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呼格吉勒图
朱达志

杜绝冤案 靠法治而不是靠良知

朱达志 12月16日

原成都商报评论员

  杜绝冤案 靠法治而不是靠良知   朱达志   这是一条大家期盼许久,今天看来又似乎毫无悬念的消息:内蒙古自治区高级法院于12月15日对呼格吉勒图故意杀人、流氓罪一案作出再审判决,撤销该院1996年作出的关于呼格吉勒图案的二审刑事裁定和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1996年对呼格吉勒图案作出的一审刑事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消息传来,网评如潮,呼吁追究当年办案人员责任乃至罪责的言论更如排山倒海般汹汹而来。网民们的表达总是那么朴实直接,充满正义感和正能量。而业界精英和传媒人士则五味杂陈,或兴奋....
兰荣杰

我们该从呼格案反思什么?

兰荣杰 11月20日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按】应搜狐评论之邀,在访学之余草就短评一篇。一家之言,供方家批评。

 

18年前,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因强奸杀人被判死刑。9年前,明显更可能是真凶的赵志红落网。今天,内蒙古高院决定对呼格案立案再审。如果不出意外,呼格吉勒图将是近年来第一位在执行死刑后获得平反的蒙冤者。此前的赵作海、佘祥林、杜培武和张氏叔侄等人,平反前虽然都系狱多年,但至少还留着一条命在。与呼格命运最为相像的是聂树斌,但是不管舆论如何一边倒,河北法院依然坚持聂案并无问题。从这一点看来,呼格之死何其不幸;但能有机会翻案,依然还算幸...

.
兰荣杰

美国如何处理冤假错案?

兰荣杰 11月17日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按】因在纽约大学访问,应搜狐评论频道邀请,草就一篇讨论美国处理冤案的短文。搜狐的本意估计是对照呼格吉勒图案,不过中美两国差别如此之大,还是不要轻易比较地好。这里贴出来,权引方家一笑。

 

一个美国学者曾经戏谑地说:在法律领域,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包括制造冤假错案。这其实并不是开玩笑。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根据密歇根大学洗冤登记中心(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Exonerations)的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美已经有1473名蒙冤入狱者得以平反,其中仅2013年就有87起。相比美国200多万的在押犯,这...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