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闫加伟

是时候理一下,疫情到底给社区留下了什么?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这些天,意大利人受疫情影响纷纷在家隔离,于是发挥“意呆梨”人的艺术细胞,在家举办起了“阳台演唱会”,乐器、舞蹈加灯光,不管在哪唱都有热情观众的捧场。

网上看了这个视频,特别有意思。此类的事在武汉等地社区也上演过,网上可以搜到不少类似新闻。

对中国而言,疫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觉得已经到了要理一理,疫情究竟给社区留下了什么了?

首先留下的是居民和社区的全面连接。以前我们老说,城市社区都是“陌生人社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对面邻居干嘛的都不知道。

对很多居民来说,社区是个熟悉...

.
闫加伟

新书记的老困惑——新团队如何更有战斗力?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昨天接待了一个外地参访团,里面有很多刚当社区书记的年轻社区工作者,他们普遍有个困惑,作为新书记,责任特别重大,但是没什么权力,班子里的人都是上面安排好的,用谁不用谁自己说了不算。给了你一批人,就得带着这批人干。当然,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体制安排,很难改变。

社区里面有一种普遍现象,年轻的社区工作者越来越多。

年轻社工,年轻书记,这么的团队怎么带,书记怎么当,怎样才有战斗力?

有一个现象特别可怕——逆淘汰,就是团队作风的逆淘汰效应。社区工作不就是钱少、但事少、离家近的混日子的岗位吗,所以,谁要...

.
闫加伟

自治如何生发,找到那个自发的触点,一切从那儿开始!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一个多月前的疫情期间,有一个新闻刷屏——武汉嫂子的“汉骂,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了。

起因是什么?武汉嫂子怼的是居委会,指责居委会一开始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都是业委会在管,几个热心的人,大家通过各种关系找口罩、团购物品食品,自我管理得挺有效的。这个时候居委会进来管,并且态度比较生硬,有点“接管“的意思。武汉嫂子一怒而起,就开始了“汉骂”。

自治是社区治理之中最最薄弱的环节,德治、法治、自治、共治,德治有党的领导,法治指各种依法治理,共治是由街道或者居委会统筹下的社区各主体的有序参与,都有很多...

.
闫加伟

“丰巢智能柜们”撞上了社区工作者早已遇到的社区治理难题,社区商业的简单入口已经关闭!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丰巢智能柜这两天成为热点,社区是块“唐僧肉”,人人都想得而食之。

很多社区商业模式都已变成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而最终入口就是社区,过了这道墙,才能顺利进入千家万户。所以,各类社区O2O、所谓的精准服务等等商业模式依然风头正劲。

而我认为:“丰巢智能柜们”遇到了社区工作者早就遇到的社区治理难题,社区商业的简单入口已经封闭

回首近20年来想进入社区的商业模式,有这么几个入口,简单而粗暴:

第一就是找政府,搞定街道或相关政府部门,我就不举例了,比如要在全市社区设立广告栏,其中2/3用来宣传小区文明,不...

.
闫加伟

疫情大考场中,社区治理的“三阶段”原形毕露,也看到了社区治理的未来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这一次疫情是一场大考,大家都深有体会吧。这场大考来势汹汹,对于社区的资源、动员、机制等都进行了压力测试,一下子各地的社区治理水平原形毕露了。

有意识的是,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社区治理各个发展阶段的情形:

第一个阶段,“群众工作”阶段。

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就是以前常讲的群众工作,发动群众、动员群众,居委干部多是我们称之为“大妈”、所谓的婆婆妈妈的居委会。

工作方式是传统的社区工作方法,比如“三勤”:腿勤、嘴勤、笔头勤,和社区居民的每家每户都熟,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知根知底。

这次疫情有的...

.
闫加伟

为什么“社区议题”越来越重要?“社区议题”如何产生?“社区议题”如何发挥作用?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今天交流一个近期一直思考的话题——社区议题。

“社区议题”变得为什么越来越重要?

当下社区发展的方向很清楚——越来越朝“美好生活”的方向发展。

硬件设施、社区管理等各方面已经逐步得到解决,随着小康社会的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期许,涉及到的话题越来越多,这些话题就是一个一个的议题。

在国家层面上,很多重大的倡导、重大议题都要在社区落地,比如说新时代文明实践,怎么个实践法?社会主义价值观,最终怎么个倡导法?最终都要落到最基层的实践。

社会层面,社会发展的新规范、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都要在每...

