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安立志

韶山记趣:神化与妖气

安立志 03月28日

杂文时评作家

 

韶山记趣:神化与妖气

 

安立志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三年前的旧稿。所闻,韶山近况有过之无不及。)

 

省高校工委组织暑期活动,我们一行20余人到湖南考察。由于许多高校已列入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单位,此次湖南之行,自然少不了红色之旅,而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则是首选项目。

 

7年前我曾去过韶山,这是第二次韶山之行。尽管如此,仍然极有兴致。大巴车刚进韶山界,就看到高速公路收费口悬挂着“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的红色横幅。挂着各地牌照的大巴车络绎不绝,操着...

.
朱伯刚

90年代,央视《军事天地》栏目第一次开播,介绍的是淮海战役中流传着一个“十人桥”的故事,就发生在新沂堰头镇战斗中。华野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一营尖兵二连为了尽快渡过沂河,围歼堰头镇之敌,命该连三班火速架设浮桥。三班临时找了一些木板和两架梯子,扎在一起横在河面上,因没有桥桩很不稳固,人通过时容易翻转落水。为了不延误时间,在副排长范学福和班长马选云带领下,全班一齐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十人分为五对,人当桥桩扛起浮桥,保障全营顺利通过,完成了战斗任务。

栏目留下的问题是:十人桥发生在堰头镇东边的什么河上...

.
安立志

百年前的帝制复辟

安立志 03月26日

杂文时评作家

 

 

百年前的帝制复辟

 

安立志

 

1916312日——整整100年前,当了83天洪宪皇帝的袁世凯,宣布撤销帝制,三个月之后,一命呜呼!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是个复杂人物,虽早已盖棺,却难以论定,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有人说他是政治家,军事家;有人说他是枭雄,怪杰……他曾开创民国,也曾复辟帝制;他曾创立新军,也曾镇压革命;他曾收回外蒙古,也曾签过二十一条;……但其逆潮流而动的复辟帝制,毕竟遗臭千古。

进入20世纪第二个10年,古老的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

.
孙越

风流神秘巴别尔(下篇)

孙越 03月25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巴别尔与妻子比洛什科娃和女儿丽姬娅在一起 
  
风流神秘巴别尔(上篇)   巴别尔在法国一直住到一九二八年,十月的一天,他突然打点行装,声称要回莫斯科。原来,巴别尔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家中开销吃紧,虽然流亡法国的苏俄作家欣赏巴别尔的作品,但这并不能改变巴别尔在巴黎靠卖文为生,收入微薄的境地。再者,巴别尔觉得,他若长期侨居国外,国内的读者会逐渐淡忘他。因此,巴别尔思前想后,觉得回国谋生比较可靠和稳妥。但格隆范却不愿意再回到苏联,她带着娜塔莎留在了巴黎,巴别尔只身回到了莫斯科。巴别尔回国后,也曾重....
陈振铎

3月22日布鲁塞尔发生恐怖袭击前,窝藏4名去年11月巴黎恐怖袭击的恐怖分子的布鲁塞尔郊区小镇莫伦贝克(Molenbeek),一直是欧洲关注的焦点,虽然这次恐怖分子身份还未证实,但未免会让人把袭击和巴黎恐袭头号主犯萨拉赫(Salah Abdeslam)在布鲁塞尔郊区被捕联系起来。

11月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这位从巴黎北郊奥贝维利埃(Aubervilliers)出生、在莫伦贝克生活的青年其实一直就藏在和小镇一个火车站之隔的森林镇(Forest),直到3月18日在莫伦贝克被捕。而布鲁塞尔封城、欧洲动员全部安全力量都在找他,为何花了125天?媒体的报道隐隐...

.
哈牛堂

茜茜之死 | 读书声

哈牛堂 03月24日

哈佛牛津毕业生创立的素质英语课堂

 

她是单纯美丽的贵族少女,她是盛极一时帝国的皇后。她的美丽跨越时空,在她死后一百几十年后,依然令世人念念不忘。

 

 

她羞怯内向而不羁。皇族身份与其说是一份殊荣,倒不如说是一个沉重的枷锁。她的后半生一直在逃避自己的丈夫,婆婆和他们所代表的陈腐的宫廷。然而,即使如此,她也无法逃脱公众疯狂追随的视线,最终死于一个从八卦小报得到消息的刺客之手。

 

茜茜公主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皇族之家。父亲是巴伐利亚马科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他天性放荡不羁,虽然是显赫的贵族,却没有在朝廷担任任何职务。茜茜的...

