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新冠肺炎防疫
返朴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反思此疫,中国疾控该改革了

返朴 02月13日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撰文 | 孙滔   作为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是坦诚的。多年国际组织和疾控系统工作的经验让她对新冠病毒疫情中萌生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   她认可武汉“封城”,对中国公共卫生硬实力有信心,但又不满新冠病毒疫情初期的反应迟缓,质疑公共卫生的软实力。   她反思,专家可以发表看法,但不能替代政府的发布,而发布会更不该发布不严谨的说法。   她说,疫情防控不亚于一场战争,一个国家应该把公共卫生建设像军队建设那样重视起来。   她说,目前情形下,武汉以及整个湖北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那么至少这些地区....
吴晓波

吴晓波:口罩的价格应不应被管制起来

吴晓波 02月13日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

一只口罩可以浓缩出半本经济学教材。 ——吴晓波   文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昨天,在天堂的某一间阶梯教室,一堆经济学家在一起讨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在疫情暴发期间,口罩的价格应不应该被管制起来。”   一月底,陕西省凤翔县仁和堂药店以19元/只的价格进货了一批口罩,以25元/只的价格对外零售,有消费者举报“高价牟利”,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了药店的营业执照。二月初,山东兰陵县五家药店因高价卖口罩的行为,被罚款共计120万元。   第一个发言的,当然是亚当·斯密,他是在场所....
西西弗评论
之前一篇文章里面我写道:   “在预警和上报上,灯塔国流程驱动的模式,预警和上报会更及时。而东方大国结果导向的模式会有更多顾虑,会出现更多的瞒报、晚报的可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没什么坏事。   在全国集中力量抗疫,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在坚决实施隔离上,东方大国的体制有明显优势。新冠这个疫情如果暴发在其他国家,情况会更糟。   在认可东方大国在抗疫方面的体制优势的前提下,对过程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该批评就批评。认可体制在防疫救灾上的优势,不代表不能批评问题。”   很多读者对第....
蔡未名

复工复产:地方政府的“后顾之忧”

蔡未名 02月13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随着延长的春节假期结束,各地陆续开始复工复产,如何兼顾疫情防控,恐成地方政府最头痛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疫情严重地区的首要任务是疫情防控,疫情较轻地区合理设置防护标准,尽快实现全面复工,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话虽如此,笔者觉得具体到地方该如何操作却没那么容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国各省市的疫情虽然有重有轻,仍都在实行最高的一级响应机制,许多地方即使疫情并不严重,也仍在“封区”(隔离市内小区)、“封路”(不许外地车辆人员进入)。   笔者在之前的一则微博中指....
村夫日记

公共健康管理的挑战和趋势

村夫日记 02月13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新冠病毒(NCP)引发的疫情促使政府和市场重新审视原先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对其进行改革将是非常必要的。构建一个既能满足庞大慢病人群又能在关键时刻对抗突发性急症的公卫体系将是未来制度重构的主要着力点。   随着药物革新,传统的传染病在疫苗的普及下逐步减弱,无法再造成巨大的破坏。而在饮食结构改变下形成的慢病则对疾病控制和医疗开支形成了主要的挑战。因此,公卫体系的重心正从应对传统的烈性传染病向如何有效控制慢病病人的进程转变。但是,新的疫情这一突发性事件给出了一个警示,公共卫生管理应该对突发性的新型传...

.
陈剑

陈剑:信用风险模型为何能用于疾病防治?

陈剑 02月13日

信风金融科技创始人兼CEO

2020.2.13

 

许多信用风险模型的数学方法与疾病治疗的数据分析是非常类似的,比如状态转移矩阵(State Transition Matrix),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等等,甚至许多计量经济学的算法就是直接从医学界拿来的,比如存活性分析(Survival Analysis),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方法原来是用来分析药物对于降低疾病死亡率的有效性,但是也可以用来测算贷款的修复措施对于降低违约率的有效性。把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用于疾病防治,也算是经济学界对于医学界的感恩和反哺。

 

对于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到今天一共写了三篇财新博客...

