭遇招不到病人的尴尬。 ....
返朴

准确理解新冠病毒可能分为两种类型,且在暴发早期就已并存

返朴 03月06日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编者按   病毒突变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RNA病毒,突变更是常见,这也是为什么流感病毒疫苗相对于乙肝病毒疫苗来说难以研发的因素之一,因为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对于每一个接触过分子生物学实验、有着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来说,“突变”更像是一种中性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然而,对于大多数非专业领域的人员来说,则谈“突变”色变。当然,一方面需要科研人员带来更权威、更专业的解释(需要提一句的是,我们都知道科研更多的是一种“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否定假说-再提出新假说”的过程,因此我们也应该给科研...

.
Dialogue Earth

05.03.2020

姚喆 武毅秀

 

为应对冲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中国或许会再次祭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但其弊端也令人担忧。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仍在持续,其对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恐将持续一段时间。在疫情防控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之后,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央政府“保经济”的基调已经十分明显。

 

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提出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并指出“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 12日,政治局常委再次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全...

.
知识分子

国内外十二学者公开信:支持新冠病毒命名SARS-CoV-2

知识分子 03月06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程   玉 责编 | 陈晓雪   北京时间3月6日,吴云涛、郑志明、黄耀伟、袁国勇等12位中美华人学者在《柳叶刀》发表公开信 [1],认为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符合命名规则,并且不会引发不利的社会、经济后果。   此前在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小组建议将引发新冠肺炎的病毒病名为SARS-CoV-2。但在2月18日,高福、石正丽、谭文杰等七位学者在《柳叶刀》发文 [2] 建议将 SARS-CoV-2这一病毒名字进行修改,理由是新冠病毒作为一种自然产生的病毒,名字中的SARS会让公众会混淆新冠肺炎与SARS肺炎,病毒名字与疾病....
陆跃玲
作者:孝感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   黄晶  1月31日,孝感市中心医院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对孝感市东南医院进行全面改造,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第一天收治了39名病人,到2月2日就增加到136名病人,随着病人的激增,东南医院检验人手不够,急需派人支援。2月2日上午刘自刚副主任去东南医院实地考察后,发现至少需要派4名专业骨干到东南医院去支援。中心医院检验科的王少敏主任在科室微信群里吹响了东南医院的“集结号”,微信群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报名声,我也主动要求到东南医院去,当天东南医院“检验小分队”成立,鲁艳老师负责....
李松蔚

李松蔚:小神兽情绪不佳

李松蔚 03月06日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好几个家长找我咨询小孩子的情绪问题。   都是从最近这一段开始的。烦躁,闹脾气。大一点的孩子跟父母对着干,学习不专心,不好好吃饭睡觉,有的还有躯体的症状。前一段疫情比较紧张的时候,反而察觉不到这些问题。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理本能。现在疫情进入消退阶段,不如前一阵紧迫了,各种「症状」就慢慢冒出来了。   笼统地说,这都是应激反应,以焦虑情绪为主。小孩子焦虑不一定知道怎么表达,但身体是灵敏的,能感觉到不安。关在家里一个月,就算没什么明显的危机,也能从大人的反应和生活秩序的停顿里,产生一种「生活在失....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