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计划生育
李建新

 

从超长人类历史考察,人类人口在99%以上的时间里是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人类人口发生了人口史上的最大变化:死亡率迅速下降致使世界人口增长率和年增长量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也因此,20世纪成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分水岭:人类由高死亡水平传统社会转向了低死亡水平现代社会。

正因为人类人口增长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水平,因此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问题备受关注,对我们这个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更是如此。今后几年或十...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30)

李建新 09月03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从法学的角度论述,基本人权可以没有层次之分,所以生育权和言论自由权同等重要;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因为个人需求有结构层次之分,生育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广泛的,而言论自由权则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所有呼唤赋予更多人权的公众人士,都应该首先呼吁生育权,因为最基础也最全民!

 

若没有当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会是怎样的?1无需30多年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2 不会有层出不穷漠视生命践踏生命残害百姓的血腥事件;3没有干群关系激烈冲突,难于在此滋生腐败;4微观家庭不会如此脆弱;5宏观年龄性别结构不会严...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8)

李建新 08月21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我的态度是在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我赞同“晚婚晚育加间隔”,并以为独生子女政策是那特殊时期“不得不”的选择。21世纪初期,我主张放开“二孩”政策。2009年起,我认为该废止计生政策,且发现独生子女政策是那特殊时期错误认识下的错误选择。这变化是事物发展与知识积累的结果。

时下流行“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这不够。还要说,“政府怎样,人民就怎样;人民怎样,政府就怎样。”北京水灾,启东抗污,唐慧劳教,一件件,政府该反省,民众需觉悟。若...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7)

李建新 08月13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常说,否定一切就是否定自己。但客观地反思批判历史及当下是必要的。前30年,是“大跃进”、“十年文革”;后30年,最要反思批判的则是1980年以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计划生育,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民族浩劫。更要命的是,这项“国策”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摧毁着整个民族,而我们自己却麻木不仁浑然不觉!

 

今日接到不少电话,都就北大昨日发布《中国民生发展报告》的数据提出质疑。记者们代表“广大民众“提问:“为什么所谓‘人均住房面积为36M2’与实际经验出处很大”。其一,平均数指标有缺陷,虽简洁但掩盖内部差异;其二,传...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6)

李建新 08月06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近日,中美第17次人权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会后美国务院人权事务助卿波斯纳批评中国整体人权状况持续恶化。对此,我外交部这样回应:“中国的人权状况到底怎么样,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有目共睹”。不过,就计生领域来发言的话,我们的人权状况确实有持续恶化之实。

 

今日与朋友聊天,曝出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今年3月16日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导曹廷炳意外死亡,但其实,这位北大博士、哈佛博后,05年归国的青年才俊的直接死因是,该系7名同行联名告发曹“超生”二胎,曹由于遭受“开除公职...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5)

李建新 07月30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不少非人口学家也意识到,当年我国人口问题兴起与经济发展有关、与资源环境压力有关。但到现在,复杂上升到了政治。官方媒体不仅不能公开讨论“计生”问题,更不可能反思计生政策,俨然形成了“政治正确”的红线,而对于人大代表的提案和学者的批判,官方则一概以“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来了事。

 

都来问一问“只生一个好”,到底好在哪里?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咱中国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深受其害:不是在“生”,就是在“死”,若不在“生”与“死”,那一定会在“生”通往“死”的路上。如今又进入急需改革关口,步履...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4)

李建新 07月23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怎样认识怎样反应。当我们身处在人多拥挤境地时,如机场、地铁,医院,在“人多是负担”判断之下,第一反应或许是计生控制人口真必要,且处处是一副急匆匆怒冲冲的样子;但若是在“人是第一宝贵”观念之下,面对同样的现实,会思考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外部制度,且会出现谦让、宽容、讲秩序的景象。

 

想当年,咱共产党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之时(1947),面对黄炎培之问,如何走出历史兴亡周期律,答曰:民主。如今这问题时隐时现挥之不去,吊诡的是,一方面,希望“告别革命”,这本身就是彻底摆脱历史周期轮替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3)

李建新 07月16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近日人口论坛上,学者发言颇有启发。如今都喊教育出问题了,@秋风认为,这与独生子女政策直接有关。计生政策造成家庭单一化、雷同化。每个家庭都只有一孩,全部教育和期待都落在一孩身上。中国这种家庭结构必然“生长”出这种教育制度,处处是恶性竞争的丛林法则。再次验证了“万恶之源”说。