.
作家方方
      正月十九。     封城的第二十一天。有点恍惚感。我们居然被封这么久了?我们还能在群里说笑?还能相互调侃?还能从容地盘点自己吃了些什么?我们真是很厉害。     躺在床上,打开手机,即看到一个同事发的朋友圈。她说她从厨房到房间,跑了三公里。这个更加厉害。这种跑步感觉,跟沿着东湖看着风景跑,完全不可同语。我想,我到底老了,若是如此,怕是会转晕。     今天天色很明亮。到了下午,还出了一会儿太阳,让冬天多出些明媚。     小区的封闭令昨天已经下达到了各社区。所有人不能外出。这道命令,仍是为更严格的隔....
寇宗来

救助中小微企业,防止疫情向经济领域蔓延

寇宗来 02月12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创新与知识产权、互联网、公司金融等方面研究。

 

提要   国家应该充分重视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行负面影响的严重性,采取精准有力的措施,救助广大中小微企业,以可控成本防止新冠疫情转化为后果难以预测的“经济疫情”。   现在全国上下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抗击新冠疫情。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疫情一定会被战胜。   但正如疫情所展示的,应对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提前预判,未雨绸缪,“防”甚于“治”。对应到当下,我们认为国家应该充分认识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行负面影响的严重性。采取精准有力的政策措施,救助广中小微企业,以可控成本防...

.
邢春冰

邢春冰:疫情期间的口罩

邢春冰 02月12日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疫情期间,口罩(连同酒精、消毒液等)似乎成了生活必需品。一时间,口罩难求!围绕着要不要涨价,经济学家们有争吵,两种不同的观点也在我的脑子里不断较量,难分伯仲。只好罗列如下。 

支持限价和限购的理由:

1、人们非理性地囤积口罩。疫情突如其来导致恐慌性的抢够,有点像银行挤兑。银行挤兑可以通过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对口罩的抢够只好由政府限价限购。

2、口罩不同于猪肉。如果说很少有经济学家赞同控制猪肉的价格的话,那么赞同口罩限价的就要多些。其原因在于,戴口罩不仅保护自己,还避免了传染别人——套用经济学术...

.
李松蔚

“口罩戴久了,觉得空气是脏的”丨特殊时期的问答与讨论

李松蔚 02月12日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这段时间树洞收到的提问,多数都和疫情有关。很多问题背后都有一种隐秘的担心:「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想?我跟大家不一样,我有什么问题?」这是一段空前需要团结的时间。那些不一样的想法越来越不敢出现在公共的讨论空间,甚至连朋友圈都不敢。最后就被投进了我的树洞。   我没有答案。在如此重大和复杂的历史时期,好像没有人可以确定什么人应该怎么想,哪种想法合理,哪种想法不合理。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我们不确定。所以,我组建了一个反馈小组(Reflection Team),带着更多元的角度和立场,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呈现给大...

.
陆跃玲
作者:张文宏   01 武汉会战,将以何种形式展开和结束? 前天(2月5日),笔者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三批将士出征武汉,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30多名将士出征武汉,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教授带队协和第三批志愿者出征武汉……目前驰援武汉医护人员总数已超万人, 这个架势就是武汉会战的架势。 那这仗会怎么打? 昨天武汉召开肺炎疫情全面排查动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孙春兰指出:要全力抓好源头防控,武汉市要举全市之力入户上门排查“四类”人员,测体温、询问密切接触者,全....
知识分子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国际权威机构为新冠病毒改名

知识分子 02月1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 编者按 -   病毒命名为什么重要?疾病命名为什么重要?1918年,明明是美国起源的病毒,被普遍称为“西班牙病毒”,坑了西班牙上百年,迄今误导公众。而非洲猪瘟、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寨卡病毒等与地名相关的命名也都涉嫌污名。   2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病命名为COVID-19,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引发该疾病的病毒命名为SARS-CoV-2。   撰文 | 仲英杰 叶水送 邸利会 魏玉保 陈晓雪 责编 | 陈晓雪   日内瓦时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总部召开了 “2019新冠病毒全球研究和....
侯安扬

