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巫楠

哈佛精神VII:中国:请别让非洲哭泣

巫楠 11月21日

北京记者,2011-2012年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学者,亲身记录哈佛校园的奇人轶事,解释哈佛精神的社会和人文影响力。

非洲归来,算走了一遭“新大陆”。满脑子是对一些新现象,新发现,新声音的思考。

最先抵达的是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参加当地第二大高校University of Witwaterand 举行了一个国际新闻研讨会。来自非洲,英国,美国和中国的记者们一起交流。前两天主要讨论非洲问题,环境的和社会方面的,第三天的主题关于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影响。让我惊诧的是,在美国常听到的关于“中国威胁论”的争议,在这里也存在。

一位乌干达的记者说中国长驱直入他们国家的零售业,连小县城都是中国人在那里开超市。一位刚果的记者说中国一次性以80亿美...

.
吴澧

叫声老同志,学点新知识

吴澧 11月20日

专栏作家

有个老李头,《忍民日报》原编委、《忍民日报》前评论部主任,去美国探望在纽约工作的儿子。说了他在中国遭遇电话骗子的经历后;儿子讲了自己在美国遭遇网络骗子的经历。老李头在刊于“环球施暴”的文章(本月18日)中感慨道:“我孤陋寡闻,原来以为此类电信诈骗,只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尚待完善的中国才多有发生,在外国特别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欧美,应该没有或少有,孰料天下乌鸦一般黑,骗子本无国界,骗子也不分姓社、姓资。”

要说享受国务苑专家待遇的第一党报前评论部主任“孤陋寡闻”,我们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

.
陶短房

叙利亚:巴沙尔的孤独  

陶短房 11月18日

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

 

叙利亚:巴沙尔的孤独

 

11月15日的英国《每日电讯报》曾援引叙利亚温和反对派人士的评论称,巴沙尔之所以在阿盟13日作出4天内中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的决定表现出极大愤怒,甚至不顾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规定的“各国间相互确保外交官在从事外交任务过程中不受迫害、不受法律制裁”条文,坐视政府支持者冲击多国使馆而置之不理,是因为阿盟的决定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或者干脆说,就算他料到表决结果,也万没想到22个阿盟成员国中,投赞成票的竟有18个之多。

即便一手促成这一决议的卡塔尔代表、外长本.贾西姆也坦言,作为...

.
章涛

性,毒品,摇滚和野生动物

章涛 11月18日

前财新传媒驻美记者

一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听证会,题目是“喂龙-对华发展援助再评估”,这个题目已经够标题党了,没想到内容里还有更标题党的。

美国经济不景气,政府开支面临削减,共和党把持众议院,USAID属于弱势部门,部门领导缺乏霸气,上述因素汇到一起,便成了小学时考试排名倒数被我妈一边揍一边训话的情景:席上的国会议员完全是劈头盖脸的训斥坐在听证席上的USAID助理主管,我看着都发冷,不停回想当年,只是少了搓衣板而已。

USAID十年间对中国的援助预算为2.75亿美元,虽然在美国政府的预算里属于九牛一毛,但这种部门属于在削减赤...

.
杨向峰

从奥林巴斯丑闻看日企内部治理

杨向峰 11月18日

早稻田大学交换学者

2011年对日本企业界来说可真是流年不利。一边是在高位徘徊的日元大幅度侵蚀了他们的盈利空间,使得像索尼这样的巨无霸都要负债经营,一边是丑闻迭报:先是东京电力公司因为福岛核电站事故成为“全民公敌”,连日本政府都不得不出面赔偿、安抚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时下光学器材巨头奥林巴斯的陈年假账被揭发出来引起轰动,一时的扑朔迷离让国际财经界侧目,连野田佳彦首相都为日本的国际声誉表示担忧。

 

事发突然。奥林巴斯总裁伍德福德在9月底荣升为首席执行官(CEO)后旋即被董事会扫地出门。令人吊诡的是,董事长菊川刚把这一变故...

.
赵何娟

“我觉得你讲的应该不普遍,也不是中国公司的普遍现象,是偏见吗?”

   “这非常普遍,这绝对在我们国家是极为普遍的。中国难道不也这样吗?”

   “中国至少不敢明目张胆地把人当“奴工”,超时加班很普遍,那你说说,为何你们国家不对此进行处罚呢?”

“国家有法律,他们不遵守,还对工人以开除相要挟。”

     Emmanuel坚持,他所记录的中国工厂现实,真实而残酷。

他是一名调查记者,我们认识于非洲调查记者论坛上,在看到他所作的尼日利亚中国工厂“奴工”报道之后,我觉得难以置信。

 

(一)

  因为报道了一系列...

