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全科医生
村夫日记

基础医疗零售化是大势所趋

村夫日记 09月14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2015年8月,村夫日记发布了第一份深度研究报告《基础医疗的变局时代》,在报告中,特别分析了诊所在中国的机会。我们的研究显示,未来的门诊服务将有明显的零售化趋势。所谓零售化,指的是通过统一标准的服务流程、外包一部分供应链控制成本、统一品牌运营和人员培训等手段,建立可以快速复制的诊所模式。

在报告中我们对比了美国诊所发展零售化的趋势和原因。我们发现真正推动基础医疗零售化快速发展的,是奥巴马推出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该法案强调医疗的可获得性(Access to Care),把医疗价值和效率纳入考量范围,自此之...

.
村夫日记

三甲全科的不同定位:住院病人管理

村夫日记 04月15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过去几年我们目睹了大医院膨胀吸走病人的状况,那么三甲必须拥有全科的规定会不会导致类似的情况?三甲如果建全科,仍然会有医疗资源、教育培训和工资上的优势,这是否会挤压基层全科的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分析全科在不同层级的医院怎样做到不同的定位,其核心意义是什么。   事实上,全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基础医疗守门人角色。全科的意义在于让医生对治疗更有全局观,从而帮助病人制定最合适的全方位治疗方案。因此,全科在基础医疗是守门作用,但在专科、大病上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可以转变目前分科过细导致的片面诊断问题,....
村夫日记

全科医生的困惑(下):中国需要平台

村夫日记 01月23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上篇中谈到美国的独立执业医生迫于成本压力有加入大型医疗机构的趋势,这里产生的一个机会是平台,也就是为生存可能性更高的中型诊所提供自由执业需要的一些标准化服务,比如系统,人员培训,标准化检查设备,作为联盟去议价等。这在中国同样有机会。   中国的情况是医生都想去好医院,这是因为三甲和普通医院在待遇、机会和收入上差别太大,三甲是成为医生职业发展的平台。中国的医院是一头大,即三甲垄断了大部分资源,吸引了大部分客流。而美国相对而言是分散的,即有守门人小诊所,也有大医院进行复杂的治疗。   相比美国的合....
村夫日记

全科医生的困惑(上):美国成本高企被迫流向大医院

村夫日记 01月22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由于用人成本不断攀升,加上奥巴马医改对医院使用电子病历的要求更加严格,进一步造成成本上升,越来越多独立执业的全科医生开始放弃自主经营,改而加入医院。这一趋势近年来愈加明显,甚至有医生表示,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怕麻烦不愿自己执业,未来10年独立全科医生可能成为“恐龙”。   举个例子,在美国医疗相对发达的东部康涅狄格州,根据当地一家媒体CT Mirror2013年的统计,过去一年之内越来越多的独立执业全科医生放弃了自己经营的事业,转而加入当地最大的医疗组织Yale-New Haven Health system,这家医疗组织在2012年到2013....
村夫日记

中国急需高素质医生 缺乏优质执业土壤是最大困境

村夫日记 12月11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根据2013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国执业(助理)医师约279.5万,而全科医生只占5%。核心问题是医生的学历偏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到30%。未来中国急需培养一批高学历,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可市场几个矛盾点却可能阻碍供求匹配。

医学院扩招,然后学生失业。我们真的不需要高学历的医生吗?绝不是这样。事实上我们很需要医生,需要很多好的医生。可是医生的舞台在哪里?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资源不平衡。

截至2013年末,中国共有医院24709个,其中公立医院占54%,民营医院46%。而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只占7%(三甲...

.
村夫日记

从美国直接基层医疗变局看中国远程医疗

村夫日记 11月14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介绍:在《受政策催化 美国直接基层医疗模式面临变局 》讨论了目前在美国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医疗模式Concierge care,也叫做Direct primary care,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基础医疗发展的现状谈谈国外一些经验对中国的意义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

中国基础医疗的缺陷是药不足,人不足,技术力量不足。虽然现在很多人去大医院看小病,配慢性病药,但大医院做得是医病或者项目销售(检查和药品),不是基础医疗服务。真正的基础医疗服务不仅包括全科医生,更应该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病人可以定点自己的家庭医生,长期合作,医生...