.
可道

吃货苏轼穿越到今天,一定很落寞

可道 03月23日

关注中国环境议题

  可惜,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苏轼先生那样的好口福,去完成品尝长江三鲜大满贯的壮举了。中国有56%的淡水鱼都是从长江中捕获的,不仅是长江三鲜,整个长江渔业资源如今都已濒临枯竭。滚滚东逝水的长江,将在我们这个时代首次面临无鱼之虞      作者/吴彦洋(世界银行)    宋朝吃货大咖   北宋时代还没有互联网,否则以今天的标准,大V东坡先生绝对是个吃货:   苏轼在海南吃了当地的牡蛎后,特地写书信叮嘱他儿子苏叔党:“雾草!海南的牡蛎太好吃了!儿子,你千万不要告诉我那些猥琐同事,那我就没得吃了。”【东....
史建勋

人才选拔标准关系社会风气和民族未来

史建勋 03月23日

科技金融学家、TFA专家 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宏观经济、科技金融、外汇市场等研究,新财富论的创建者。

投资及消费主体与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社会风气

先看两个现象和两个问题。

现象1:到日本旅游的国人大肆采购电饭煲、马桶盖、儿童纸尿裤、药品,原因是比国内质量好,后来有媒体挖出电饭煲是产自中国杭州,质量比国内好是因为标准不同。

现象2:情商高的比智商高的进步快,会做人的比会做事的好处多;做人比做事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问题1:因为经费紧张,为了节约成本,唐僧需要在团队中裁掉一名队员,请问该裁掉谁?A. 孙悟空、B. 猪八戒、 C.沙和尚。专家分析了半天,要裁掉沙和尚;有的网友说应该裁掉猪八戒,有的说现...

.
严杰夫
      土耳其小吃钵扎       老家青果巷门口曾有两个小吃摊,一个卖的是麻糕(一种烧饼),一个卖虾饼(带虾的类似油墩子的小吃)。这两种小吃算是老家的传统小吃,传到今天,曾经在城市随处可见的这两种小吃几近于绝迹。惟有青果巷口的这两个小摊,仍保留着几百年来这座城市久远的味觉记忆。   不过,作为老城区少有保留下来的一条老巷,去年市政府决定把青果巷改造成为历史街区,整块青果巷被围挡起来,自然就无法容纳下这两个小吃摊了。于是,老家的居民开始担心,今后再去哪里寻找这两种小吃,它们会不会就此就....
刘云枫

自觉的西方

刘云枫 03月21日

任职于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古希腊有一个德尔菲神庙,神庙里有一个女祭司——就是现在,每次开奥运会的时候,头上戴着橄榄枝点燃圣火的女士——有一次,女祭司说,苏格拉底是雅典城邦最聪明的人。女祭司是雅典诸神在人间的总代理,她的话,就是神谕。

 

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苏格拉底也知道了。可是,苏格拉底并没有高兴多久,就陷入了沉思:何以见得、何以见得,我最聪明呢?苏格拉底想找到答案。

 

苏格拉底遍访雅典名流,虚心询问耐心倾听;去雅典城的广场上,找年轻人辩论,砥砺思维;以苏格拉底之博学与雄辩,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可是,他访问的所有...

.
孙越

天堂,即流蜜之地

孙越 03月12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人类自古懂得,蜂蜜入药入膳,其味甜美,妙不可言,称其为无价之宝。天然蜂蜜量微,亦称天赐。大约公元前700年,开始人工养殖蜜蜂,因为人们对蜂蜜的需求越来越大。古希腊、印度、埃及和中国均为世界最早养蜂之国。在宗教发达的国家,蜂蜜是圣品,用来做感恩祭祀,其功能相当于《圣经》所说的香膏。古希腊和印度人,还用蜂蜜美容和养颜。 古代蜂蜜稀缺,入膳者甚寡,惟有达官贵族可享受。19世纪,甜菜和甘蔗所提炼的糖进入寻常百姓家,而蜂蜜依旧高贵,是餐饭之后甜食的华美点缀,如皇冠明珠不可替代。蜂蜜故事为世人口口....
朱达志

 

 

 

三八节的由来大家都知道。   这个节日跟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有关,跟蔡特金、列宁有关,跟社会党、共产党有关,跟美国、俄国有关。   但是,最大的“有关”还是跟中国有关。三八节是国际的,然“三八”却不是舶来品。   传说清末开放宁波、上海、福州、厦门、广州五口通商后,厦门、泉州等地的外国鬼子每逢3和8的日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调戏妇女,无恶不作,当地人非常痛恨,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咬牙切齿地说,三八鬼子来了,快逃!   后来,“三八”一说就流传开来,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窃以为,...