 

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轻,也不能承受之重。少之轻,老之重。少乃少年人口,老则老年人口。当年独生子女政策出台,根本就没有从长远(至少70年)动态结构变化去把握人口自身变化规律,从而制定顺势而发的人口政策。当50、60、70后开始退出...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1)

李建新 07月02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昨儿天地传喜,应了那“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言,若要持续并不断壮大这种实力,从一切之基础的人口来要求的话,该做:其一,鼓励生育至更替水平,以备后续发展潜力;其二,渐次实施延后退休年龄,以减轻突如其来的社会负担;其三,提高全民健康教育素质,以储备和挖掘现有人力资本。

 

关于生育权利的性质法学界有争论,这或许是“国际接轨”与“中国国情”平衡的产物。我认同这样观点:生育权是自然权利,是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属性,它先于任何公权,不该有任何公权剥夺。也因此,国际人权公约中只有对人人自由生儿...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20)

李建新 06月25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全民上下似对未来都没有信心,上,达官贵人,不是怀揣他国“公民证”,就是将子孙留在了国外,把希望留在了他乡;下,平民百姓,则不仅失去了政府信誓旦旦的养老承诺,更是可看到三代以内家族姓氏的消亡。最要命的是那些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裸官”们,鱼肉百姓,腐败国家,极其恶劣地昭示没有希望的未来。

 

随着事物自身发展过程的全景展开,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马尔萨斯、马寅初)的视角,一方面,看到了前人对人口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局限;另一方面,成就了现今更加深刻的全新认识。以科学发展观评判,前三...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9)

李建新 06月18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近日,先有人保部关于“退休年龄推迟”的热议,后有教育部“高考人数连续急速下降”的报道;往前推,有国防部将军感叹的“招兵难”,再往前推,有劳动部门着急的“民工荒”。这是一个以少子老龄化人口特征为基础的社会所呈现出的问题症状,而症结皆与计划生育有关,计生的直接间接后果正在全面爆发。

 

那年,一起去世博,老友王丰惊叹中国馆与中国人口年龄倒金字塔相似。不过,细细一想,又不尽然,中国馆固然有颠覆常规追求奇异美学之嫌,但归根结底没有破坏建筑学的结构稳固之基本原理。但见中国人口结构迅速少子化,还未有稳...

.
张岚

欧姐传奇

张岚 06月16日

财新视频记者

 

欧姐来家里帮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像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国农村妇女一样,欧姐经历过贫困和疾病,却依然保有诚实、勤奋的高贵品格。她的人生,特别是她们家三代人的生育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

 

欧姐于1967年出生在湖南农村。在她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三个女孩。但谁也没有料到,在此之后,这个家庭还会迎来五个女孩。这种只生女孩的“厄运”最终在1981年,被一声男孩的啼哭终止了。欧姐的父亲也在那时,捡起了掉在地上很久的面子。她的母亲则长长的叹了口气。

 

十个孩子和长达24年的生育期,耗尽了这个家庭的全部财富。虽然年长...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8)

李建新 06月11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上周有两则似无关但却紧密相连的新闻。一则为,六一前夕新京报做了关于儿童不快乐的调查,“缺乏伙伴”为最;另一则是“孝子杀母”被判。其实这是我国“少子化老龄化”的写照,前者是独生子女政策的伴随物,后者则是政策的时滞后果。“先婴后母”。“安乐死”这会儿为时尚早,届时就是合情合理又合法。

 

这两天甘肃卫生厅长刘维忠因提倡练真气“无药治病”引起广泛关注。其实,对于有着计生和卫生背景,又身处欠发达地区的刘厅长来说这是他的最佳选择。一方面是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缺失,另一方面是不可遏止的老龄化,还没有多少...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7)

李建新 06月04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前天在上海人口课题会议上,讨论到我国未来严峻的养老形势时,一位“奔六”的教授无奈地调侃道:活到80岁,咱共产党员要带头跳大海。既然强制不让生,那只有自觉选择死了。还别以为这是纯粹的玩笑,20年以后,家与国都是“空”的,没什么可以靠的住,逼到那份上,还真可能是一项不得不的选择。(2012-05-24)

 

如今“维稳”是头等大事,但许多“维稳”终将事与愿违,计划生育尤其如此。从2000年担心人心思变出台“稳定低生育率”中央文件到现在,越稳潜在威胁越大。所有的问题本质都被表面短暂的繁荣掩盖了。计生“维稳”是在加...

