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的继续支持计划生育(或者抑制生育)的意见,无非是两条:一是资源有限;二是放开生育穷人就会多生。
他们喜欢从“身边的观察”“有人说”等出发,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谈资源有限,他就说你挤过上海地铁吗?谈穷人多生,他就说我老家山区有人家生了5-6个。再不行,他就假设要是没有计划生育,中国人口早就过25亿了(但这数字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我在《小城镇往何处去——重读费孝通》和《大小城市的实证论法——讨论城市大小时,你在说什么?》中提到过公共讨论要注意三件大事...
.【1.“文明源头思乡症”的错误】
读到孙凯的《在中国抑制生育很有必要 》一文,觉得有不少逻辑上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下。
首先,孙凯文中提出了一个中国人生育是受到几千年传统的影响,生存状态决定了没有限制生育的政策,人丁兴旺、宗族强盛都靠多生育。但几千年的传统并非一家,认为数千年中国只有一个传统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方言互不交通”的事实是不符合的。我印象里,这种“文明源头思乡症”对60-70年代出生的人特别有吸引力,可能是因为没有接受过现...
.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不少朋友要生第二胎了,以响应党放开“单独二胎”的号召。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意味着什么?中国是否走上了全面废除计划生育的道路?这样一来计生委的同志们怕是要失业了。
笔者并非事后诸葛,一直倡导取消计划生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笔者一年前的文章【老龄化 北京模式无法承受之重】。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最近这几年,中国制造业一直被“用工荒”和“工资成本快速涨幅”所苦恼,这一切都源于“三十年执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衰老得更快,...
.
最近“单独二胎”政策成为城中热议话题,市场反应强烈到令多个香港“BB概念股”出现了超过10%的盘中涨幅。有许多专家甚至大胆预测“单独二胎”可能是全面放开“二胎”乃至是“计划生育”的先兆。不管传闻是否属实,无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品尝到了计划生育埋藏下的苦果。
最近这几年,中国制造业一直被“用工荒”和“工资成本快速涨幅”所苦恼,这一切都源于“三十年执行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衰老得更快,劳动力人口增长越来越慢,人口红利不断消散”。实...
.@旁观组:旁观不止,冷静常在。用一颗偿债的心,去思考生育权。
朝鲜欠了前苏联110亿美元,谈判了20年,两个伟大领袖都去世了,总算等到了这一天。俄罗斯周一(17日)表示同意勾销这笔债务的90%,而且将其余债务用于在朝鲜再投资。这就是所谓的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事实上,赖账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有借不还,再借很难。不过,国家债暂且到下次再讲,本篇谈谈最近很热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之争。计划生育,就是家家勒紧裤腰带,为我们国家的过去还债。 主张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一方的总统领是叶檀女士。她认为,”中国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