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新冠肺炎防疫
张寅

 一场疫情来了,专家被请到公众面前答疑解惑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从他们表达中,得到了很多资讯和建议。那么最近为什么还出现了对专家一些说法的批评意见,以及一些专家自我澄清和纠正自己一些之前不严谨说法的问题。实际上它表明一个面对公众交流,与行业内部交流不同点,即面对公众需要的是职业,而行业内部交流才需要的是专业。

      一个职业向公众谈问题,一般谈确定性的东西,不谈不确定性的东西,这样给听众以稳定信息,而不是让人听后觉得更加不确定。描述情境只谈大概率事件,不谈小概率事件。同时说话要通俗易懂,不能以抛...

.
张寅

张寅:病毒索源难点所在

张寅 02月21日

企业咨询顾问

病毒索源的问题,一直是疫情以来几大焦点之一,已经有了几轮追踪信息高潮,以后也不会停歇。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准确说法出来,比如第一例病毒在怎样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上,最近一轮信息主要集中在可能的中间宿主是穿山甲判定上。可是蝙蝠病毒如何到达穿山甲的身上,穿山甲的病毒又是如何在什么地点和时间来到人的身上,并且这是一种可能性,并不代表就是这次或者是下一次的该病毒唯一的传播途径,因为目前国内外最新病例都已经发现,并没有到过疫区,也没有与来自疫区的人接触史病例。

 

日本刚刚发生一起病例是在一个小城市中...

.
高尔基

 

2月19日,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环比大幅下降79.4%,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环比下降19.6%;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连续3日下降,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16日下降。19日,22省份(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增速下降,病例0增加的13个省份(地区)为上海、黑龙江、天津、贵州、辽宁、福建、山西、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澳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解析】新冠疫情分析简报(2月19日)》

http://database.caixin.com/2020-02-20/101518017.html

在疫情初步得到抑制的大好势头下,如何快速恢复经济...

.
张寅

张寅:韩国疫情形势发生突变

张寅 02月20日

企业咨询顾问

前几日韩国新冠肺炎确认病例只有28例,其中接近一半已经陆续出院。韩国内部关于疫情争论都是如何管理留学生防疫的问题。文在寅专机也去日本做了一次接侨归国秀,但是最近48小时,疫情形势发生了的突变,截至20日中午,韩国确认病例突增到了82例,有可能不日就超过新加坡病例数,位于中国以外发病数第二名。

突增原因出现了社区感染的问题,其中韩国疫情中超级传染者出现了,与她直接相关感染者达到了37名,其中包括一个就诊医院的人士。韩国公布病例有别于其他国家,它是编号制,按照发病时间顺序从第一例开始,这名超级传染者(俗称毒王)编号是第31例。

韩国内部疫情突变,与日本也有相似地方,就是暴发在大城市以外、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也是控制和治疗薄弱地方。另一方面,病源的来源与前28例比较清晰有所不同,并没有海外旅行的经历和相关暴露史。

 

.
凤山小雅

非典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凤山小雅 02月20日

博士、研究员

今早朋友转我一篇文章,“ 重大突发事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作者:张文达、郭于玮、鲁政委),我才知道还有人找出我17年前的文章。17年了,没想到这文还会用到,瘟神还没走远。真心希望这次送走的瘟神,再也莫来。现重发于此,以飨读者。   以下文字摘自“重大突发事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事实上,在2003年SARS疫情暴发时,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力度有限应该也有这一方面的考量。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汪小亚(2003)在SARS疫情结束后曾发文谈到:“当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没有改变……为此,央行无需改变....
孙长忠

改革是唯一出路——疫情下的经济观察之三

孙长忠 02月20日

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员

危机是改革的催化剂。鉴于疫情对经济的深远影响,除了短期应急性的政策措施,更要有中长期的考虑和办法。相应的对策建议不少,但最根本的惟有改革而已。本来,即使没有这次疫情,中国经济就已经到了换档转段的特殊时期,一些深层次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请参阅《疫情下的经济观察:经济增速再思考》一文)。现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别无选择的唯一出路。改革是全面的,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也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从财经角度,仅就与疫情关联度较大的几个方面改革,简要谈谈方向性、原则性看法,点到为...

