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财新网首页 > 博客 > 基因编辑
集智俱乐部

人类终极挑战:赋予人造细胞生命,全人工细胞实现临近

集智俱乐部 11月26日

一个从事学术研究、享受科学乐趣的探索者的团体

导语 二十多年来,制造有生命特征的“人造细胞”是科学家执着的追求,而现在有生物学家预测:第一个全人工合成的细胞可能会在十年内出现。如果这个细胞还能成长、分裂,无疑那将是人类巨大的进步。   编译:集智俱乐部翻译组 来源:Nature 原题:How biologists are creating life-like cells from scratch   合成一个细胞只需要八份材料:两种蛋白质、三种缓冲剂、两种脂肪大分子外加一点点化学能。这些东西就足以带来生命的脉动——和细胞类似的基本结构、反应机理甚至自我繁殖。   任职于德国马丁雷德的马普研究所....
知识分子

基因魔剪出手,“孤儿作物”迎来春天

知识分子 10月13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小丑鱼 “深耕基础研究,妙用基因编辑,研究者为‘孤儿作物’带来新生”   01 基因编辑,照亮未来育种之路   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基因魔剪”)自问世以来,人类一直对它满怀期待。对于作物,人们很清楚,这一技术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绿色革命”,带来一拨又一拨作物的改良。但具体如何实现,这是科学家们目前最为犯难的问题。这种感觉就好像一条大鱼已经被送进了厨房,但如何最终能吃到嘴里?各路"大厨”们开始纷纷献艺。近期,Zachary Lippman实验室在《自然·植物》杂志上发文,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一顿大...

.
知识分子

CRISPR/Cas9存在致癌风险?放心,这还只是一个猜想

知识分子 06月15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唐    骋 责编 | 陈晓雪 最近,两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论文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一些媒体发出警告,“使用CRISPR-Cas9 成功编辑的多能干细胞很可能有p53 缺陷,这将增加肿瘤风险”,“这些基因编辑细胞就仿佛是定时炸弹一样”。   关于CRISPR技术应用安全性的警告,一方面提醒我们对CRISPR的应用应保持审慎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研究清楚具体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多位基因编辑领域的专家向《知识分子》表示,这两篇文章的结果是p53缺陷的细胞更容易被编辑,而并不是细胞被编辑后更容易造成p5....
知识分子

基因治疗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吗?

知识分子 05月2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王承志 责编 | 陈晓雪 旺达·西哈纳(Wanda Sihanath)是一个22岁的美国女孩,出生在拥有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农场的伊利诺伊州。   小时候,她被父母送去学芭蕾舞。在训练中,她比其他舞伴更加容易疲劳,甚至很快,她便病倒了。   经过诊断,医生发现她得了β-地中海贫血症。   β-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由一个叫做HBB的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这个基因负责产生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是我们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当HBB基因发生了突变而不能产生正常的血红蛋白,就会导致溶血和严重贫血。 ....
知识分子

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知识分子 04月20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刘奕 王俏琦 张波 章元兵 张子恒 周爽*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编 | 叶水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在医学上有很大的用途,在农业应用中也能大显身手,基因编辑技术不仅能让我们吃饱,而且还能够吃得更好。   基因编辑让西红柿更美味   很多人都吃过西红柿。有人喜欢切片沾糖凉拌,有人喜欢西红柿炒蛋。但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市场上能买到的西红柿分好几个品种,有的又大又甜,有的又小又酸,还长得歪瓜裂枣的。既然都是西红柿,为什么它们有那么大的区别呢?   ....
康斯坦丁

为什么我们不能编辑人类基因呢?

康斯坦丁 02月16日

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自由撰稿人

人们的很多遗传性疾病大多是无法改变的,但是随着科学和医疗的进步,似乎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改变的了。便捷的基因编辑工具被誉为“2015年的突破”。它很有可能改变整个家族谱系,治疗从癌症到HIV的疾病。虽然这项技术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CRISPR仍然明显没有在各大医院普及,这是为何呢?




美国研究人员提出这样的观点:患者之间的基因差异可能使基于CRISPR的疗法的设计复杂化。CRISPR是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工具,有Cas9和DNA剪切蛋白质。当Cas9“解压缩”双链DNA以将其与指导RNA比较时,该过程开始。如果解压缩的DNA是匹配的,Ca...




.
知识分子

CRISPR的基因治疗:中国凭什么领先美国?

知识分子 01月30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基因治疗,中国已领先美国。是技术领先?还是监管松懈所以容易?