.
闫加伟

社区微脑——社区里的“新基建”,需要一个新玩法

闫加伟 05月31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新基建”成为后疫情时代的一个热词,新基建包括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和新终端。

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认为,疫情之后上海不仅要搞老基建,还要有新基建,要推动以15分钟生活圈为中心,大搞特搞社区更新的微基建。“新基建”落到社区的最基层,就要围绕15分钟生活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特别是像医学观察点、社区体育健身点、隔离区的物流设施等等都要规划到社区之中。

他认为,社区“微基建”是政府、企业、社区三合一,规划建设和运营都是用户需求导向,需要什么补什么,在社区“微基建”这个层面,更多的是老百姓自...

.
蔡未名

“6亿人月入千元”告诉我们什么

蔡未名 05月31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6亿人月入千元”告诉我们什么。——

“两会”结束之后,国务院领导循例开了记者招待会。因每节翻译的时间太长(事后见有代表建议取消翻译环节),笔者没看电视直播,浏览了相关的文字报道,注意到不少媒体提及领导在会上讲的一段话: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千元,1千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网上议论“6亿人月入1千”这一数字,有些人对此感到有点吃惊。其实,每月1千元,这样的收入若是在农村贫困地区,...

.
蔡未名

疫情之中,世界会否一分为三?

蔡未名 05月30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疫情之中,世界会否一分为三?——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有一个国家因其“特立独行”而为世人所关注,其所奉行的防控策略被认为是最接近所谓“群体免疫”的战法,这就是瑞典。

尽管医卫专家们普遍认为“群体免疫”所付出的代价太大因而不靠谱,就连最先提出这一想法的英国后来也不敢照此行事,但瑞典似乎并不为外界的批评所动,迄今仍坚持不封城。只是其“实验”的效果似乎不佳——目前瑞典的病亡率领跑欧洲,而且据瑞典公共卫生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的疫情中心首都斯德哥尔摩,也仅有7.3%的人拥有新冠病毒抗体,距离“群体...

.
李松蔚

冷静期不会冷静,离开才会冷静

李松蔚 05月30日

临床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

民法典通过了。最引起关注的是离婚冷静期,离婚需要30天,只要有一方反悔,就离不成。

一个新的政策,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大概是为了减少「冲动性离婚」。——两口子吵架吵到气头上,一个说离,一个说怕你啊,离就离,然后翻出证件去了民政局。这种离婚,在政策制定者看来是要不得的,太轻率。要强行摁住你们俩冷静一段时间,等过了这个气头,说不定就改主意了。

决策者对于离婚很痛心,希望帮一些人改主意。实在要离当然也拦不住,但是能拦住几个就拦几个。这个用心也能理解,劝和不劝离,至少代表了一部分人(或许是大部分人)的价值...

.
闫加伟

孙杨的巨婴冲撞,是对行业规则的无视;社区那么多的软法,如何更有效用?

闫加伟 05月29日

社邻家创始人,社区治理躬身入局者,19年公务员生涯,曾任上海某区文化局长;1年央企上海公司董事长;3年社会企业创业

全民抗疫的今天一个新闻在刷屏,孙杨被国际体育仲裁院禁赛八年。很多群友的朋友圈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巨婴行为”。

当然,孙杨对于飞行尿检的一系列鲁莽行为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发生,孙杨抗的法或者抗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规则?行业规则和《反兴奋剂公约》。

行业规则约束得了孙杨吗?网上搜搜孙杨就会知道了,他曾有过种种劣迹,可见,孙杨横冲直撞的,也不把这种行业规则当回事

因为孙是世星,是国际泳联、中国泳联的巨星。所以,发生了这事后,中国泳联还发公开信声援孙,国际泳联也做了对孙杨有利的判决。

当然,这一次...

.
财小新

朵拉问我,植物生孩子吗?

我想了一想,知道她的意思。

朵拉,我整理一下你的问题。

你是说,人生孩子得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但是植物不能动,不能走到一起来,那怎么生孩子。是这样吧?

对。我看过《小威向前冲》,知道爸爸妈妈怎么生我们。但植物怎么办呢?

《小威向前冲》是个儿童性教育绘本,讲精子小威如何赢得游泳比赛的故事。

朵拉,顾名思义,动物会动,走到一起来。植物杵在那里不动,你想想怎么生?

爸爸,如果生不了,是不是植物就没孩子?没孩子的话难道不是迟早要死光吗?

朵拉,你不用担心。动物有动物的法子...

.
刘亭

刘亭:“完善”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刘亭 05月28日

研究员,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题记】坚定40年改革开放所确立的市场化取向,决不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朝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方向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正文】据中国政府网,在5月23日的全国政协会议经济界联组会上,有的委员谈到,要坚持从完善市场机制出发,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他的发言后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过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决不能不克服市场的盲目性,也不...

.
蔡未名

失业保险金为何收得多、发得少?

