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村夫日记

医生集团进入线下的挑战和趋势

村夫日记 09月10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医疗的目的应该是为大部分人服务。这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上,也体现在医疗支付上。可是在当下的中国,不少新出现的医疗商业模式完全忽略了医疗为大部分人服务这个目的,转而瞄准小部分人,或者说是过于细分的人群,这导致了许多商业模式没有办法在医疗土壤中做下去并带来整个行业的改变。

过去几年涌现的医生集团是典型的这类商业模式困境产物。

虽然医生集团已经前后出现高达上千家,但主要以体制内为主,体制外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体制内医疗集团的主要模式是为基层、小医院和大中型民营医院匹配相应的大医院医...

.
村夫日记

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无法起死回生

村夫日记 01月22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受制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和支付方的单一,互联网医疗正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除了一些拥有较好资源或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公司,其他依靠资本在短期内堆砌出来的公司都面临较大的挑战。在线上已经无法再继续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大背景下,线下的故事就成为了互联网医疗的救命稻草。无论是进入线下的诊所、社区卫生中心还是直接收购医院,都成为下一个故事的图景。

但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无助于其自身业务的展开,在资本市场趋冷的现实下,如果还一味固守互联网思维,以为用互联网+线下医疗就能脱困就未免昧于大势了。

首先,当前中国...

.
郝智伟

  

11月20日,忙碌的周一,马云在上班途中不断跟秘书强调:“我们要搞新零售……”几分钟后,秘书回复马云:“马总,您要的高鑫零售已经买好,共计224亿港元,请您付款签收。”马云:“……”  

当然,事情不可能是这样的,段子归段子,生意归生意,阿里巴巴集团224亿港元(约28.8亿美元)拿下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看中的,是高鑫运营的“大润发”、“欧尚”两大品牌,毕竟两者在全国29个省市运营着446家超市。2016年,其营收超千亿元,份额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因为高鑫零售是最好的。”阿里巴巴集团CEO张...

.
郝智伟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阿里云栖大会上首提“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资源”的“五新”概念,并指出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

2017年2月10日,刘强东在京东开年大会上,不停强调“新技术”,并且描绘其对于在金融、物流、服务领域等应用,结合其去年刘强东所说的“新零售,这不是我一直在做的么”言论,也展现了其对于所谓新零售的部分理解;

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与百联集团宣布达成正式战略合作,被看成是阿里集团真正落地“新零售”的第一步;

我相信近期很多人都被“新商...

.
村夫日记

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能否起死回生

村夫日记 06月01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受制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和支付方的单一,互联网医疗正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除了一些拥有较好资源或已在行业内深耕多年的公司,其他依靠资本在短期内堆砌出来的公司都面临较大的挑战。在线上已经无法再继续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大背景下,线下的故事就成为了互联网医疗的救命稻草。无论是进入线下的诊所、社区卫生中心还是直接收购医院,都成为下一个故事的图景。

但互联网医疗进入线下无助于其自身业务的展开,在资本市场趋冷的现实下,如果还一味固守互联网思维,以为用互联网+线下医疗就能脱困就未免昧于大势了。

首先,当前中国...

.
村夫日记

为保险公司定制 远程医疗新玩法

村夫日记 01月28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随着美国平价法案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基础医疗(primary care)也到了变革的时刻。由于平价法案对于再次就诊率的严格考核标准,很多诊所不得不使用各类工具去预防和控制病人的病 情发展。在偏远的地区和医疗资源分布较为薄弱的地区,远程医疗的模式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面对政策和市场的推动,基础医疗的发展开始采取新兴的模式。近日,基础医疗服务提供商Iora Health获得了2800万美元的投资,表明市场越来越开始关注基础医疗的新兴模式。Iora Health主要为雇主和保险公司的会员提供医疗服务,核心模式是通过远程医疗来为用户....
村夫日记

移动医疗能获得什么样的医生

村夫日记 01月27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移动医疗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产品上,而是后端的服务。如果后端的服务跟不上,再好的产品也很难有用户持续使用。而要做好服务的根本是后端的医护人员,所以移动医疗最终拼的是圈医生资源。但是,正如之前的文章所分析的,囿于中国特殊的医疗体系,中国医生资源很难被真正圈进来为移动医疗服务。   中国大型公立医院的医生本身非常忙碌,也没有动力去控费,他们参与移动医疗的意愿并不高。除了能扩大其业务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工具以外,对于真正为用户在线上服务的意愿很低。而中小型医院的医生平时就乏人问津,他们服务的可获取性非常....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