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中国大困局
李尚勇

为什么总是低估了治污的艰难程度?(下)

李尚勇 02月14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中国人最深刻的弱点就是喜欢走极端,而且,若被“挠”到“心灵柔弱处”,人们便会感情用事,“一窝蜂”地走极端,拦也拦不住

(续上篇)

(四)

中国大规模治污行动屡屡失败的第二个根本原因是,全国上下“发财欲望高涨”。

全国上下“发财欲望高涨”对治污的决定性影响,有多种表现(参见《李尚勇: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引言和说明》),这里先来看看其中两个层面的影响:(1)地方政府因为“分灶吃饭”,需要“自己养活自己”;(2)贪官污吏需要利用招商引资、工程项目“发...

.
李尚勇

为什么总是低估了治污的艰难程度?(上)

李尚勇 02月13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目前中国治污,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人口高位运行”,二是全国上下“发财欲望高涨”,而轻率决策的大规模治污行动往往低估了它们对于治污的决定性影响。有14亿人口的中国,经济转型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将治污的立足点放于此,将导致战略性误判。

 

【说明】虽然本文的部分内容在之前的文章中已有论述,但考虑到论证逻辑完整,还是再次阐述,况且,这对于首次阅读我的文章的网友来说还是需要的。若你之前已经读过相关内容,请跳过它们,直接读后面的内容。

(一)

2014年初,...

.
李尚勇

“鼓励生育”是一个数学逻辑错误

李尚勇 02月08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导读】只有那些没经过严格数学和思维训练的人才会“傻大胆”,敢于用一个简单人口模型去取代逻辑严密的规范人口模型,敢于直接把那个没有经过验证的人口参数直接用于人口预测,还敢于将其公布。

(一)

笔者早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即主张“放弃人口控制、鼓励生育”的那些人(其领军人物是《大国空巢》的易氏和《中国人太多了吗》的梁氏),往往数学修养较差,思维不缜密,喜欢也容易从一些似是而非的计算中得出错误的结果,再从这些错误结果推导出关于人口问题的错误结论。(参见《李尚勇:放弃人口控制的“基础理论”错在哪里?...

.
李尚勇

中国人口高位运行“软着陆”与“硬着陆”

李尚勇 01月25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本文与之前发表的《“低生育率陷阱”之说很可能是个陷阱》是“姊妹篇”,前文说明“对于人口过10亿的大国来说,成亿出生人口的堆积(在今天1700万出生人口的水平上只需要56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后果绝非人力所能改变”;本文进一步解读中国人口增长趋势的三个方向及其后果,重点在于,必须继续坚持控制总人口基本国策,确保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在未来1020年内出现真正向下的拐点,实现人口高位运行“软着陆”

 

(一)

笔者的《人口困局》一书及其相关系列文章勾勒出了中国...

.
李尚勇

“低生育率陷阱”之说很可能是个陷阱

李尚勇 01月16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19501970年形成的人口总量(8.3亿人),决定了中国未来 “人口高位运行”将超过100年的格局,并且,这一人口过度膨胀的格局在随后的100年中均不可更改。由这一格局所决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紧张关系,随着时间推移,只会更严峻,不会缓解,更不可能逆转。中国今天的命运(比如资源透支、环境恶化),在50年前的那个“20年”就已经注定了!

从这个“20年”所“铸”成的人口趋势可知,成亿出生人口的堆积(在今天1700万出生人口的水平上只需要56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其后果绝非人力所能...

.
李尚勇

为什么要误导养老金全国统筹?

李尚勇 01月12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昨天的《新京报》刊登了署名文章《养老金全国统筹为何步履蹒跚》(何亚福:《养老金全国统筹为何步履蹒跚》,《新京报》, 2017 1 11 A02版,本文简称“何文”)文章说:“如果(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这意味着养老金有结余的省份要补贴养老金亏空的省份,这势必会引发养老金有结余省份的不满。”

所谓“养老金全国统筹”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其核心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规范统一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这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养老金(养老保险)制度、管理、缴费基数比例、基本养老金计...

.
李尚勇

这些人为什么要杜撰人口数据?

李尚勇 12月02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有些媒体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些杜撰的人口数据?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中国生育水平维持在1.6,大约55年,总人口就减少48%,是一个杜撰的人口数据。

 

笔者注意到,一篇据说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中国总和生育率之辩:超低生育率到底准不准》(作者王羚,转引自腾讯网/财经 2016 11 23 披露了非人口专业人士黄××(统 计学 博士)的如下判断:

对于中国人口来说,“未来把生育水平一直维持在1.6,那么经过两代人(大约55年),总人口就减少了48%,这根本不是一个可...