蔡未名 05月27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失业保险金为何收得多、发得少?——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跟往年一样,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自然又是纷至沓来,其中郑秉文委员的一份提案最触动笔者。

据财新网报道: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递交的这份提案指出,吾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三大顽疾:

一是“失业受益率”(领取失业金人数占失业人数比例)太低。例如,2018年失业人数是2130万人,但年末领取失业金的人数只有223万人,仅占比10%。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领取失业金的人数也仅为235万。二是“参保受益率”(领取失业金人...

.
安立志

满江红 永远的安琪儿

安立志 05月23日

杂文时评作家

满 江 红

永远的安琪儿

 

安立志

 

 

 

椰尾低垂,浓云聚,一声霹雳。

长夜里,魂牵梦绕,几番惊起。

天使阙挥泪再,琪琚遗爱辞归去。

最伤心,寒暑伴朝夕,相倚。

 

十五载,风和雨。

水畔,天涯际。

纵俯首案几,尚觉依椅

萧索空屋忧夜暗,依稀蝶梦成追忆。

憩地,绿盖紫荆林,犹怀莒

 

安琪儿(2005年4月12日-2020年5月18日),爱人对她有多种称呼,琪琪、琪宝儿、宝宝,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出生,海南省琼海市瑞宠宠物医院去世,享年15岁又36天。

 

15年来...

.
蔡未名

囚犯故意感染与总统不戴口罩

蔡未名 05月23日

未名,江南布衣,下过乡,上过学,教过书,写过小说……

囚犯故意感染与总统不戴口罩。——  

旅美华人吴谦立先生在其《在美躲疫见闻录》的系列博文中讲到: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除了老人院是高风险集体感染区域外,监狱是另外一个热点。中西部俄亥俄州的某个监狱出现超过80%的确诊率,而南部田纳西整个州的确诊病例98%跟当地一个私营监狱有关(财新网)。

类似的报道笔者在央视的屏幕上也看到过。由于监狱的特殊性(聚集度较高且医卫条件相对较差),囚犯比较容易成为此次新冠疫情中的高危人群。之前在吾国武汉等地的监狱也曾发生过聚集性疫情。

不过笔者注意到吴先生文中还讲了一个奇怪...

.
陈宏民

会跳舞的影子

陈宏民 05月21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夜晚,我在小区里散步。

前面走着一位老人带着一个孩子。街边的路灯把他们的身影投射在地上;当他们走到一盏路灯前面时,在他们面前就投下了长长的影子;而当他们继续向前,走到两盏路灯之间时,交织的灯光便虚幻了影子。

老人与孩子沿着街边走着,他们的身影随着与路灯位置的变化下不断变幻着形状和深浅,时而像两个巨人,时而像两个侏儒,时而又融化在暗黄色的光影里。小孩子饶有兴趣地追逐着自己那会变幻跳舞的影子,当影子变大时便快乐的叫嚷着,用力去踩;当影子变小甚至融化掉时则一副失望的样子。

我跟在他们身后,看着天...

.
刘亭

刘亭:以改革释内需促“稳保”

刘亭 05月20日

研究员,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题记】 “稳保”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就“稳保”论“稳保”,而是要“千年功夫在诗外,反弹琵琶是高手”。所谓改革,就是地方可以有所作为的“诗外功夫”和“反弹琵琶”。        

 

  【正文】 原先中央提“六稳”,现在提“六保”。毫无疑问,这是“降维打击”,底线思维。预期的稳不住,但底线要保牢,否则会出现颠覆性的大错,会造成翻盘性的后果。     之所以将“六稳”调为“六保”,主要是因为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与此相伴生的,还有美国等西方势力从政治到经济各方面对中国...

.
开智学堂
说到职业,你会想到什么?   它是一份工作?一个标签或者说头衔?一个自己在社会当中的安身之处、立命之所?还是单纯就是一个岗位?   美国研究理性决策的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曾在《超越智商》里说,我们生活中会做数不清的决策,但真正影响人们一生的决策仅有那么几个,其中就包括人们在什么样的职业领域,从事哪一份工作。   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L.伯格则指出,一名社会学家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收入和职业给那个人「算命」。   比如,这个人的词汇量大小,爱用什么样的句法规则,使用哪些类型的语言;他会....
邢春冰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邢春冰 05月15日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疫情期间,家庭成了学校,家长成了老师。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孩子们在这段时间上着最好的“学校”,享受着最好的“老师”。但事实可能远非如此。

很多中年人可能都有和我同样的回忆。小时候,家长会说:爸妈没本事,你自己要好好学习。他们认为把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学校和老师,是理所当然的。可不知从何时起,一种新的观念悄然形成了: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如此的说法演变成了主流的陈词滥调,不仅学校积极倡导,家长们也接受了而且欣然进入了角色。

不可否认,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如此之长,即使什么都不做,潜移...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