.
孙越

康德拉申鞠躬尽瘁

孙越 03月08日

旅俄作家、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苏联七十多年间,音乐指挥界曾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其中移居欧美者,先有库谢维茨基(Сергей Кусевицкий,1874-1951)和阿什肯那齐(Владимир Ашкенази,1937 )后有罗斯特罗波维奇(Мстислав Ростропович,1927-1907)等人,但康德拉申(Кирилл Кондрашин,1914-1981)却是东西方世界最为关注的指挥。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其艺术造诣极其深厚,他所演绎的俄罗斯古典和现代作曲家,如柴科夫斯基(Пётр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1893)、里姆斯基-科萨柯夫(Н....
徐瑾

另一种叫魂:海外汉学家如何看白莲教

徐瑾 02月24日

青年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FT中文网财经版块主编

此前推荐了孔飞力的《叫魂》,不少朋友觉得不错,其实关于中国古代,海外汉学家有不少研究,今天推荐一本《山东叛乱》,是对白莲教一个案例研究。这是韩书瑞作品。汉学家的研究,曾经被仰视,最大优势还是给出与中国传统史学不同的视角与框架,善于利用材料讲故事也是优势。

 

介绍下韩书瑞(SusanNaqui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主任、历史系教授,代表座有《山东叛乱:1774年的王伦起义》、《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千禧年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等。

 

白莲教与王伦之死

 

作者:青年学者徐瑾

来自微信公号《...

.
达沃斯博客

健康不保?都是气候变化惹的祸!

达沃斯博客 02月22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今年我们齐聚达沃斯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前的三次革命人们都太过高估地球自我维系的能力,不但消耗了上百万公吨矿物燃料,并将其倒入了我们脆弱的生态系统中。

从前工业时代开始,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不断上升。这使得我们现在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在过去长达80万年期间达到了顶峰。

来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近两年IPCC发布了一些报告,它们接二连三地公开了一系列地质参量及其代表的破纪录环境...

.
安立志

“尊号”考

安立志 02月22日

杂文时评作家

 

 

 

 

《“劝进”考》一文草毕,在核对引文时,在百度上发现了“劝进碑”,而且图文并茂。进一步查阅得知,“劝进碑”也叫“上尊号碑”(确称为《魏公卿上尊号奏》),与“受禅碑”(确称为《受禅表》)一起,作为曹丕篡汉的历史证据,至今仍然矗立在河南临颖县繁城镇的受禅台边。看来“劝进”与“尊号”的确有关系,都是皇权社会的政治文化或政治礼仪。因此,对“尊号”一事作些说明,并非毫无意义。

 

 

从一般意义来理解,尊号就是尊称或崇敬褒美的称呼。看过一篇报道——《媒体盘点朝鲜...

.
许筱艺

追教授记 A Wild Professors Chase: On Office Hours

许筱艺 02月22日

哈佛法學院J.D.及自由作家

 

If you were to dive into my iCal or folders, you would be sure to find tons of documents labeled “OH”. It’s not an exclamation, as much as I am always excited about it. Instead, “OH” is my abbreviation for Office Hours, a particularly defining element of my college experience.

 

Somehow, I’ve always had a romanticised picture in my mind of what Office Hours would be like: a cozy afternoon where the sun shines gently into a book-filled office, an erudite scholar sitting behind a wo...

.
哈牛堂

世界上最遥远的自拍

哈牛堂 02月19日

哈佛牛津毕业生创立的素质英语课堂

 

 

上面这幅照片平白无奇。画质拙劣,主题不清,简直要让单反迷和高清控抓狂。

 

即便我们告诉你,这出自一架1977年的照相机,拍下这张照片时已经13岁高龄。

 

或许我们还应告诉你:这是一幅发自60亿公里外的地球自拍。

 

 

地球,没错,就是画面中间那个不经意的淡蓝色小点,是成就这幅照片的全部原因。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遥远的回望。

 

一位科坛传奇,一场旷世飞行,一段传世文字。照片的背后,一场关于空间和时间的逐梦和反思。

 

 

(1)

 

卡尔·萨根(Carl Sagan)生于纽约布鲁...

.
徐瑾

大历史中的货币之手:《印钞者》绪论

徐瑾 02月18日

青年学者,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 FT中文网财经版块主编

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的主线,也是《印钞者》的叙述重点,中央银行可以放任泡沫,也可以拯救危机。随着信用经济演进,其定位范围也在衍生,无论如何变化,但始终有维持金融稳定的义务,正如美国前财政盖特纳所言,中央银行应该扮演经济繁荣的刹车角色,就像当派对进入高潮要取走大酒杯一样,免得剥离碎片满地,一地鸡毛。但当金融恐慌气氛蔓延,流动开始消失,中央银行应该起到加速器的作用。

 

 

《印钞者》绪论:大历史中的货币之手

青年学者徐瑾 来自微信公号econhomo

本文节选自作者新著《印钞者》

 

世界经济史...

.
刘亭

究竟谁是地主(之二)?

刘亭 02月17日

研究员,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摘要】即将到来的以修法为标志、以农地可转让的使用权法定为核心的“第三次土改”,将不但让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成为事实上的“地主”,还将在城市化迁徙和转化的过程中,继续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主!

上篇在读完孙宪忠教授的“带地入城”论之后,先就所谓的可带之物——农地的权属变迁,进行了一番探讨,标题为“究竟谁是地主?”。由于篇幅所限,之一部分只回顾到以“大包干”为标识的“第二次土改”之前,今日得空,再接着往下续。

话说1979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还在那里守着人民公社制度不改口,但事情很快就起...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