.
李松蔚

李松蔚:人在没得选的时候

李松蔚 02月20日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人对选择的自由特别敏感。   同样一件事,「我想这么做」和「我不得不这么做」,感受上有天壤之别。平常能随时买菜的时候,有人故意少吃,不吃,饿肚子的感觉也很美好:我可以吃,但我不吃。但假如是因为食物短缺,不得不饿肚子,就没法这么从容了。每天限量的进食,无论多少,对人都是一种折磨。不少节食的人,最近可能每天都要刷 App 抢菜。   因为没得选,舒服的事也会不舒服。   这是人的本性,这种例子随处可见。从制订政策的角度,有一些应用的启发。但我今天想谈一个反向的角度:当我们在一个无法摆脱的处境里,感到不....
蔡未名

这场“大考”,日本政府及格了吗?

蔡未名 02月20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除了关注本国的疫情,笔者还捎带关注与我们一衣带水之邻邦日本的相关情况,因为它是吾国之外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几天又有了新的消息: 据财新网报道,截至2月19日,停靠在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升至621个。   笔者算了一下,以该船3700余人为基数,其新冠染病率已高达近17%!而且几乎可以肯定还会发现新的感染者。   虽然“钻石公主”号属于英国籍,船上一半多一点的乘客不是日本人,与其它多艘邮轮曾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拒绝入港比较起来,日本政府当时在该船发现有新冠病例后仍允许其停....
白澄宇

【杂文】疫情,网络,慎独,自省

白澄宇 02月20日

任职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兼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普惠金融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曾参与创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并兼任秘书长

新冠疫情让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互联网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当人们习惯在网上相互链接,适应网络虚拟世界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时候,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俗、道德观念、法律制度等等也必将被潜移默化地得到改变。   网课。对教师来说,不必再站着讲课,不必拿粉笔书写,也不必大声讲话,教学动作轻松了很多。但是,教师的讲课内容被监控,有些专业内容因涉及社会领域敏感词而被屏蔽甚至账户被封杀。教师讲课内容被要求录制和存档,接受复盘和检查,教师讲课会被学生匿名打分,这就对教师讲课内容和讲课形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
侯安扬

侯安扬:疫情之后你想做什么?这届网友脑洞爆炸了

侯安扬 02月20日

深圳市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0年2月19日   昨天在日志中问了个问题,让大家去猜芒格买了啥中国公司。我看了一下留言,猜测最多的公司是:茅台、招行、平安、比亚迪、中车、阿里、腾讯、上海机场、恒瑞……   跟大家透露一下,我们也是听到市场传闻,说他几年前通过李录买了茅台。但我肯定不知道这个的真实性。不知道你猜的是不是这个?   B站上有个芒格的采访视频,他里面倒是提了茅台。你们有兴趣可以看看,反正我在市面上关于他和巴菲特的视频都看过了。(大家可以复制网址到浏览器看, )   今天上班的时候,我在想,疫情之后,是不是真的会有....
知识分子

管轶等新证据:穿山甲很可能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

知识分子 02月20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 导读 -   被误认为“逃兵”的管轶教授没有闲着,他的课题组努力寻找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也就是介于储存宿主蝙蝠和人之间的宿主是什么?这是对于预防新冠病毒再次感染人很有意义的问题。管轶教授实验室新的论文提供证据,从多个穿山甲发现多个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有相似性。他们认为穿山甲很可能是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对于食用穿山甲的人来说是严重的警告。对于走私穿山甲也是强烈的谴责。   撰文 | 魏玉保 邸利会 责编 | 陈晓雪   穿山甲鳞片是入中药的。在穿山甲鳞片上发现冠状病毒的核酸,令人担心。不过,香港大....
陈剑

陈剑:关于疫情预测的《柳叶刀》投稿论文简介

陈剑 02月20日

信风金融科技创始人兼CEO

2020.2.20

本文为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教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伍科博士、与信风科技CEO陈剑博士(兼任财新智库高级业务顾问、MSCI公司亚太区资深顾问)合作的《Lancet/柳叶刀》投稿论文《Utilize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Model to Predict the Novel Corona Virus Infection Peak and Patient Distribution/利用状态转移矩阵预测新冠病毒感染峰值及病患分布》的中文摘要。

 

本论文已被医学类预印本杂志medRxiv[1](也是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最新论文的网站)录用,目前《柳叶...

.
张寅

张寅:春运,一副经济图画

张寅 02月20日

企业咨询顾问

2020年春运,无疑是一个特殊春运,数据大幅起落是特殊性直接反应,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其是一副经济图画内含实质,它作为经济和劳动力流动晴雨表的功能没有失效,反而变得唯一了。

铁路和道路数据差异是春节后返程这一点上,道路交通数据显然比铁路表现的好,但是春节前则是相反的,道路交通数据较之去年同比是微幅下降的,而铁路是增长的。

铁路尤其现在是高铁时代,反应的是跨地域人员流动频繁度,而道路交通则是反应局部人员流动密集度。

那么在疫情情况下,我们要问谁是不得不出门去要工作的?他们又主要选择了是道路交通,答案其...