.
村夫日记

受政策催化 美国直接基层医疗模式面临变局

村夫日记 11月13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美国目前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医疗模式叫Concierge care,也叫做Direct primary care。服务模式是医生直接和病人签约(而不是通过保险公司),病人按月/季度/年等方式支付会员费用,医生提供无限制基本医疗服务以及一些常规检查,有的会员套餐还会包括疫苗、体检等费用。其差异化服务在于医生提供24小时email服务,保证预约在一天内完成,而且可以提供远程交流,视频就诊,随时随地电话咨询医生等服务。

这种模式的特点有几方面。首要考虑是节省成本。通常Concierge care的会员费每个月50到60美金,但每次看医生以及做常规检查病人...

.
村夫日记

美国远程医疗不落地 中国难复制

村夫日记 11月06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美国的远程医疗在奥巴马平价法案推出后开始迅猛发展,主要是因为平价法案让更多人参保,加大了对服务方和支付方的压力,两者同时需要寻找有效率且能节省成本的方式。远程医疗恰好提供了这些,医生有动力去做,而雇主和保险公司也愿意支付。

目前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主要公司包括Teladoc,MDLIVE, American Well和Doctor on Demand。这几家地理覆盖范围比较广,在大多数州都开通了服务。Teladoc在2014年获得100%的增长,明年将有超过50万人通过Teladoc的平台获得问诊服务。

首先,美国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能选择医...

.
村夫日记

中国体检怪相

村夫日记 11月06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中国的连锁体检中心仅凭单纯的技术项目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国缺乏预防性基础医疗,以及医患之间不信任引起的。未来随着基层医疗逐渐得到多方支持,健康预防成为医疗体系的一个主要方面,仅凭技术的体检产业链会不会遇上一场变革风暴还很难说。

中国体检的怪相有两方面。一个是谁来给用户指导到底怎么体检,该体检什么。在中国,体检什么项目,要么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说了算,要么就是用户自己说了算,这两者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体检公司销售的引导,而这些销售本身并不具备太多的医学知识。整个过程和医生完全无关...

.
村夫日记

基层医疗能否消化分流病人?

村夫日记 11月04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北京近日出台的医改意见(《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有这样几点新的思路。一个是逐步削减大医院的普通门诊量。一个是首次提出医院不分级,而是按服务功能定位。

这些新思路一定程度上预示未来医院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其核心是促进就诊分流。最理想的分流状态是,现在的三甲医院承担最复杂的病症、重症以及急症。大部分小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可以通过基层医疗解决。另外一层则是专科,包括术后康复以及门槛较高的专业治疗中心,最典型的可能是癌症治疗中心。要达成这样的分流,按照北京思路的方向是一种趋势,但实...

.
村夫日记

巨无霸公立医院:挤压基层医疗何解?

村夫日记 10月31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在过去的5年,中国的大型公立医院都经历了一轮大规模的扩张,这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政策来意志这一问题。公立医院的扩张缘于公众对基层医疗的不信任,主要得益于对基层医疗的挤压。这一趋势长此以往不仅加剧看病难看病贵,更直接违背了医改分流的本意。对于进入互联网医疗的公司来说,如何抓住政策的东风,帮助病人分流就成为了很好的切入点。

过去几年的一轮公立医院急剧膨胀造就了一批巨无霸医院,其中最大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逼近1万张病床,超过60亿年收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医院里的航母。紧随其后的巨无霸还包括3000张病床的...

.
村夫日记

中国式家庭医生能走多远

村夫日记 05月22日

Latitude Health是一家为大健康领域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咨询的机构

医改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资源分流,但结果却一直事与愿违,社区医院沦为开药医院,千军万马上协和的状态并没有改变,医疗资源无法得到平衡利用。家庭医生一直是实现资源分流的一种设想,但中国式家庭医生到底能不能被用户接受,背后关键并非家庭医生的操作和概念本身,而是医生到底能拥有多大自由和积极性。

目前中国家庭医生模式操作的特色和国外既有类似也有不同。类似的是,试图建立家庭和医生的长期联系,为第一层级的治疗分流,如果是家庭医生可以解决的小问题,就不需要去医院。此外建立用户的健康档案,便于追踪和长期健康管理。...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