.
李尚勇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趋势的两个版本比较

李尚勇 12月01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一)

近些年,我们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放松人口控制”的错误思潮,这一思潮的背后是人口民粹主义抬头。

主张“放松人口控制”甚至“鼓励生育”的那些人口民粹主义者,持“资源无限论”错误立场,罔顾我国资源环境与人口的紧张关系,绝口不提现实资源环境对人口的约束,用“以人口论人口”的粗劣手法,杜撰伪人口理论,混淆是非,误导公众和管理高层。而我国主流人口学家,在人口民粹主义泛滥时,迷失方向,丧失立场,做了动摇我国控制总人口基本国策的蠢事,成为人口民粹主义的尾巴,甚至影响到...

.
李尚勇

细菌耐药性形势急转直下的对策

李尚勇 11月27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耐药细菌(耐药性基因)通过空气传播”是环境严重污染的直接后果,是大自然的一个非常严重的警告。“鸵鸟政策”无济于事。必须积极行动起来,“严格控制总人口、主动放缓经济增长、减缓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主动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也许,现在还来得及,以后就难说了。

(一)

20161125 16:06时,新京报网发表了学者张田勘的文章《空气中平均含耐药性基因64.4种,问题有多严重?》等到笔者当天晚上看见这个信息、去网上寻找这篇文章时,各大网站已经将其删除。

笔者随后找...

.
李尚勇

中国养老制度的困局及其出路

李尚勇 05月29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之“破解养老难题”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中国的养老制度和养老基金不可持续、难以为继,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根据国际经验,由政府运作的基本养老基金出现财务危机的概率很高,而中国的制度缺陷使这种危机的后果更加严峻。根据联合国“中国人口趋势中方案”,中国分别在2025、203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和“超级老龄化”(如果放松人口控制则时间会提前,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会大增)。这意味着,我们还有10~20年时间应对老龄化危机,这需要改革体制,并制定正确、合理且能够实施的政策。虽然这很难...

.
李尚勇

遏制环境恶化需要两条腿走路

李尚勇 12月11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李尚勇

《人口困局》一书作者

 

【导读】这是两位研究者在占有大量资源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先后对我国资源环境严峻形势得出的完全相同的结论,并且,也是对我国日益逼近的大规模环境危机发出的一次、再次严重警告!

.

近些年,国人被各种环境恶化的信息“吓”得麻木了,于是,“鸵鸟策略”成为一种广泛的选择。但是,“鸵鸟策略”应该是人类的策略吗?

早在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已经提出强烈警告:“如果不迅速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可能出现在中国...

.
李尚勇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严重后果

李尚勇 11月13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被删减的第10章第6、7节

作者 李尚勇  

【导读】新华社 11 12 公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显示,中美两国形成如下共识:人类活动已在改变世界气候系统。日益加速的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包括更高的温度和极端天气事件、日益升高的海平面和更具破坏性的风暴。笔者的《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月)研究我国资源环境与人口的紧张关系,实际上也就提供了上述严重气候问题的背景资料数据。这里公布该书出版时被删除的第10章“资源环境与人口之困局”,第67节。...

.
李尚勇

未来战略性能源难救当务之急

李尚勇 11月08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被删减的第4章第2节

作者 李尚勇 

 

4  能源日趋紧张

 

【导读】我国长期粗放式发展经济,拼资源、拼环境,“GDP至上”,甚至急功近利推行高耗能产业政策,例如,在“人口高位运行”条件下,不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是大力发展轿车工业(曾经有22个省区市将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1]),并拼命鼓励而不是限止私家车,甚至还要为私人飞机开放空域,这一切都将我国的能源安全推至险境,使我国本已相当紧张的资源与人口关系雪上加霜。

我国真正的能源风险潜藏于能源结构之中,这表现为,煤炭消费比重畸高(7...

