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水资源
李尚勇

中国地下水超采严重

李尚勇 09月06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5-3):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 827日 至 91日 是“世界水周”,谨以“水资源专题(上中下)”献给我们这个星球的唯一人类——智人。

越来越多的地区需要越来越多地依靠地下水,这是资源过载、透支的最直接表现。

 

由于地表水严重短缺且已被高度开发以及严重污染,人们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

一、越来越多的地区依赖地下水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地下水开采较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随着人口迅速从7亿增长到近10亿,中国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1...

.
李尚勇

中国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数据翔实)

李尚勇 09月01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5-2):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 827日 至 91日 是“世界水周”,谨以“水资源专题(上中下)”献给我们这个星球的唯一人类——智人。

14亿中国人已经将自己国土上所有能用和部分不能用的水都用完了。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可怕事情。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规模耗用水资源的先例。

 .

上一节有关水资源的数据都是“理论数据”,而水资源的理论拥有量在扣除生态环境用水量之后,才是“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

中国工程院的专家认为,中国生态环境用水量主要包括四大...

.
李尚勇

中国水资源高度稀缺

李尚勇 08月29日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学者、三部“制度困局”作者

中国大困局(专题)系列文章(5-1):

《人口困局》作者  李尚勇 

【导读】 8 27 91日 是“世界水周”,谨以“水资源专题”献给所有智人。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资源。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族群或民族是因为水资源短缺而崩溃或消失的。

非常遗憾,中国并不是水资源丰富的国家。相反,随着人口过度膨胀,人口高位运行,中国的水资源越来越稀缺,并且已经稀缺到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生存的地步。

 

20091月,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

.
本泽喵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碧野《天山景物记》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广阔江山其六有一,物产丰富,风光绝美。然而地处偏远内陆,别具风情,故其他省区国人知之甚少。有关新疆的大历史,有关新疆的宗教氛围,有关新疆的祥和与纷争...

.
世界资源研究所

斯德哥尔摩//华盛顿(2014年9月2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使用水力压裂开发页岩气资源时,各国政府和企业可能面临激烈的水资源竞争。对世界范围内对所有潜在可被商业开发的页岩气和致密油资源的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情况,《全球页岩气开发:水资源可用性以及商业风险》做了第一个基于公开数据的定量分析。该报告发现,世界上38%的页岩气资源分布在干旱或高到极高基线水压力的地区。

“在页岩气开发中,水风险是最重要的但被低估的挑战之一。全球有3亿8600万人生活在已探明的页岩气场地区,就如何管理自己的...

.
Dialogue Earth


30.01.2014
德布拉 谭

若不实行“节能”政策,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意味着其水资源将面临巨大压力。


一提到用水,我们想到的多是饮用水,但实际上,我们还需要水来种粮食,发电,做衣服,开采煤等等。简而言之,水推动经济发展。中国97%的电力生产每天都需要用水,所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电。


2010-2030年期间,中国计划增加1.2太瓦水电,这比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总装机容量还高。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主要地位。为减少碳排放,中国计划将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由70%降低至55%,但中国燃煤发电量却会增加约450吉瓦,是...






.
世界资源研究所

本文原载于世界资源研究所网站

上周,拥有1100万人口的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全城几乎瘫痪。有消息指出进入采暖季燃煤量增加是造成此次雾霾的主要原因。国务院上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称“大气十条”)应对东部地区日益严峻的持续雾霾,而此次哈尔滨雾霾事件更加凸显了上述措施的紧迫性。

“大气十条”的目标包括大幅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2.5)和煤炭消费,但该计划却可能会对水资源供给产生负面影响。

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17年,使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浓度降低25%,煤炭占能...

.
世界资源研究所

从青岛看城市水系统中不可忽视的能源消耗

世界资源研究所 09月04日

独立的非盈利性环境资源智库

水和能源密不可分,互相依赖。能源生产是一个高水耗的过程,以火电为例,2011年我国直流火(核)电用水量为437.5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用水总量(1461.8亿立方米)的30% 。同时,水的生产和处理,从取水、输水、净水、配水到污水净化每一步也都离不开能源,例如,美国水行业的用电量能够占到总用电量的13% 。随着水处理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以及非传统水源(例如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利用等)的开发利用,城市水系统(包括供水和污水

处理)呈现出能源强度增加的趋势,加剧城市的能源挑战。城市水系统中的能源消耗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中不可忽...