.
张寅

张寅:疫区内的分类情况

张寅 02月20日

企业咨询顾问

今日全国疫情数据比惯常时间推迟了两个小时公布,这是第二次出现这种情况,上一次在1月28日。湖北每日公布省内17城市的数据,根据每日新增病例数量可以分为三个组别,70以上、30-60之间和30以下,30以下组别其实在全国也进不了前八名。70以上只有四个城市,其中武汉、孝感依然处于不稳定和极其脆弱的状态中。

 

(原文登载于本人2月12日新浪微博)

.
知识分子

解密|寻找新冠肺炎的 “零号病人”,重要吗?

知识分子 02月19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叶水送 汤佩兰 责编 | 陈晓雪   近些天来,全国除湖北外,新冠肺炎疫情虽有减缓的趋势,但疫情仍未结束,有关此次疫情的源头众说纷纭。前两天,网上有言论认为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一名研究生是所谓的 “零号病人”,后被澄清是纯属造谣。   所谓 “零号病人”,是指新发疾病流行时,人们能找到的第一个感染此种疾病并传播的病人,确认“零号病人”,对病毒的溯源以及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目前,武汉已公布了截至目前最早发病的患者,但相关人士认为该患者可能并非“零号病人”。   那么,我们是否还能找到 “零号病人”?....
知识分子

最新病理分析结果出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获强有力依据

知识分子 02月19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秦芳菲 责编 | 叶水送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年底暴发以来,已导致2000余人死亡,但有关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理特征一直不清楚。   2月16日凌晨,国内 “第1例” 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但据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团队2月18日在《柳叶刀》子刊上的文章披露,第一例死亡的肺炎患者解剖时间更早,为1月27日。   这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呼吸医学》(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的文章标题为"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
赛先生

8国27名科学家联名谴责新冠状病毒阴谋论

赛先生 02月19日

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主编,与科学同行

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该疾病的工作外,别无它用。   我们是工作于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人员,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着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 的情况,并对该疾病给全球人类健康和福祉带来的影响深感担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的科研、公共卫生、以及医务工作者自该疾病出现以来努力而高效的工作,包括迅速鉴别出病原体、采取重大的措施来降低疫情的影响、以及透明地与全球健康界分享相关信息和成果。这些工作都值得称道。   通过签署此声明,我们将和所有继续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爆发期间拯救生命....
张寅
综合今日交通部和广铁集团公布春运数据情况,疫情对交通运输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春运前半段与后半段,运送旅客差距巨大,是4比1的关系。   有限的旅客,基本都是返工的,几乎没有返校的,反而更容易看清劳动力情况和流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出现的情况,广铁集团运送的旅客,从去年占全国权重从15.12%上升到了今年的17.5%,潜在经济含义比较深刻。   有近期涉及的返工率的问题,中期则是人口迁移南方化的问题。   可以预见珠三角经济疫情后恢复速度,会处于全国前列。   武汉的封城,对南北流动有直接影响,但对南南、北北影响甚微,尤其珠三角、长三角、西南等地。应该加速恢复交通。.
王兰

 1.封,古代有聚土植树为界、帝王以土地名号赐人、聚土为坟、筑坛祭天等意,现代多作封闭讲。本文的封指因新冠肺炎各地采取的封闭措施,如武汉的封城、湖北其他地方的准封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其他地方的封路、封界域、封医院、封小区、封楼等行为。

2.封是一个应急的非常社会行为,也会有效果/成本,分析其边际效应更关键。分析先得有数据,据官方公布数据整理如下:全国除湖北外的新增确诊人数从23日的890人降至218日的56人,比前日(217日)下降了23人;湖北外30个省级单元,自218日回溯5日,新增确诊人数连续为0的...

.
新京报书评周刊
  在这个漫长难熬的特殊假期,每个人都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变化。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一度让人产生“人类已经战胜古老的传染病”的错觉,但正如美国细菌学家汉斯·辛瑟尔所警示的:“只要人类的愚蠢和残暴给传染病一个机会,它们就会乘虚而入,重整旗鼓。”   面对疫情,恐慌和焦虑是人类出于本能的应激反应,也是人体必要的自我防御。这场全民皆兵的攻坚“战疫”究竟还要打多久,至今无从研判,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隔离在家中,接受着各种疫情信息的轰炸,若非专业的医疗和科研人员,不免有爱莫能助之感。   但其实,我们至少可以....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