侯安扬:做哪些改进,才可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侯安扬 02月12日

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做投资做久了,我形成一个习惯,就是不停的找可以改进的地方,避免有重大的失误。这个做法,得益于很早之前学到一个概念,叫“海恩法则”。   它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这次的疫情暴发,毫无疑问可以归类到“严重事故”,绝对谈不上轻微事故。   这次的疫情,我看了很多文章,不管是传统媒体的,还是自媒体的,大家盯得多的是....
牵牛妈

疫情笔记 | 此身此时此地

牵牛妈 02月12日

资深媒体人,母婴畅销书作者,育儿能手

患者在武汉方舱医院病床上阅读。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人间倾覆中,心水如常。自救于本我,不生麻烦于外。”   朱光潜先生“三此主义”座右铭:“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地做,不推诿到另一地。”   媒体的社交化,娱乐化以及自媒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后真相时代。无论是传者、受众还是我们的信道,都已经不再那么单纯和单一。在全民抗疫防疫背景下,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
武志红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百年孤独》   编辑 | 朗门   前几天,我们发起了一次征集活动:   疫情之下,描述你所经历的一切。   共同编写疫情之下,属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个体的史诗。   截止目前,共收到了100份反馈,我们从中选择了15位读者(后8位的故事,因篇幅原因,在下一篇推文里)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他们中有警察、有快递员、有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   在同一片疫情阴云下,我们遥远又相近,陌生又相似。   01 隔街三送口罩给表...

.
返朴

病毒,那条静止的河流

返朴 02月12日

科学新媒体“返朴”,科普中国子品牌,倡导“溯源守拙,问学求新”。

病毒有毒吗?病毒算是生命吗?病毒是怎样让人生病的?有药物能杀死病毒吧?病毒跟病菌有什么区别?读了那么多谈冠状病毒的文章,可你真的了解病毒吗?本文或许能帮你重新认识病毒。   撰文 | 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北航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生命的类似物   什么是生命?   如果世界上没有病毒存在的话,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很简单了——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无论是单细胞的细菌、古菌、真菌,还是多细胞的绝大多数动植物,它们的生命活动....
作家方方
    正月十八。     今天的天气仍然像昨天一样。阴,但并不阴沉。     中午看到一张照片。有日本援助物质上的一首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感动。又看到一个视频,是奥斯卡影帝的一个获奖感言,他哽咽着说,要替不能发声的人群说话。也感动。还看到有人写文章,引用了雨果的一句话:有的缄默等于撒谎。这次不是感动,而是惭愧。     是的,我只能选择惭愧。     更多呼救的叫骂的视频,我已不想再看。我自知,我再理性,也有承受不住的时候。而那些远不如我的人,恐怕更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抬起头来,向希望处看....
盘和林

疫情下半场快递物流复工事关民生

盘和林 02月11日

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春节和疫情期间,中国邮政、顺丰、丹鸟物流和苏宁物流一直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圆通速递从1月28日起已全面恢复正常运营,其他主要快递公司也自2月10日起全面恢复正常运营。同时,努力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全力保安全、保稳定、保畅通,确保中心、网店和一线员工严格落实操作规范,确保广大客户寄递安全。   不少消费者为快递行业全面复工拍手叫好,直呼自己的快递终于能动了。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表示,“快递复工是今日最佳消息,终于能发货了”,“太好了啊,我期待了好久”……纷纷叫好背后,是快递事关民生,疫情不让我们出行,但....
知识分子

争议:新冠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

知识分子 02月11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汤佩兰 责编 | 陈晓雪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否有气溶胶传播?近日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说法不一。   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1] 在当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气溶胶传播和粪口传播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多数病例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史 [2]。   而在前一天,即2月8日下午,上....
知识分子

北大公共卫生学者:传染病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点

知识分子 02月11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 编者按 -   从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公布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例开始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天。在这30天中,全国统计的确诊病例数从41例增加到了超过40000例,新冠病毒的传播版图从武汉一地蔓延至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其他24个国家,疫情的发展非常迅猛。   2月4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宁毅接受《知识分子》专访,强调此次“抗疫”,我们面对的是 “疫” 情,不是 “病” 情,防控需全局思维,要提高整个防控系统的效率,而不是单一病人、单一医生和单一医院的效率。   他同时....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