.
李大卫

旁听中美文化艺术论坛

李大卫 11月17日

《财新周刊》文化评论作者

11月17日下午,中美文化艺术论坛共举行了两场讨论。首先是中国问题专家夏伟(Orville Schell)主持的《在两个世界中成长》,主讲人为大提琴家马友友及小说家谭恩美。二人均为华裔,并在美国文化界享有盛名。

他们的讲演,主要围绕移他们各自在移民家庭中的成长经历。而在他们背后,都有至少一位“虎妈”式的中国家长。谭恩美讲到她母亲告诫她不能去吻男孩子,否则会出事。她靠强制防止女儿陷入危险,希望女儿好好念书,弹钢琴,变成马友友那样的音乐家,结果迎来的却是她的叛逆期,吸毒,还进过监狱。后来她们移民去了瑞士。在一个全白...

.
邱林

一些分析家认为,将于11月18日至1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亚峰会,最大关注点是今年美国和俄罗斯的正式加入。部分西方媒体也把目光投向美国跻身东亚峰会成员国,称这次东亚峰会被认为是美国“重返亚洲”的重要标志。美国媒体更是曝光称,美方要在今年的东亚峰会上就南海争端和其盟友集体向中国施压。

由此可见,这一次东亚峰会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峰会。中国领导人原先是打算以经济议题为主参加会议,并与会员国商谈经贸合作。但是,现在情况有了新的变化。东盟作为东亚峰会的“召集人”因应美国的要求,将峰会议题进行了更换,安全...

.
杨向峰

日本国际化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杨向峰 11月15日

早稻田大学交换学者

经人介绍笔者和东京某大学的一个博士生结成对子:我帮她学英语,她纠正我的日语。这女孩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去英国留学把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100万日元交了学费去上强化班,半年下来听说能力还是很低下。其实她不笨,用功还要强,可是外语这个坎被卡得死死的,委屈得眼泪汪汪的,着实让人同情。

 

话说栽倒在语言关前的日本人可远远不止她这一介平民。前首相森喜朗在一次多国领导人高峰会上在美国总统克林顿面前故意卖弄自己的英语,结果把作为开场白的“Howare you?(你好吗?)”说成了 “Who are you?(你是谁?)”。莫名其妙的克林...

.
陈季冰

希腊戏剧幕间歇息

陈季冰 11月15日

就职于上海商报社

作为古典戏剧的伟大发源地,希腊政坛在过去两周里的表演着实让全世界的观众大开了一番眼界。

在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帕潘德里欧已发表声明,宣布他所领导的社会党政府辞职,为新的联合政府腾出位置。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意见分歧,这个新政府及其新总理并未按照两大主要政党先前宣布的那样于周三(9日)如期诞生。《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分析人士的话称,希腊民主正经历37年来的最糟糕时刻……

按计划,这一届临时内阁的任期将持续到明年2月19日,希腊届时提前举行大选。过渡联合政府的使命是保持同欧盟和IMF的沟通,执行上月...

.
赵何娟

 在距离约堡六七十公里,已属于西北省境内的一个农场附近,刚从一个乡村基站建设工地撤回,我准备前往另一个镇上围观一个传说中的征地谈判。

  前方一群黑人正围着另一辆看似要离开的小皮卡,挡住了我的去路,那是一条不怎么宽的土路,我只能让从本地租来的司机将车停在路边,自己径直走了过去。

  看起来,争执不会轻易结束。小皮卡上已没有人,我从他们的嗷嗷囔囔声中,大概听明白,皮卡车的主人躲进了附近某个地方,而且这个主人是个中国人。车牌上有约堡车牌常见的标志。突然,他们挥起手上的工具,向车子砸去,轮胎首当其冲,其...

.
张龙清

标普小儿

张龙清 11月14日

就职于某商业银行总部

自标普调降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以来,市场上的分析有一种倾向,那就是美国国债即使再降级,也没有比它更安全的投资品了,因此,降级只是一场政治秀,是一场共和党支持的给奥巴马下绊子的政治秀。这样的分析没有错,但是不要低估了标普小儿的别外用心,也不要仅仅停留在对美国国债的关注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美国国家信用评级都降低了,那么国内的公司、地方政府的评级随之降低理所当然,现在,标普正在做这样的事情,高盛等大的金融公司债、洛杉矶等地方债务、房利美和房地美等市政债券一一被下调,这和美国国债被调降对...

.
舛友雄大

中国该欢迎日本参加TPP谈判

舛友雄大 11月11日

财新智库亚洲课题研究员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今天(11日)表明,将参加美国主导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TPP是美国在APEC框架外建立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构想,起源于文莱、新加坡、智利和新西兰四国在2006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随后美国、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马来西亚加入,至此,该协定成员已增至九个。看起来,中国政府并不乐于听到这一消息。中国国内的评论也普通认为,对中国来说,TPP是一种威胁。那么中国社会以及民众是否会欢迎这一在日本政坛罕见的决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此前曾表示,...