.
Dialogue Earth
      纳撒尼亚尔•马修斯
        13.06.2013


纳撒尼亚尔•马修斯认为,中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二,因此资源挑战的关键在于农业。

管理不善、灌溉效率低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图片来源:绿色和平

 

世界上大多数的水都是由农民管理的,中国也不例外,农业用水量占地下水和江湖水资源总量的68%。 身处水危机中的国家,亟需大力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淡水供应却面临着巨大压力 。部分原因在于全国各地的水资源分配不均,...



.
Dialogue Earth

德比卡 • 雷

       20.05.2013

中国正在尝试利用水交易来解决保证供应公平和避免生态破坏这个双重问题。

反对者警告说,水交易机制恐会给那些水源短缺风险最大的人带来灾难性影响。
图片来源:Greenpeace

 

大规模的工程项目和严密的状态控制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标志,这两大标志显然在该国的水务管理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除了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造价620亿美元),中国政府又投资33.5亿美元建设多个海水淡化厂,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海水淡化220万立方米。2002年,中国试图实施取水许可证制度来遏制水源的过度抽取。...






.
Dialogue Earth

提摩西·菲奥多夫

詹妮弗·弗朗哥

11.03.2013

陕西北部地区近期在试开采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麻烦,致使当地不得不暂时中断附近城市的供水。


中国大多数页岩气田都分布在缺水地区。 图片来源:Les Stone / Greenpeace

为了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和民族自治,中国已经成为亚洲非常规页岩气开采的先行者之一。然而,世界各地 “水力压裂”开采的经验说明,中国加入这一革命浪潮的代价将是把自然资源和土地的控制权拱手让给那些大企业,留给民众的则是对社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油价上涨、“石油峰值论”所引发的担忧、以及公众...


.
Dialogue Earth

 

陈伟欣 05.10.2012   汇丰银行气候变化战略专家陈伟欣认为,由于中国平均每周就要新建三座发电站,北京和上海等地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云南的大婶面对没有收成的干枯麦子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   如今,中国平均每周就要新建三座发电站;到2030年中国计划新增的发电能力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现有发电能力的总和。这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用于冷却和为汽轮发电机提供动力。中国本就面临着很大的水资源压力,气候变化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认...

.
Dialogue Earth

 

徐楠   张春  

在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开幕之前,徐楠、张春代表中外对话专访了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夏军。作为中国科学院水资源中心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对中国水情及其面临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必须协调、平衡好它们的生态影响。不修大坝水库,能存储调节么?”

 

相关文章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不合理” 
2012年8月27日

全流域洪水大考三峡 
2012年8月15日

金沙江水电开发陷环保博弈旋涡 
2012年7月2日

 

 

在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开幕之前,徐楠、张春代表...




.
Dialogue Earth

 

汤姆·莱维特  

目前人类消耗的水资源中,食物生产占去了绝大部分,其原因何在?为什么中国需要重新思考南水北调工程?水足迹网络组织的露丝·马修斯接受汤姆·莱维特的采访,为您详细解读。

 

"从经济和环境角度而言,这么做让人无法理喻。不在水资源充沛的南方地区,而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发展农业,这种做法虽然不合情理,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相关文章

现在,我们能聊“天”了吗? 
2012年8月21日

全流域洪水大考三峡 
2012年8月15日

金沙江水电开发陷环保博弈旋涡 
2012年7月2日

...




.
徐永恒

北京的极限在哪里

徐永恒 07月28日

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大学杂志社总编

北京的水资源供给极限与人口容量极限

  徐永恒

据报道,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目前已经突破2000万,并以每年50多万的速度膨胀。而缺水的客观形势,使北京同时面临着水资源供给和人口容量的两大极限。

问题是,这两种极限何时到来?有人说,这两种极限实际上已经到来,那问题就变成了:北京能在多大程度上承受这两大极限的进一步加剧?

目前,南水北调还没有开始向北京供水,而按照这种趋势,南水北调为北京增加的水量,会被庞大的新增人口数量吞噬。北京目前的办法是向同样缺水的河北要水,为给北京输水,河北省张家...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