.
李尚勇

我国耕地草地因人口增长而迅速退化

李尚勇 10月30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被删减的第 2 章第 3

作者 李尚勇

 

2  耕地难以承受人口之重

第一节  人均耕地因人口增长而锐减

第二节  毁林毁草围湿地

【导读】

从动态来看,我国人均耕地主要因为人口膨胀而锐减得很快。(见图2-1)图中所显示的我国耕地总量变动趋势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耕地变动形式,其中,既有人们向荒山森林要地、向草地沙漠要粮的壮举,也有大自然疯狂报复,掠地毁田的凶狠。人进林退,人进草退,人进水退,人进湖退,人进海退;与此同时,水进人退,风进人退,沙进人退;而更加凶狠惨烈的是,凡是人类活动过...

.
李尚勇

严重污染致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

李尚勇 10月15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被删的第9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我国近海早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污水桶”。近海严重污染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迫使千百年洄游近海的鱼群“远走他乡”,二是造成海洋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增高。

人们常说,欲成事者需经“大风大浪”锻炼,而“传统渔民”都经受过大风大浪,因此,真正的渔民一个个都是“铮铮汉子”。当近海渔业资源枯竭、被迫离开心爱的海洋和渔船以后,他们如同断翅海鸟,蓝色海洋成为他们不能碰触却又难以忘怀的心痛。

 

9  严重污染致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

.
李尚勇

高污染、癌症高发、高致病病毒爆发区高度一致

李尚勇 10月12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刚刚,《南方周末》发给我的邮件,有一篇文章是《“妈妈,我不想死,我想活” 暗瘤——被忽视的儿童癌症》,文中披露,世卫组织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短短5年,中国城市儿童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18.8%,远高于发达国家。

 

读罢此文,我心情沉重。尤其是孩子那双忧伤、乞求的眼睛,令我心颤。这与我当初写作《人口困局》第五节“先天畸形繁多与癌症高发”时的感受相同。

当时,我被“第五节”的一系列高污染、高癌症死亡率、高癌症发病率数据“压”得喘不过气来。“第五节”刚写...

.
李尚勇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

李尚勇 10月08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被删的第6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说明】这里将陆续发布《人口困局》一书被删除的关于海洋的两章。这些内容是笔者对“人口高位运行”条件下过度捕捞和严重污染对海洋资源毁灭性破坏的描述,这既是《人口困局》所揭示的我国资源严重透支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它还有土地、食物、能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严重透支),也是我国严重水污染的最后归宿和“集结地”,其景象远非“触目惊心”能够形容

笔者的《人口困局》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一书研究我国资源环境与人口的紧张关系,并认为这是我国目前最...

.
李尚勇

关于10年前对“GDP翻两番而能源仅翻一番”的质疑

李尚勇 09月24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一书作者 李尚勇

 

【导读】本文是笔者对《中国私家车的最终命运》和《2020GDP能够再翻一番吗?》两篇文章的重要补充。

一、二位学者当年对“能源问题专家”的质疑有理

笔者对何祚庥院士 和王亦楠 博士(现为国务院研究中心研究员)2004年合作的一篇质疑“GDP翻两番而能源仅翻一番”的文章很是认同,既认同他们的论证方法,认同他们的论据,也认同他们的论证结论。更重要的是,10年后的统计数据充分证明,二位学者10年前对“相当一些能源问题专家”的质疑有理。

在“2004年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

.
李尚勇

2020年GDP能够再翻一番吗?

李尚勇 09月20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一书作者:李尚勇

 

【寓言】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一大群野牛因被驱赶而向前狂奔,没有一头牛能够看见前方是一处断崖。每一头牛即惊慌又兴奋,它们都不会去思考“奔向何方”这个问题,它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身边同伴传递过来的信号——快跑!牛群蹄声隆隆如雷,其命运不言而喻。

 

2020年,我国GDP能够比2010年翻一番吗?

在决策层提出“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之前(这一般以“制定规划建议”的形式提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个课题组曾经间接回答过这个问题。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制度依赖性...

.
李尚勇

中国私家车的最终命运

李尚勇 09月02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人口困局》一书作者:李尚勇

 

【导读】我们的社会需要引导国人树立新的生活理念,需要对主流社会过度追求财富、过度追求奢侈奢华享受的风气降温。我们应该提倡绿色、低炭、环保、健康的生活,而这首先应该成为主流社会的追求。(《人口困局》第216页)

一、我国私人轿车 9 年增长近 10

笔者在《人口困局》第4章“能源日趋紧张”的“章下述”中写道:

我国长期粗放式发展经济,拼资源、拼环境,“GDP至上”,甚至急功近利推行高耗能产业政策,例如,在“人口高位运行”基本国情条件下,不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是...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