编译 | 王贝宁 

责编 | 叶水送

 

  

 

 

 

基于CRISPR的基因治疗,在中国已进入临床

 

2012年,来自美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共同改进了CRISPR-Cas9系统,并在其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预示:CRISPR可作为一种高效而特异的RNA介导的基因编辑工具1。2013年,张锋等人利用CRISPR进行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编辑,开启了CRISPR作为可编程的基因编辑工具的新纪元2,3,4

 

不过,作为CRISPR技术的领先者,美国尚未批准将其应用于人体试验...

.
知识分子

中国科学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华华”来了

知识分子 01月25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动物克隆庄园:从多莉羊到克隆猴   “这项成果将不仅为动物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还会促进人类疾病治疗新方案的开发。”——《细胞》杂志主编Emilie Marcus   撰文 | 叶水送 吕浩然 责编 | 陈晓雪   1997年,科学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既引起了科学家群体的广泛关注,同时又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这就是克隆羊“多莉”的诞生。20多年过去了,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CNT)克隆出了许多其他哺乳动物,如猪、牛、羊、猫、狗等。 事实上,这期间也有很多学者曾尝试克隆与人类更加接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1999年,....
知识分子

动物克隆庄园:从多莉羊到克隆猴

知识分子 01月25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中国科学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华华”来了   撰文 | 付国斌 责编 | 叶水送   克隆是指创造出一个与原来生物体拥有一模一样遗传信息的生物体,它原本是指基因的复制,而现在用处广泛,早已超出这个含义。即便在生物学内也不尽相同,克隆在分子生物学上主要是指DNA的复制,在细胞学上指培养一群同基因组的细胞,在动物学上指获得同基因组的生物个体。本文主要讨论动物的克隆。   虽然高等动物普遍采用有性生殖,但克隆是否在高等生物中自然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同卵双胞胎,源自于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具....
知识分子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发展简史:从发现到爆炸

知识分子 01月2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编者按   北京时间12月19日,《自然》公布了年度10大人物,Broad研究所David Liu开发出了一款全新的“碱基编辑器”而当选,2013年张锋同样因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而入选。由此可见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备受外界关注。事实上,对于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来说,其历程往往漫长且荆棘丛生,但一旦时机成熟,它将会快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也不例外。30多年前,科学家在细菌中发现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之后发现这种重复序列可让细菌对病毒有免疫抗性。但这一现象之所以能迅速引燃每个分子生物学家的实验室,主....
知识分子

下一个大事件:正在成熟的基因治疗

知识分子 01月12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编译 | 王承志 责编 | 叶水送   医学史上有一些改变疾病治疗范式的大事件,比如外科手术的发明、抗生素的发现,而下一个大事件可能是正在成熟的基因治疗。   经过三十年的反复挫折,基因治疗终于迎来了曙光: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美国FDA首次批准了两种针对血液疾病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和一种针对眼科遗传病的疗法Luxturna。   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掀起一场新的医学革命,这两天在如火如荼的JP 摩根健康产业大会上,有诸多医疗公司在基因治疗领域跃跃欲试。   1月11日,美国《科学》....
知识分子

基因修饰进展:把染色体都给敲了

知识分子 12月11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王承志 责编 | 陈晓雪   ● ● ●   自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发明以来,CRISPR/Cas9工具箱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工具包括了基因敲除、基因插入、染色体易位、转录控制、特定位点成像等等。近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辉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胡家志领导的课题组为CRISPR/Cas9工具箱再添一枚新的工具:整条染色体敲除技术。   整条染色体的敲除是研究染色体功能的重要技术,特别是对于非整倍体导致的疾病机制以及人造染色体研究都至关重要。非整倍体疾病是一种由于增加或缺失一条染色体导致的遗....
知识分子

基因编辑人类胚胎细胞需伦理和管理机构重视

知识分子 08月07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撰文  | 郭龙华(UCLA生物学博士后) 责编  | 叶水送   ● ● ●   人类对于自然界真理的探知,就像时间之矢一样,永远向前。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现,只会引起人们对现象背后原理的探究。一个有意义的技术确立,只会引起人们对其使用潜能的进一步挖掘。当这样的原理或潜能被揭示,成果公之于众(即论文发表)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就往前走了一步,并且无法后退。而这也正是科学研究的魅力之一。   最近,由Shoukhrat Mitalipov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通过Cas9酶在人胚胎中修复疾病基因的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继中国科学....
康斯坦丁

世界上那些令人不安的现代实验

康斯坦丁 07月25日

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自由撰稿人

一些科学家一直倾向于在追求知识方面而忘记道德。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迫使动物和人类受苦。审查委员会机构用于规范美国的研究。尽管许多国家有类似的小组,不道德的研究仍在继续。以下是五个令人不安的现代实验。

头部移植

​头部移植的想法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然而,Sergio Canavero已经声称要成功地修复老鼠的切割脊髓。虽然很多人都怀疑,但他的团队仍然坚持这么养的做法。围绕这个想法有许多伦理问题。首先,像许多捐赠的器官一样,大脑可能会被有排异反应,患者必须服用药物以防止这种情况。这些免疫抑制剂药物有副作用,包...

