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风金融科技创始人兼CEO
在美国版豆瓣Goodreads的图书条目中,名称中含有“简史/Brief History”的图书仅有四本: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明日简史》,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以及一部不是简史的小说《七杀简史》。
在豆瓣中,如果搜索名称里面有“简史”两字的图书,你会获得超过100页的结果!是的,超过1500本各种各样的《简史》。
毋庸置疑,很多《简史》都是市场营销的手段。在赫拉利的《人类简史》2011年出版后,在国际上成为现象级读物(Goodreads上的评分人数近24万)之后,之后由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引进,也...
我们是一家聚焦于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配置的研究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本文系威斯康辛公共电台 (Wisconsin Public Radio) 全国广播节目“据我们所知”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执行制片人Steve Paulson,与《人类简史》(Sapiens) 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诺瓦·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的对谈实录。
不过几年前,尤瓦尔·诺瓦·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 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以色列历史学家,总喜欢去探讨一些宏大的话题。随后他撰写了《人类简史》(Sapiens),这是一本对人类历史空前全面、跨学科式的记录,不仅一举登上了畅销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
——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精英与大众话语权及相关叙事
最近两天,“许知远”这个本来在传统媒体及其读者群中更加流行的名字忽然间在互联网上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关注度。这种关注来自于他在腾讯视频上播放的访谈节目《十三邀》。由于节目中几度出现的他与访谈对象因为看起来“话不投机”产生的停顿,尴尬甚至对峙,他因此被一些媒体和自媒体作者评论为糟糕的访谈者,精英意识过重的人,甚至有着“臭毛病”的“公知”。
我对这件事的关注缘于看到一段他和马东的对话碰撞片段,特别是关于技术,精致和文化的永恒性(值得被后世记...
现实制度问题研究者、独立学者、《制度困局三部曲》作者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
李尚勇
在青年史学家看来,智人在公元前1000年间讲的3个故事具有全球统一或一统全球的作用,它们是金钱、帝国(政治统治)和宗教。
(一)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人们相信的都是神灵或是其他超自然对象。
在宗教史上,人类信仰的神灵个数总体上趋于减少,即从泛神论(万物皆神)、多神论(有多个神灵各司其职)到二元论(有善恶二神)、一神论(一个万能之神)。
在以泛神论为信仰体系的时候,人类的规范和价值观不只想到自己,还必须考虑其他动物、植物...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
在青年史学家看来,智人凭借想像和虚构故事构建起人类社会秩序。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细细想来,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农业革命后,人类(智人)之间冲突的概率和规模都不断增加。就算大家谷仓满满,但仍然会冲突不断。史上的一场场战争和革命,多半起因都不是粮食短缺,而是与资源相关的领土划分,或者权力纷争。在另一方面,人类在短短几千年时间里便发展出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王国和帝国。
这两方面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即人类不同群体的合作,以及维持这种合作...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3)
在青年史学家看来,所谓农业革命后智人生活比采集时代更幸福完全是“史上最大骗局”。
从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后到大约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智人一直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
至于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那要更为远久一些。
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大约80万年前,已有人种偶尔用火,到了大约30万年前,对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以及智人的祖先来说,用火已是家常便饭。
当时,大部分智人生活在小部落里,每个部落小则数十人,最大不过数百人。
同...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
本文标题为《人类简史》小节标题。
在人类诞生后的整整200万年时间,人类一直只是一种弱小、边缘的动物。期间,智人与其他人种一样,都一直稳定地居于食物链中间的位置,即人类会猎杀小动物、采集种种天然食物,但同时也会遭到较大型食肉动物猎杀。
一直要到40万年前,才有几种人种开始追捕大型猎物,但要到7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才一跃而居于食物链顶端。这场食物链位置的大跳跃,对全球环境及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翻天覆地。
其他动物(如狮子、鲨鱼)要...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开笔按语】随着两部学术专著的相继出版和完成,笔者终于有时间、有闲心坐下来读一些心仪已久的好书,并慢慢品尝其中的余味。
一本好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可以滋养心灵,抚平创伤;还可以去除蒙昧,革除偏见。网文能够提供的知识往往鸡零狗碎,而书籍则能够带给人们完整、系统的知识和思想,更有利于自己更新知识。
年轻时,笔者读书喜欢写笔记。一般地说,读书是吸收,写笔记是思考和回味。我的经验是,写完读书笔记,那书中的精华也就收入自己的知识库,且终...
关于财新博客
财新博客使用指南
开通财新博客