.
张仁仁

奥巴马的头发

张仁仁 11月10日

无闲阶级,有思之士。

今年元月十九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设晚宴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一重大活动当然引来各路媒体争相报导,两位首脑的照片也自然塞满各大媒体的头版。然而,殊不知其间还因此引发过一场关于奥巴马总统头发颜色的热议。有好事之徒发现当天上午,总统的头发为"椒盐"色,略有花白。可晚宴照片上的总统头发居然黑了许多,似乎有"椒"无“盐”了。更有隔了大西洋的英国《每日镜报》也来凑热闹,将奥巴马当天上午和晚间的二张头发特写照并排刊登在一起,大有立此存照,以示真伪之势。于是,总统究竟有没有染发,成了当时中美高层接触这个...

.
杨向峰

东洋日本的TPP分裂症

杨向峰 11月10日

早稻田大学交换学者

日本的农产品就是出奇的贵,因为大多是国产的。烈日炎炎的夏天也只能偶尔买西瓜解馋,因为一片西瓜就卖300日元(24人民币)。香蕉永远是最便宜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日本的香蕉都是进口的。不过最近日本政府将在本周末(12、13日)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正式加入TPP多边谈判的消息似乎给日本消费者带来一点曙光,至少有点望梅止渴的效用吧。

 

“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是四个小国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因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谋求加入目前正在大举“扩招”。在去年的APEC峰会上,9个国家的领导人一致同意...

.
赵何娟

钻石诱惑

赵何娟 11月10日

财新记者

11月3日,他们与我正好擦肩而过,但就是选择了一条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路线前往机场。

   11月7日,中国国内有媒体简单报道,浙江旅游团11月3日在约堡被劫。

之后我收到几个朋友的问候短信,我不惊讶,南非本地媒体已经在此前几天也报道了此事,但这事在南非华商中引起的震动却远不止此。

 

(一)

当地媒体报道的更为详细,这个来自浙江杭州的中国旅游团,在位于约堡的钻石大楼内,从下午2点,一直买到下午七点,买完,他们即去机场要赶当晚的飞机回国。就在去机场的路上,他们遭遇了一车黑人手持冲锋枪抢劫。事后,我从另一白...

.
王冲

卡扎菲倒下后是叙利亚

王冲 11月10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日本政治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访问者(IVLP)

曾不可一世的沙漠枭雄卡扎菲,终于在遭受性侮辱后中弹倒下,中东的“阿拉伯之春”上演又一个高潮。平静后大家不禁会问:谁是下一个?

之所以问谁是下一个,而不是问有没有下一个,并非没有道理。中东北非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如同一部电视连续剧,卡扎菲之死是一个高潮,但远未到剧终的时刻,如果说这部剧60集,卡扎菲之死只是到了30集,后面,还有更多故事,叙利亚、也门、沙特、伊朗,都有可能成为这部大戏的下一轮主角。

伊朗和沙特略有些遥远,近在眼前的是叙利亚。诸多迹象显示,西方国家可能会进行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之外的 ……

.
陈言

“失节”的日本报纸

陈言 11月10日

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纸媒的人常说是经济发展速度降了,是互联网太强势了等等原因,唯一少了的是反省自己还有没有“新闻精神”。

  到了年底,推销报纸的人特多。不少打工的学生来敲门,恳切地希望订一份他推销的报纸。他的工资和最终签下的订单成正比,日本的报纸也并不是很贵,有时候我也真想订上几份。

  不过,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看,日本报纸的订阅数量是每况愈下。《读卖新闻》在17年前就突破了1千万的发行量,但今年看来是保不住这个数了,目前正在疯狂打折,试图贴血本把发行量做上去。

  日本媒体也曾有过黄金时期。1976年追究田中角荣首相...





.
吴澧

气卑怨洋人,命硬认好土

吴澧 11月10日

专栏作家

《南方周末》上星期(11月3日)刊发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美国人魏一帆(Tim Hathaway)的文章,《中国人的感情为什么容易“受伤”》。他觉得这和中国曾受过西方侵略有关。他谈的是国人和洋人打交道。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国人之间打交道,感情也是很容易受伤的。或许,这里还有一些思想方法上的和气质上的原因。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感情容易受伤害的根本原因,是把愿望当作了已经存在的现实。比如,敝人上次在本博客谈到的选举贫困生(见拙文《穷得坦荡荡,学到真好好》,10月30日)。你可以将家庭经济状况当隐私,这是你...

.
成帅华

为什么欧元区应该解散?

成帅华 11月10日

瑞士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执行董事、2015耶鲁世界学者

欧元区崩溃不是一个新话题,爱尔兰和葡萄牙债务危机时已经初露端倪,但是现在是时候规划解散欧元区了。

面对希腊和意大利的债务危机,欧元的政治领导人仍然高调说:捍卫欧元单一货币体系!而坚决不承认欧元本身是这场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欧元区的低利率诱使了希腊和意大利举债,但是因为身处欧元区,两个国家无法运用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办法来应付债务。

继续为了面子而维护欧元区,或许可以维持一两年,但是欧元危机始终会深化,最终分崩离析。因为欧元区的理想忽略了各国的经济水平和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欧元区的先天不足...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