.
于达维

基因魔剪会跑偏?估值百亿的CRISPR突现信任危机

于达维 05月31日

财新科技主笔,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本科毕业,美国怀俄明大学大气物理专业硕士

作为一种刚刚出现五年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被称为继DNA聚合酶链反应(PCR)之后最大的生物技术进步。

 

凭借其快速和高精确度的特点,科学家可以使用该技术来增加、修改或者删除相应的DNA序列,来完成基因编辑,有针对性的制造转基因作物和科研试剂,通过删除或修复有缺陷的基因,治疗人类遗传性疾病。

 

乐观的估计认为,这是一个年销售额接近50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面对这项具有巨大潜在经济利益的技术,谁拥有了它的知识产权,谁就有可能最大化市场收益。

 

但是,正当麻省理工的张锋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

.
知识分子

人类克隆自己:还有什么困难?

知识分子 03月07日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

编者按:   很多影视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加入了克隆人类的相关情节。事实上,我们离克隆人只有一墙之隔。早在1958年,生物学家戈登第一次成功地将成年爪蟾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卵里发育出活的胚胎,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使用4种转录因子处理体细胞,即可使细胞变回多能干细胞。未来人类是否会复制自己,它将给社会带来哪些伦理压力呢?本专栏由复旦大学教授于文强组织策划,邀请了国内外表观遗传学领域工作者共同完成。   撰文 | 王承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责编 | 叶水送   ●  ●  ●  ....
微思客WeThinker

倘若基因可被编辑

微思客WeThinker 04月24日

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推出原创内容的志愿者团队

倘若基因可被编辑

罗元婕

2015年4月,网络杂志《蛋白质与细胞》第一次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在这份论文中,中山大学副教授黄军就,用无活性(不会发展成真正生命体)的人类胚胎细胞做研究。他们团队利用CRISPR技术修复了乙型地中海贫血病(一种常见的先天遗传疾病)的缺陷基因,探索了今后治疗某些遗传疾病的可能。很多顽冥不化的病症,如心脏病、肝病、艾滋病都与基因相关。这项技术及它代表的未来是如此诱人,加上庞大开放的基因数据库作支撑,已经成为目前所有基因编辑相关研究的首选技术。

简单说来,CR...

.
李淼

制造完美人类是个噩梦

李淼 04月06日

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1年上半年,我来到美国不到半年,突然患上感冒,流鼻涕不止。那时,我已经有了医疗保险,只是从来没有用过,就忍着不看医生,随便在超市里买点当时流行的非处方感冒药,无非是康泰克、白加黑之类。这样自我治疗了半个月还不见好,只好去看医生。医生一下子就弄清楚这不是感冒,是上呼吸道过敏,于是开处方给我,从此我就与过敏药结下不解之缘。

1992年我们全家去了东部,我的过敏加重了,严重到每年有一两个月呼吸不畅眼睛瘙痒难耐,早上起床眼睛被排泄物糊起来。一次,我在《时代周刊》或是《新闻周刊》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科学家...

.
康斯坦丁

定制婴儿,伦理不容?

康斯坦丁 02月25日

科幻星系团队创建人,自由撰稿人

2015年中国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全面二胎的开放,80后感慨自己竟然是唯一一代独生子女,段子手们也开始发挥,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夫妻,不但要赡养四位爹妈,未来还需要照顾四个孙子孙女,压力山大。事实上,政策放开之后,轰动是轰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生二胎,对天伦之乐的幻想远敌不过现实的无奈,育儿、学费、买房子,这些事情需要的金钱足以让任何夫妻在嘿咻之时,心有余悸、小心翼翼,更大的问题在于,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精英,于是他们拼命地在起跑线上较劲,像什么奥数班、钢琴班,不孩子喜不喜欢都给报上,其实他们...

.
达沃斯博客

问与答:基因技术的未来

达沃斯博客 03月12日

世界经济论坛中文博客

*原文刊载于世界经济论坛博客,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精密基因工程”是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列出的十大创新之一。

多年来,基因工程已应用于医学、农业和工业领域。随着现有技术的精密程度提高,基因工程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因技术还能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与马克·莱纳斯探讨了这些问题。他是康奈尔大学农业和生命科学学院访问学者,以及多本环境著作的作者。

迄今为止,基因工程如何发挥作用,面临哪些发展障碍?

总体而言,基因技术现在被用作细菌载体。简单地说,就是把相关DN...

.
ok--> 房地产市场 全球气候变化 俄乌冲突 妇女权益保护 超级名家八卦系列 中美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