.
李建新

微言集(15)---言必计划生育

李建新 05月14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人口学家是从“统计事实”出发来讲“道理”的,而如何选择“统计事实”则需按照“学术标准”,比如,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且有代表性”。站在这个立场上,毛泽东时代我国的人口健康教育素质指标要远高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与我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广大发展国家的,包括印度,这是国际上公认的结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成就举世瞩目,但不少领域也有不可低估的错误,两个方向性的大错:该放的没放;不该放的却放过头了。前者是计划生育。本该顺应历史大潮,随着社会发展而彻底放弃的,但却于1980年变本加厉,走向了极端;后者是教育...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3)

李建新 04月30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面对历史人人都能是“事后诸葛亮”,跳出历史局限人人都可以是“伟人”。重要的是,不是清算纠缠过去,而是反省面向未来。反省批判“文革”,是为了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悲剧;反省批判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为立刻纠正还在继续的严重错误。

 

历史的悖论常常是:当人类处在历史之中时,因陷入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当人类走出历史之外“幡然醒悟”时,却又因为历史已成为历史而唏嘘不已!如今,我们既在历史之中又在历史之外,许多事情包括人口,我们还可以“有所作为”!

 

资源有限(悲观)和无限(乐观)之争,既是事...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2)

李建新 04月23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国13亿人口更佳还是7亿,从资源环境有限假说出发,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7亿更优。其实人口影响不在于某时数的多少而在于怎么变化。当追求7亿目标时,有着“杀鸡取卵”的收获,但却是自宫衰落的过程;而保持13亿或遵循人口自行增长规律,虽有突破所谓极限的挑战,但这是不断壮大强盛的过程。

 

资源环境有限论一直是计生控制人口数量的“紧箍咒”。但人口、资源环境是世界性问题,具有“公用地悲剧”以及开放无限的属性,中国史无前例地计生自己是最愚蠢的选择!即便是人类注定要走向灭亡,也要选择自由“生”着与世界一起...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1)

李建新 04月16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都知道生育水平高低影响到人口数量增减,却未必清楚还直接影响到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稳定。由于“人数”无处不在,事事都可扯上“人多”,所以都对人口“数量问题”“深有感触”。结构问题常常被忽略,一是因为其因果链较长(滞后)如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二是社会后果常被追究为多因如性别比失衡类问题。

 

从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也有极少数地区实施二孩实验,如1984年开始的山西翼城县。翼城县二孩试点各项评估指标均优于同类一孩地区,但那时就是没被推广。作为关系到老百姓的公共政策,翼城县二孩政策是“欲取之,必先予...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10)

李建新 04月09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毛泽东时代全民健康得到了实惠。以衡量国民健康素质的平均预期寿命为例,按UN数据,195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46.4岁,发展中国家41.5,中国40.8,印度37.4;1975年世界60.2,发展中国家59.2,中国65.3,印度54.2。那时我国人口高增长是人口转变中死亡率迅速下降所致,与“错批一人”无关。

 

改革开放过程中难免有不少失误,但改革本身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不过,改革开放以后的“独生子女”政策则是唯一一项30多年不变的“倒行逆施”,剥夺生育权利,违背人口自身再生产规律,破坏家庭社会和谐,断送经济可持续发展。...

.
李建新

微言集---言必计划生育(9)

李建新 04月02日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不少人会相信,今日若停止计划生育,会出现大量生育反弹。主张废除计划生育者,除了要求公共政策回到以人为本的本源上来,背后还有“统计事实”支持。今日今后80后、90后为婚育主体,其生育观念生育行为完全与父辈不同,加之婚育机会成本、孩子抚养教育成本不断增高,生育率水平只会偏低而不会偏高。

 

北大郭志刚教授多年潜心研究我国生育水平,各种靠谱数据相互印证得出结论: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人口一直处在低生育水平上,总和生育率平均不到1.5,且持续下降。如此低迷的生育水平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学理上再支持计划生育了...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